陳偉科 呂偉珍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九江醫(yī)院,廣東 佛山 528203)
泌尿系結石又稱尿石癥,是泌尿外科常見急診之一,臨床上最常見癥狀為腎絞痛,部分患者伴有惡心、嘔吐及血尿,位于輸尿管膀胱壁段的結石還可以出現(xiàn)尿頻、尿急及尿痛等癥狀。雙氯芬酸是一種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具有良好的抗炎鎮(zhèn)痛和解熱效果,臨床上常用于關節(jié)痛、軟組織挫傷的消腫、止痛。佛山市南海區(qū)九江醫(yī)院從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雙氯芬酸鈉治療泌尿系結石所致腎絞痛200例,取得了很好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患者200例,所有就診確診為泌尿系結石伴腎絞痛,無雙氯芬酸使用禁忌證者,使用雙氯芬酸鈉注射液25~50mg/次,1~2次/d;30~60min觀察止痛效果。
泌尿系結石所致的絞痛程度參照文獻[1]分3級:0級為無痛;Ⅰ級為輕度疼痛可忍受,并能正常生活;Ⅱ級為中度疼痛,疼痛不能忍受,要求應用鎮(zhèn)痛藥;Ⅲ級為重度疼痛,不能忍受,需要鎮(zhèn)痛藥,可伴有面色蒼白、惡心、嘔吐、被動體位。結果判斷:0級、Ⅰ級為有效,Ⅱ級、Ⅲ級為無效。
本組有效181例,無效19例,有效率90.5%,無效9.5%,男女無顯著差別。
患者男性,42歲。因反復左腰部及左下腹絞痛2個月余,再發(fā)30min,伴惡心、嘔吐胃內(nèi)容物3次,間中有尿頻、尿急、尿痛,無腹瀉,無解黑便,無畏寒、發(fā)熱,在當?shù)匦l(wèi)生所于肌注山莨菪堿10mg及曲馬多75mg,上述癥狀無緩解,病情加重轉(zhuǎn)入佛山市南海區(qū)九江醫(yī)院。既往體健,否認消化性潰瘍病史。入院查體:T 36.8℃,BP 145/85mmHg,神志清,急性痛苦面容,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干濕音。心率88次/min,律欠齊,全腹軟,無反跳痛及肌緊張,左腎區(qū)明顯叩擊痛,左輸尿管行程有壓痛。尿常規(guī)檢查示白細胞(+++),尿蛋白(+),尿潛血(+++);泌尿系B超示左腎可見一個8mm×6mm強光團伴聲影,左側(cè)輸尿管中上段擴張,考慮左腎及左輸尿管結石。診斷泌尿系結石并感染成立,立即予雙氯芬酸鈉注射液40mg,肌內(nèi)注射,15min后患者腹痛、尿頻、尿急及尿痛明顯減輕,無惡心、嘔吐。同時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00mL 靜脈滴注 bid,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硫酸鎂2.5g 靜脈點滴qd及口服“三金排石”中藥煎劑等處理,48h后排出5mm×6mm、8mm×4mm桑葚型結石各一顆,72h后復查尿常規(guī)及泌尿B超基本恢復正常。
泌尿系結石所引起疼痛的機制,目前西醫(yī)較新觀點認為:結石堵塞或急促移動造成泌尿系局部黏膜的損傷、炎性反應,激活或增強組織胺及緩激肽等致痛作用,此外由于尿液排泄受阻使管腔內(nèi)壁張力增加,刺激該部位的疼痛感受器而使腎盂或輸尿管平滑肌反射性地引起收縮痙攣加重疼痛,這與祖國醫(yī)學的臟腑經(jīng)脈氣滯血瘀,不通則痛理論相一致。而雙氯芬酸鈉注射液是一種具有抗炎和止痛作用的非甾體消炎鎮(zhèn)痛藥。其作用機制為抑制環(huán)氧化酶活性,從而阻斷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的轉(zhuǎn)化,它對環(huán)氧化酶的2個異構體COX-1和C0X-2的作用相近。此外,它也能促進花生四烯酸與三酰甘油結合,降低細胞內(nèi)游離的花生四烯酸濃度,從而間接抑制白三烯的合成。臨床研究已證明雙氯芬酸鈉是有效和安全的NSAIDs[2]。本觀察采用雙氯芬酸治療泌尿系結石引起的絞痛可能是通過是抑制環(huán)氧化酶活性,從而阻斷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的轉(zhuǎn)化,減少PGE2和TXA2的生成,從而減輕輸尿管平滑肌的痙攣收縮,緩解絞痛。鑒于雙氯芬酸鈉治療泌尿系結石所致腎絞痛具有顯效快,緩解率高,用量少,不良反應小,價廉等特點,近年來雙氯芬酸治療泌尿系結石伴腎絞痛方法在基層醫(yī)院得到廣泛應用。
[1] 孫燕.癌癥疼痛處理的基本原則[J].中國腫瘤,1999,8 (2):55-56.
[2] Edwards SR,Mather LE.Diclofenac increases the accumulationofk yntrrenate following tryptophan pretreatment in the rat: Apossiblefactor contributing to its antihyperalgesic effect[J]. Ln fl ammophar nuwology,2003,11 (3):277-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