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杰
無償獻血是人類社會文明的一大進步,《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在我國實行十多年來,廣大公民對這一新生事情由理性認識到感性認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廣大公民對無償獻血認識不斷提高的今天,需要建立一支安全穩(wěn)定的自愿無償獻血隊伍,保證臨床用血。血液是一種特殊的物質,不能用任何藥物可以代替。由于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一些人對獻血存在很多顧慮,在這種情況下,要求采血醫(yī)護人員,不但要有崇高的思想品質和精湛的技術外,還要懂得心理學知識。在實踐中運用心理學知識觀察每個獻血者心理表現(xiàn)及活動,這樣才能使每個獻血者以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獻血,從而保證每個獻血者,在整個獻血過程中感受到安全以及愉快。對于進一步推動無償獻血工作的發(fā)展,是行之有效的。
1 心理反應與獻血反應
心理反應是人的大腦對客觀事物的主觀反應,客觀事物是產么反應的過程是個刺激過程,心理學把這種心理活動稱為應激反應,即個體察知的需求和滿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時表現(xiàn)出的心身緊張狀態(tài)。獻血過程中出現(xiàn)的恐懼就是一種應激反應。由于很多人對獻血知識的不了解,認為獻血會傷害身體,加上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對獻血產生一種恐懼感。
1.1 獻血過程中的心理護理
1.2 獻血者出現(xiàn)輕度的心理護理,輕度獻血反應者往往是心情緊張的首次者或見他人出現(xiàn)獻血反應而緊張恐懼,針對他們普遍焦慮的問題進行必要心理輔導和交談,做好耐心細致的講解工作,引導他們正確了解和認識無償獻血,從而消除恐懼心理、穩(wěn)定情緒。在采血過程中與獻血者聊一些他們感興趣輕松愉快的話題,以分散注意力一旦出現(xiàn)輕度獻血反應及時對反應者心理疏導,說明科學鮮血有益健康的道理,同時講一些輕松幽默的故事、笑話、播放一些輕柔的音樂,分散他們的注意力。
1.3 針對不同類型的獻血者,應采取不同的心理護理。如用一些安慰性的語言暗示獻血者情況會更好些,以使獻血者增強信心,向獻血者解釋有關血液知識,使其充分了解科學適量獻血對身體無害無負面影響。用肯定話語每個人在獻血過程可能會出現(xiàn)獻血反應,只需適當?shù)淖o理稍休息,就能恢復正常,消除其緊張恐懼想法。給予所有獻血者的愛心予以贊賞和肯定,使其領悟自己愛心的偉大和生命的關愛與重視,促進自身心理病理的轉化,從而產生與醫(yī)護人員合作的信心,調動其主觀能動性,贏得積極合作。
1.4 及時做好心理暗示治療,針對每一個獻血者所出現(xiàn)的具體癥狀不同受暗示影響等特點,用一些安慰性語言和信任感,保證獻血者的良好情緒并對獻血反應的發(fā)生,給與充分科學的解釋,比如空腹獻血多會出現(xiàn)相對血容量不足或精神緊張而導致的癥狀,還可因一過性血糖低而導致低血糖反應,通過休息和對癥處理,癥狀很快就會消失,也不會留下任何后遺癥。鼓勵他(她)們再次獻血。多年我們在實際采血工作中采用心理知識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不論是集中采血還是街頭采血,出現(xiàn)獻血反應大大減少。同時也大大減少了醫(yī)護人員的工作量。
2 醫(yī)務人員除了應具備良好的職業(yè)素質、深厚的專業(yè)理論知識、精湛的專業(yè)技術外,還應運用醫(yī)學心理理論來觀察分析不同獻血者的心理變化特點,并具備敏捷的反應力和準確的判斷力,對獻血者的不同情況做出及時準確的處理,營造一種溫馨、安全、愉快的工作環(huán)境,使每位獻血者真正從工作人員身上感受到一種安全和信任。高標準、高質量的精心護理贏得獻血者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自覺、自愿、安全無償獻血。并使他們在整個獻血過程中有輕松愉快、順利的感覺,為下次獻血樹立更大的信心。親身感受到獻血是精神的升華、美的享受、愛的奉獻。通過高質量的服務,贏得獻血者的口碑。利用獻血者的口碑在社會上所形成的宣傳效應來推動無償獻血的開展。“金杯、銀杯不如獻血者的口碑,這獎那獎不如獻血者的夸獎”。獻血者的信賴是血液中心無形的資產,比政府、新聞媒體更具說服力,更能產生社會效應。
3 討論
廣泛宣傳獻血知識使廣大群認識到科學適量獻血既有利于他人,也有益于自身健康,從而糾正人們獻血對身體有害的錯誤認識,消除緊張恐懼心理,在提高采血人員素質的同時,加強心理護理,盡可能給獻血者溫暖、關懷和信心,使獻血者精神放松并把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不僅有助于減少獻血反應的發(fā)生,有利于組織發(fā)動更多的群眾參加無償獻血,更有利于保護參加無償獻血的獻血者,使得對獻血有恐懼感的獻血者建立信心,在此參加無償獻血,這樣才能確保無償獻血工作的中順利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