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不同的民族有著自己獨特的語言,伴隨著人群的流動和遷徙,語言也在發(fā)生著變化。在人的遺傳系統(tǒng)中,Y染色體完全來自于父系,而線粒體只來自于母系,因此通過分析語言特征與Y染色體及線粒體基因特征之間的相關性,就能看出是父系還是母系對語言變化的影響更大。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調查全球各地數(shù)千人的語言特征,并用基因手段分析了父系和母系各自的影響,提出就某個地方的整體人群而言,父親們對母語發(fā)展變化的影響更大。其中一個突出的例子是,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新幾內亞島沿岸,這里原本生活著美拉尼西亞人,由于后來玻利尼西亞人的遷入,現(xiàn)在當?shù)刂饕v玻利尼西亞語的小塊地區(qū)與主要講美拉尼西亞語的地區(qū)間隔交錯。但無論一個地區(qū)主要講哪種語言,當?shù)厝丝谥泻胁@嵛鱽喨四赶稻€粒體基因的比例基本差不多。而對于父系基因則不是這樣,一個地區(qū)人口中含有玻利尼西亞人父系Y染色體的比例越高,玻利尼西亞語在當?shù)鼐驮搅餍?。這種現(xiàn)象可能反映了,在歷史上的移民等活動中男性相對于女性具有優(yōu)勢,不同語言背景的人通婚時,子女往往更多地學習父親的語言,長此以往就形成了男性對語言更大的影響力。(據(jù)Science 2011,333:1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