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兒童醫(yī)院供應室(西安 710002) 朱海燕 田丹秋
急診高熱患兒 240例物理降溫與藥物降溫對比觀察
西安市兒童醫(yī)院供應室(西安 710002) 朱海燕 田丹秋
發(fā)熱是指體溫異常升高,它可以由多種疾病引起,是機體對致病因素的一種防御性反應。發(fā)熱是兒科急診常見的臨床癥狀。其中體溫在39~ 40.9℃之間,稱為高熱。持續(xù)高熱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障礙的同時,增加熱能的消耗,損害心、肝、腎等重要臟器,使機體消化功能減退,抵抗力降低,以致產生多種并發(fā)癥。威脅病人的生命[1]。因此選擇適當?shù)慕禍胤椒?使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是很重要的。我院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對急診240例高熱患兒分別采用物理降溫和藥物降溫,現(xiàn)對其降溫效果分析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240例患兒均為我科急診留觀患兒,全部患兒體溫均> 39℃(腋下),年齡:5d至 12歲,其中≤ 0.5歲 21例 ,0.5~ 1歲 34例 ,1~ 2歲 51例 ,2~3歲 62例,3~ 12歲 72例,呼吸道疾病 152例,消化道疾病 62例,其他疾病 26例。并發(fā)高熱、驚厥35例。隨機分為兩組:物理降溫組 120例,藥物降溫組 120例,兩組間性別、年齡、病種及體溫等方面經統(tǒng)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 護理方法 物理降溫組采用溫水擦浴、冰敷法和散包降溫。溫水擦浴是由護士操作。擦浴方法:用32~ 34℃的溫水擦浴。操作步驟:①關閉門窗遮擋患兒。②擦浴前先將冰袋放在患兒頭部,熱水袋置足底部。③將大毛巾墊在擦浴部位之下,將潮濕的溫水浸巾擰至半干呈手套式纏在操作者手掌上。以離心方向進行拍拭,兩塊毛巾交替使用。④擦浴順序:從頸部側面開始沿上臂外側擦至手背,自同側胸部經腋窩擦至掌心;下肢自髂前上棘沿大腿外側擦至腳背,再自腹股溝沿大腿內側至內踝,自腰經大腿后側經窩擦至足跟。擦時要在大血管豐富之處如腋窩、腹股溝處重點加以按摩,促進血管擴張以助散熱。同樣方法擦對側。⑤幫助病人自頸下擦至背部,臀部。⑥四肢、背各擦 3~ 5 m in,全部擦浴時間為15~ 20min。⑦擦浴后用毛巾擦干皮膚,為病人換上衣褲,蓋好被子。⑧0.5 h后測體溫并作記錄,如體溫降至39℃以下,即可取消頭部冰袋及足部熱水袋。⑨擦浴過程中應嚴密觀察病人反應,有寒戰(zhàn)、發(fā)抖時應立即停止擦浴,觀察病情變化。冰敷法的操作方法[2]:用小橡膠保溫袋裝冰,外面套上布袋。放在患兒的頭部或夾在患兒雙側腋窩、腹股溝或頸外側。散包降溫打開被服及包裹,少穿衣服。藥物降溫組病人應用復方氨基比林注射液肌內注射降溫。
1 兩組降溫有效病例數(shù)比較 見表1。使用降溫措施后0.5 h兩組病人降溫有效病例數(shù)有顯著性差異(P<0.001),說明兩組病人的降溫速度顯著不同,物理降溫組明顯快于藥物降溫組。
表1 各組不同時段降溫有效病例數(shù)比較(n)
表 2 各組降溫后體溫回升的病例數(shù)比較
發(fā)熱是機體在致熱原的作用下,通過體溫調節(jié)中樞,使產熱和散熱不能保持動態(tài)平衡,若產熱大于散熱就可引起病理性體溫升高[3]。物理降溫的原理通常是利用氣體、液體或固體等導熱物質,通過蒸發(fā)、輻射、對流和傳導等物理方法以達到人工散熱的目的[4]。復方氨基比林等解熱鎮(zhèn)痛藥屬于非甾體類抗炎藥.作用部位是體溫調節(jié)中樞.能使上提的調定點下移.通過擴張皮膚血管,增加出汗.加強散熱過程,從而有效地使體溫下降,且體溫下降的效果持久[5]。由于兒童抵抗力低,體溫調節(jié)中樞發(fā)育尚不成熟,高熱可以引起高熱驚厥。要求采取迅速、持久、安全的降溫方法。物理降溫起效迅速,在1h內所有觀察例數(shù)體溫下降0.5℃。安全性高,沒有藥物的副作用,可以增加高熱患兒舒適度,易于患兒和家長接受。但是降溫效果不能持久,需要反復進行護理操作。另外,近年來國外有關學者也認為.擦浴退熱浪費護理時間,表示不支持這種做法[6]。藥物降溫效果持久,但藥效發(fā)揮作用有一定時間差異。大多數(shù)在1h左右體溫下降0.5℃。臨床觀察在0.5h內有一部分患兒體溫不降反爾上升。其中發(fā)生高熱驚厥的有8例,大多數(shù)患兒對于藥物降溫都不合作。家長擔心藥物副作用。本組通過觀察認為物理降溫與藥物降溫各有優(yōu)缺點,不能相互替代。臨床上將二者結合應用,即可降溫起效迅速,又能降溫作用持久,達到降溫迅速、安全、有效。
通過本組護理我們體會:①對患兒家長應詳細講解物理降溫,藥物降溫的方法及注意事項,使家長對不同降溫方法有所了解,以取得家長及患兒的信賴和支持。②在惡寒體溫上升時,對冷的刺激較為敏感,不宜使用物理降溫;使用藥物降溫時應該注意到體溫越高,降溫幅度過大,出汗過多時,易引起虛脫。故用藥量宜小,鼓勵病人多飲水。③護士在進行物理降溫操作時動作要柔和,言語要親切。對年長患兒要做好思想工作,以減少患兒的心理壓力,使其能很好地配合治療。④改善就醫(yī)環(huán)境,加強業(yè)務培訓,以良好的服務態(tài)度和極強的工作責任心贏得患者的信任,為患者提供舒適的就醫(yī)環(huán)境。⑤定期對家長進行培訓,以提高家長的護理常識,使其掌握正確的護理方法,提高家長的應急能力和護理操作的依從性。
[1] 呂式瑗 .護理學基礎 [M].第 8版.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5:74-75.
[2] 白繼容.護理學基礎 [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聯(lián)合出版社,1991:136-138.
[3] 余愛珍.基礎護理學 [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68-169.
[4] 胡皓天.發(fā)熱的概念與解熱、抗炎免疫藥的臨床應用[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1999,14(6):371.
[5] 陳新謙,金有豫,湯 光.新編藥物學 [M].第 1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79-180.
[6] Herder S.Sponge baths for fever a wasteo f nursing time[J].Am JNurs,1994,94(10):5.
發(fā)熱 /治療 發(fā)熱 /護理 物理療法 藥物療法 對比研究 急診處理
R720.5
A
1000-7377(2011)01-0120-02
(收稿:201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