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石慧瓊
憶父親
新疆 石慧瓊
我的父親名叫石海玉,他于1931年出生在新疆米泉,祖籍甘肅高臺。新疆和平解放后,于上世紀50年代工作分配來到吐魯番。在百業(yè)待興的恢復整頓時期,他是吐魯番第一批被集中抽調參與人民公社化建設的干部,并參加了以農村為重點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父親遭遇了三年自然災害,經(jīng)歷了“十年文革”,經(jīng)歷并見證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撥亂反正全面恢復國民經(jīng)濟建設和改革開放快速發(fā)展的新時期。從1955年來到吐魯番至1990年退休安享晚年的半個多世紀,父親不棄不離鞠躬盡瘁,把自己的精力情感奉獻給了吐魯番。當我們懷念他的時候,我們由衷地體悟到:父親與千千萬萬個吐魯番建設者一樣,與吐魯番同風雨共榮辱,他人生的腳步始終行進在吐魯番歷經(jīng)的那些歲月里。
依稀記得,父親從吐魯番外貿局調到縣委辦公室文字秘書的崗位上后,經(jīng)常是白天處理日常事務,晚上寫材料。那時還沒有打印機,他就一遍又一遍地手寫、謄抄材料。因父親學過財會知識,后被縣委調配到縣財政局任公共財產(chǎn)管理專干。在工作最艱苦、最復雜、最重要的時期,父親背負組織的重托,成為了吐魯番新政府組建后的第一代公共財產(chǎn)管理干部。在吐魯番市財政局公共財產(chǎn)管理崗位上父親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一直到1987年機構改革,由財政局調入市建設局。在管理公共財產(chǎn)的幾十年里,父親騎著單位配發(fā)的永久牌自行車(這輛車父親用了14年),走遍了吐魯番的城區(qū)鄉(xiāng)鎮(zhèn)、村村落落,與各族干部及農牧民朋友廣泛接觸交流,詳細調查了解吐魯番各個時期,各種公產(chǎn)所有方的真實情況,摸清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公產(chǎn)原始狀態(tài)、歷史流轉、保全和使用分解情況,并對政府接轉、私有公改、舊產(chǎn)性質認定等進行分類評定、建檔,為吐魯番這一個歷史文化名城、分布廣、屬性多、流轉復雜的有形資產(chǎn)登記、造冊、建檔和保護提供了豐富的資料,給建設中的吐魯番政府在房屋利用、土地調劑和資源分割上提供了積極的保障性的工作依據(jù)。寒來暑往,兩鬢漸白。
在父親管理公產(chǎn)的那些年里,他每年都親自撰寫并提交給縣委和縣政府一份公產(chǎn)管理使用情況的專題報告,為縣委、政府提供決策依據(jù)。父親一生愛動筆墨,抄抄寫寫總也閑不住,每年他都把自己管理公產(chǎn)收集的珍貴資料和個人工作記錄,整理后送交財政(公產(chǎn))留作檔案保存。吐魯番的檔案館現(xiàn)存的上世紀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財政(公產(chǎn))檔案,還有父親整理書寫的一些原始文字和檔案卷宗,為吐魯番的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提供科學依據(jù)。
父親秉性耿直、忠厚正派,為發(fā)揮公產(chǎn)對國民生產(chǎn)的保障作用積極工作,為困難同志解決切身利益,然而,誰想到,父親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身心代價!文化大革命期間,侵占、亂占、多占、擠占公產(chǎn)的糾紛事件經(jīng)常發(fā)生,在一次調解公產(chǎn)糾紛時,父親被故意鬧事的一伙人打成重傷,看到慈愛的父親遭此橫禍,我們難過極了,都勸父親要好好在醫(yī)院檢查休養(yǎng)??蔀榱斯ぷ?,父親默默地承受著身心傷痛,直到退休,也沒有做過系統(tǒng)的檢查治療。
從上世紀60年代初到文革結束,父親還多次參與了社教和支農活動,參與了吐魯番以歷史、農業(yè)為主題的縣展覽館的建設,并在上世紀70年代參與了吐魯番第一次文物的基礎普查工作。父親是個不茍言笑的人,在家里也很少和我們談心交流,但為了能更好地開展工作,他竟?jié)撔膶W起了維語,并能和維族群眾進行日常用語交流。
父親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熱愛吐魯番,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吐魯番自然環(huán)境惡劣,工作條件艱苦,但只要是工作需要,父親就堅決服從組織安排。父親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忠厚樸實,工作踏實。在外貿局、縣委、財政局、城建局等多個部門工作從來都以顧全大局、團結同事,配合工作為準則,受到領導和同事的一致好評。父親喜好閱讀,空閑時總會在訂閱的《新疆日報》的邊角空白處,寫寫畫畫,報紙的題目,佳句、新詞他都摘抄習練。現(xiàn)在想來,父親用這種方式,一是緩解工作壓力,二是修煉了他寬容、明達通理的心胸,正是父親的這些性格特點,影響教育著我們這一代兒女。
我們五個子女先后出生成長,父親和母親以他們儉樸、傳統(tǒng)、勤勉的言傳身教養(yǎng)育并教導我們,生活上他們艱苦樸素、省吃儉用,盡可能地為我們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他們節(jié)衣縮食,為我們買來書本筆墨,教育我們好好學習。
父親出身貧寒,非常珍惜今天生活,為支持保障我們學習、工作,父親幫我母親分擔料理繁雜家務,打煤磚、撿柴根、生火挑水的事都是他一手打理。雖然生活艱辛,但父親講究衛(wèi)生,衣著整齊,從不在衣表上懶散放任,總是以整潔的衣裝和精神風貌迎接每一天的到來。
父親崇尚傳統(tǒng)文化,以善待人、樂于助人、勤奮執(zhí)業(yè),他的人格精神,將永遠鞭策激勵我們,父親的一生是平實、平和、平凡的一生,我們?yōu)橛羞@樣一位好父親而感到莫大的幸福和自豪。
父親已長眠在火焰山下,我暗自祈念,愿戈壁的風兒把綠洲上的新變化和美好訊息帶給父親,讓他和像他一樣曾把自己青春熱血和畢生精力奉獻在吐魯番這塊熱土的一代老人魂靈靜安,笑臥九泉。
沒有父輩耕耘苦,哪有綠洲樹成蔭。我們不能忘記他們,我們和他們一樣,也同樣深愛這片家園,也將不斷傳承延續(xù)他們那如駱駝刺、紅柳般淡定的風骨和精神。
父親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插圖趙江 編輯:奔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