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豫西獅子廟金鉬礦田礦床模型

      2011-01-03 01:55:22張江明
      華北地質(zhì) 2011年3期
      關(guān)鍵詞:鉬礦斑巖金礦

      張江明

      (武警黃金第六支隊,三門峽 472000)

      豫西獅子廟金鉬礦田礦床模型

      張江明

      (武警黃金第六支隊,三門峽 472000)

      在豫西熊耳山地區(qū)馬超營斷裂帶中段新近探明的石瑤溝大型斑巖型鉬礦,與周圍的脈型金礦床構(gòu)成了獅子廟金鉬礦田。斑巖鉬礦與外圍分布的脈狀金礦(鉛鋅銀)具有明顯的時空關(guān)系,鉬-金礦化與燕山期隱伏花崗斑巖體關(guān)系密切。石瑤溝斑巖鉬礦的外圍有一些脈狀金礦發(fā)育,伴生鉛鋅銀礦,產(chǎn)于斑巖鉬礦外圍圍巖斷裂內(nèi)。這種鉬與金礦的密切時空分布關(guān)系構(gòu)成一個很好的成礦系統(tǒng),斑巖鉬礦與金礦互為找礦的指示標志。通過建立礦床模型,在詳查過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找礦效果,對區(qū)域找礦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礦床模型;斑巖鉬礦;脈狀金礦;找礦方向;獅子廟;豫西

      獅子廟金鉬礦田位于河南省欒川縣獅子廟地區(qū),面積約50 km2(圖1)。礦田地處區(qū)域性東西向馬超營斷裂帶中段與北東向石瑤溝-焦園斷裂帶的交匯部位,是豫西熊耳山金多金屬成礦帶重要組成部分。武警黃金第六支隊在1992年探明了元嶺金礦,2000年查明了紅莊大型金礦,2001年又發(fā)現(xiàn)了南坪金礦,構(gòu)成獅子廟金礦田,新近又在該礦田中發(fā)現(xiàn)了石瑤溝大型斑巖型鉬礦床,從而構(gòu)成了金鉬礦田[1]。前人主要對元嶺金礦或獅子廟金礦田礦床、礦床類型和成礦規(guī)律的研究較多[2-5],近年證明了石瑤溝鉬礦為斑巖型鉬礦床,并對隱伏巖體特征進行了研究[6~8],趙瑞峰等對金鉬礦田的成因機制進行了初步探討[9]。為了繼續(xù)擴大礦區(qū)的金鉬礦資源/儲量,筆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近幾年金鉬礦勘查工作,通過研究金鉬礦的時空分布關(guān)系,對前人的成礦模式做了進一步的完善,初步建立了本區(qū)的礦床模型。在詳查中,密切注意鉬礦圍巖斷裂帶中脈狀金礦的尋找,在尋找金礦的同時也注重深部鉬礦的尋找,取得了較好的找礦效果。

      圖1 東秦嶺鉬礦帶、獅子廟金鉬礦田地質(zhì)和礦產(chǎn)分布圖Fig.1 Geoglogical distribution sketch of the east Qinling Mo ore belt and Shizimiao Au-Mo orefield

      1 成礦地質(zhì)背景

      礦田位于華北陸塊南緣華熊臺隆熊耳山金及多金屬成礦帶上。區(qū)內(nèi)地殼具雙層結(jié)構(gòu),結(jié)晶基底為太華群中深變質(zhì)巖系,蓋層為中元古界熊耳群淺變質(zhì)火山巖及官道口群濱-淺海相含硅質(zhì)碳酸鹽巖、中新生代伸展斷陷盆地內(nèi)發(fā)育陸相紅色碎屑沉積巖。

      本區(qū)主要區(qū)域性斷裂有馬超營斷裂和洛寧山前斷裂。馬超營斷裂帶橫貫全區(qū),由3條近平行的逆沖斷裂組成。區(qū)內(nèi)次級NE向斷裂構(gòu)造發(fā)育,分布廣,主要有康山-七里坪斷裂、焦園斷裂帶等主要控礦構(gòu)造,并與東西向斷裂帶交匯控制了區(qū)內(nèi)重要的構(gòu)造蝕變巖型金礦及多金屬礦床的分布。如近東西向馬超營斷裂帶控制了康山、紅莊、潭頭、前河、店房等金礦的產(chǎn)出。北東向康山-七里坪斷裂控制了康山、鐵爐坪Pb-Ag礦、虎溝、上宮、七里坪等礦床和礦點。北東向石瑤溝-焦園(紅莊-陶村)斷裂控制了紅莊、南坪、潭頭、祁雨溝等金礦。

      區(qū)內(nèi)巖漿活動發(fā)育,中生代巖漿活動廣泛而強烈,出露花崗巖基,如五丈山巖體(SHRIMP鋯石U-Pb年齡156.8±1.2 Ma),花山巖體(SHRIM鋯石U-Pb年齡130.7±1.4 Ma)[10]。區(qū)內(nèi)也分布有一些中酸性小斑巖體,與鉬礦化密切相關(guān),如雷門溝花崗斑巖。此外還分布有30余處隱爆角礫巖體,如祁雨溝、沙土凹等,與金礦關(guān)系密切。

      華北陸塊南緣鉬多金屬礦床最主要特征表現(xiàn)為以花崗斑巖體為中心的斑巖-矽卡巖型鉬(鎢)礦床及巖體外圍圍巖中分布的脈狀鉛、鋅、銀、金礦,往往構(gòu)成鉬金多金屬礦田[11]。如欒川南泥湖鉬鉛鋅礦田,雷門溝-祁雨溝鉬金礦田。這種礦床的分布特征,由高溫型(斑巖)、爆破角礫巖型(祁雨溝金礦)到相對低溫型脈狀金礦床(公峪型),以及由金-黃鐵礦型,金-多金屬硫化物型到鉛銀型(伴生金,如西灶溝金礦)的分布,都反映了本區(qū)金礦床及金異常圍繞花崗巖分布,礦床通常分布于巖體的邊部,或巖體外圍1~5 km范圍內(nèi),其形成與巖漿系統(tǒng)有關(guān)。

      2 礦田地質(zhì)特征

      獅子廟金鉬礦田分布于東西向區(qū)域性馬超營斷裂中段與北東向焦園斷裂帶交匯部位。

      2.1 地層

      礦區(qū)出露的地層主要為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巖,巖性以安山巖、粗面安山巖、英安巖及流紋巖為主,局部出露新元古界下欒川群的高山河組白云石大理巖及上白堊至第三系紅色砂礫巖,經(jīng)鉆孔揭露礦區(qū)發(fā)育中生代隱伏花崗巖體。地層產(chǎn)狀總體向北北東陡傾。

      2.2 構(gòu)造

      礦區(qū)主要的斷裂為馬超營斷裂帶及其次級斷裂、北東向石瑤溝-焦園斷裂帶及其次級斷裂,具有切割深、長期活動等特點。自北向南為康山-南坪斷裂、鐵嶺-石瑤溝斷裂、馬超營-紅莊斷裂,在礦區(qū)分別稱為98202號脈、98203號脈、96234號脈,控制著礦區(qū)幾乎所有礦脈(體)分布,鉬礦體產(chǎn)于98202號脈和96234號脈之間的蝕變巖中(圖2)。

      2.3 巖體特征

      獅子廟金鉬礦田地表未見花崗斑巖體出露,但在深部多個鉆孔中發(fā)現(xiàn)了石瑤溝隱伏的花崗(斑)巖。由于鉆孔都未能完全揭露隱伏巖體,故其形態(tài)、規(guī)模還無法確定。深部工程揭示的隱伏巖體水平投影面積大于0.24 km2。

      隱伏斑巖體主要為斑狀結(jié)構(gòu)、塊狀構(gòu)造。巖石略顯破碎,為后期構(gòu)造運動所至。斑晶為鉀長石、斜長石、石英、黑云母。斑晶顆粒較粗大,其中鉀長石斑晶自形程度較高,板狀-長板狀,可觀察到單晶、卡氏雙晶,肉眼下能分辨其卡氏雙晶特征?;|(zhì)為花崗結(jié)構(gòu),具有一定的蝕變特征。巖石具高硅富堿特征,SiO2為72.74%,K2O+Na2O為7.27%,Na2O/K2O為0.40(2009年洛陽區(qū)調(diào)一隊分析測試,整理),其SHRIMP鋯石206Pb/238U加權(quán)平均年齡為131±1.2 Ma,代表了斑巖體的侵位年齡[7],與花山巖體的SHRIMP鋯石U-Pb年齡130.7±1.4 Ma相一致[10]。與東北16 km的花山堿性花崗巖在巖石學和巖石化學等方面也極為相似。

      圖2 獅子廟金鉬礦田地質(zhì)簡圖Fig.2 Geoglogical sketch of the Shizhimiao Au-Mo orefield

      2.4 重砂及地球化學異常分布

      1/5萬重砂異常以石瑤溝為中心向外呈近南北向橢圓狀分布,長3.0 km,寬2.75 km,面積2.68 km2,重砂異常由白鎢礦、泡鉍礦及自然金等中高溫礦物組成,為甲級異常。

      1/5萬水系沉積物異常(編號為H甲10Au、Pb、Mo、Ag)以Pb、Au、Ag、Mo元素為主要組合異常,區(qū)域異常為一級成礦預(yù)測區(qū),石瑤溝礦區(qū)位于異常中部,紅莊、元嶺與南坪金礦位于異常邊部[1](圖1)。

      1/1萬巖石地化剖面測量異常以W、Mo、Cu為主的中高溫礦物等值線異常呈等軸狀,以Pb、Zn、Au、Ag中低溫礦物異常則呈環(huán)繞、半環(huán)繞狀分布于中高溫礦物異常周圍,構(gòu)成斑巖型礦與淺成中低溫熱液礦的異常類型[1]。

      2.5 金礦、鉬礦空間分布

      在礦田中部有新近發(fā)現(xiàn)的石瑤溝大型斑巖型鉬礦床,已控制儲量達20萬余噸。在其外圍先后探明了元嶺、紅莊、南坪等熱液脈型金多金屬礦床,金、鉬礦規(guī)模均達大型以上[1]。該礦田形成了一個以隱伏花崗斑巖體為核心的鉬→金多金屬礦化系統(tǒng)。熱液脈狀金礦圍繞石瑤溝隱伏斑巖體由里往外呈規(guī)律性分布,即在斑巖體內(nèi)外接觸帶處發(fā)育斑巖型石瑤溝鉬礦床;在斑巖體外圍圍巖的斷裂帶中,發(fā)育熱液脈狀金多金屬礦床,如元嶺、紅莊、南坪等礦床。這與礦田地球化學異常元素水平分帶相吻合,斑巖型鉬礦床主要分布于地球化學異常的中心帶,熱液脈型金鉛鋅銀礦床主要分布于地球化學異常的外帶及中間帶。

      3 礦床地質(zhì)特征

      3.1 石瑤溝斑巖型鉬礦床

      石瑤溝鉬礦賦存于隱伏花崗斑巖體的內(nèi)外接觸帶中,礦體東西長1 050 m,南北寬450 m。目前中心區(qū)控制垂厚202~1 530 m,呈近水平的似層狀(圖3)。礦化以細脈、細脈浸染狀及網(wǎng)脈狀輝鉬礦化為主,脈體一般為輝鉬礦石英細脈,一般脈寬1~5 mm,最寬可達100 mm,礦石類型為花崗斑巖型鉬礦石,安山巖、粗面安山巖及流紋巖型鉬礦石。以安山巖、粗面安山巖及流紋巖型鉬礦石為主。礦石自然類型為細脈、細脈浸染狀及網(wǎng)脈狀。礦石金屬礦物組成較為簡單,主要有輝鉬礦,其次為黃鐵礦、磁鐵礦;少量或微量的赤鐵礦、黃銅礦、方鉛礦、閃鋅礦、磁黃鐵礦、毒砂、白鎢礦等;脈石礦物主要是石英、綠泥石、透閃石、透輝石、金紅石、重晶石、鉀長石、螢石等。地表氧化礦為褐鐵礦、鉬華、斑銅礦、銅藍等。礦石結(jié)構(gòu)主要為他形晶粒狀結(jié)構(gòu)。礦石構(gòu)造主要為細脈狀、細脈浸染狀、網(wǎng)脈狀、薄膜狀構(gòu)造,另有條帶狀、塊狀、角礫狀、晶洞構(gòu)造。

      圖3 石瑤溝鉬礦橫51線剖面圖Fig.3 Profile of the No.51 exploration line in the Shiyaoguo Mo deposit

      成礦圍巖蝕變表現(xiàn)為中高溫熱液蝕變特征,從礦體到圍巖有一定的蝕變分帶現(xiàn)象,近礦部位為硅化、鉀化、黃鐵礦化、絹英巖化、絹云母化、褐鐵礦化較強,而遠礦部位高嶺石化、碳酸鹽化較發(fā)育。其中鉀化、硅化與鉬礦化關(guān)系密切,呈面型分布。蝕變自巖體往外,由強變?nèi)酢?/p>

      鉬礦成礦作用可劃分為熱液期和表生期,其中熱液期可劃分為四個成礦階段:1)石英-黃鐵礦-鉀長石階段:主要產(chǎn)出石英、黃鐵礦、鉀長石、輝鉬礦等礦物,其中石英、鉀長石含量較高,而黃鐵礦含量則相對較少,基本無輝鉬礦化。2)石英-多金屬硫化物階段:為鉬礦成礦的主要階段,形成輝鉬礦石英細脈,同時含有少量的黃鐵礦、黃銅礦、方鉛礦,但相對于石英-黃鐵礦-鉀長石階段,金屬硫化物明顯增多。3)石英-螢石-黃鐵礦-輝鉬礦階段:為鉬礦成礦的重要階段,脈體中主要產(chǎn)出石英、螢石、黃鐵礦、輝鉬礦等礦物。螢石和輝鉬礦含量較少。4)碳酸鹽化階段,形成方解石脈,并切穿輝鉬礦脈[6]。

      3.2 脈狀金礦

      在石瑤溝斑巖鉬礦外圍的金多金屬礦床有紅莊金礦、元嶺金礦、南坪金礦及石硐溝銀鉛礦點,主要以紅莊金礦的96234號金礦脈、元嶺金礦的980號脈為主(圖4),金礦體呈薄板狀、脈狀及透鏡狀,沿大構(gòu)造帶及其次級構(gòu)造裂隙發(fā)育。賦礦圍巖為中元古界熊耳群黃鐵礦化碎裂巖、安山質(zhì)碎裂巖、安山巖、粗安巖、大理巖、流紋巖,局部有大理巖。區(qū)內(nèi)斷裂構(gòu)造發(fā)育,EW向和NE向?qū)Τ傻V具有控制作用。礦體呈脈狀、透鏡狀、分支復(fù)合、尖滅再現(xiàn),在不同方向礦脈交切處形成礦柱。礦脈由斷層泥、碎裂巖、角礫巖、構(gòu)造透鏡體、礦化蝕變巖和石英脈組成。由于斷裂構(gòu)造顯示出舒緩波狀,在膨大處往往形成比較大的透鏡狀礦體。礦石中的金屬礦物有黃鐵礦,少量方鉛礦、閃鋅礦、黃銅礦等,微量自然金、銀金礦;脈石礦物主要有石英、絹云母、綠泥石,其次為白云石、伊利石、長石、白云母、角閃石、電氣石及粘土礦物、炭質(zhì)物等。

      圖4 96234號金礦脈45線剖面圖Fig.4 Profile of the No.45 exploration line in the No.96234 Au vein

      礦石主要以浸染狀構(gòu)造為主,其次為塊狀、網(wǎng)脈狀、條帶狀等。礦石結(jié)構(gòu)主要有自形晶、半自形晶粒狀結(jié)構(gòu)、他形晶粒狀結(jié)構(gòu)、碎裂結(jié)構(gòu)等。金礦床形成過程分為:1)早期石英脈階段;2)石英-方鉛礦階段;3)石英-黃鐵礦-方鉛礦階段;4)含鐵、錳方解石-黃鐵礦-石英階段。第三個階段是主要的金礦化階段。近礦圍巖蝕變有絹英巖化、硅化、絹云母化、碳酸鹽巖化、綠泥石化和高嶺土化。從礦體向外蝕變分帶大致為硅化→絹英巖化→綠泥石化→碳酸鹽巖化→圍巖。

      4 成礦流體特征

      4.1 斑巖型鉬礦流體特征

      石瑤溝鉬礦及外圍石英和隱伏花崗斑巖的稀土元素分布特征非常相似(圖5、6):都是輕稀土富集,分餾程度高;重稀土相對虧損,分餾程度低,Eu出現(xiàn)弱負異常,說明它們的物質(zhì)來源相同,都來自下地殼[8]。利用微量元素,特別是強不相容元素的含量比值來討論巖漿演化,含礦石英中的強不相容元素含量的U/Th、Zr/Hf比值與隱伏花崗斑巖的相近,U/Th值范圍多為0.4~0.8,平均值為0.577,Zr/Hf值的范圍為32~40,平均值為38.353,也說明二者物質(zhì)來源具有相似性,成礦流體來源與花崗斑巖關(guān)系密切[8]。

      4.2 金礦流體特征

      據(jù)劉紅櫻等研究[2],元嶺金礦中石英包裹體以液相包裹體和氣相包裹體為主,且有沸騰包裹體群存在。流體中的氣相組分主要為H2O、CO2和少量的CH4、CO等。液相組分中的陰離子主要為Cl-、F-、SO42-、S2-和HCO-3等,陽離子主要有Na+、K+和Ca2+等,成礦流體的組分特征顯示出與幔源流體成分組成的相似性。成礦溶液從早至晚,CO、CO2/H2O、K+、Na+、SO2-4、ΣM+、ΣM-、鹽度均緩慢上升,至主礦化階段達最大后急劇降低。熊耳山成礦帶金、銀、鉛、鉬礦成礦流體,早期以深源流體為主,其中含有大量地幔流體;晚期均有大氣降水的加入[12]。元嶺金礦石英包裹體與紅莊金礦白云石流體包裹體測試說明了該區(qū)金礦為淺成中-低溫熱液脈型金礦床。

      因此,該區(qū)金礦(含鉛鋅銀)成礦流體來源與巖漿活動關(guān)系密切。

      據(jù)葉會壽等[11]和呂文德等[13]研究,斑巖-矽卡巖鉬礦與脈狀鉛鋅礦屬于統(tǒng)一成礦系統(tǒng),成礦溫度和鹽度從巖體內(nèi)外接觸帶向外,從早期到晚期均呈現(xiàn)出連續(xù)降低的趨勢,氫氧同位素數(shù)據(jù)表明含礦流體從前者到后者也是一個連續(xù)過程,主要表現(xiàn)為從巖漿流體到巖漿與越來越多大氣降水混合流體的性質(zhì)過渡。硫同位素測定表明無論鉬(鎢)礦還是鉛鋅銀礦,礦石中的硫均來自于巖漿,與圍巖-中、新元古代地層中的數(shù)值截然不同[11、13]。

      綜上所述,該區(qū)鉬金礦成礦流體來源與花崗斑巖關(guān)系密切。

      5 成礦物質(zhì)來源

      輝鉬礦Re的含量可以指示成礦物質(zhì)的來源[14]。由石瑤溝鉬礦Re的含量推測出其成礦物質(zhì)主要來自下地殼[6]。

      圖5 石瑤溝鉬礦床石英稀土元素球粒隕石標準化分布型式圖Fig.5 Chondrite-normalized REE patterns diagram of the quartzs in the Shiyaoguo Mo deposit

      圖6 石瑤溝鉬礦床隱伏花崗斑巖稀土元素球粒隕石標準化分布型式圖Fig.6 Chondrite-normalized REE patterns diagram of the concealed granite-porphyry in the Shiyaoguo Mo deposit

      元嶺金礦氫氧同位素組成和硫同位素組成也說明硫源為地幔硫或均一化的地殼硫。即成礦溶液及其硫源可能是上地幔巖漿對下地殼變質(zhì)巖發(fā)生重溶、混合后,沿馬超營次級斷裂帶上侵,并吸收太華群及熊耳群火山巖硫及成礦物質(zhì)的結(jié)果[3]。

      近年來對豫西至小秦嶺地區(qū)金成礦時代的測定取得了一批高質(zhì)量的數(shù)據(jù),這些資料表明,華熊地塊金礦化主要發(fā)生在132~125 Ma,這一結(jié)果與第一期花崗巖活動峰期的時限(~130 Ma)比較吻合。高亞龍等對石瑤溝礦石中輝鉬礦進行Re/Os同位素年齡精測,獲得一組精確模式年齡數(shù)據(jù)為131.3±2.4~134.3±2.6 Ma[6]。這說明兩類礦床在時間上具有一致性。

      石瑤溝隱伏巖體SHRIMP鋯石206Pb/238U加權(quán)平均年齡為131±1.2 Ma,形成時代為燕山中晚期,屬于燕山期花崗巖類第二階段晚期產(chǎn)物,巖漿物質(zhì)來源于下地殼,隱伏花崗斑巖與鉬-金礦化密切相關(guān),該期巖漿活動提供了成礦的物質(zhì)、流體和熱動力條件[7]。

      6 礦床模型

      毛景文等提出,我國東秦嶺地區(qū)的鉬礦與鉛鋅礦有著密切的時空分布關(guān)系,構(gòu)成一個良好的成礦系統(tǒng),斑巖-矽卡巖鉬礦與鉛鋅銀礦及金礦互為找礦的指示標志[15]。獅子廟金鉬礦田也處于東秦嶺鉬多金屬成礦帶上,金(鉛鋅銀)礦及鉬礦分布時空關(guān)系也表明,石瑤溝鉬礦與外圍的金礦應(yīng)是一個成礦系統(tǒng)。

      綜上特點,該區(qū)金(銀鉛鋅)礦床屬與燕山晚期花崗斑巖有關(guān)的中低溫熱液充填-交代型金礦床,鉬礦床屬與燕山晚期花崗斑巖體有關(guān)的斑巖型鉬礦床。135 Ma左右,由于東秦嶺地區(qū)構(gòu)造體制發(fā)生了擠壓向伸展的轉(zhuǎn)折[16-17],在此背景下,巖石圈的平衡狀態(tài)遭到破壞,加厚的下地殼由于伸展所導致的減壓作用以及幔源巖漿的底侵作用[11]而部分熔融,形成深源的同熔型或I型花崗巖漿,并沿EW向馬超營斷裂和NE向石瑤溝-焦園兩組斷裂的交匯部位快速上升到淺部侵位,巖漿期后含礦流體由巖體往外遷移,由于物化條件的改變和晚期與大氣降水的混合,沿構(gòu)造裂隙沉淀充填形成細脈-網(wǎng)脈浸染狀輝鉬礦和自花崗斑巖到圍巖的蝕變分帶,從而構(gòu)成石瑤溝斑巖型鉬礦[6]。稍后巖漿期后熱液活化、萃取地層中的金,以及含礦溶液從殘留巖漿中分離形成部分富含金銀鉛鋅巖漿期后成礦流體,沿構(gòu)造薄弱帶運移上升,與下滲的大氣水發(fā)生混合,并與周圍的巖石發(fā)生水-巖反應(yīng),引起圍巖蝕變,在東西向、北東向等構(gòu)造膨大處、兩組斷裂的交會部及有利部位等(圖7)成礦物質(zhì)的沉淀,進而形成紅莊、元嶺、南坪金礦。

      7 找礦方向

      7.1 找礦方向

      (1)加強對區(qū)內(nèi)北東向、近東西向斷裂構(gòu)造的研究,在其淺深部、中深部及斷裂帶覆蓋區(qū)尋找碎裂蝕變巖型金(銀)礦。尤其要繼續(xù)對96234號金礦脈淺深部、中深部,對98201號金礦脈斷裂帶淺深部及砂礫巖覆蓋區(qū)深部尋找碎裂蝕變巖型金礦。

      圖7 獅子廟金鉬礦床模型圖Fig.7 The Model diagram of the Shizhimiao Au-Mo orefield

      (2)在石瑤溝鉬礦外圍圍巖斷裂帶中,關(guān)注脈狀金銀鉛鋅礦尋找。同時,在脈狀鉛鋅銀礦附近或深部尋找隱伏的斑巖鉬礦,其下部或附近隱伏的斑巖體內(nèi)可能存在斑巖鉬礦。

      (3)地表找礦以重砂和鉬鎢鉛鋅金銀地球化學異常為主,注重對區(qū)內(nèi)一些銀鉛鋅礦化點的綜合研究,尋找深部的隱伏礦體。

      (4)加大對礦區(qū)外圍羊道溝燕山期花崗斑巖脈一帶的綜合研究力度,尋找斑巖型鉬(銅)礦及脈狀金銀鉛鋅礦。

      7.2 找礦標志

      (1)地層標志

      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巖是本區(qū)金礦的重要礦源層,是尋找脈型金(銀鉛鋅)礦的重要地層標志。

      (2)構(gòu)造標志

      在馬超營深大斷裂帶上,尋找近東西向、次級北東向蝕變破碎帶,是找礦的有利地區(qū);侵入巖漿冷凝時,在區(qū)域應(yīng)力場作用下,形成的多組網(wǎng)格狀斷裂,是巖漿熱液充填交代的有利場所,斷裂密集區(qū)形成礦化集中區(qū)[18]。

      (3)巖漿標志

      燕山期花崗斑巖、長英質(zhì)巖脈的產(chǎn)出與Pb、Zn、Au、Ag、Mo礦床及礦化密切相關(guān),斑巖發(fā)育處多形成礦化集中區(qū),不同小斑巖體為相應(yīng)不同礦床的直接找礦標志[18]。

      (4)蝕變標志

      與鉛、鋅、銀、金多金屬礦床礦化關(guān)系密切的蝕變主要有硅化、絹云母化、綠泥石化、重晶石化、鐵碳酸鹽化、黃鐵礦化、高嶺石化、赤鐵礦化等。

      (5)多金屬礦化標志

      鉬華、鐵帽及鉛鋅銀礦化露頭,不僅是直接找礦標志,而且還反映出鉛、鋅、銀、金礦化在空間上具有帶狀分布或集中的特點。

      (6)地球化學標志

      區(qū)域上1/5萬水系沉積物鉬金鉛鋅異常,元素組合為Mo、W、Cu、Pb、Zn、Ag等,一般與鉬、金、鉛礦化點相吻合,反映了中高溫-中低溫礦化特征。

      (7)重砂標志

      自然重砂金、金鉛、鎢鉍等組合是尋找鉛、鋅、銀、金、鉬多金屬礦床的直接找礦標志。

      8 結(jié)論

      根據(jù)初步建立的礦床模型,2010年詳查中,在石瑤溝鉬礦外圍封邊鉆孔施工中,密切注意鉬礦圍巖斷裂帶中脈狀金鉛鋅銀礦的尋找,在尋找金礦的同時也注重深部鉬礦的尋找。

      在鉬礦的南部多個封邊鉆孔中,近EW向98 201號碎裂帶深部發(fā)現(xiàn)了多條金盲礦體,單樣最高金品位達23.10×10-6,估算金資源量2 469 kg,金礦伴有鉛鋅礦化,在其深部又發(fā)現(xiàn)了鉬礦化。在紅莊金礦外圍96234號金礦脈深部施工的鉆孔仍有金礦體存在,資源/儲量不斷擴大。

      在南坪金鉛礦附近,地表有金鉛礦化及鉬鎢鉛鋅金銀地球化學異常,在其施工的鉆孔深部也發(fā)現(xiàn)了鉬礦化。

      存在的問題是金礦的精測年齡未測試,鉬礦床的流體包裹體未系統(tǒng)的分析測試,這對建立金鉬礦礦床模型有不完美之處。

      隨著地表找礦難度的加大,能否在已有礦床的周圍找到新類型礦床(就礦找礦),在淺成熱液礦床或礦化蝕變的深部找到斑巖型礦床(深部找礦),在現(xiàn)有的物化探異常和礦點密集區(qū)取得找礦的重大突破需要理論認識和勘查模型上的指導。通過建立礦床模型,在獅子廟金鉬礦田實現(xiàn)了區(qū)內(nèi)98201號脈深部金礦找礦的突破,有效地指導了在老礦山的深部和外圍的找礦,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并對區(qū)域上找礦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1]張江明.河南省欒川縣石瑤溝鉬礦成礦條件分析[J].地質(zhì)調(diào)查與研究,2010,33(1):19-27.

      [2]劉紅櫻,胡受奚,郭坤一,等.河南元嶺金礦成礦物理化學條件及成礦物質(zhì)來源[J].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2000,19(4):253-255.

      [3]侯紅星,聶鳳蓮.河南省獅子廟金礦田金礦成礦特征及找礦方向[J].地質(zhì)找礦論叢增刊,2006,21:43-47.

      [4]李潘科,付法凱,汪江河,等.河南省欒川縣元嶺金礦中深部找礦方向探討[J].地質(zhì)調(diào)查與研究,2008,31(2):113-118.

      [5]軒慎民.河南省欒川縣獅子廟金礦田礦床地質(zhì)特征淺析[J].黃金科學技術(shù),2009,17(1):14-17.

      [6]高亞龍,張江明,葉會壽,等.東秦嶺石瑤溝斑巖鉬礦床地質(zhì)特征及其輝鉬礦Re-Os年齡[J].巖石學報,2010,26(3):729-739.

      [7]莊光軍,雷時賦,張江明.南坪礦區(qū)隱伏巖體特征及其成礦意義[J].地質(zhì)與勘探,2010,46(增刊):1232-1241.

      [8]梁海彬.河南省欒川縣石瑤溝鉬礦石英、黃鐵礦成因礦物學特征及其地質(zhì)意義[J].地質(zhì)與勘探,2010,46(增刊):1263-1271.

      [9]趙瑞峰,穆新華.獅子廟金鉬礦田成因機制探討[J].黃金科學技術(shù),2009,17(6):39-41.

      [10]毛景文,謝桂青,張作衡,等.中國北方中生代大規(guī)模成礦作用的期次及其動力學背景[J].巖石學報,2005,21(1):169-1881.

      [11]葉會壽.華北陸塊南緣中生代構(gòu)造演化與鉛鋅銀成礦作用[D].中國地質(zhì)科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06:124-174.

      [12]郭保健,李永峰,王志光,等.熊耳山Au-Ag-Pb-Mo礦集區(qū)成礦模式與找礦方向[J].地質(zhì)與勘探,2005,41(5):43-47.

      [13]呂文德,趙春和,孫衛(wèi)志,等.豫西南泥湖多金屬礦田鉛鋅礦地質(zhì)特征與成因研究[J].礦產(chǎn)與地質(zhì),2006,20(3):219-226.

      [14]Mao J W,Zhang Z C,Zhang Z H,et al.Re-Os isotopic dating of molybdenites in the Xiaoliugou W(Mo)deposit in the northern Qilian mountains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J].Geochemical et Cosmochimica Acta,1999,63(11-12):1815-1818.

      [15]毛景文,葉會壽,王瑞廷,等.東秦嶺中生代鉬鉛鋅銀多金屬礦床模型及其找礦評價.地質(zhì)通報[J],2009,28(1):72-79.

      [16]張國偉,張本仁,袁學誠,等著.秦嶺造山帶與大陸動力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432-435.

      [17]劉少峰,張國偉.東秦嶺-大別山及鄰區(qū)盆-山系統(tǒng)演化與動力學[J].地質(zhì)通報,2008,27(12):1943-1960.

      [18]朱廣彬,劉國范,姚新年,等.東秦嶺鉛鋅銀金鉬多金屬成礦帶成礦規(guī)律及找礦標志[J].地球科學與環(huán)境學報,2005,27(1):44-52.

      Mineral Deposit Model of the Shizimiao Au-Mo Orefield in Western Henan Province

      ZHANG Jiang-ming
      (No.6 Gold Geology Crew,ChineseArmed Police Force,Sanmenxia 472000,China)

      The Shiyaogou deposit is a large Molybdenum deposit,which is newly explor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Machaoying fault zone,in Xiong'ershan area of western Henan Province,and it constitutes the Shizimiao Au-Mo orefield with the surronding vein-type Au ore deposits.The Shiyaogou porphyry Mo deposit obviously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se vein-type Au deposits both in space and time,and the Au-Mo mineralization in Shizimiao orefiel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ctivity of the Yanshanian concealed granite-porphyry bodies.The vein-type Au ore deposits accociated with Pb-Zn-Ag,occur in the fault zones of the surronding rocks outside the Shiyaogou Molybdenum deposit.The close distributed relationship form a big metallogenic system,the Mo deposit and the vein-type Au deposit are indicator signs for prospecting each orther.By the mineral deposit model building,a good prospecting result is obtained,and it shows a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regional prospecting.

      mineral deposit model;porphyry molybdenium deposit;vein-type Au deposit;prospecting direction;Shizimiao;western Henan

      P618.51;P618.65

      A

      1672-4135(2011)03-0190-08

      2011-02-22

      國家黃金工作專項業(yè)務(wù)費項目:河南省欒川縣紅莊-元嶺礦區(qū)鉬金礦詳查項目資助(200904020601)

      張江明(1974-),男,陜西華陰人,1997年畢業(yè)于桂林工學院地質(zhì)礦產(chǎn)勘查專業(yè),工程師,一直從事金及多金屬礦勘查工作,Email:smxzjm888@sina.com。

      猜你喜歡
      鉬礦斑巖金礦
      誘人的金礦
      幼兒畫刊(2023年4期)2023-05-26 05:44:32
      專利名稱:一種鉬礦和鎢礦的聯(lián)合冶煉工藝
      中國十大金礦排名
      Premier金礦公司簡介
      西嶺金礦——中國最大單體金礦
      全球十大鉬礦
      斑巖型礦床含礦斑巖與非含礦斑巖鑒定特征綜述
      基于波形特征的露天鉬礦微震事件的識別分析——以卓資山鉬礦為例
      巖型礦床含礦斑巖與非含礦斑巖鑒定特征綜述
      煌斑巖的研究進展
      靖西县| 禹州市| 五家渠市| 安丘市| 垫江县| 阜平县| 西宁市| 萍乡市| 清镇市| 响水县| 抚州市| 庆城县| 峡江县| 天峻县| 苏尼特右旗| 长治县| 昌吉市| 怀远县| 武城县| 龙山县| 罗源县| 阳东县| 屯门区| 土默特右旗| 苍山县| 堆龙德庆县| 名山县| 平利县| 德州市| 时尚| 林周县| 宣威市| 田东县| 名山县| 孝义市| 宁明县| 长治县| 咸阳市| 开鲁县| 苏州市| 色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