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婷慧 蔡燕君 楊偉忠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最常見卻又非常棘手的一種疾病,近年來其發(fā)病率有上升趨勢。臨床上治療方法甚多,效果均不理想,癥狀容易反復發(fā)作,難于治愈。而在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療中,由于前列腺屏障的存在,許多藥物難以在前列腺內達到有效的治療濃度,且本病反復發(fā)作,病情頑固,單一給藥途徑顯然是不夠的,故應拓展給藥途徑,提倡綜合治療,針對前列腺炎的不同發(fā)病機制采取聯(lián)合治療方法,??色@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1]。在選擇各種治療方法組合時,不同的研究者各有自己的經(jīng)驗與體會,但多數(shù)學者同時采用全身與局部用藥相結合的方法,如采用口服藥物配合直腸給藥的聯(lián)合用藥方案,可提高臨床治愈率,縮短療程,降低復發(fā)率。自2007年以來,我院泌尿外科應用前列安栓與前列舒丸聯(lián)合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取得較滿意的效果?,F(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診斷標準 慢性前列腺炎符合下列診斷標準2項以上:①有前列腺或尿道感染史;②觸診前列腺腫大、不平整、質硬,有局限性壓痛;③前列腺液鏡檢白細胞數(shù)≥10個/HP;卵磷小體減少(每高倍視野50%以下或極少);④前列腺液細菌培養(yǎng)有致病菌生長。
1.2 一般資料 觀察病例共128例,均為本院門診患者,年齡24~65歲,平均33.5歲;病程2月~10年,平均1.4年;已婚82例,未婚4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會陰部疼痛、尿道刺激癥狀,部分患者伴神經(jīng)衰弱和性功能減退。直腸指診:前列腺局部壓痛,腺體大小、硬度不等。細菌學檢查示:淋球菌39例;細菌性前列腺炎89例,其中沙眼衣原體、解脲支原體感染42例,混合性感染47例;B超檢查示88例前列腺輕度或中度增大,69例前列腺內部回聲不規(guī)則,少數(shù)有鈣化。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80例,年齡24~63歲,平均33.3歲;對照組48例,年齡26~65歲,平均33.7歲。兩組一般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組口服前列舒丸(北京康蒂尼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3次/d,6 g/次,飯后服;同時使用前列安栓(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生產)直腸給藥,1次/d,1粒/次,于入睡前納入肛門內3~5 cm處。對照組口服司帕沙星膠囊(鄭州永和制藥有限公司生產)200 mg,1次/d,飯后服。兩組均為連續(xù)用藥1個月為l療程。1個療程后觀察療效。在治療期間各組均應禁止飲酒及濃茶,注意觀察不良反應,并囑咐患者保持心情舒暢,消除疑慮,樹立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將身心情態(tài)調理貫穿于治病養(yǎng)病、康復的全過程。
3.1 療效標準 參照有關文獻[2]中慢性前列腺炎的療效標準擬定。治愈:癥狀完全消失,前列腺液鏡檢白細胞(一),卵磷脂小體(+++)~)++++),細菌培養(yǎng)轉陰,紅外線熱像圖及B超檢查正常。顯效:前列腺液鏡檢白細胞<10個/HP,卵磷脂小體(+++)~(++++),細菌培養(yǎng)轉陰,紅外線熱像圖及B超檢查接近正常好轉:癥狀部分緩解,前列腺液鏡檢白細胞>10個/HP,卵磷脂小體>(+),細菌培養(yǎng)仍陽性或轉陰,紅外線熱像圖及B超檢查有好轉。無效:癥狀及各項指標均無變化療效。
3.2 治療結果
3.2.1 臨床療效 經(jīng)過4周治療后,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其中治療組總有效率86.25%,對照組總有效率43.75%;兩組間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
3.2.2 組治療前后各指標的變化 治療組治療前后CPSI、前列腺液中WBC、腺液中卵磷脂小體和最大尿流率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前列腺液中的WBC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余指標間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2.3 不良反應觀察 療組中有6例在使用前列安栓后出現(xiàn)了肛門不適及排便感,其中1例有腹痛腹瀉癥狀,經(jīng)與患者說明情況、改進使用方法(如將前列安栓納入位置更深一些),患者癥狀減輕或消失,未停止用藥。對照組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腹痛、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但均不影響正常的藥物治療。
表1 兩組療效比較(例,%)
表2 治療前后各指標的變化(±s)
表2 治療前后各指標的變化(±s)
?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統(tǒng)中常見的一種疾病,以癥狀多樣,病程纏綿、容易反復發(fā)作為特征,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較大危害,如伴有神經(jīng)衰弱、性功能障礙或不育癥,精神上的痛苦會遠遠超過疾病本身的痛苦,是困擾成年男性的常見疾病之一。本病屬中醫(yī)“精濁”范疇,其主要病機有房勞過度,或有手淫惡習,勞傷精氣,以至腎氣虛弱,濕熱之邪外侵或因平素飲酒過度,以至脾胃運化失常,濕熱內生,引起經(jīng)絡阻隔,氣血瘀滯而成。按照中醫(yī)審證求因的原則,其病因病機也是錯綜復雜的,且由于病程較久,多虛實夾雜。因而各中醫(yī)男科醫(yī)家提出不同治療思路,具有代表性的是徐福松認為本病總以虛實夾雜者多,虛者則以腎虛為本,或兼脾虛,或兼血瘀,或兼濕熱。其中最常見的證型是腎虛兼有濕熱,提出消補兼施的治療原則[3],采用清熱利濕,解毒、活血化瘀、補腎益氣等綜合調理的方法。
前列舒丸是在漢代名醫(yī)張仲景《金匱要略》中的經(jīng)典方桂附八味丸基礎上加味而成,具有扶正固本,益腎利尿功效。藥理學研究和臨床試驗結果表明:本藥對下丘腦-垂體-性腺軸,腎上腺-皮質軸有一定的興奮和調整作用,并可使血液中皮質酮和雌二醇增高,表明本品非選擇作用于某一器官,而是對機體的整體呈綜合性治療作用。用于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癥狀,如尿頻、夜尿增多、尿線粗細,射程遠近、尿滴瀝、尿道分泌物、腰痛、乏力等,有效率均高達90%以上[4]。
近年來經(jīng)直腸途徑給藥已廣泛應用于臨床。由于前列腺特有的解剖結構,許多藥物不能穿透其包膜在前列腺內形成較高的治療濃度。前列腺和直腸周圍有豐富的靜脈叢,為經(jīng)直腸靜脈吸收的藥物局部形成高濃度聚集提供了解剖學條件。Shafik[5]發(fā)現(xiàn),直腸靜脈與膀胱前列腺靜脈叢之間有2~6條小的痔生殖靜脈,這些交通支將直腸靜脈的血液單向輸送到泌尿生殖靜脈叢。前列腺與直腸有一定的血運聯(lián)系。前列腺后面緊貼直腸下段前壁,采用直腸給藥能使藥物較集中地敷布于前列腺附近部位,藥力直達病所,從而發(fā)揮一般口服給藥法無法達到的作用,并可彌補臨床內治法的不足。前列安栓劑經(jīng)直腸給藥可防止或減少藥物的首過效應,同時亦減少了藥物對肝臟的不良反應,而其吸收速度及吸收總量與靜脈給藥無區(qū)別,生物利用度較口服增加1倍[6]。
前列安栓是經(jīng)直腸給藥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藥制劑,由黃柏、虎杖、澤蘭、梔子等藥材組成,其中黃柏的有效成是鹽酸小檗堿,其具有抑制環(huán)氧化酶的轉錄活性、阻斷炎性介質形成、減少組織間炎性細胞侵潤,以及α-受體阻滯劑的作用,因而能使炎癥消退、減輕尿道阻力,從而減輕慢性前列腺炎癥狀。從中醫(yī)的理論角度解釋,前列安栓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能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增加局部組織新陳代謝,調整局部生理機能,促進前列腺炎癥消退,緩解前列腺炎癥狀的作用,尤其對于前列腺疼痛或不適有較好的療效。
本研究是通過中成藥制劑聯(lián)合用藥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治療時間和給藥途徑方面產生互補,白天口服前列舒丸,夜晚使用前列安栓直腸納肛,內外聯(lián)合,日夜交替,使藥物始終不斷地作用于前列腺組織,達到較高有效的組織藥物濃度;同時,兩種中成藥制劑藥物的功效產生互補,以前列舒丸扶正固本,滋陰益腎、利尿作用配合前列安栓的清熱解毒、利濕通淋功效,具有局部與全身、內服與外用結合,起到了取長補短,增強療效且副反應小的作用。
本研究采用前列舒丸聯(lián)合前列安栓治療慢性前列腺炎80例,治療組治療前后CPSI、前列腺液中WBC、腺液中卵磷脂小體和最大尿流率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療效間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采用前列舒丸聯(lián)合前列安栓內外合治聯(lián)合用藥療效可靠,治愈率高,患者依從性良好,副作用輕微,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1]臧青山,黃超,王紹平,等.難治性慢性前列腺炎綜合治療方法探討.中華男科學,2004,10(5):391-392.
[2]張建華.前列安通片及前列安栓治療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108 例,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7,23(6):821-822.
[3]徐福松.辨證與辨病論治慢性前列腺炎.男科學報,1999,5(1):6-11.
[4]畢志剛.前列舒加阿奇霉素治療慢性前列腺炎38例療效觀察.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04,25(6):8.
[5]Shafik A.Anal submucosal injection:a new route for drug administration Vl,Chronic prostatitis a new modality of treatment with report of 11 cases.Urology,1991,37:61.
[6]郭義龍,許敏鴻.前列安栓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療效觀察.嶺南皮膚性病科雜志,2004,11(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