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遠望摩洛哥

      2010-11-25 07:10:32阿迪拉
      文藝論壇 2010年5期
      關鍵詞:哈爾摩洛哥小說

      ■ 阿迪拉

      摩洛哥位于非洲大陸的西北角,隔著直布羅陀海峽和西班牙相望,有著漫長的、長達1700多公里的海岸線,與大西洋和地中海相連接。從15世紀末期開始,摩洛哥先后遭到了西班牙和法國的入侵,1912年淪為法國的保護國,而北部和西部的兩個地區(qū)被劃做西班牙的保護地。1956年,在“二戰(zhàn)”之后殖民主義體系迅速崩潰的大形勢下,摩洛哥獨立為一個伊斯蘭王國??梢哉f,摩洛哥是飽受殖民主義者侵略和壓迫的國家。摩洛哥人大多信奉伊斯蘭教,法語是通用語言。地域決定文化歸屬和文化特質,早在1920年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包括了阿爾及利亞、突尼斯和摩洛哥這三個西北部非洲國家在內的地區(qū),都深受法語文化的影響,這片區(qū)域誕生的文學被稱為是馬格里布法語文學,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法語則是這三個國家的日常通用語言。摩洛哥獨立之后,有更多的作家投身到法語的寫作中,以覺醒的民族意識為圭皋,對過去法國在非洲的殖民主義體系進行了分析、挖掘和批判,給非洲和歐洲的法語文學帶來了異樣的血液,這其中,塔哈爾·本·杰倫是最杰出的一位。

      塔哈爾·本·杰倫是摩洛哥最著名的詩人、小說家和文化批評家,是當代阿拉伯世界非常醒目的一個文化人物,也是最近幾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候選人。塔哈爾·本·杰倫1944年生于摩洛哥北部的城市費斯,后來移居到首都拉巴特,這座摩洛哥的歷史文化名城。塔哈爾·本·杰倫青少年時代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家境不錯,得以在1961年移居法國,1972年,塔哈爾·本·杰倫在法國巴黎獲得了社會學碩士學位,并且以社會精神病學的論文獲得了巴黎第七大學的博士學位。畢業(yè)之后,他在法國從事過新聞和教育工作,主要擔任記者、編輯和教師,不斷地從法國和摩洛哥兩個角度,觀察和了解西北部非洲和伊比利亞半島以及法國內部復雜的政治和文化關系。同時,在摩洛哥,他以特殊的身份深入地了解摩洛哥的社會和民情,并以法文持續(xù)寫作。1971年,塔哈爾·本·杰倫正式定居法國,但是他每年都要花幾個月時間回到摩洛哥和家人、親屬們相聚,借機觀察摩洛哥的社會現(xiàn)實。

      像很多作家一樣,塔哈爾·本·杰倫最初的寫作也是從詩歌開始的。1971年,27歲的塔哈爾·本·杰倫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詩集《沉默氣氛籠罩下的人》,隨后,又出版了詩集《太陽的創(chuàng)傷》(1972)、《痣》(1973)、《扁桃樹受傷死去》(1976)、《不為記憶所知》(1980),還接連出版了長詩《駱駝的話》(1974)等。塔哈爾·本·杰倫的詩歌風格帶有強烈的抒情性,從早期的對青春期、愛情和摩洛哥記憶的吟唱,到后期對歷史文化記憶的陳述與刻畫,都帶有鮮明的西北部非洲阿拉伯文化與法語文化融合和互相影響的印記。

      1973年,塔哈爾·本·杰倫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說《哈魯達》,這是一部篇幅不大的作品,講述了一個摩洛哥移民在法國的遭遇,塑造了摩洛哥移民在法國的環(huán)境中受到擠壓的無所適從的狀態(tài)。小說取材于他當年在巴黎求學時觀察到的移民經歷,并描繪了一個移民內心的痛楚和哀傷。此后,他以摩洛哥人的生存狀態(tài)為題材,接連出版了長篇小說《孤獨的遁世者》(1976)、《瘋子莫哈,哲人莫哈》(1978)、《大眾作家》(1983)、《沙漠的孩子》(1985)等,以摩洛哥人的特殊文化形象,塑造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獨立之后的摩洛哥獨特的人文景象和人群的生存狀態(tài)。這些小說的主人公都是摩洛哥的中下層人士,有在法國找不到歸屬感的移民,比如小說《孤獨的遁世者》中,一個摩洛哥人遷移到法國之后,處于背井離鄉(xiāng)的狀態(tài)下,在情感生活、精神生活和性生活都遇到了困境,遭受著孤獨的吞噬而無法對應,如同一個孤獨的遁世者。有的小說主人公是心地善良但命運多舛的妓女,在生活的洪流中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有的小說的主人公是找不到靈魂安穩(wěn)之地的知識分子,有的則塑造了受到資本和權勢欺壓的工人,等等,題材廣泛,視線開闊。而且,塔哈爾·本·杰倫的這些小說在形式上最鮮明的特點,是采用了阿拉伯文學中的古老說書人的形式,似乎總有一個說書人的聲音,在給你娓娓道來,在給你講故事。這些小說的底色全部都是現(xiàn)實主義的,里面彌漫著濃重的憂郁氣息和市井的生活氣息交混的味道,使人似乎可以感覺到摩洛哥那些市鎮(zhèn)黃昏時刻,彌漫在人們心頭的哀愁。

      表面上看,塔哈爾·本·杰倫似乎不是一個現(xiàn)代主義者,實際上,在他的小說中,以更加內傾化和詩人般的敏感,將人的存在進行了深刻的打量和描繪。他更加關注生命個體的存在,以考察和打量一個個的生命個體在特殊環(huán)境下的存在,來呈現(xiàn)非洲北部、地中海南岸國家和歐洲南部、地中海北部國家的人文聯(lián)系和歷史因緣,揭示了文化沖突背景下個人命運的多舛,將一個文化分裂和隔膜時代里的人心景象精雕細刻。

      塔哈爾·本·杰倫于1987年出版了小說代表作《神圣的夜晚》,這是塔哈爾·本·杰倫被廣泛稱頌的作品,該小說出版之后,立即贏得了當年法國文學的最高獎——龔古爾獎,并使他成為西北部非洲馬格里布法語區(qū)阿拉伯作家中,獲得這個獎項的第一人,因此備受關注和贊揚。小說的主題直接指向了摩洛哥社會的宗法制度壓迫下的普通人的生活。主人公是一個摩洛哥富人的第八個女兒,這個倒霉的富商沒有兒子繼承家產,因此,就把最小的女兒扎赫拉從小當作兒子來養(yǎng),以此來避免家產落入他人之手。一直到她成長到20歲,她的父親去世之后,她才開始恢復女性的面貌,但是,為了實現(xiàn)父親的愿望,她要繼續(xù)扮演男人,可是,她的七個姐姐無比憎惡她、嫉妒她,甚至叫人割掉了扎赫拉的陰蒂。扎赫拉因此和整個家庭中的所有女性成了對立面,母親、姐姐聯(lián)合起來壓制她,她不得不離家出走了,結果在外面的世界里,又遭到了綁架、強奸和欺凌。后來,扎赫拉遇到了一個心地善良的盲人搓澡工貢蘇爾,他們之間萌發(fā)了愛情。最后,她的叔叔找到了她,要強迫她重新回到那個可怕的、一點溫暖都沒有帶給過她的家庭中,扎赫拉憤怒之下,開槍打死了自己的叔叔,作為殺人兇手被警察抓獲,進了監(jiān)獄。

      這部悲劇小說的語調是平和舒緩的,帶有敘述者無奈和寬懷的感情。小說是以主人公的自述構成了全篇的講述方式,開頭是這樣的:

      如今我已年邁,可以坦然度日。我要說話,卸下言辭和歲月的重負。我稍感疲憊。歲月的重壓尚能忍受,而負擔最重的是埋藏在心底、我長期緘默和掩飾的那些事。我哪里想到充斥我記憶的沉默和探究的目光竟如沉重的沙袋,使我步履維艱……我很高興終于來到這里。你們是我的解脫,是我眼中的光明。我有許多好看的皺紋。額上的皺紋是真相的磨難留下的印記。它們是時間的諧音。手背上的皺紋是命運紋。你們看,這些紋路縱橫交錯,標志著命運的歷程,描繪出一顆流星墜入湖中的軌跡……《神圣的夜晚》這部小說顯然帶有另外一種文化的奇觀性,以講述第三世界里一個屈從父命、女扮男裝的女孩最終成為封建宗法勢力的犧牲品的故事,來喚起第一世界里人們內心的同情和悲憫心,并且將野蠻的風俗和文化予以譴責和批判。小說在娓娓道來的語調中,悄然蘊涵了批判精神,最終給人物本身和世界貢獻了希望。小說一開始是悲劇氣氛的,到主人公開槍打死叔叔,達到了悲劇的頂峰,令人絕望。但是結尾還是樂觀的,主人公安然地度過了所有的危機,老年了還能夠給大家心平氣和地講述這個發(fā)生在她身上的故事。塔哈爾·本·杰倫以這部小說豐富了“二戰(zhàn)”之后越來越狹窄的法語文學,因此獲得了法國影響最大的文學獎龔古爾文學獎。這個榮譽對于塔哈爾·本·杰倫這個出身非洲的作家來說,還是第一次,因此,當時的法國總統(tǒng)密特朗和摩洛哥國王哈桑二世都發(fā)了賀電,祝賀塔哈爾·本·杰倫榮獲龔古爾獎。我想,國王都接受了這樣揭瘡疤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品,可見摩洛哥對塔哈爾·本·杰倫本人的胸懷和寬容。而摩洛哥國王哈桑二世還特別贊揚了塔哈爾·本·杰倫的獲獎,是因為摩洛哥是非洲阿拉伯穆斯林國家中最開放的,從古代開始,她就對來自希臘、羅馬的文化不斷地接受和融合。

      1991年,塔哈爾·本·杰倫出版了小說《低垂的眼睛》,這部小說描繪一個性格剛強、但是頗有些一根筋的摩洛哥女孩子,根據家族的傳說,要去尋找到祖父當年埋藏在山里的財寶。財寶最終沒有找到,但是她卻找到了摩洛哥山村特別需要的更加寶貴的水源,給村民們帶來了喜悅和希望。小說帶有摩洛哥特別區(qū)域的文化特征,在講述上十分清新、生動,篇幅也不大。通過這部小說,塔哈爾·本·杰倫把摩洛哥沙漠地帶貧瘠土地上的特殊文化景象和社會習俗展現(xiàn)給世界,以奇觀性打動了很多讀者。

      塔哈爾·本·杰倫的上述早期作品,主要是探討摩洛哥文化的特性,探討摩洛哥傳統(tǒng)文化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不適應性,以及非洲人來到法國、西班牙等歐洲近鄰國家謀生的艱難圖景和他們的心靈掙扎。到1990年代之后,塔哈爾·本·杰倫的寫作進入到噴發(fā)期,這個時期,他的小說主要指向了非洲北部的阿拉伯穆斯林國家內部的社會問題和腐敗現(xiàn)象。

      1994年,塔哈爾·本·杰倫出版了小說《男人的毀滅》(中文譯本為《腐敗者》),該書出版之后,很快獲得了非洲馬格里布地區(qū)阿拉伯國家所設立的地中海文學獎。在小說的題記中,塔哈爾·本·杰倫寫道:“我謹把這部小說獻給印度尼西亞偉大的作家普拉姆迪亞·阿南達·杜爾。我拜讀了他于1954年在印尼發(fā)表的小說《貪污》。為了表達我對他的尊敬和一位作家對另一位作家的支持,我寫了這本關于腐敗現(xiàn)象的小說《腐敗者》。如今,腐敗現(xiàn)象已經是肆虐南方國家和北方國家的司空見慣的災難。故事發(fā)生在今日的摩洛哥。我意在向他說明,在相隔數(shù)千公里之遙的不同的藍天之下,人的靈魂一旦被蛀蝕,就會在惡魔面前繳械投降。這個相似而又不同、帶有濃郁地方色彩而又具有全球性的故事,把我們跟南方作家的距離拉近了,盡管他的南方國家遠在天邊?!?/p>

      塔哈爾·本·杰倫的《腐敗者》以第一人稱的方式,講述了掌管建筑項目審批大權的官員穆哈德的故事:他本來是清正廉潔的,他的家境也很貧寒,雖然手中掌握了大權,但是卻不愿意謀私利。但是,在家人的逼迫下、在家族實力的蔑視下,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不得不走上了貪污受賄的道路。最后,情人也對他譴責,他又是一個虔誠的穆斯林,意識到在真主的注視下,他必須對自身進行靈魂的拷問和自責,以至于陷入到精神的痛苦中。在長篇小說《腐敗者》中,塔哈爾·本·杰倫塑造出一個逐漸地滑向腐敗淵藪的人的靈魂畫像,他對自身的拷問,靈魂的掙扎和動搖,在妻子、兒子、表妹、上司和下屬的關系中,努力地尋找著一個平衡點,而且主人公是一個穆斯林,宗教的約束使他有敬畏心,因為對真主的信服而產生的敬畏心,最終使主人公獲得了力量,這是這部小說很出彩的地方。小說也因為描寫了大量摩洛哥當代社會的風俗畫,帶有落后地區(qū)國家的文化奇觀性,滿足了西方打量落后國家的心理,也因其批判性的鋒利而獲得了歐洲批評家的青睞。腐敗現(xiàn)象在如今的全世界都存在,哪里有權力和金錢,哪里就可能有腐敗。我們的國家在最近30年,腐敗現(xiàn)象一直呈現(xiàn)愈演愈烈的勢頭,過去,貪污受賄幾十萬上百萬已經非常了不得了,在現(xiàn)在的新聞報道中,經??梢钥吹絼硬粍泳褪秦澪蹘装偃f、上千萬上億的腐敗官員被審判的事跡??梢哉f,中國作家在這方面大有題材可以寫。有很多作家寫了不少官場小說,但是小說的藝術性很糟糕,沒有文學技巧,語言干癟、無個性,人物扁平而沒有深度,只是在描述一種現(xiàn)象,缺乏小說本身的形式感和對主人公靈魂的深度挖掘。

      塔哈爾·本·杰倫的長篇小說《錯誤之夜》出版于1997年,這是一本探討摩洛哥女性社會地位和文化地位的小說。小說的背景是一個北非的海港城市丹吉爾,描寫私生女紫娜在一個錯誤的夜晚被一對男女所孕育,導致了家族蒙受了羞辱,于是,她的外祖父因此自殺。紫娜長大之后遭到了歧視和侮辱,她開始變得冷酷無情,決心報復,于是糾結了幾個同樣深受男權迫害的女子,聯(lián)手開始了自己的報復計劃。小說描繪了丹吉爾的五花八門和混亂不堪,將摩洛哥的另外一面展現(xiàn)給我們,小說的循環(huán)復仇故事,帶有著寓言性。塔哈爾·本·杰倫給我們展現(xiàn)出他犀利的目光和觀察微小事物和人的存在狀態(tài)的能力,小說的背后,都挖掘出摩洛哥作為一個伊斯蘭國家,她的文化內部的矛盾、憂愁和豐富性。

      塔哈爾·本·杰倫是一個相當勤奮的作家,進入新千年之后,他的創(chuàng)作力并沒有衰退,而是以文學手段繼續(xù)探討摩洛哥和法國之間的文化聯(lián)系。1998年,塔哈爾·本·杰倫出版了隨筆集《為女兒講解種族主義》一書,并以這本書獲得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fā)的的“全球寬容獎”。已經有人預言,倘若再有非洲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塔哈爾·本·杰倫是一個最有力的非洲裔競爭者。因此,對塔哈爾·本·杰倫的關注,實際上是對整個非洲北部的馬格里布法語文學的關注,也是對當代后殖民主義小說流派的關注。2004年6月17日,塔哈爾·本·杰倫以他的小說新作《這眩目致盲的光》,獲得了都柏林文學獎。這個獎號稱是世界上為單本小說所設的獎金最高的文學獎,獎金達到了10萬歐元。在愛爾蘭,都柏林獎的評委會認為,《這眩目致盲的光》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小說杰作”,并盛贊它有一種“熾熱的樸素和美”,以及“語言的明澈”。都柏林文學獎由都柏林市議會、市政府和一家公司共同主辦,用以獎勵世界上任何國家和地區(qū),以任何語言寫成的文學精品。2007年的候選書目由世界47個國家的162家圖書館所推薦,其中35部由其他語言譯成了英文,《這眩目致盲的光》是譯自法文。必須要說道的是,2006年,土耳其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罕·帕穆克憑借小說《我的名字是紅色》也獲得了這個獎項,拿到了10萬歐元。

      塔哈爾·本·杰倫的這部小說,取材于一個于真實的歷史事件和人物,小說以細致的筆調,敘述了一個男主人公在摩洛哥的沙漠地區(qū)中的一座地下集中營內所艱難度過的20年駭人聽聞的日子。這一類專門關押政治異見分子的集中營型的監(jiān)獄,是已故的摩洛哥國王哈桑二世所設立的——有趣的是,就是這個哈桑二世,為塔哈爾·本·杰倫獲得了龔古爾文學獎曾經大聲叫好,但是現(xiàn)在,塔哈爾·本·杰倫要挖他的墳墓了——哈桑二世把很多人關在一點陽光都看不到的小地牢里,很多人被關押達幾十年之久。最終,當監(jiān)獄的地牢于1991年被打開時,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囚犯得以幸存下來。我們可以想象,當一個從地牢里走出來的人第一次看到了陽光,那么,他一瞬間感受到的,一定是一種眩目的光芒,也是自由的光芒。都柏林獎的一個評委說:“這部關于野蠻之地和幸存者——那些‘活尸’的小說,同時,動人地描述了無限的惡,以及人類求生精神的力量?!笨梢姡谛≌f的題材上,長期居住在法國、用法語寫作的塔哈爾·本·杰倫,很善于以歐洲的眼光來打量、審視和批判摩洛哥的歷史、現(xiàn)實和文化,以雙重的審慎和激越,表達了一個人道主義作家的呼聲,同時也顯示出他自身文化身份的矛盾性。這其中有著復雜的一面,弄不好,是揭瘡疤,滑落到被西方國家利用來攻擊摩洛哥沒有人權的地步,像有些國家總是對中國揮舞著人權的大棒一樣,但是,塔哈爾·本·杰倫很巧妙地把對摩洛哥的歷史和現(xiàn)實的展示放到了更高的層次,以人的堅韌存在,呈現(xiàn)了摩洛哥復雜文化中的生命力。

      塔哈爾·本·杰倫從最開始寫作到如今,其寫作生涯已經持續(xù)了近40年,寫作的體裁包括了詩歌、小說、隨筆、劇本、文學文化評論和政治時評等等,出版有各類作品30多部,在非洲和歐洲有著廣泛的影響。他的作品將法語的優(yōu)美、精微和復雜與摩洛哥的阿拉伯口頭文學和民間傳說完美結合,創(chuàng)造出一種多元文化匯合的文學新風格,屬于當代“后殖民文學”流派中令人矚目的杰出作家。

      猜你喜歡
      哈爾摩洛哥小說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什么,為什么,怎么樣?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摩洛哥椰棗年創(chuàng)收20億迪拉姆
      “一帶一路”文化使者采風摩洛哥
      華人時刊(2018年15期)2018-11-10 03:25:20
      不要盲目答應
      北非印象·摩洛哥
      摩洛哥—熱鬧的集市
      天峻县| 钟祥市| 崇州市| 梁平县| 南涧| 长岭县| 金阳县| 新巴尔虎左旗| 栖霞市| 石狮市| 淄博市| 龙州县| 阳谷县| 奇台县| 纳雍县| 武冈市| 宜兴市| 贞丰县| 沙湾县| 黄冈市| 多伦县| 光山县| 石林| 梧州市| 西吉县| 汝城县| 万荣县| 古田县| 宜良县| 株洲县| 奉化市| 吉林市| 理塘县| 肇庆市| 镇沅| 丹阳市| 望城县| 公安县| 金昌市| 邹平县| 边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