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簡介】
《史記》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自黃帝,下至漢武帝征和三年長達三千多年的歷史。全書分為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130篇,以本紀和列傳為主體,故稱紀傳體。
《史記》是我國傳記文學的典范,文字的生動性、敘事的形象性成就極高,魯迅先生稱贊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書中的名篇有《項羽本紀》《信陵君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等,名句有“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師”“一沐三捉發(fā),一飯三吐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等。
【關于作者】
司馬遷,字子長,西漢時期人,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他出生在一個史官世家,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被漢武帝處以宮刑。為了完成寫作古今通史的大志,司馬遷忍辱負重,出獄后發(fā)奮著書,終于完成了《史記》這部偉大的著作。
戰(zhàn)國末期,秦軍在長平大戰(zhàn)中大敗趙軍。秦軍主將白起乘勝追擊,領兵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
大敵當前,趙國形勢萬分危急。平原君趙勝奉趙王之命,緊急前往楚國求援。平原君想挑選20個文武全才的門客一起去,誰知挑來挑去,只挑出了19個人,還缺一人。這時一個叫毛遂的人走上前來,向平原君自我推薦。平原君說:“先生來到我門下幾年了?”毛遂說:“三年了。”平原君說:“賢能的人處在世界上,好比錐子處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會顯現(xiàn)出來。而您到我門下已經(jīng)三年,卻無人對你有所稱道,我沒聽到任何關于您的贊語,這說明您并沒有什么才能。所以您不能隨我赴楚!”毛遂說:“這只不過是我今天才請求您將我放進囊中罷了。如果我早就處在囊中的話,就會像錐子那樣整個鋒芒都露出來,而不僅是露出尖梢?!逼皆谑谴饝屆煲坏狼巴?/p>
到了楚國,楚王只接見平原君一個人。兩人坐在殿上,從早晨談到中午,還沒談出結果。這時,毛遂大步跨上臺階,遠遠地大聲喊道:“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簡單而又明白,為何久議而不決?”楚王非常惱火,問平原君:“此人是誰?”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是我的門客。”楚王喝道:“趕快下去!我跟你的主人說話,你來干嗎?”毛遂見楚王發(fā)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幾級臺階,手按寶劍,說:“如今十步之內(nèi),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見毛遂那么勇敢,就沒有再呵斥他。毛遂見狀,就把出兵援趙有利于楚國的道理,作了精辟的分析,一番話說得楚王心悅誠服,答應馬上出兵。沒幾天,楚、魏等國聯(lián)合出兵援趙,秦軍撤退了。平原君回到趙國后,待毛遂為上賓。他感嘆地說:“毛先生一到楚國,楚王就不敢小看趙國了?!?/p>
【國學任務】
一、下面幾個成語都出自《戰(zhàn)國策》,請你根據(jù)釋義將它們補充完整吧。
1.戰(zhàn)( )( )勝,攻( )( )克:形容軍隊強大,百戰(zhàn)百勝。或比喻做任何事都能成功。
2.( )( )( )( ),( )( )得利:比喻雙方爭執(zhí)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占了便宜。
3.( )為( )( )( )( ):指甘愿為賞識、栽培自己的人獻身。
二、下面幾個成語都出自《史記》,請你根據(jù)釋義將它們補充完整吧。
1.倉廩實而( )( )( ),衣食足而( )( )( ):(百姓)糧倉充足才能知道禮儀,豐衣足食才會知曉榮譽和恥辱。
2.( )( )( )( ),一鳴驚人: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xiàn),一下子作出驚人的成績。
3.項莊舞劍,( )( )( )( ):比喻說話和行動雖然表面上目的簡單,其真實意圖卻在于對某人某事進行威脅或攻擊。
你的任務完成了嗎?把答案寄給我們,全部答對就能獲得精美獎品。本期任務截止時間為2015年3月30日(以郵戳日期為準)。信封上記得貼上左下角的任務標志哦。
來信請寄:南寧市竹溪大道69號《學苑創(chuàng)造》B版編輯部 雀兒姐姐 收(郵編53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