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高
關鍵詞:語言和文字的表達都是重要的交際工具,自古以來尤其證明生活中不能缺少說話形式的人際交流,否則將會給人類生存帶來極大的不便,時至現(xiàn)代社會也不能撼動它的重要地位。所以,作為語文教師,都要幫助學生加強語言說話和文字寫作兩個方面的修煉。
摘? 要:說話課? 找話題? 會傾聽? 能演講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 “高中語文課程應幫助學生獲得較為全面的語文素養(yǎng),在繼續(xù)發(fā)展和不斷提高的過程中有效地發(fā)揮作用,以適應未來學習、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边@是《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對課程性質(zhì)和目標的一段表述。但是平心而論,學生對語文這個交際工具的運用水平怎么樣,是否能夠適應他們未來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教師心中都是有著答案的。大部分學生在高中的三年中只是遨游在題海中,到頭來,開口說話都顯得非常困難,提筆寫一段實用類的文章也破綻百出。
作為一名教了十幾年書、當了十幾年班主任的教師,筆者經(jīng)常反思:語文學習到底給學生們帶來了什么?給他們帶來了怎樣的改變?語文學習能否為他們將來的人生起飛帶來動力和支持?想起自己經(jīng)常看的一些求職類電視節(jié)目,有些學歷很高,智商也肯定很高的求職者因為膽怯害羞、不善言辭而被認為能力不足、潛力不夠;有些因為言辭不當、不會交流而被人誤解為不會合作、性格不良,失去了本能夠?qū)儆谧约旱膶氋F機會;想想自己以前教過的學生,有些可能就是因為不敢在公眾面前說話而失去了很多發(fā)展機遇。在社會這個大舞臺上,有良好的溝通能力,有較強的表達能力,有較高的傾聽能力顯得越來越重要,或許重要性已超越了知識本身。
語文課應該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否則就算不上真正的語文課。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每周專門拿出一節(jié)課來上不是語文課的語文課——“說話課”。說實在的,在高二年級,讓學生再來學“說話”,多少有些諷刺意味,但筆者感到更多的是無奈。但當筆者將自己的感觸和設想與學生們溝通交流的時候,卻得到了他們的一致歡迎,甚至是歡呼。
說話課可以分成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自備話題,合作完成。這個階段也可以稱作課前布置,就是讓每個學習小組自行準備一個中心話題,然后課上每一小組由兩名學生圍繞這個中心話題,從不同的角度來闡述自己的觀點。這個階段主要是考慮到大部分學生當眾說話的機會比較少,一開始要求不能太高,應該先給他們一個準備的機會,讓其課下多下功夫,以便使更多的學生能夠在表達成功中得到一定的信心。因為每個人自身的成長經(jīng)歷不同,學生們之間的說話水平也相差很大,有的學生在講臺上揮灑自如、充滿自信;大部分學生還不大敢在講臺上說話,有的顯得極度緊張和局促。筆者不斷鼓勵學生們走出自己的第一步,經(jīng)常對學生說的話是“言者無罪”“我聽了很受啟發(fā)”和“我贊賞你的觀點”。真誠的表揚是可貴的,鼓勵的力量是強大的,很多從來沒有在公眾面前講話的學生也都會慢慢勇敢地走上講臺,勇敢地抬起頭面對同學們說。
第二個階段:收集話題,現(xiàn)場抽題。首先是課下在學習小組當中收集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或者觀點,用最簡潔的句子表達出來,然后由班干協(xié)助教師經(jīng)過精選之后,整合成班級的“話題庫”。上課時,學生隨機抽取一個話題,然后圍繞這個話題闡釋自己的觀點。它建立在第一階段后大部分學生的說話能力有所提高的基礎上,新的挑戰(zhàn)可以刺激學生的追求,同時可以借機將說話活動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對學生們提出更高的要求。
每一堂“說話課”中,教師既是一個傾聽者,又是一個參與者、指導者。每堂課學生們的精彩表現(xiàn)結束后的幾分鐘,都是教師的現(xiàn)場點評。有時候是對學生們精彩觀點的回顧,或者是拓展;有時候是自己獨抒己見,對觀點的拓展延伸;有時候是對學生們在表達中表現(xiàn)出的偏激觀點和灰暗情緒,給予適當引導和點撥;當然更多的是對學生們敢于表達思考的肯定和鼓勵。每一節(jié)“說話課”都是在熱烈的掌聲和愉悅的心情中結束,師生都會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特殊的“說話課”還得到了家長們的積極響應和支持,有的家長在家長會上給班級的留言中真誠地說:“非常支持班級的演講活動,不但能夠增強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為踏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希望這一活動繼續(xù)搞下去。”
通過說話課,學生在展示中收獲了自信,感受到語文課不再只是枯燥無味的分析和講解,更重要的是由此給他們帶來的精神面貌的改觀和積極心態(tài)。從學生們寫的感言中可以看出,大家深受鼓舞,非常喜歡這樣的課堂。有的學生因為自己沒有發(fā)揮好而感到遺憾,有的學生決心主動演講并借此提高自己的說話能力。更多的學生在感言中難以掩飾自己走上講臺“成功”說話的喜悅和激動,甚至說自己一天都感到非常快樂和輕松。
通過說話課,學生們學會了傾聽。因為每個人都有上講臺說話的體驗,都有在自己說話時得到大家肯定鼓勵的渴望。所以推己及人,大家在聽別人的時候會用自己全神貫注的目光給他以鼓勵,會用自己的認真表達對別人的尊重?;顒右婚_始的時候,難免會出現(xiàn)有些學生因為緊張一時語塞或者卡殼的尷尬局面,但是當這些學生因此而面紅耳赤的時候,或者語無倫次的時候,他看到的往往是一雙雙充滿期待的鼓勵眼神,聽到的是為他加油鼓勁的熱烈掌聲。學生們學會了傾聽,學會了尊重。
通過說話課,學生們在學會表達交流的同時,學會了獨立思考,磨礪頭腦,學會了批判與接受。《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學時“重點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這應該是高中階段語文教學區(qū)別于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特征。學生們對話題的收集、篩選本身就是一個思想活動的過程,在課堂上的表達與傾聽則更是一個思想交流碰撞的過程。在自選話題階段,有的學生談“感恩”“信心”“戰(zhàn)勝挫折”這些傳統(tǒng)話題;有的學生縱論時事,談“釣魚島”,說中美關系,讓人眼界開闊;有的學生說“懂得知足”“降低幸福的沸點”。在抽選話題階段,有些題目相當具有挑戰(zhàn)性,但是很多學生都能夠近乎完美演繹。如有的學生抽到了“人生是自助餐”這一題目,這是一個讓人初看起來有幾分莫名其妙的題目,在經(jīng)過短暫的“意外“之后,學生說:說人生是自助餐,正是因為自己需要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我們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這個精辟的觀點立刻得到了學生們熱烈的掌聲。有的學生抽到的話題是“像不倒翁一樣”,他提煉出的觀點是:只有找到自己的重心,才能像不倒翁一樣使自己立于不倒之地。他的睿智和敏捷自然得到了學生們熱烈的掌聲。其實,這些話題的影響不僅僅在課堂上,還延伸到課外,很多學生把自己對某一個話題的啟發(fā)和感悟?qū)戇M隨筆本里,在平時作文里也常看到上述內(nèi)容。這些富有內(nèi)涵的話題已經(jīng)在他們的心田里悄悄地生根、發(fā)芽,為他們的內(nèi)涵素養(yǎng)又加上了一筆。
“學會演講,做到觀點鮮明,材料充分、生動,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個性和風度。在討論或辯論中積極主動地發(fā)言,恰當?shù)貞獙娃q駁?!边@必修課程的目標,或許對學生來說是較高的要求,難以達到,但這的確應是語文教學追求的效果,也是對學生自身素養(yǎng)提高的不可推卸的責任,只有這樣才能讓語文學習“適應未來學習、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不是語文課的語文課就是要讓學生擁有言語的勇氣和表達的信心,結合一定的說話技巧,真正掌握表達溝通的能力。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市嶗山一中)
□責任編輯: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