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警世通言》中的民俗詞匯研究

    2010-11-18 09:04:42高天
    文學教育 2015年4期
    關鍵詞:特點

    高天

    內容摘要:筆者運用統(tǒng)計的方法,將《警世通言》中359個民俗詞語進行搜集整理,并從生產生活、歲時習俗、封建民俗、社會稱謂四個角度進行分類。民俗詞語從形式上看以名詞性和動詞性成分為主,從意義上看具有歷時性、通俗性和地方性特點。對于民俗詞語的演變,筆者總結出詞語演變在形式上主要是語素的改變,在意義上主要是詞義的擴大、縮小和轉移,并且有的俗語詞不僅在詞義上發(fā)生了變化,同時也在詞性上發(fā)生了變化。這也反映了該時詞匯的過渡性特征,向著人們更容易理解的方向演變。

    關鍵詞:《警世通言》 民俗詞匯 特點 詞語演變

    《警世通言》援引各種傳奇故事和歷史軼事,在行文上不辭鄙俚,基本上反映了所寫作品時代的口語,是近代漢語研究的重要資料。民俗詞匯作為訓詁學研究的新領域,以擬話本小說中的民俗詞匯為對象展開研究,是詞匯研究的新視角。筆者選取《警世通言》中的民俗詞語作為研究對象,運用統(tǒng)計的方法對其中的民俗詞匯進行摘錄分類,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民俗詞語,研究其內容、特點以及詞語的發(fā)展演變情況。

    一.民俗詞匯

    民俗詞匯是歷時的民俗語言現(xiàn)象,是風俗化石,一部歷時的民俗語匯總集亦是一部生動豐富的民俗史。鐘敬文先生在《民俗學概論》中談到:“語言民俗是民俗事象的一大門類,作為民俗學研究對象的民間語言,指廣大民眾用來表達思想并承載著民間文化的口頭習用語,其主要部分是民眾集體傳承的俗話套語?!盵1]曲彥斌先生則將“民俗詞匯”定義為:“指那些反映不同習俗慣制主要特征或民俗事象的詞語,包括成語、諺語、歇后語、慣用語、俚語和一些江湖切口、行話、隱語等社會習俗[2]。筆者借鑒前人的各種說法,傾向于將本文研究對象“民俗詞匯”界定為以詞的形式為主體,反映不同習俗或民俗事象的詞語和固定短語的總稱。

    二.《警世通言》中的民俗詞匯分類

    (一)反映生產生活的民俗詞

    1.反映商貿活動的:共51個。例如:“人頭賬目、日事錢、油水、混賬、開典、解庫、門面鋪席人、打秋風、種鹽、上行”等。

    2.反映衣著打扮的:共5個。例如:“萬字頭巾、一口中、褊杉、瞞襠褲、瓦楞帽子”等。

    3.反映器物建筑的:共16個。例如:“杌坐兒、合巹杯、露堂、照廳”等。

    4.反映行政、科舉及不同職業(yè)的:共14個。例如:“記室、 紫薇、茶博士、行老、掉盞子、齋長、上舍、龍門點額”等。

    5.反映文化娛樂的:共21個。例如:“春院胡同、馬泊六、撮合山、吃兩家茶、跳槽、破瓜、看街”等。

    6.反映事物單位的:共4個。例如:“笏、陌、甌、盞”。

    7.反映日常事、物:共121個。例如:“革雨(一雙鞋) 、莊家、靠身文書、盡情話、大寬轉、做個意頭、做不著”等。

    (二)反映歲時習俗的民俗詞

    1.反映時間的:共7個。例如:“午牌時分、明朝、外日、登時”等。

    2.反映時節(jié)的:共6個。例如:“四風(和風、薰風、金風、朔風)”。

    3.反映習俗風俗的:共8個。例如:“入舍、房臥、起居、焚黃、打一躬”。

    (三)反映宗教習俗的民俗詞

    1.反映宗教人物:共10個。例如:“九子母娘娘、閻浮、造物、摩侯羅、天曹、地府、五路大神(財神)、帷薄”。

    2.反映封建民俗:共12個。例如:“打醋炭、燒利市紙、起香頭、做功德”。

    (四)反映社會稱謂的民俗詞

    1.親屬稱謂:共12個。例如:“父叔、大伯子、渾家、荊妻、阿姆、姆姆、婆娘、姐姐(丈夫叫妻子)、外父外母、孺人、奴家、阿老”。

    2.類親屬稱謂:共2個。曲彥斌曾在《民俗學概論》中將其概述為兩種:一是族稱,以族稱命名的族系聚居地名叫法;二是親屬稱謂為名稱叫法的非親屬關系而又認可為親屬關系的親屬關系的親屬稱謂。例如:“高親、鈞眷”。

    3.社交稱謂:共16個。例如:“小娘子、寒家、老兒、老先兒、新娘(妾)、閫、先生、丈夫、小子娘、男女”等。

    4.帶有感情色彩的稱謂:共10個。例如:“破落戶、歉人、以下之人、老媳婦、廝兒”。

    5.以某種職業(yè)或地位為稱謂:共3個。例如:“管家婆、收生婆(接生婆)、店家娘(老板娘)”。

    三.民俗詞匯的特點

    (一)形式特點:

    由于搜集的民俗詞匯既包括詞語,也包括固定短語,詞語所占比重較固定短語大。

    從構詞方式上看,本文所搜集的民俗詞語中多為復合式合成詞,如:“人頭賬目”、“掉盞子”等。而在關于社會稱謂的民俗詞中,主要是由多音節(jié)單純詞組成。

    從詞類上看,詞語主要包含名詞、動詞、形容詞,其中名詞最多,有183個,動詞共有139個,形容詞23個。民俗詞語中名詞、動詞以及相應結構的短語數(shù)量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所以名詞性和動詞性成分為主要形式。

    (二)意義特點:

    1.民俗語匯具有歷時性。有些詞語延續(xù)至今,如“做人情、破落戶”等仍為我們日常交流所用,是民間珍貴的語料資源。

    縣主落得在鄉(xiāng)官面上做個人情,又且當堂鬮著,更無班駁。(卷十五)

    就算她有其它打算,不煉這幫老家伙的油渣,那老邱肯讓她拿他的錢做人情。(《橡皮人》王朔)

    而有的詞語則由于某些原因消失,成為歷史民俗語匯,例如“閫”,當然這也與文化對象的消失和社會文明的進步相關。

    令岳翁詩禮世家,令閫必閑內則,以情告之,想無難色。(卷二十五)

    2.民俗語匯具有通俗形象性。如“撮合山”一詞中的“撮合”,很容易就會使人聯(lián)想到撮合姻緣的紅娘,而該詞意義即月老、紅娘?!疤邸眲t是妓家術語,指客人跳到另一個妓女那里去,《漢語大詞典》含蓄的解釋為“指男女間愛情上喜新厭舊,見異而遷。”這些形象的民俗詞讓人在閱讀小說時通過字面意思就很容易聯(lián)想到其所指。endprint

    春兒放心不下,悄地教人打聽他,雖然不去跳槽,依舊大吃大用。(卷三十一)

    這里的“跳”字生動的體現(xiàn)出趙春兒作為妓女,對心愛男子見異思遷的那種不可控制性,也略有無奈的形象心態(tài)。

    3.民俗語匯具有地域性。體現(xiàn)在語言上,又有方言特點,例如“杌坐兒、阿老(“阿X”式的稱呼方式)”等,帶有典型的吳語特點,既是作者身份的隱現(xiàn),也使小說更具有地方特色,易被世俗百姓所接受。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江蘇蘇州屬吳方言區(qū),因而書中的部分民俗詞匯常常也被部分學者誤認為吳語,朱全紅認為這是不正確的,并指出作者總體上是力求用當時官話來寫作,不少詞語其實是當時南方與北方皆使用的“通語”。例如:

    計安肚里焦躁,卻待收了釣竿歸去,覺道浮子沉下去,釣起一件物事來。(卷二十)

    “物事”這種用法主要見于今吳語地區(qū), 如李榮主編《上海方言詞典》中記載“物事”相當于東西:泛指各種具體的或抽象的事物, 有時也指人:買仔交關物事。但是,這種用法并不是吳語區(qū)獨有的, 在毗鄰吳語區(qū)的福建省北部建甌地區(qū)也有使用。[3]

    參考文獻

    [1](日)大稼秀高:《關于<警世通言>的版本——以佐伯文庫本和都立中央圖書館本為中心》,《中國——社會與文化》1986年第6期。

    [2](日)香坂順一:《白話語匯研究》,中華書局1997年版。

    [3](明)馮夢龍:《警世通言》,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版。

    [4]陳穎:《<常語尋源>及其所輯釋民俗語匯和俗語詞研究》,遼寧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5]廣東、廣西、湖南、河南辭源修訂組,商務印書館編輯部編:《辭源》,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

    [6]董蕾:《<喻世明言>經(jīng)濟語匯分析》,《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

    [7]董麗娟:《民俗語言學現(xiàn)狀和趨勢前瞻》,《民俗語言學研究》2006年第2期。

    [8]郭芹納:《“三言”中所見的陜西方言詞語》,《西安教育學院學報》1995年第4期。

    [9]匡鵬飛:《從拍案驚奇到現(xiàn)代漢語詞義演變的考察》,《江漢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

    [10]黎蕾:《喻世明言中的民俗語匯研究》,《現(xiàn)代語文》2012年第3期。

    [11]李陽、董麗娟:《民俗語言學研究史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

    [12]曲彥斌:《民俗語言學》,遼寧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3]曲彥斌:《民俗語言學新論》,《民俗研究》1992年第1期。

    [14]石曉博:《<警世通言>中關中方言詞語舉隅解析》,《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第3期。

    [15]譚汝為:《民俗文化語匯通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6]譚耀炬:《三言二拍語言研究》,巴蜀書社2005年版。

    [17]徐時儀:《漢語詞匯雙音化的內在原因考探》,《語言教學與研究》2005年第2期。

    [18]楊振蘭:《民俗詞語探析》,《民俗研究》2004年第3期。

    [19]鐘敬文:《民俗學概論》,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年版。

    [20]朱全紅:《“三言二拍”俗語詞釋義》,《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

    注 釋

    [1]鐘敬文:《民俗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29頁。

    [2]曲彥斌:《民俗學概論》,遼寧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83頁。

    [3]朱全紅:《“三言”“二拍”俗語詞釋義》,《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

    (作者單位: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endprint

    猜你喜歡
    特點
    關于小學體育業(yè)余訓練的研究
    體育時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09:18
    職業(yè)院校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培養(yǎng)研究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小米的成本管理特點
    高中生道德價值觀的特點及原因分析
    高壓輸配電線路工程施工技術控制之我見
    中低壓配網(wǎng)桿塔防撞措施淺析
    微信輔助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18:00
    利用野花組合營造花海景觀的技術研究
    淺談現(xiàn)澆混凝土渠施工技術
    機械制造自動化的特點及發(fā)展趨勢
    淮南市| 合山市| 康保县| 榆社县| 兴化市| 蓬莱市| 陆丰市| 安多县| 定结县| 延边| 白沙| 霸州市| 朝阳市| 临泉县| 铅山县| 临湘市| 平果县| 绵阳市| 泾源县| 合江县| 团风县| 山东省| 镶黄旗| 西安市| 高州市| 九江市| 辽源市| 临西县| 广南县| 姜堰市| 德令哈市| 成都市| 会昌县| 互助| 常德市| 内丘县| 抚远县| 镇安县| 兰考县| 克什克腾旗| 岑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