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曦煜 余建斌
中國參與試驗“火星-500”志愿者王躍“飛”向太空
文/王曦煜 余建斌
王躍和其他5名志愿者離開地球的一瞬間,預示著人類與那顆紅色行星的距離越來越近了。
“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有很多很優(yōu)秀的科技工作者也同樣具備條件?!弊鳛閰⒓印盎鹦?500”計劃唯一的中國志愿者,王躍很謙虛。他是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員教員,航空航天與航海醫(yī)學碩士,先后參與神七任務和第二批航天員選拔工作。
其實,他能入選絕不是幸運這么簡單。
論職業(yè)背景,王躍是航天員教員,對載人航天工程有著深刻的理解。論身體素質,他是單位的籃球骨干,常年的運動使他保持了良好的健康狀態(tài)。論心理性格,他開朗豁達,和周圍的人都能和諧共處,而這些恰恰是“火星-500”試驗對志愿者所期待的。
此項試驗于2009年11月份開始選拔,聽到選拔志愿者的消息后,王躍加大了體育鍛煉強度。“原本就是‘旱鴨子’,卻要挑戰(zhàn)高難度。有一天晚上,我們喊他出來吃飯,他告訴我們實在吃不下了,原來是游泳時喝了一肚子水?!彼耐乱χ菊f。兩個月下來,他游泳卡上的45次記錄全部勾滿。
王躍說,這次選拔先是在國內進行身體和心理選拔,然后確定第一批候選者到俄羅斯,和其他國家志愿者一起吃住、生活,再進行和國內相似的生理、心理選拔。身體選拔方面,對各方面要求很細,比如脊椎,每個脊椎骨不能有骨質增生、偏移,需要一節(jié)一節(jié)X光檢查;心理檢查方面,做了非常多的調查問卷和測試,針對精神反應能力、認知能力、心理相容性等;最后是根據各項儀器或者各項實驗操作的熟練程度,各組成員之間的融洽性,以及交流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做出最后選擇。
事實上,別人或多或少有些小問題,但王躍卻很完美。
他的同事姚志說,在國內選拔中,王躍的智商測試成績最高,而且給人留下的印象是踏實苦干。組織航天員訓練時,很多設備說明書都是英文的,王躍不放心,主動加班翻譯成中文。
新聞提示5月18日,俄羅斯科學院醫(yī)學生物問題研究所公布了俄歐人類首次模擬火星載人航天飛行試驗“火星-500”志愿者的名單,來自中國的志愿者、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宇航員教員王躍入選。6月3日,他和其他5名志愿者開始“與世隔絕”的520天“火星之旅”。
王躍的很多同事都說他很聰明,不是個書呆子,的確,這從他填寫的志愿者登記表上就能看出來。他寫道,“我喜歡彼得大帝,喜歡高爾基,喜歡《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而實驗,是在俄羅斯進行的。
有同事評價王躍,“他口琴吹得動聽,也喜歡唱歌,很有激情”。業(yè)余時間,他經常拉著同事談文學,談古詩詞,有時候默默在筆記本上寫上幾句小詩,自詡“有詩人的氣質”。在KTV里,他也是名副其實的“麥霸”。即便興趣如此廣泛,王躍還是埋怨天賦被埋沒?!拔易钕矚g的還是畫畫,可惜小時候父親背著我給我報了‘小記者班’,不然我可能成畫家了?!?/p>
今年春節(jié)前夕,王躍來到俄羅斯莫斯科參加體檢和培訓。為了節(jié)省科研經費,他選擇了一處相對便宜的租住屋,距俄羅斯生物醫(yī)學問題研究所,來回有3小時車程。每天培訓完以后,他還要整理日志,向國內報告當日情況。“一天下來,身心疲憊,回到住處常常顧不上脫去外衣,倒頭就睡”。在野外生存訓練中,他和其他志愿者在雪深過膝的針葉林中生火堆、搭帳篷、抬擔架,夜里還要值夜班,雪水倒灌進靴子,腳凍得快失去知覺,但最后他經受住了考驗。后來,俄羅斯教練第一時間告訴中方參試項目主管:“你們的這個志愿者OK!”
6月3日,莫斯科,王躍(右)和其它志愿者在開始“火星-500"之旅前合影。
事實上,正是因為這種對事執(zhí)著才使得他從選拔到訓練看起來“一路綠燈”。
6月3日,在全封閉空間的520天里,6名志愿者開始正式體驗未來火星之旅中遇到的種種可能,并準備完成100多項實驗任務。520天后,全世界將在屏息中迎接這6名“火星人”的回歸。
王躍說,“火星-500”的關注重點,一是長期密閉環(huán)境對人體健康以及模擬外界工作的影響。心理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但生理問題也存在,比如在外太空需要計劃什么樣的運動量、工作量,每天工作時間如何安排,都需要長期的規(guī)劃和實踐?!氨热绲?0天至100天內,我們吃的每種食品含鹽量不斷增加,每個人必須吃光所有配給食物,并測量自己24小時尿量,了解每天攝入和排出的鹽分。”二是關注來回火星需要的資源。比方說,從地球到火星來回520天,需要多少水、食物,都需要通過測試來確定。
“我們可不是去太空玩的,”王躍笑了笑,“這個試驗有100多項實驗任務,每天安排不同,有非常詳細的實驗手冊。按照時間階段做不同實驗,并進行交叉對比和配對比較。”“咱們中國設計并入選的有三個項目,所有志愿者都將參加完成:第一個項目是涉及將來深空探索的醫(yī)學技術,主要是中醫(yī);第二個是在這么長的時間里人的節(jié)律變化;第三個項目就是密閉環(huán)境對不同文化背景下非語言交流的影響?!?/p>
他們的臨時家園是一個550立方米的模擬試驗艙。試驗艙由醫(yī)療艙、生活艙、公共活動艙、火星著陸艙模擬器和輕型充氣火星表面模擬艙組成,里面有單人臥室,廚房兼餐廳、起居室、衛(wèi)生間、健身房、浴室、蔬菜溫室等。各個艙相對獨立,中間連接部分有點像飛船的過閘段。王躍說,艙內天花板、四壁都是木質,因此對防火有系統(tǒng)要求和培訓。屬于自己的空間非常狹窄,只有3.4平方米的小房間,有一張床、床下儲物柜子以及一張桌子,但這個私密的空間沒有攝像頭。
有意思的是,他們在“太空”把24小時做了平均分配。每天一起床,先要自測體溫、血壓、體重等,然后休息8小時,工作8小時,自由支配8小時。正如他同事所說的,王躍的確是個興趣廣泛的人,為了充分利用好這自由支配的8小時,除了國旗、日記本、攝像機、照相機還準備了文房四寶,買了一堆書和歌曲、相聲、電影光盤,讓人想不到的是,他還準備了剪紙?!斑@其實也是一個跨文化交流的實驗項目。因為處于不同文化背景,志愿者們會對不同國家的東西感興趣,我準備剪個窗花教教其他志愿者,順便學兩門外語?!?/p>
我們問他食譜會不會乏味,是不是必須吃保質期很長的食品,他沒有直接回答,倒是給我們介紹起了他們那個神奇的模擬試驗艙,之所以說神奇,是因為在里面可以種西紅柿之類的新鮮蔬菜。種出來的蔬菜可以吃,既是食物調劑,也是生活調劑。不過考慮到花粉過敏之類的問題,種什么植物要經過嚴格選擇并全程設計,一般都是像生菜和小西紅柿這些蔬菜。
王躍說,開始“旅行”后,對帶入的個人物品有限制,不可帶手機等通訊器材,以及有上網功能的筆記本電腦,不可帶有危險性的刀具等,以免造成不必要損傷。每人可以攜帶一臺私人筆記本電腦,但工作電腦都是配備的?!安荒苌暇W,更別提看電視了,”說到這他笑了笑?!澳戏鞘澜绫辈タ隙ㄊ强床簧狭耍恢赖綍r候能不能給我們看錄播。”
聯系編輯:caiyalin@blogweek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