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著名物理學家、諾獎得主楊振寧在新加坡接受采訪時說,自己希望再活20年,從現(xiàn)在的米壽從容邁入茶壽。中國人望字生意,將88歲稱為“米壽”,而把108歲稱為“茶壽”。目前,中國人能過米壽已屬不易,能以茶壽終年者更是鳳毛麟角。
楊先生是世界級的大科學家,說話自然是審慎并有根據(jù)的。他的首要根據(jù)是基因,他自信“我有很好的長壽基因”。這是先天因素,他祖輩先人多長壽,屬于得天獨厚。而現(xiàn)已88歲高齡的楊振寧健康狀況極好,沒有一點他這個年齡段老年人多發(fā)的因衰老引起的常見病。不僅身體檢查的各項指標正常,連10多年前在美國做過搭橋手術(shù)的心臟也安好無恙。主流醫(yī)學認為,心臟搭橋的有效期是10年,超過10年,人工搭橋極有可能阻塞,需要重新再搭,而楊先生的“心橋”非常堅固,沒有再搭的必要。由此可見他心肺之強健。
大道無形,八方開合。養(yǎng)生保健也是一樣道理,觀點不同,做法各異。楊先生推崇的養(yǎng)生八字訣是:“博覽群書,恬靜養(yǎng)神?!彼=栌霉湃艘痪涿?“書猶藥也”。他的意思是說,再好的保健品即使是靈丹妙藥也是沒法與書相比的。書籍在給人知識和智慧的同時,還會給人以撫慰,使人的心靈得到凈化與升華??茖W證明,人類的很多疾病來源于陰暗心理和品行齷齪,而讀書是最好的心理療法和情操陶冶。尤其老年人不宜過度運動,淡泊沉靜才是養(yǎng)生之道首選。相對于運動較少的作家、畫家和科學家的壽命卻比運動員或體力勞動者要長,就是最好的佐證。
楊振寧先生在今年的邵逸夫獎頒獎典禮上,見到已經(jīng)103歲的邵逸夫依然矯健地走過30多米紅地毯,之后又和各路嘉賓吃飯聊天兩個多小時,而神采奕奕沒有一絲倦意,楊振寧更堅信了基因?qū)θ私】甸L壽的重要意義。因為他們都相信是自己的基因起著長壽的作用。
誰料,他們這種“基因長壽說”最近卻得到了科學研究的佐證。近日,一位研究人類壽命的世界級專家認為,長命百歲靠基因,非健康生活方式對百歲老人幾無影響。紐約愛因斯坦醫(yī)學院人類衰老研究所所長尼爾?巴爾齊萊表示,百歲老人即使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不受其影響。巴爾齊萊追蹤研究了500多位年齡在94~112歲之間的猶太老人,發(fā)現(xiàn)他(她)們中大約30%身體肥胖,30%一直到95歲仍在吸煙,而這并未妨礙他們向一般人高不可攀的100歲沖刺。正是他們特有的頑強基因很好地保護了他們,把吸煙和飲食不健康等外在因素的影響降至最低的同時,延緩了心腦血管疾病和老年癡呆癥等與年齡有關(guān)的疾患的發(fā)生。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導致百歲老人們健康惡化的原因同樣是那幾種老年病,唯一的區(qū)別是普通人七八十歲就罹患的疾病,他們卻有能力多抵御3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