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謨圣
(中國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會海洋石油和石化工程專業(yè)委員會,上海 200233)
2009年世界海洋和陸地石油鉆井裝備動態(tài)與淺見
廖謨圣
(中國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會海洋石油和石化工程專業(yè)委員會,上海 200233)
簡述了2009年世界海洋和陸地石油鉆井技術裝備動態(tài)并提出了幾點淺見。
海洋;陸地;鉆井技術裝備;動態(tài);淺見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rends of petroleum equipments of the offshore and land in 2009 and proposed some humble opinion.
Key words:offshore;land;drilling equipments;trends;humble opinion
1.1 2001~2009年全球海洋移動式鉆井平臺擁有量與使用量
2001~2009年全球海洋移動式鉆井平臺擁有量與使用量對比見圖1。
圖1 2001~2009年全球海洋移動式鉆井平臺擁有量與使用量對比
從圖1可知:這9年間,全球海洋移動式鉆井平臺最高擁有量為2009年705艘,比2001年670艘增長5.22%;全球海洋移動式鉆井平臺最高投入使用量為2008年592艘,當年擁有量675艘,利用率高達87.7%;2008~2009年全球經(jīng)濟危機時移動式鉆井平臺仍呈增長趨勢。
1.2 2009年世界海洋石油鉆井平臺各地區(qū)分布簡況
世界海洋石油鉆井平臺各地區(qū)按分布比率大小依次為:中東(15%)、美國墨西哥灣(15%)、南美(12%)、東南亞(12%)、西南歐 (11%)、西非 (9%)、印度洋 (6%)、墨西哥 (6%)、遠東(5%)、其余地區(qū)9%。
1.3 2009年世界各類海洋石油鉆井平臺擁有量與利用率
2009年世界各類海洋石油鉆井平臺擁有量與利用率見圖2。
從圖2可知:2009年世界各類海洋石油鉆井平臺擁有705艘,投入使用571艘,利用率達81%。其中各類型海洋石油鉆井平臺的擁有數(shù)量和利用率為:自升式鉆井平臺431艘,利用率78%;半潛式鉆井平臺175艘,利用率86%;輔助鉆井平臺24艘,利用率88%;鉆井浮船42艘,利用率88%;鉆井駁船24艘,利用率88%;坐底式鉆井平臺9艘,利用率44%。
2.1 2009年世界各國陸海石油鉆機投入使用量
據(jù)《World Oil》2010年第一期報導:2009年全世界平均陸地鉆機投入使用量 (未包括中、俄等國)總計2 151臺套,鉆機投入使用量據(jù)前的國家依次為美國(1 075臺套)、加拿大(277臺套)、墨西哥(99臺套)、印度(65臺套)、阿爾及利亞(56臺套)、伊朗(54臺套)、沙特阿拉伯(54臺套)、阿曼(48臺套)、印度尼西亞(46臺套)、委內(nèi)瑞拉(45臺套)、埃及(38臺套)、巴西(32臺套)、哥倫比亞和阿爾及利亞(各為28臺套);2009年全世界平均海洋鉆井平臺投入使用量據(jù)前的國家依次為美國(37座)、巴西(34座)、印度(33座)、墨西哥(28座)、中國(27座)、挪威(22座)、英國(14座)、伊朗(12座)、沙特(12座)、印尼(12座)、馬來西亞(12座)、泰國(10座)。
2.2 美國1955~2009年全部陸海鉆機擁有與投入使用對比
美國陸海鉆機總量為全球之冠。其1955~2009年全部陸海鉆機擁有與投入使用對比見圖3。
從圖3可知:隨著全球油價的劇烈變化,石油鉆井裝備的擁有及投入使用量也隨之變化。由于油價的不斷攀升,從圖3可知,美國擁有石油鉆井裝備從1973年2 200臺套左右升至1980年~1983年的4 800~5 800臺套。后由于油價的逐漸回升,美國擁有石油鉆井裝備從2000年不足2 000臺套升至2009年3 169臺套。
3.1 預計2010年及今后5~10年陸海石油鉆井裝備將繼續(xù)保持穩(wěn)步增長
3.1.1 油價的相對穩(wěn)定和油氣能源長期需求增長是鉆井采油裝備穩(wěn)步增長的重要因素
自2008年6~7月世界油價飆升至約138美元/桶以來,由于全球經(jīng)濟危機等因素,油價迅速下滑,2008年末至2009年2月,油價下跌至約37美元/桶,之后緩慢上升,至2009年6月以后上升至65美元/桶~75美元/桶;2009年末至2010年2月下旬,油價基本在75美元/桶~80美元/桶。由于油價在近8個月內(nèi)保持了相對穩(wěn)定,加之油氣需求在今后十年內(nèi)仍保持穩(wěn)步增長,因此,鉆井采油裝備穩(wěn)步增長也就勢所必然。
3.1.2 海洋深水域油氣開發(fā)步伐的加快是促進海洋鉆采裝備研發(fā)的重要推動力
由于全世界水深3 000~6 000 m占海洋面積的絕大部分(達73.83%),因此,超深水海域海底資源的開發(fā),必然推動超深水油氣鉆采裝備的研發(fā)。
3.2 建議我國今后5~10年機遇期繼續(xù)加強陸海石油鉆采裝備研制,使我國自主研發(fā)能力與美國并駕齊驅(qū)
3.2.1 我國油氣船舶的建造和系列陸地石油鉆機的設計制造具備了與美國油氣裝備設計生產(chǎn)并駕齊驅(qū)的基本條件
(1)從我國油氣船舶的進出口看我國建造油氣船舶的基本能力
2009年我國油氣船舶進口42艘,累計金額829.86萬美元,同期出口245艘(包括容積>10萬m3的LNG船3艘、載重15~≤30萬t的原油船23艘和載重>30萬t的原油船5艘),累計金額77.99億美元;2009年我國浮動式(含半潛式)鉆井或采油平臺進口1艘,金額69 627.40萬美元,同期出口多艘,金額達108 539.95萬美元。可見我國油氣船舶建造已具一定實力(資料來源:《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信息》2010.01)。
(2)從我國建造高技術大型海洋鉆采平臺和油氣運輸船舶的舉例看我國建造油氣船舶的基本能力
現(xiàn)將我國建造典型高技術大型海洋鉆采平臺和油氣運輸船舶舉例如下:
半潛式鉆井平臺:上海外高橋船舶有限公司已為中海油建造3 000 m工作水深、鉆深能力>10 000 m的動力定位半潛式鉆井平臺;大連造船新廠已為國外建造多艘2 286(7 500 ft)~3 000 m工作水深、鉆深能力>10 000 m的半潛式鉆井平臺;中遠船務啟東海工制造基地完成了世界首艘圓筒形鉆井、生產(chǎn)、儲油平臺舍凡鉆工號(SEVAN DRILLER)的詳細設計和建造,并已于2009年6月交付(挪威業(yè)主)使用。它的工作水深達3 658 m,鉆井深度達12 000 m、儲油能力650千桶(10.33萬m3)。
自升式鉆井平臺:大連造船廠和其他造船廠已為國內(nèi)外建造工作水深40~122 m自升式鉆井平臺近20艘。
浮式生產(chǎn)儲油卸油船:上海外高橋船舶有限公司為中海油建造的31.8萬m3FPSO(浮式生產(chǎn)儲油船)已投入渤海灣使用;上海外高橋船舶有限公司、滬東、江南等造船有限公司已為中海油建造了多艘6.2~17萬m3FPSO。
液化天然氣船:上海滬東中華造船有限公司成功為國外建造了4~5艘14.7萬m3液化天然氣(LNG)船。(3)從我國陸地石油鉆機的設計制造和進出口看石油鉆機設計制造能力
①我國陸地石油鉆機的設計制造已能滿足所有從普通鉆井深度到深井、超深井鉆井的產(chǎn)品系列
目前,我國已有的國產(chǎn)陸地石油鉆機系列產(chǎn)品型號分別為:ZJ15、ZJ20、ZJ30、DJ40、ZJ50、ZJ70、ZJ90和ZJ120共8種,其中ZJ70、ZJ90和ZJ120的鉆井深度能力分別可達7 000m、9 000m、和12 000m,作少量變更設計后均可應用于海上油氣鉆井;ZJ40D和ZJ50型可用于石油采油的修井作業(yè)。其中ZJ90D(或90DZ)和ZJ120型可用于超深水超深井的油氣鉆井。
②從石油鉆機的進出口看我國石油鉆機設計制造能力
2009年我國陸地石油鉆機進口255臺(其中鉆井深度≥6 000 m的鉆機僅為2臺),累計金額26 346.12萬美元,同期出口1 410臺(其中鉆井深度≥6 000 m的鉆機高達39臺),累計金額63 624.62萬美元;2009年我國采油樹進口120臺,總金額56.84萬美元,同期出口3 101臺,總金額10 049.97萬美元(資料來源:《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信息》2010.01.P3&6.)。
從上述實例和數(shù)據(jù)可見我國已具有與美國油氣裝備設計生產(chǎn)并駕齊驅(qū)的基本條件。3.2.2 為實現(xiàn)我國陸海石油鉆采裝備發(fā)展與美國并駕齊驅(qū)建議應實施的項目
陸海石油鉆采裝備主要指陸海基本通用的成套石油鉆機和海洋各型鉆井采油平臺(船)以及專用于浮式鉆井的水下鉆井設備系統(tǒng)(含水面鉆柱升沉運動補償與張緊系統(tǒng))和水下采油設備系統(tǒng)。建議在以下幾個方面加緊實施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quán)的項目:
(1)對超深水鉆采平臺(船)主要類型(如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和鉆井浮船、超深水 FPSO、FDPSO、LNG-FPSO、SPAR、TLP等)自主設計;對浮式鉆采平臺(船)配套的系泊設備系統(tǒng)(主要是超深水錨泊的錨機、動力定位設備及其控制系統(tǒng))。以及超深水單點系泊設備(含用于LNG超低溫流體的軟管及旋轉(zhuǎn)接頭)自主設計和制造。(2)盡快將現(xiàn)有陸地超深井石油鉆機(含鉆井深度為9 000 m和12 000 m石油鉆機)移置用于海上鉆采平臺。(3)盡快研制超深水浮式鉆井水下設備及張緊與鉆柱升沉運動補償系統(tǒng)和水下采油設備系統(tǒng)(含超深水、超遠距離的水下采油樹及控制系統(tǒng))以用于生產(chǎn)作業(yè)。
3.3 建議我國繼續(xù)加強與陸海石油鉆采裝備配套的關鍵通用設備的自主研發(fā)
我國加快自主研發(fā)與陸海石油鉆采裝備配套的關鍵通用設備主要有:
(1)與陸海石油鉆采裝備配套的大功率雙燃料、高效率和低排放發(fā)動機及交流變頻電力設備和控制系統(tǒng)。(2)消防救生設備系統(tǒng)及相應的大功率應急柴油消防泵、防毒、防火警報系統(tǒng)。(3)用于平臺建造的高強度大型型鋼和高耐腐蝕、超低溫板材和管材。
The Trends and Humble Opinions of Petroleum Equipments of the Offshore and Land in 2009
LIAO Mo-sheng
(Offshore Petroleum Engineering Special Committee of China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Shanghai 200233,China)
TE92
D
1001-4500(2010)04-0001-03
2010-03-14
廖謨圣(1935-),男,教授級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