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冬,徐靈飛
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四川樂山 614000
自開關穩(wěn)壓電源問世后,以其效率高、體積小、重量輕等優(yōu)勢在計算機、通信、航空航天、儀器儀表及家用電器等領域逐步取代了效率低且笨重的線性穩(wěn)壓電源和晶閘管相控電源。早期出現的開關電源為串聯(lián)型,其主電路拓撲與線性電源相仿,但存在著體積大、效率低、承受過載和短路能力差等缺點。隨著脈沖寬度調制(PWM)技術的發(fā)展,PWM的控制方式愈來愈多地應用于開關控制器的設計。其特征是電路設計簡單,性能穩(wěn)定,控制型效率高,能夠很好的穩(wěn)定電壓幅值,同時,通過改變脈沖寬度占空比固定開關的頻率改善波形,具有良好的抑制輸出電壓紋波和噪聲功能。PWM的開關電源,電流模式的又明顯優(yōu)于電壓模式,因為電流模式的PWM 電源是電壓、電流雙環(huán)反饋,動態(tài)性能更好,并且自動抑制磁偏。下面的討論全部基于Unitrode 公司(已被TI收購)生產的UC3856 電流模式PWM 控制器。
一個完善的電源必定有著各種各樣的保護措施,比如:輸入過壓,欠壓,浪涌;電源本身過熱;輸出空載和短路。根據電源短路時輸出的伏安曲線,其短路保護策略分為關斷(7 字型伏安曲線);恒流(下垂型伏安曲線)和恒功率(雙曲線型伏安曲線)3種。恒功率輸出的伏安曲線如圖1所示:電源正常工作在恒壓區(qū)。當負載短路時,電源降低輸出電壓,保證輸出功率不變,器件不會過熱,電源仍然可以正常工作,電源處于恒功率區(qū)。隨著負載電阻進一步減小,輸出功率不變,電流增大,電感和變壓器的磁芯會逐漸飽和,必須限定輸出電流,電源將進入恒流區(qū)。也就是說,恒功率輸出這種短路保護策略是讓電源在不燒毀自身的前提下,盡最大努力保證負載工作。
圖1 電源短路時恒功率輸出的伏安曲線
用分立器件搭出短路時恒功率輸出的電路,最簡單的方法只需要幾個二極管和運放。
圖2 恒功率輸出的電路
設電源輸出恒壓區(qū)200V,恒功率區(qū)100W,恒流區(qū)1A。a 點=Vo/100,b 點=Io×0.1Ω。上面的電路實際是在伏安曲線圖上200V、0.5A和100V、1A 這兩點之間畫了一條向下傾斜的直線來代替恒功率的雙曲線。誤差最大的地方在直線段的中點,輸出功率為150V×0.75A=112.5W,誤差12.5%。功率影響的是器件的散熱,要求不如電壓和電流嚴格,還是可以接受的。運放N4A 計算的是電源輸出的電壓和電流乘上一個系數在相加,也就是說R1和R2的取值要保證200V、0.5A和100V、1A時,運放N4A的3 腳輸入不變。例如R1=20kΩ,R2=1kΩ。然后調整R3和R4的比值,使200V、0.5A和100V、1A時,運放N4A的1 腳輸出2.5V(2.5V是VCC的一半)。運放N2A和N3A 實際是比較器。如果電源輸出電流大于1A 或者輸出功率大于100W,那么運放N2A 或N3A輸出VCC(5V)。二極管導通,累加一個電壓到運放N1A 上去。反之,二極管截斷,運放N1A只受a 點電壓的影響。另外,運放N1A 不是分立器件,是集成在UC3856 中的電壓放大器。參考電位VREF不能高于VCC(5V)減去二極管的門限電壓(例如肖特基二極管為 0.5V)。
如果用兩個200V、100W,短路時恒功率輸出的開關電源模塊并聯(lián)在一起去給200V、150W的負載供電。由于模塊間的差異性,模塊1單獨工作時輸出200V,模塊2單獨工作時輸出199.9V。那么它們并聯(lián)起來工作時,輸出電壓199.9V,模塊1輸出100W 模塊2輸出50W。在這種情況下,模塊1的工作溫度就就會比模塊2高出幾度到十幾度,其元件老化速度也要比模塊2高出很多。所以我們需要一種并聯(lián)均流技術,來將工作負載盡量平均的分到各個并聯(lián)的電源模塊上。
電流均流法很多,有:下垂法、主從法、外接控制器法、平均電流法、最大電流法等。相對而言最大電流法性能最好,調整簡單易實現,均流母線開路或短路都不會影響各電源模塊的獨立工作,任一模塊的故障也不會影響均流功能的實現。最大電流自動均流法是一種自動設定主模塊和從模塊的方法,即在N個并聯(lián)的模塊電源中,輸出電流最大的模塊電源,將自動成為主模塊.而其余的模塊電源則為從模塊,它們的電壓誤差依次被整定,以校正負載電流分配的不平衡。其原理圖如下:
圖3 最大電流法均流原理圖
UC3907 就是采用這種工作原理的均流控制芯片。這種均流芯片目前使用較廣泛。UC3907 均流控制芯片能使并聯(lián)運行的電源模塊單元工作在所設定的電流值上,均流精度可達2.5%。
我們上次做的一個開關電源模塊,300V 到150V100W的輸出,體積要求香煙盒大?。?.8×5.5×2.2cm),要同時做短路時恒功率輸出和模塊間并聯(lián)均流,空間很緊張。但是這個電源模塊的負載變化極慢,幾乎沒有動態(tài)特性要求。所以我們定出方案,用一片DSP 來實現恒壓,恒功率和并聯(lián)均流3個反饋環(huán)。
經過實際調研和性能比較,TI 公司的C2000 系列DSP 芯片具有諸多優(yōu)點,包括定點處理器C24X和C28X。C24X 系列為16位定點處理器,運算速度為20MIPS~40MIPS,可用于低速數據采集;TMS320C28X DSP 系列為32 位定點處理器,運算速度高達400MIPS,可用于高速數據采集。C2000 系列采用高性能的靜態(tài)CMOS 技術,3.3V 電壓供電,內核電壓為1.8V,片內程序空間集成Flash,可以將系統(tǒng)控制程序直接燒入DSP 芯片內部而不用外擴Flash 存儲芯片,減少系統(tǒng)的功耗和體積。C24X 系列DSP 內置2×8 通道10 位數據轉換(ADC),轉換時間約為500ns;C28X 系列DSP 內置2×8 通道12 位數模轉換(ADC),轉換時間為80ns。經過分析和比較,我們選擇用UC1856(uc3856的軍溫級)加上TMS320LF2401AVFS 來搭建這個電源模塊。
UC1856的電流檢測腳采用正常接法,對于推挽拓撲的開關電源,是接在開關管下方的電流檢測電阻上。UC1856的電壓檢測放大器接成電壓跟隨的形式(一般情況是積分或者比例積分的形式),接到一個由TMS320LF2401AVFS 控制的D/A 轉換器上。電源的輸出電壓采樣,輸出電流采樣,均流誤差采樣的模擬電壓信號接到TMS320LF2401AVFS的3個A/D 通道上。TMS320LF2401AVFS 通過控制UC1856的電壓檢測放大器的輸入,來調整PWM的占空比,最終完成恒壓,恒功率和并聯(lián)均流三項工作。
TMS320LF2401AVFS的算法流程如下:
步驟一:損壞防止
1)電源輸出電壓是否超過最大電壓300V?超出計算差值,未超出此項為零;
2)電源輸出電流是否超過最大電流2/3A?超出計算差值,未超出此項為零;
3)電源輸出功率是否超過最大功率100W?超出計算差值,未超出此項為零;
4)計算損壞函數f1=α×電壓超出量+β*電流超出量+γ×功率超出量,(αβγ是系數,其中功率是二次量衰減系數更大)。如果f1 大于0 跳轉到步驟三,否則繼續(xù)步驟二。
步驟二:性能調節(jié)
1)計算f2=電源輸出電壓-參考電位VREF;
2) f3=均流誤差。
步驟三:占空比調節(jié)
根據f1 進行大步長衰減,根據f2 進行中步長調節(jié),根據f3進行小步長的修正。
為了加速收斂和衰減震蕩,采用了標準的PID 算法。
根據最終的測試結果,這個UC1856 加上TMS320LF2401AVFS的電源模塊,調壓精度約1/1000,和TMS320LF2401AVFS的10bitA/D 一致。其占空比調節(jié)的頻率大概是20KHz ,動態(tài)性能不光滿足上次設計的特殊用途,對于一般應用,外加一兩顆儲能的大電容,也能滿足要求。
本文總結了開關電源在短路保護時,采用恒功率輸出和多電源模塊之間進行并聯(lián)均流的一般實現方法。以及本人所在項目團隊,在做上一個電源項目時,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恒功率輸出和并聯(lián)均流的實現方法。希望能為電力電子技術的愛好者和工程師,開拓思路,略有助益。
[1]ABRAHAM I.P 開關電源設計[M].王志強,譯.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7.
[2]Texas Instruments.UC3856/UC3907/TMS320LF24XX DATASHEET,2010.
[3]張占松,蔡宣三.開關電源的原理與設計[M].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4.
[4]林國慶,陳為,陳和平.新型恒功率輸出開關變換器控制策略的研究[J].電工電能新技術,2002,21(4):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