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淑紅
現階段在一些公共建筑中現制水磨石地面應用比較廣泛,由于該地面具有耐久、耐磨、防滑、便于清潔、可按使用要求制作較多的花紋圖案、色彩豐富的特點,是一些公共辦公場所、活動室、教室等建筑既安全適用,又耐久耐磨、造價低廉的首選地面做法。但要想確保現制水磨石地面的使用功能就必須嚴格控制其施工質量,具體要從水磨石地面的原材料、機具、作業(yè)條件、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技術方法、質量標準、成品保護、施工質量注意事項幾方面科學管理,嚴格按質量標準要求進行施工,詳細的施工工藝、技術方法、保證措施如下。
1)檢查墊層平整度和標高,如超出要求或有空鼓、松散等,應進行處理,并清理干凈落地灰、垃圾雜物及油污。2)抹底灰前一天將基層澆水濕透,低凹處不得有積水。
1)根據墻上的0.5 m標高線,量出水磨石面層及找平層上平標高、踢腳板上口頂標高。2)按找平層上平標高沿墻邊拉線貼餅,并用干硬性砂漿沖筋,間距宜為1 m~1.5 m。3)有地漏的房間如設計無要求,應按排水方向找坡,坡度宜為0.5%~1%。4)根據墻面抹灰厚度,在踢腳板陰陽角處套方、量尺寸、拉線,確定踢腳板底灰厚度并沖筋。
1)鋪抹找平層時,應刷水灰比為0.5的水泥漿一道。2)找平層用1∶3水泥砂漿,其稠度宜為30 mm~35 mm,厚度為15 mm~20 mm,鋪時先用鐵抹子將砂漿在沖筋間攤平拍實,用2 m木刮杠刮平,做成毛面。3)踢腳板找平層宜分兩次裝檔,先用鐵抹子抹壓一薄層,再與沖筋面抹平、壓實,用刮尺刮平,用木抹子搓成毛面。4)找平層抹好后24 h開始養(yǎng)護,待抗壓強度達到1.2 MPa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1)根據設計的分格尺寸和圖案要求,先在房間中部彈十字線,計算好周邊的鑲邊寬度后,彈出清晰的分格線條,無特殊要求時,分格間距取0.5 m~1 m為宜。2)鑲分格條時,先將平口板條按分格線靠直,將分格條貼近板條,分左右兩次用小鐵抹子抹稠水泥漿,拉線粘貼固定分格條。水泥漿粘貼高度應比分格條頂面低3 mm~5 mm,并做成45°角,在分格條十字交叉處粘貼水泥漿時,應留出40 mm~50 mm的空隙。3)分格條應平直、牢固,接頭嚴密,拉5 m通線檢查,其偏差不超過1 mm。采用銅條時,應預先在兩端面下部1/3處打眼,穿入22號鐵線,錨固于下口八字角水泥漿內。4)鑲條12 h后,澆水養(yǎng)護2 d~4 d,并封閉房間,禁止其他各工序進行。
1)拌合料中水泥與石粒的體積比:地面宜為1∶1.5~1∶2.5,踢腳板宜為1∶1~1∶1.5;彩色水磨石拌合料還應加入水泥重量3%~6%的顏料,或由試驗確定。同一彩色水磨石面層,應使用同廠、同批水泥和顏料。2)在拌和前,根據整個地面所需用量,將水泥和顏料一次統(tǒng)一配好、配足。3)拌合料要求配比準確,拌和均勻,稠度一般不大于60 mm。
1)先用清水將找平層灑水濕潤,再涂刷與面層顏色相同的水泥漿,水灰比宜為0.4~0.5,隨刷隨鋪拌合料。2)水磨石拌合料的鋪設厚度應根據水磨石面層設計厚度確定,除有特殊要求外,宜為12 mm~18 mm。3)鋪抹時,將拌好的石料倒入分格框中,先鋪抹分格條內邊,后鋪抹分格框中間,用鐵抹子由中間向邊角推進,在分格條兩邊及十字交叉處拍平壓實,鋪抹高度以壓實拍平后高出分格條2 mm為宜。4)顏色不同的水磨石拌合料不得同時鋪抹,應先鋪抹深色的,后鋪抹淺色的,前一種凝固后再鋪后一種,以免相互串色或界限不清。5)踢腳板抹石粒漿面層,凸出墻面約8 mm,所用石粒宜稍小。鋪抹時,先將底子灰用水濕潤,在陰陽角及踢腳板上口按水平線貼好靠尺板,涂刷水灰比為0.5的水泥漿一遍后,隨即將踢腳板石粒漿上墻、抹平、壓實。
1)滾壓前將分格條頂面的石粒清掉,在低洼處撒拌和好的石粒漿找平。滾壓宜從橫、豎兩個方向輪換進行。2)滾壓時應用力均勻,防止壓倒或壓壞分格條。整平后如發(fā)現有石粒過稀處,可在表面上適當撒一層石粒,過密處可適當剔除一些石粒,使表面石子顯露均勻、無缺石子現象。3)滾壓至表面平整密實、出漿石粒均勻。待石粒漿稍收水后,再用鐵抹子將表面抹平、壓實。24 h后澆水養(yǎng)護5 d~7 d。
1)水磨石開磨前應進行試磨,如磨后石粒不松動,灰漿面與石子面基本平整,即可開磨。也可用回彈儀現場測定石粒漿面層的強度,一般達到10 MPa~13 MPa即可。2)粗磨:a.第一遍粗磨用54號~70號金剛石,使磨石機在地面上走橫“8”字形,邊磨邊加水,隨時清掃磨出的水泥濁漿,并用靠尺檢查平整度,直至表面磨平、磨勻,分格條和石粒全部露出,然后用清水將泥漿沖洗干凈。b.稍干后,涂刷一層同顏色的水泥漿(不同顏色的水磨石刷漿時,宜按先深后淺的順序進行),以填補砂眼或細小的凹痕,脫落的石粒應補齊,養(yǎng)護2 d~3 d后再磨第二遍。3)細磨:用90號~120號油石磨至表面光滑無模糊不清。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再滿擦第二遍水泥漿,養(yǎng)護2 d~3 d后磨第三遍。4)磨光:用 180號~240號油石磨至表面石子顯露均勻,無缺石粒,無磨痕。
用水加草酸稀釋成濃度為10%的溶液,用掃帚蘸后灑在地面上,再用280號~320號油石輕輕磨一遍,磨出水泥及石粒本色再用水沖洗,用軟布擦干。
1)酸洗后的水磨石地面在晾干擦凈后,用布或干凈麻絲蘸成品蠟薄薄地、均勻地涂在水磨石面層上。2)待蠟干后,用包有麻布或細帆布的木塊代替油石,裝在磨石機的磨盤上進行磨光,直至水磨石表面光亮。
1)踢腳板石粒罩面常溫養(yǎng)護24 h后,即可用人工磨光或立面磨石機磨光。2)第一遍用粗油石,先豎磨再橫磨,要求把石渣磨平,陰陽角倒圓,擦第一遍水泥漿,將孔隙填抹密實,養(yǎng)護1 d~2 d。再用細油石磨第二遍和第三遍,用油石出光打磨,草酸用清水擦洗干凈。人工涂蠟、擦磨兩遍出光成活。
1)水磨石面層拌合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無設計要求時,拌合料中的水泥與石粒體積比宜為1∶1.5~1∶2.5。2)水磨石面層與找平層應結合牢固,無空鼓、裂紋。
1)面層表面應光滑,無明顯裂紋、砂眼和磨紋;石粒密實,顯露均勻,顏色、圖案一致,不混色;分格條牢固、順直、清晰。2)踢腳線與墻面應緊密結合,高度一致,出墻厚度均勻。3)樓梯踏步的寬度、高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樓層梯段相鄰踏步高度差不應大于10 mm,每踏步兩端寬度差不應大于10 mm,樓梯踏步的齒角應整齊,防滑條應順直。旋轉樓梯梯段的每踏步兩端寬度允許偏差為5 mm。4)水磨石面層的允許偏差:表面平整度3 mm,踢腳線上口平直3 mm,縫格平直3 mm。
1)鋪抹打底灰和罩面石粒漿時,水電管線、各種設備及預埋件應妥善保護,不得有損壞。2)運輸材料時不得碰撞門框、欄桿、墻面抹灰等。3)面層裝料時注意不得碰壞分格條。4)磨石機應設罩板,以免漿水濺出污染墻面。5)磨石廢漿應及時清除,將下水口及地漏臨時封堵好,避免廢漿流入堵塞。6)涂草酸和上蠟工作應在有影響面層質量的其他工序全部完成后進行。
通過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現制水磨石地面施工工藝、技術標準進行施工控制、科學管理,對每一道工序進行嚴格把關,現制水磨石地面的施工質量達到了有效控制,受到了甲方和監(jiān)理單位的一致好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