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靖
工程量清單計價是一項比傳統(tǒng)的定額計價模式更趨合理、準確、有效的系統(tǒng)工作,是真正和市場經(jīng)濟體制相適應的一種投標報價模式,也是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改變了以工程預算定額為計價依據(jù)的計價模式,逐步形成了“市場形成價格,企業(yè)自主報價”的新格局。
1)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統(tǒng)一了所有投標方的工程量,統(tǒng)一了計算口徑,把價格競爭留給投標方。工程量清單包含在招標文件中,由招標單位編制并提供統(tǒng)一的工程量清單,作為投標報價參考文件的重要組成部分提供給投標方,所以投標單位不再各自計算工程量。工程量清單計價方法相對簡單明了,既能讓投標單位投入更少的時間和精力在清單編制和核算上,又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各個投標單位單獨計算工程量所產(chǎn)生的誤差。2)促進施工企業(yè)加強管理,提高競爭意識。工程量清單計價是按照“規(guī)定量、市場價、競爭價”的原則進行,它將工程造價的決定權交給投標單位,給企業(yè)靈活自主的報價空間,充分體現(xiàn)企業(yè)自己的技術、管理水平等綜合實力。投標單位為了達到中標的目的,就必須不斷加強管理,改進施工技術條件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使企業(y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優(yōu)勢。3)采用有利于實現(xiàn)風險的合理分擔。為了適應改革要求而產(chǎn)生的工程量清單計價,將定額中的人、材、機消耗量和相應的單價分離,工程造價由靜態(tài)管理模式轉變?yōu)閯討B(tài)管理模式。它不僅準確及時地反映建筑產(chǎn)品的市場價格,有利于合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業(yè)競爭意識和管理水平,而且保證了施工項目計價的準確與合理。在這種模式下,投標單位只對自己所報的成本、單價等負責,承擔價的風險。而設計變更和工程量的風險則由業(yè)主承擔。從而使雙方都加強風險的估計和管理,做到風險各擔。
工程造價控制的關鍵在于前期的投資決策和設計階段,而在項目作出投資決策后,控制工程造價的關鍵就在于設計。隨著《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的出臺和工程量清單計價辦法的普遍施行,建設工程在設計工作完成以后的工程計價行為和造價控制工作,有了比較明確的依據(jù)、易于操作的方法和嚴謹縝密的程序。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我們應抓住設計這個關鍵階段,更有效地控制建設工程的造價。應主要做到三點:1)積極開展設計招標,通過設計招標和方案競選,擇優(yōu)選用設計單位和設計方案;2)運用價值工程優(yōu)化設計方案;3)積極推行限額設計。
1)正確把握“合理低價的原則”。實施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是企業(yè)市場化發(fā)展的需要,是完善建設工程招投標市場、健全工程造價市場形成機制的有效途徑。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招投標過程一定要注意“合理低價原則”的正確認識與理解。對于如何確定工程的合理低價,筆者認為首先必須確定工程成本價。目前應根據(jù)國家建設部門頒布的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和工程量消耗不實之處,并參考有代表性的施工企業(yè)定額,按照設計施工圖,計算工程量清單以及人工、材料、機械臺班的市場綜合單價,計算出工程成本價。其次在工程成本價的基礎上,考慮一定的利潤,最后確定工程合理價格。2)合同價的形成方式使工程造價更接近工程實際價值。要確定合同價重要因素投標報價以實物法編制,采用的消耗量、價格、費率都是市場波動值,因此使合同價能更好地反映工程造價性質和特點,更接近市場價值,易于對工程造價進行動態(tài)控制。在合同條款的約定上,雙方的風險和責任意識加強。新的計價模式下,招投標雙方對合同價的確定共同承擔責任。招標人提供工程量,承擔工程量變更或計算錯誤的責任,投標單位只對自己所報的成本、單價負責。工程量結算時,根據(jù)實際完成的工程量,按約定的辦法調整。雙方對工程情況的理解以不同的方式體現(xiàn)在合同價中,招標方以工程量清單表現(xiàn),投標方體現(xiàn)在報價中。另外,工程一般項目造價已通過清單報價明確下來,施工企業(yè)為獲取最大的利益,會利用工程變更和索賠手段追求額外的費用。因此,雙方對合同管理的意識會大大加強,合同條款的約定會更加周密。
工程量清單成為報價的統(tǒng)一基礎使獲得競爭性投標報價得到有力保證,無標底合理低價中標評標方式使評選的中標價更為合理,合同條款更注重風險的合理分攤,更注重對造價的動態(tài)控制,更注重對價格調整以及工程變更、索賠等方面的約定。
在清單計價模式下,竣工結算階段造價控制的重點是:核算實際完成工程量,核實各分項工程使用的綜合單價是否與投標時或合同簽訂時的綜合單價一一對應,審核竣工結算匯總金額。如果設計變更增加的分項工程在招標時的工程量清單中無相應項目單價,需重點核實增加項目的綜合單價是否按招標文件及施工合同進行編制、編制是否合理等。
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賦予造價控制工作新的內(nèi)容和新的側重點,是推進建筑業(yè)市場化進程的重要途徑;是有效規(guī)范建筑市場秩序的治本措施;是建筑業(yè)發(fā)展適應國際慣例與國際接軌的客觀需要。在我國幾十年“定額計價”與近年來“量價分離”計價改革的基礎上,工程量清單計價對工程各階段造價控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郭喜庚.談建設單位加強造價管理的方法[J].山西建筑,2008,34(30):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