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藝玲
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特別是沿海地區(qū),由于風大雨急的氣候環(huán)境,外墻出現(xiàn)滲漏的現(xiàn)象相當普遍,特別是鋁合金窗和條形磚外墻,出現(xiàn)50%以上的滲漏比例,嚴重影響了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甚至造成經(jīng)濟損失。
1)外墻磚?,F(xiàn)在建筑物多為框架結構,外墻磚只起填充作用,但因實心紅磚的溫度膨脹系數(shù)為混凝土的2倍左右,在溫差作用下,磚與混凝土柱、梁之間易出現(xiàn)裂縫;空心磚的砂漿往往會掉進孔內而形成墻體灰縫通孔,如果找平層砂漿漏水,則水易流入空孔內,進而滲入室內。
2)外墻抹灰?,F(xiàn)在外墻抹灰一般用水泥砂漿,其強度、剛度均比磚墻高出甚多,再加上外墻因結構垂直誤差,用抹灰厚度去調平的因素,使得外墻抹灰層常出現(xiàn)開裂現(xiàn)象。
3)外墻飾面磚與鋁合金窗。外墻飾面磚為不透水性材料,但粘結材料一般為水泥漿,灰漿的不飽滿易形成空腔,勾縫水泥漿也易形成細小的裂縫,這樣,水在風壓作用下就可能鉆進飾面磚內的空腔,飾面磚又不透水,水只能往室內滲漏。鋁合金窗的滲漏原因主要有:鋁合金窗臺最低處沒有泄水孔,讓進了鋁材空腔的水自動流出;推拉窗底框內緣板沒高過外緣板,水在風作用下也易越過導軌,進入室內;鋁材之間接縫沒用扣接,也沒用密封膠密封,螺釘或鉚釘孔沒加橡膠密封墊,且密封膠密封不嚴,造成雨水沿這些孔洞進入框內空腔而滲入墻身;框與墻相接的縫大,安裝時難以完全填滿;鋁合金與砂漿之間沒有柔性密封,二者溫度膨脹系數(shù)差異甚大,連接位必會開裂,加上風壓作用,就形成漏水通道;鋁合金窗的保護包裝膜與水泥砂漿之間起了隔離作用也會引起漏水。
1)現(xiàn)在的很多設計方案,設計者不設窗楣線和滴水線,只做鷹咀構造,窗一般置于墻中,這樣外窗楣就只有6 cm~7 cm,所以雨水在風力及表面張力的作用下,就很容易越過鷹咀線,造成漏水。2)有些設計外墻飾面磚設計成拼縫,磚之間就沒填縫材料,更易造成漏水。3)女兒墻根部是易開裂的部位,如果設計一道反梁,女兒墻磚墻砌在其上,則會減少女兒墻根部開裂造成的漏水。4)外墻不同材料的交接處沒有設計柔性連接往往會造成漏水。5)外墻門窗安裝節(jié)點沒有詳細的防水功能設計,框周圍常見漏水。6)外墻預留洞口沒有防水設計,往往也是漏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1)外墻面磚大面積空鼓,基層強度太低,施工質量差,致使雨水作用于磚墻面,產(chǎn)生滲漏。2)在粘貼瓷磚時,由于施工時砂漿的密實性和飽滿度不夠,形成許多相通或不相通的空腔,雨水進入后便形成了蓄水腔,當溫度產(chǎn)生變化時,貯存在砂漿里的水、氣通過砂漿中微小的毛細孔滲透到室內。3)由于貼面瓷磚是在高溫條件下燒結而成,本身具有密實性,通常情況下具有不透水性,但是由于勾縫不密實,一旦遇到雨季,雨水通過瓷磚勾縫處的微裂縫和微小的孔洞,在風雨壓力作用下,慢慢地滲透至建筑物的內部,產(chǎn)生局部或大面積的滲漏,給用戶的使用帶來了麻煩,更有甚者導致室內墻壁潮濕和內部裝修材料出現(xiàn)發(fā)霉腐爛變黑的情況。4)原磚墻的砌筑砂漿強度低和不飽滿也是造成滲水的原因。5)混凝土構造柱與磚墻結合處滲水,混凝土過梁、圈梁支模孔和腳手架預留孔填嵌材料不密實而滲水。在梁柱與磚墻交接處因砂漿不飽滿而存在縫隙,而且鋼筋混凝土線脹系數(shù)比磚墻約大一倍,在相同溫度下兩者變形不同,交接處漏放拉結筋,就會產(chǎn)生裂縫引起滲漏。6)鋁合金窗框四周嵌填砂漿不密實而存在縫隙。另外如鋁合金窗框采用柔性隔離層,由于與墻交接處浮灰沒有清理干凈,粘結不牢起皮而產(chǎn)生縫隙,引起滲水。
房屋交付使用后,使用者往往會安裝空調、排氣扇等,在外墻開孔后沒有做防水處理,造成漏水。
根據(jù)以上各種引起漏水的因素分析,下面主要從設計和施工兩個方面提出相應的防水對策。
外墻設計時應采用較有利于防水的建材,并在外墻整體設計一道主動防水層,同時對一些細部細化設計,如:外墻不同材料的交接處,應使用300 mm的金屬網(wǎng)補強;外墻面磚不采用拼縫,面磚縫采用高彈性嵌縫材料;門窗框應設滴水線,鋁合金窗最低處設泄水孔,門窗框與飾面層的交接處應填高彈性密封材料;門窗拼縫處、螺絲固定處應嵌填高彈性密封材料。
1)控制砌筑質量。砌筑砂漿應符合設計要求,并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及保水性;砌磚采用“三一”砌法,保證磚墻灰縫的密實度與飽滿度,特別是磚墻與混凝土柱、梁交接部位;砂漿應隨用隨拌,一般拌成3 h之內用完,氣溫大于30℃則應在2 h內用完;墻體與柱間的拉結筋應按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設置,不可遺漏。2)控制裝飾層質量。找平層:嚴格控制外墻砂漿配合比,抹灰前應先對有缺陷的外墻面進行修補,并提前1 d澆水濕透墻面,并于抹灰當天提前3 h~4 h再次澆水;外墻大面積抹灰應分兩遍進行,底灰經(jīng)24 h養(yǎng)護后罩面,以防抹灰太厚造成空鼓,罩面完成后應及時養(yǎng)護,以防砂漿干縮開裂。防水層:施工時應由專人負責配料,并隨時抽查防水材料質量;兩遍防水層的涂刷的間隔以不粘手為宜,在抹灰罩面接槎處及磚與混凝土交接處應多刷一遍;防水層留施工接槎時應與抹灰接槎錯開500 mm以上;外墻洞口等后做的防水層應與大面防水層搭接500 mm以上。飾面層:飾面層應在防水層驗收合格后方可施工。飾面層粘貼前應在外墻上刮一道素水泥漿,飾面縫應勾成圓弧形凹縫,飾面層施工時不得破壞防水層,若遇飾面層返工,應剔除掉面層后,重新補刷防水層并經(jīng)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飾面層補貼。3)節(jié)點處理。外墻門窗應嚴格按規(guī)范要求安裝,嚴禁使用磚塊墊框,磚墻上安裝門窗嚴禁用射釘,只能用水泥釘固定,塞縫宜采用加了水泥用量10%的聚合物水泥砂漿,塞縫應密實,表面應收光;窗臺內外側應有1 cm以上的高差,外側窗臺及上口應有泄水坡度,并做好滴水線;門窗安裝好后,應對玻璃與框交縫及框與飾面層間縫用膠密封,窗框架上接縫也應用膠密封,且不能有膠脫落、翹曲等;外墻預留孔洞應分次填塞密實,最后在外層做加強防水層。
雖然外墻滲漏的防治涉及面比較大,但只要我們在設計上采取多道設防,節(jié)點密封等措施進行設計質量控制;在施工上嚴格按圖紙及相關規(guī)范進行施工,重點做好關鍵部位的防水施工,嚴格把關,層層控制,將滲漏隱患消滅在每個環(huán)節(jié)中,就一定能減少或杜絕滲漏,保證工程質量。
[1] 廖帥文.淺談建筑物滲漏防治[J].山西建筑,2007,33(12):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