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縣地處川東北山區(qū),春旱、低溫、陰雨是我縣春季的主要氣候特征。3月春旱嚴重,氣溫回升較快。4月倒春寒、高溫、陰雨活動頻繁,驟冷驟熱。時值水稻旱育秧播種,易造成低溫爛種死苗、高溫燒苗。5月,由于低溫、陰雨的影響,油菜、小麥收期推遲,同時雨水偏少,水利設施較差,搶水栽秧現(xiàn)象嚴重。加之外出務工人員較多,勞動力嚴重不足,搶收、搶種、搶管集中,農(nóng)時打逗,水稻栽插面積不足、質(zhì)量不高,嚴重影響了水稻生產(chǎn)水平。9月是我縣水稻收獲的高峰期,但秋雨綿綿,影響水稻收獲。因此,發(fā)展水稻生產(chǎn),必須解決搶水栽秧和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為緩解用水與勞動力不足的問題,2007年我縣探索了水稻直播輕簡化栽培技術。通過幾年的探索與實踐,逐步形成了完善的水稻直播輕簡化栽培技術。水稻直播輕簡化栽培技術主要是抓住4月雨水集中時節(jié),利用大田提前直接播種,減輕勞動強度,提早收獲。它是集“抗逆品種、適雨早播、精量播種、配方施肥、化學除草、病蟲綜防”等技術為一體的有機整合。但該技術也存在苗難全(直播育苗期間氣候異常,驟冷驟熱,出芽壯苗難齊;淺水撒播,鳥害鼠害影響,苗難齊)、草害重(田間水淺,雜草先出土占優(yōu),在水稻扎根立苗階段,雜草已繁殖滋生,為害秧苗)、易倒伏(直播種子在土壤表層,分蘗節(jié)裸露田面,根系入土淺,分蘗基部節(jié)間細長,容易發(fā)生倒伏)三大難題。因此,在生產(chǎn)中應特別注意掌握好“全苗早發(fā)、除草防害、增肥防衰、壯苗防倒”等技術措施,其關鍵技術如下:
1.選擇合適品種 選擇苗期耐寒性較好,株型緊湊,株高中等偏矮,分蘗中等偏強,抗病抗倒的中熟品種。
2.保證全苗 直播水稻播種后要一次性成苗,對整地播種要求較高。
(1)精細整田 整田的早遲、質(zhì)量好壞對直播出苗和除草影響較大。一是早泡田。翻耕前3~4天引水泡田,使耕層土壤膨軟。二是精耕耙。泡田后要精耕,再用耙密密細耙,使廂平泥軟粒細。三是做廂畦。對耙后的田塊要分廂做畦,面積較大的田塊要根據(jù)地勢的高低筑田埂隔成小塊,再按3~4m“川”字型做廂開溝,達到“三溝”相通。四是平廂面。分廂后的廂面要用一根長木條輕刮廂面,做到廂面平整,高差不過寸,寸水不露泥。廂面做好待土沉實1~2天后再播種。
(2)精量播種 ①播時。一般直播水稻比移栽水稻(旱育秧播種)遲播10~15天,播種期要求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在12℃以上,搶在冷尾暖頭播種。我縣一般在4月10日至20日播種為宜。②播量。每畝大田播種量為雜交稻種2~2.5kg左右。為撒播均勻,可炒適量(一般是種子的2~3倍)商品谷與種子混合均勻。③播種。一是選種。播種前一定要選種、曬種、浸種消毒,增加發(fā)芽勢,預防惡苗病。二是催芽。一般用泥水浸種24小時,然后催芽。催芽一定要適度,種子破胸露白即可。三是精量播種。采用分廂精量播種,先稀后補。將種子的80%稱量后分廂定量播種,剩下的20%種子視廂補缺補稀。播后輕塌谷。播種15~20天后,要及時進行田間查苗補缺,移密補稀,使秧苗分布均勻,個體生長平衡。
3.施肥
(1)基肥 直播水稻根系分布淺,苗數(shù)多,其用肥量一般要比移栽增加10%~15%左右。一般情況下,總施肥量為純氮20kg左右,五氧化二磷10kg左右、氧化鉀3kg左右。特別是要增加磷鉀肥的用量。增施磷肥可以促進根系生長,提高直播水稻的抗逆力。增施鉀肥能使莖稈堅韌,增強抗倒能力。每畝施用腐熟有機肥2000kg。按照“前促、中控、后補”的原則(前期要多施肥,促進幼苗早發(fā),多分蘗,長大蘗;中期要少施肥,控制群體生長,防止無效分蘗的發(fā)生,提高成穗率;后期根據(jù)苗情和天氣情況補施穗肥或根外追肥,提高結(jié)實率。),基肥施用量占總施肥量的50%~60%,追肥30%~40%,磷鉀肥全部用于基肥。
(2)蘗肥 水稻4~5葉期開始分蘗,營養(yǎng)消耗快,要及時追肥,促進分蘗和成穗。此期每畝施追肥30%~40%,折合尿素10~15kg。追肥量要根據(jù)苗勢而定,旺苗少追,弱苗多追。
(3)穗肥 拔苗至圓稈施用。每畝施純氮的10%左右,折合尿素5~6kg。旺少弱多,撒施均勻。
(4)粒肥 水稻齊穗期,對長勢弱、葉色發(fā)黃、表現(xiàn)缺肥脫肥的田塊每畝尿素2~3kg,促進籽粒發(fā)育,增加千粒重。此次施肥必須謹慎,寧少勿多。
4.灌水 直播水稻從播種到三葉期廂面保持“花花水”(3~5cm),這樣有利于根系深扎。三葉期后建立淺水層,促進分蘗發(fā)生。中期進入無效分蘗期,應適當加深水層(8~12cm),抑制無效分蘗發(fā)生。對長勢過旺的田塊應實施曬田,當秧苗葉色明顯褪淡,可加水。抽穗灌漿期是水稻生理需水較敏感的時期,應采用干濕交替間歇灌溉法保障水的需求。成熟期需水量雖下降,但切忌過早斷水,影響粒重。一般在收割前7天斷水為宜。
5.除草
除草效果的好壞是水稻直播成敗的關鍵,而化學除草是防除直播水稻田雜草的一項有效措施。應針對雜草種群選擇適宜的化學除草劑,采取以封殺為主的“一封二殺三補”的綜合技術措施,全程控制雜草危害。
老草多的稻田,翻耕前10~15天,排干田水,選晴暖天,用10%草甘膦水劑對水噴霧封殺。在播前1周翻田壓草,耕耙2次,使老草充分腐爛,再耕耙整田。
播種后2~5天,選用直播水稻田芽前專用除草劑40%直播凈可濕性粉劑進行芽前除草。3葉期后,及時選藥除稗草、闊葉草及莎草雜草,5葉期后視草情選用適宜除草劑補殺。
6.病蟲防治 直播水稻稻苗較嫩,群體較大,通風透光差,易遭受病蟲為害,并且特別要注意對生長前期稻薊馬和中、后期紋枯病的防治。①重視種子消毒處理,預防惡苗病、白葉枯病和稻瘟病等種子帶菌病害。②在播種前,每畝基施3%呋喃丹1.5~2.5kg,以防播種出苗期雀、鼠危害和秧苗期的稻薊馬為害。③直播水稻田田間蔭蔽早,通風透光性差,易感病蟲害。對紋枯病等應水控藥治相結(jié)合進行防治,對于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稻虱等病蟲害,要根據(jù)氣候掌握最佳防治時間及時防治。
通過4年的探索與實踐,水稻直播輕簡化栽培技術與傳統(tǒng)移栽相比具有“四省、一減、一早、兩增”的優(yōu)勢。
1.省時、省工、省秧田、省成本 即免去了育秧和栽秧用工,節(jié)省了育秧地膜覆蓋。每畝大田節(jié)省成本50元以上,人工4~6個。
2.減輕了勞動強度 直播是一項簡單、方便、易操作的簡化栽培技術,可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30%左右。
3.早熟 直播沒有拔秧傷根和移栽后的返青過程,分蘗早、發(fā)育快、有效穗多、成熟較早,一般可提前7~10天成熟。
4.增產(chǎn)增效 通過4年對比,直播畝產(chǎn)平均增幅達6.82%,每畝可增收150元左右。2010年,全縣水稻直播面積達4.2萬畝,平均單產(chǎn)達572.7kg,比對照(移栽)畝增產(chǎn)46.3kg,增幅達到8.8%。
水稻直播輕簡化栽培技術適宜川東北山區(qū)冬屯田和冬閑田較多的地方。4月雨水集中,氣溫回升快,勞力不打逗,不僅錯開農(nóng)時,緩解了搶水栽秧和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還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水稻種植水平,極具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