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心理社會適應對乳腺癌病人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進展1)

      2010-08-15 00:50:48王愛平
      護理研究 2010年15期
      關鍵詞:效能乳腺癌病人

      程 然,王愛平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是一種嚴重威脅女性生命,給女性生活帶來巨大痛苦的疾病,在我國占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10%,且發(fā)病率逐年上升,發(fā)病年齡日趨年輕。據(jù)統(tǒng)計,中國女性乳腺癌的發(fā)病率已從2000年的19.9/10萬增長至2005年的24.8/10萬[1]。從乳腺癌的診斷到隨后的治療,不僅給病人身心帶來巨大痛苦,而且對家庭、社會、經濟也造成負性影響。面對一系列改變和壓力,病人常常出現(xiàn)心理社會適應不良,極大地影響了疾病的治療、預后和病人的生活質量。因此,關注乳腺癌病人的心理社會適應狀況及其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可幫助病人更好地適應疾病,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并延長生命。本文通過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將心理社會適應對乳腺癌病人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進展綜述如下,以期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據(jù)。

      1 乳腺癌病人的生活質量

      生活質量(quality of life,QOL)是包含生物醫(yī)學和社會心理醫(yī)學的多維概念。1993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生活質量定義為:生活在不同文化和價值體系中的個人對與其目標、期望、標準及所關心事物等有關的生存狀況的體驗[2]。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醫(yī)學模式的轉變,提高生活質量已成為乳腺癌病人治療的最終目標。關于乳腺癌病人的生活質量,研究結果存在不一致性。Tomich等[3]研究表明,與健康女性相比,乳腺癌女性更加容易認為,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不可控制的、無規(guī)律的,其個人控制信念與生活質量緊密相關,乳腺癌病人雖從患癌的經歷中得到一些收獲,但這些收獲對她們的生活質量僅是微乎其微的影響,而患癌經歷所帶來的持久有害的影響卻與她們惡劣的生活質量相關。Helgeson等[4]調查乳腺癌病人的經歷對生活質量的長期影響,結果顯示乳腺癌長期生存者在生活質量的多個領域都和一般人群沒有差別,只是有更多的癥狀和功能障礙并且更加具有信仰。還有研究表明[5],乳腺癌病人確診一年之后,由治療帶來的多數(shù)不良反應會消失,其總體生活質量和機體功能接近一般人群。

      2 乳腺癌病人的心理社會適應

      心理適應是指遭受挫折后,借助心理防御機制來使人減輕壓力、恢復平衡的自我調節(jié)過程;社會適應是指人與社會的互動中,個體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社會期望或改變環(huán)境達到人與環(huán)境之間平衡的過程。對慢性疾病的心理社會適應是一個發(fā)展的、動態(tài)的過程,個體通過這個過程逐漸達到人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最佳狀態(tài)[6]。乳腺癌病人不但具有一般惡性腫瘤病人的不適應情緒和行為反應,還要承受乳房缺失造成的巨大心理沖擊,這些不良的心理社會適應將影響疾病的治療、預后和病人的生活質量。乳腺癌病人的心理社會適應可以定義為:乳腺癌病人遭受心理應激時的情緒反應、自我評價和認知態(tài)度,以及個體行為與各種不同的群體,如家庭、集體、社會等相適應及與社會規(guī)范、習俗等相協(xié)調的程度,可以從焦慮/抑郁、自尊、自我接納、自我控制、態(tài)度、自我效能感與歸屬感方面來進行評價。

      3 乳腺癌病人的心理社會適應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3.1 焦慮、抑郁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焦慮、抑郁是乳腺癌病人最常見的情緒反應,貫穿于疾病的始終。Burgess等[7]報道,在完成5年隨訪的170例早期乳腺癌病人中,約50%在診斷后1年出現(xiàn)了抑郁、焦慮,或者抑郁和焦慮同時出現(xiàn),另有25%在診斷后2年~4年出現(xiàn),還有15%發(fā)生在診斷后第5年。癌癥病人伴發(fā)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可加重治療的副反應,影響遵醫(yī)治療行為及療效,降低病人的生活質量并可能縮短生存時間。有研究發(fā)現(xiàn),焦慮和抑郁大大增加了乳腺癌婦女死亡的危險[8],嚴重影響了癌癥病人的生活質量[9]。Badger等[10]研究表明,抑郁對乳腺癌病人的心理調節(jié)和生活質量有負面影響,支持干預可以有效地減少這種負面影響。Longman等[11]研究發(fā)現(xiàn),焦慮和抑郁與乳腺癌病人的總體生活質量呈負相關。

      3.2 自尊和自我接納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自尊是人們對理想自我與實際自我間差別的一種態(tài)度,是對自我價值、長處和重要性等方面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接納的總體感覺;自我接納是在自我評價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自我態(tài)度,是自尊最基本、最核心的特征。乳腺癌婦女由于手術后乳房的殘缺及化療引起的脫發(fā)等副反應,使自尊心嚴重受挫,認為自我價值降低。自尊對心理健康有影響作用,自我概念較低的乳腺癌病人有更嚴重的抑郁癥狀[12]。Pedro等[13]通過對456例癌癥長期生存者的研究發(fā)現(xiàn),自尊水平較高者其生活質量也較高。有研究表明[14],乳腺癌病人的心理因素(焦慮、抑郁、自尊)與生活質量顯著相關,其中自尊對生活質量最具影響力。Landmark等[15]研究顯示,乳房往往是和女性特質、性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的,乳腺癌的診斷和治療使女性身體發(fā)生的變化,可導致其對自己的身體喪失信心。乳腺癌婦女常常因為乳房缺失而擔心自我形象紊亂、女性魅力減弱,自我評價降低并產生悲觀情緒,從而影響其生活質量。

      3.3 自我控制和態(tài)度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自我控制是指個體自我調節(jié)行為,與個人價值和社會期望相匹配的能力;態(tài)度是人們在自身道德觀和價值觀基礎上對事物的評價和行為傾向。癌癥作為一個重大的生活事件,對病人的身體和情緒都產生了負性影響,如何看待和應對癌癥對于病人的生存及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能采取積極態(tài)度應對疾病的病人其心理健康水平較高[16],對生活狀況滿意度高的癌癥病人其總體生活質量也高[17]。癌癥病人的應對方式直接影響疾病的進展與整體狀態(tài),良好的應對方式包括尋找和感知社會、情感支持,接受癌癥疾病的堅韌態(tài)度和努力保持疾病的自我控制等。Butow等[18]研究表明,把癌癥的影響降至最低的乳腺癌病人存活時間更長。提高病人有效自我照顧行為的能力,降低他們的焦慮可以使其有更多的自信和控制感[19]。Williams等[19]研究顯示,有效的自我照顧行為可以幫助病人盡量減少化療的副反應,減少癥狀困擾并提高生活質量。癌癥病人心理行為反應方面的差異會影響其生理、治療效果及生活質量。過度擔心復發(fā)和死亡的病人其機體功能有更多的不適[12]。樂觀對自我調節(jié)行為有積極作用,Schou等[8]發(fā)現(xiàn),乳腺癌手術一年后,樂觀者的焦慮和抑郁少于悲觀者。Astin等[20]研究表明,乳腺癌病人用積極的應對和接受的態(tài)度去面對問題時,可以有樂觀的情緒調節(jié)能力,從而有較高的生活質量。

      3.4 自我效能感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們對自己實現(xiàn)特定領域行為目標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對于患癌經歷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病人是否感到“有能力應對”,即自我效能感如何,將極大地影響其心理狀態(tài)。乳腺癌病人的自我效能與其心理健康密切相關,自我效能較低的病人抑郁癥狀較嚴重[12,16]。自我效能水平高的病人,能以較積極的態(tài)度認識自我,采用更適當?shù)膽獙Σ呗?心理健康水平較高。Champion等[21]指出,自我效能對生活質量的很多方面都有深遠影響。Northouse等[22]通過對乳腺癌復發(fā)病人及其家庭成員的生活質量的研究發(fā)現(xiàn),自我效能對乳腺癌病人的心理健康產生了直接、積極的影響,對生活質量有正面影響。

      3.5 歸屬感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歸屬感是指個體希望自己歸屬于某一個或多個群體,得到溫暖、幫助和友愛,從而消除或減少孤獨、寂寞感,獲得安全感。良好的社會支持對乳腺癌病人的身心有保護、緩沖作用,能減輕患病后的無助感,使其感受到安慰和支持,重新建立歸屬感。李桂琴等[23]研究表明,乳腺癌病人的生活質量與其獲得的社會支持密切相關,獲得的社會支持越多,其生活質量越高。家庭支持是社會支持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成員特別是配偶及親密成員對病人主動提供照顧可增強病人的自尊和被愛的感覺[24],增加家庭親密度,使病人的愛與歸屬感得到滿足,從而提高其生活質量。

      4 小結

      乳腺癌病人的生活質量已引起世界性的關注,延長生存時間和提高生活質量成為乳腺癌綜合治療的最終目標。了解乳腺癌病人的心理社會適應狀況及其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可為護理干預計劃的制訂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jù),以幫助病人更好地適應生活中所面臨的新的挑戰(zhàn),使病人能以良好的心態(tài)對待疾病,積極的態(tài)度配合治療,從而延長生命并提高其生活質量,對我國乳腺癌的總體治療具有深遠意義。

      [1] Yang L,Parkin DM,Ferlay J,etal.Estimates of cancer incidencein China for 2000 and projections for 2005[J].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2005,14:243-250.

      [2] WHO.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instrument[M].Geneva:WHO,1993:1.

      [3] Tomich PL,Helgeson VS.Five years later:A cross-sectional comparison of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with healthy women[J].Psychooncology,2002,11(2):154-169.

      [4] Helgeson VS,Tomich PL.Surviving cancer:A comparison of 5-year disease-freebreast cancer survivors with healthy women[J].Psychooncology,2005,14(4):307-317.

      [5] Arndt V,Merx H,Stǜrmer T,et al.Age-specific detriments to quality of life among breast cancer patients oneyear after diagnosis[J].Eur JCancer,2004,40(5):673-680.

      [6] Livneh H,Antonak RF.Psychosocial adaptation to chronic illness and disability[M].Maryland:An Aspen Publication,1997:8.

      [7] Burgess C,Cornelius V,Love S,et al.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women with early breast cancer:Five year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J].BMJ,2005,330:702.

      [8] Schou I,Ek eberg O,Ruland CM,et al.Pessimism as a predictor of emotional morbidity one year following breast cancer surgery[J].Psychooncology,2004,13:309-320.

      [9] 劉振靜,吳愛勤,郭乃爽.伴發(fā)抑郁、焦慮障礙對癌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臨床醫(yī)學雜志,2006,7(3):9-12.

      [10] Badger TA,Braden CJ,Mishel MH,et al.Depression burden,psychological adjustment,and quality of life in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Patterns over time[J].Res Nurs Health,2004,27:19-28.

      [11] Longman AJ,Braden CJ,Mishel MH.Side-effects burden,psychologic aladjustment,and life quality in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Pattern of association over time[J].Oncol Nurs Forum,1999,26(5):909-915.

      [12] Scheier MF,Helgeson VS,Schulz R,et al.Interventions to enhance physical and psy chological functioning among younger women who are ending nonhormonal adjuvant treatment for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J].Journal Clinical Oncology,2005,23(19):4298-4311.

      [13] Pedro LW.Quality of life for long-term survivors of cancer:Influencing variables[J].Cancer Nursing,2001,24:1-11.

      [14] Lee HL,Ku NP,Dow WJ,et al.Factors related to quality of life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chemotherapy[J].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2001,9(3):57-68.

      [15] Landmark BT,Wahl A.Living with newly diagnosed breast cancer:A qualitative study of 10 women with newly diagnosed breast cancer[J].J Adv Nurs,2002,40:112-121.

      [16] 馮宗珍.乳腺癌病人的心理分析及護理[J].全科護理,2009;7(10C):2761-2763.

      [17] Awadalla AW,Ohaeri JU,Gholoum A,et 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quality of life of out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nd gynecologic cancers and their family caregivers:A controlled study[J].BMC Cancer,2007,7:102.

      [18] Butow PN,Coates AS,Dunn SM.Psychosocial predictors of survival:Metastatic breast cancer[J].Annals of Oncology,2000,11:469-474.

      [19] Williams SA,Schreier AM.The effect of education in managing side effects in women receiving chemo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J].Oncol Nurs Forum,2004,31:E16-E23.

      [20] Astin JA,Anton-Culver H,Schwartz CE,et al.Sense of control and adjustment to breast cancer:The importance of balancing control coping styles[J].Behav Med,1999,25(3):101-109.

      [21] Champion V,Williams SD,Miller A,et al.Quality of life in long-term survivors of ovarian germ cell tumors:A gynecologic oncology group study[J].Gynecol Oncol,2007,105(3):687-694.

      [22] Northouse LL,Mood D,Kershaw T,et al.Quality of life of women with recurrent breast cancer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J].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02,20(19):4050-4064.

      [23] 李桂琴,錢海東,商月娥,等.乳腺癌病人社會支持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J].現(xiàn)代護理,2008,14(5):639-640.

      [24] 劉燕,梁改萍.乳腺癌病人的心理護理[J].全科護理,2009,7(11B):2960.

      猜你喜歡
      效能乳腺癌病人
      絕經了,是否就離乳腺癌越來越遠呢?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1:48
      遷移探究 發(fā)揮效能
      誰是病人
      同時多層擴散成像對胰腺病變的診斷效能
      充分激發(fā)“以工代賑”的最大效能
      乳腺癌是吃出來的嗎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嗎
      別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祝您健康(2018年5期)2018-05-16 17:10:16
      病人膏育
      故事大王(2016年4期)2016-05-14 18:00:08
      唐代前后期交通運輸效能對比分析
      當代經濟(2015年4期)2015-04-16 05:57:04
      华宁县| 望城县| 庆安县| 尖扎县| 龙岩市| 韶关市| 姜堰市| 绥中县| 台南市| 日照市| 炉霍县| 图片| 沅陵县| 抚宁县| 壶关县| 台前县| 会理县| 三穗县| 兴山县| 南丹县| 泸水县| 武陟县| 弋阳县| 保定市| 许昌市| 武城县| 揭西县| 芜湖市| 库车县| 东安县| 陇南市| 和顺县| 潍坊市| 白玉县| 晋城| 南康市| 巴青县| 武宁县| 清远市| 宝应县| 武夷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