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啟慧
(廣西師范大學 政治與行政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
簡析實用主義方法論與科學管理理論
黃啟慧
(廣西師范大學 政治與行政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
實用主義是美國土生土長、影響最為廣泛的哲學流派之一,被稱為“美國精神”。方法論作為實用主義的重要傳統(tǒng),受到自皮爾士,到詹姆斯和杜威的重視。泰羅作為同時代的出生的人物深受實用主義的影響。他的科學管理與實用主義的方法論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實用主義;方法論;科學管理
實用主義產生于美國19世紀70年代,原意為行動、行為。作為美國土生土長的哲學,它適應了美國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是對美國社會發(fā)展和一般思想文化的理論概括,也是美國精神的理論總結。它的產生與美國民族性格特點以及時代背景緊密相連。
美國由于獨特的環(huán)境和經歷,逐漸形成了美國民族的性格,為具有美國特色的實用主義產生奠定了基礎。美國民族主要由歐洲特別是英國移民形成,因此在美國民族性格中,主要繼承了歐洲特別是英國的愛好民主、自由等傳統(tǒng)。由于沒有經歷過封建社會而直接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因此在美國不受傳統(tǒng)的約束,不必顧忌君主、教皇以及其他超乎個人之上的力量的限制和阻撓,可以放任地去追逐個人的發(fā)展、“成功”、“利益”、“效用”。18世紀末19世紀初,美國進入工業(yè)革命時期。由于工業(yè)革命的興起,科學及科學方法深受重視。技術的發(fā)展使得美國的資本主義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19世紀后期,美國大片土地被開墾,但美國是一個極講實際、富有進取心和自信心的民族,西部的土地有待開墾,于是形成了歷史上的美國西部運動。美國民族性格使美國人討厭深奧和抽象的理論思辨,他們要求美國的哲學必須是符合他們特點的哲學。美國人性格養(yǎng)育了實用主義,實用主義是美國人性格的產兒。正如美國學者H.S.康馬杰所說的:“美國人已經在新世界找到了幸福,因而他們的哲學就必須能說明上天和自然界的仁慈,說明人類的浪漫主義思想是正確的,并能對歷史作樂觀的解釋。他們已經實現(xiàn)了自由,因而他們的哲學就必須容許打破常規(guī)和提倡民主。他們已經養(yǎng)成了個人主義,因而他們的哲學就必須容許進行實驗和創(chuàng)造。他們是講求實際的,他們的哲學就必須有助于功利主義的目的。他們是一帆風順的,因而他們的哲學要容許發(fā)揮自由意志和經過努力取得報償。他們是質樸率直的,他們的哲學必須避免高深莫測的細微思辨?!盵1]
皮爾士在提出信念實際上是行動的準則后,還指出為了發(fā)展一種思想,我們只需要確定適合什么結果的行為。這種行為對我們來說是思想唯一的意義。這就是詹姆斯所說的“皮爾士原則”。皮爾士在《信念的確定》一文中考察了四種不同方法,“固執(zhí)的方法”、“權威的方法”、“先驗的方法”、“科學的方法”。他認為,“科學的方法”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可取的方法,因為這種方法的邏輯手段運用科學的假設和推理形式。[2]詹姆斯在《實用主義》一書中說到:“實用主義不代表任何特別的結果,它只是一種方法?!彼J為實用主義就是一種認識和處理事物的方法,一種通過實踐的效果來確定概念或觀念有無意義和有何意義的方法。[3]他反對形而上學把“上帝”、“物質”、“理性”、“絕對”、“能量”當作探索的終結。他認為必須把每個詞的實際兌現(xiàn)的價值展現(xiàn)出來,并使它在經驗中發(fā)揮作用。實用主義者認為理論可以成為人們依賴的工具,人們可以借助理論來改造自然。實用主義總是注意特殊的事實、注重實踐方面的東西。實用主義避開了抽象和貧乏,避開了從字面上解決問題的方法,避開了惡劣的先驗理由,避開了固定的原則、封閉的體系和假冒的絕對與原始。它趨向于具體和豐富,趨向于事實、行動和權力。[4]詹姆斯還說到:“實用主義一開始并不代表特別的結果。它出了是一種方法之外,既沒有教理也沒有學說?!盵5]這也就是說實用主義不是一種具體的方法,而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一種原則、普遍適用的方法。他在《實用主義》中這樣表述:“實用主義方法的意思并不是特別的結果,而只是一種確定方位的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避開了所看到的第一件事、原則、‘范疇’、假定的必要性,而傾向于看最后的事物、成果、結論和事實?!盵6]他強調行動、實踐及其最后所取得的實際結果。
杜威的實用主義和工具主義之所以能夠超越或容納各種哲學,主要就在于它在真理觀和方法論上具有一種開放的、多元的、實踐主義的和實驗主義特征。[7]杜威在實用主義的包容性、近代自然科學的實驗科學以及他的經驗自然主義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新的實踐性和嘗試性的實驗主義。他指出:以明細的分析取代成批的判斷,以專門的調查取代因性情而異的信仰,以微小的事實取締其價值與其模糊剛好成正比的意見的科學實驗或社會實驗,決不是一種盲目的和雜亂無章的行為,而是一種在科學理論指導下的有目的的、有計劃的活動,或者說“一切實驗都包括一種接受觀念或思想指導的、經過調節(jié)的活動。例如,在當前的物理學中就包含一種豪賭精致的、復雜的思想圖式,它超出感覺或者任何形式的觀察的范圍。因此,在科學實驗和科學構造中作為理論和假設發(fā)揮作用的那些觀念,并不是感覺的復制品,也不是由過去的經驗、過去的觀察提出的,這些觀念具有一種自由的、由想象力的性質,這種性質不可能為直接的感覺或觀察所具有?!盵8]他還指出:知識的對象不是思維以出發(fā)的東西,而是以之為終結的東西,是思維由以構成的那個探索和實驗過程本身所產生的東西。[9]杜威常使用“探索”這個具有更多行動意義的詞來表達認識過程。這種探索通常由五個步驟組成,也就是他所謂的“五步說”。即:人們在認識過程中感覺到疑難;尋找疑難之所在;針對疑難大膽地提出假設;根據(jù)假設進行推論;用實踐或實驗檢驗假設,最終找到一個有效的解決疑難的方法。他認為通過“五步說”可以把混亂、模糊、可疑和矛盾的事情變成明朗、確切和融貫的事情,把不確定的事物變成確定的事物。因此,實用主義的本質并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有用即真理”、“少談點主義,多研究點問題”或“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而是它公開主張建立一種新的認識論、方法論、真理觀和實踐觀;認為過去那種哲學“烤不出面包”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新哲學不僅能夠鼓舞人的靈魂,拓寬人的視野,還能夠通過社會實驗釋放人生中的各種困惑;使哲學擺脫無休止的概念爭論,變得對人類生活有用。[10]杜威從人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觀點出發(fā),強調認識首先是人的一種用以適應環(huán)境的行為,是一種幫助我們應付環(huán)境的方式。因此杜威認為實踐就是行動,而行動是人類主動適應、改造和控制環(huán)境的活動。在這種活動中,人的觀念、思想、理論都是人用以使其行動獲得成功的工具。[11]
詹姆斯認為,實用主義的這種方法并不是一種新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只不過是“一些舊的思想方法的新名稱。”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都曾用過這種方法。詹姆斯還認為,采用實用主義方法還能平息哲學領域內長久以來爭論不休的問題,如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爭、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之爭等等。他認為哲學的性質由哲學家的氣質決定,把哲學分為剛性氣質與柔性氣質,前者是理性主義,后者是經驗主義。認為真理不是客觀的、固定的,而是由觀念的效果決定的。實用主義方法正是根據(jù)理論產生的實際效果來評價理論,因此它可以根據(jù)其效果對各種不同的理論進行折中調和,兼容并蓄。[12]杜威從他的經驗自然主義出發(fā),認為經驗自然主義是一種哲學方法而不是本體論,它強調對經驗的信念。他認為經驗是人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因此經驗既不是純理性的,也不是純感性的,而是同時包含這兩者。[13]
弗雷德里克·溫·泰羅1856年出生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的杰曼頓的新教家庭里,父親是一名出身貴格教徒世系的相當富裕的律師,母親出生于清教徒的世家。在這樣的家庭背景熏陶下,他從小具備了尋找真理的強烈精神,觀察核實的強烈愿望以及清教徒式的根除浪費和懶散的弊端的熱忱。他迷戀于科學調查研究和實驗,強烈地希望按照事實改進和改革。
18世紀到19世紀,工業(yè)生產管理基本沿用了英國產業(yè)革命時期的經驗管理。泰勒沒有沿襲這種管理方式,而是通過幾十年的實踐探索,在1911年完整地創(chuàng)立了科學管理理論。泰勒依據(jù)亞當·斯密的“經濟人”假設,認為金錢是人的動機,工人和資本家都是具有經濟動機的“經濟人”。在經濟動機的驅動下,工人最關心自己的貨幣收入,因此,他提出了“計件工資制”,以金錢刺激工人的積極性,同時對刻苦工作的個人進行獎勵或者對個人努力進行酬答。泰勒還指出,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使雇主實現(xiàn)最大限度的富裕,也聯(lián)系著使每個雇員實現(xiàn)最大限度的富裕,也就是實現(xiàn)最大限度的經濟效益。要實現(xiàn)最大限度的經濟效益,必須提高生產率,也就是提倡管理效率和效率至上原則。泰勒提出的科學管理使得科學第一次取代了經驗。他的科學管理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科學管理主張進行科學的工時研究;科學管理主張科學地挑選工人,并且提供系統(tǒng)的教育和培訓;科學管理主張科學地制定工作定額。
泰勒的科學管理建立在“經濟人”假設的基礎上,旨在提高勞動生產率,以科學的工時研究取代了單憑個人經驗的做事方式,科學地挑選工人取代了工人自己挑選工作,科學地培訓工人取代了學徒制,科學地制定工作定額取代了經驗判斷。
實用主義是美國土生土長,作為美國人思想之精髓,它代表著“美國精神”。實用主義實際上是美國的歷史經驗和美國人的生活方式的合理說明。美國人很注重數(shù)量觀念,而這恰好說明了他們非常注重實際。他們對政治、宗教、文化和科學等都很講求實際。他們總想創(chuàng)造新工具或新技術來適應新的情況。愛搞實驗是美國性格中根深蒂固的特點。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成為第一強國,使得以講求效果為特征的實用主義哲學應運而生并頗受歡迎。
科學管理理論形成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與實用主義產生的時間接近。泰羅出生以及生活的環(huán)境使得他具有了美國人普遍的特點——崇尚實用主義哲學??茖W管理是泰羅應當時美國資源極其浪費、效率極其低下的現(xiàn)實狀況而建立起來的。實用主義方法論強調行動、實踐、結果。泰羅認為消除磨洋工的辦法是對工作進行精心調查,根據(jù)調查結果來確定工資率。泰羅打算用科學的方法來確定工人們在現(xiàn)有的設備和原料的情況下應能完成的任務。這是科學管理的真正開始,用科學的調查方法而不是傳統(tǒng)即靠經驗來決定所能完成的任務。[14]
針對有人對工時研究的說法表示懷疑的情況,泰羅用杜威的“以明細的分析取代成批的判斷,以專門的調查取代因性情而異的信仰,以微小的事實取締其價值與其模糊剛好成正比的意見的科學實驗或社會實驗”的實用主義方法論來支持他的工時研究。他利用工時研究來分析問題而不僅是對問題作描述;也就是說用資料來研究未來,而不是研究過去。
[15]泰羅把一件工作分解為各組成部分,并進行測試,按照正確的方法重新安排工作。泰羅認為,按照這種方法科學地重新安排工作可以阻止工人們的反對。
實用主義不是一種具體的方法,而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一種原則、普遍適用的方法。泰羅認為科學管理主要包括一些廣泛意義上的原則和可用于很多方面的理念,以及一種使任何人都信得過的觀點,即被認為是應用這些一般原則的最佳途徑。泰羅以強調要用科學的精神來研究管理活動而著稱。工時研究、搬運生鐵、切割金屬、鐵鍬試驗等這些實驗都采用實用主義所提倡的觀察、實驗、邏輯方法,是泰羅運用實用主義方法論的實證。從這些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到杜威的“五步說”的影子。泰羅的管理思想強調運用實用主義方法論,使每一項管理都能標準化、制度化。詹姆斯認為,實用主義的這種方法并不是一種新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只不過是“一些舊的思想方法的新名稱?!碧┝_說:“科學管理是過去就存在的各種要素的‘集成’,即把原來的知識收集起來,加以分析、組合并歸類成規(guī)律和規(guī)則,從而形成一門科學?!?/p>
綜上所述,美國的實用主義方法論對泰羅的科學管理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泰羅根據(jù)實際情況出發(fā),運用科學實驗的方法對管理進行了創(chuàng)新。他在進行管理時始終遵循著實用主義方法論的科學原則。我們可以說,科學管理實質上是實用主義方法論的運用。
[1] H·S·康馬杰著. 南木等譯. 美國精神[M]. 光明日報出版社,1988.
[2] 鄒群,黃煥. 實用主義與科學管理[J].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1.
[3][12][13] 戴楠. 簡析實用主義方法論[J]. 中國科技教育·下半月,2008,7.
[4][5][6] 約翰·杜威等著. 楊玉成,崔人元譯.實用主義[M]. 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
[7][10][11] 張之滄. 論杜威實用主義的現(xiàn)實意義[J]. 中共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4,4.
[8][9] 涂紀亮. 美國哲學史(第二卷)[M].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14][15] 丹尼爾·A. 雷恩著. 孔令濟譯. 管理思想的演變[M].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B087
A
1008-7427(2010)10-0071-02
201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