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賓
鎖定鋼板微創(chuàng)內固定治療脛骨干骨折20例臨床分析
劉忠賓
鎖定鋼板微創(chuàng)內固定;脛骨干骨折
我科自2005年6月~2009年6月對20例脛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鎖定鋼板微創(chuàng)內固定治療,取得較好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20例中男15例,女5例;年齡17~68歲,平均年齡36歲;AO分型A型3例,B型14例,C型3例;受傷原因為車禍傷12例,高處墜落傷5例,平地摔倒3例。合并高血壓4例,糖尿病2例,冠心病2例。
1.2 手術方法 采用山東威高脛骨鎖定加壓鋼板(LCP)治療。于脛骨前內側骨折近端做長約2cm小切口,深達骨膜外,用骨膜剝離器在皮下深筋膜與骨膜之間分離皮下隧道無須剝離骨膜,在C臂X線機透機下牽引復位,位置滿意后,經皮克氏針臨時固定骨折斷端,選擇適當長度近似骨形態(tài)預彎的LCP帶鎖導向器固定鋼板近端,經隧道穿至骨折部位,在LCP推進的同時對抗牽引小腿維持復位。用一塊等長的LCP在皮外準確定出遠近端螺釘的位置,各取1cm切口,用另一帶鎖導向器固定鋼板遠端鎖定孔,依次鉆孔,并用自攻螺釘鎖定固定。LCP的兩端依骨折端穩(wěn)定情況各擰入3~4枚螺釘即可。
1.3 療效評定標準[1]優(yōu):雙側小腿等長,膝關節(jié)屈曲度差20°以內,踝關節(jié)伸屈度差10°以內,拍片示解剖復位或成角小于5°;良:患肢縮短小于1cm,膝關節(jié)屈曲度差21°~35°,踝關節(jié)伸屈度差10°~15°,拍片結果示側方移位小于1/4骨折面,成角在5°~10°;差:不能達到上述標準。
20例患者手術時間平均55min,術中出血量平均150ml,住院時間平均15d,骨折愈合時間平均為3.5個月。治療效果:隨訪4~12個月,優(yōu)14例,良4例,差2例,優(yōu)良率為90%。并發(fā)癥情況:2例淺表感染,1例骨折延遲愈合。
隨著現(xiàn)代生物力學與材料學及基礎理論的發(fā)展和臨床經驗的積累,手術內固定容易達到解剖復位,而手術內固定技術的進步及內固定材料的改進使其療效發(fā)生明顯的變化。
經皮微創(chuàng)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術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骨折區(qū)軟組織及其血供,是以生物學內固定為基礎的一種嶄新的骨折治療方法[2]。該手術方式采用的鋼板自皮下隧道推進,不剝離骨膜,對骨折端的血運破壞少,最大限度保留了骨折端的血運,保護了骨折端的軟組織,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在手術中應用間接復位主要通過擠壓機制來完成,即先將鋼板按骨折部的解剖輪廓預彎,待鋼板與骨折的一端固定后,通過鋼板與骨折另一端的貼附和擠壓,使骨折復位,這一方法特別適用于脛骨干骨折。本組20例患者采用本法治療的優(yōu)良率達90%。該手術操作簡單,創(chuàng)傷小,傷口愈合快,并發(fā)癥少,在治療脛骨干骨折中具有獨特優(yōu)勢,且在手術時間上更具有優(yōu)勢,適宜臨床推廣應用。
[1]王旭生,林宏生,張應鵬,等.SGD骨科多功能單側外固定支架治療嚴重脛骨開放性骨折76例報告[J].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1996,11(1):21-23.
[2]Gerber C,Mast JW,Ganz R.Biological internal fixation of fractures[J].Arch Orthop Trauma Surg,1990,109(6):295-303.
10.3969/j.issn.1009-4393.2010.12.053
166500 黑龍江省大慶市肇源縣中醫(yī)院骨外科 (劉忠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