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淡處見濃,閑處耐想
      ——明代才女葉小鸞詞管窺

      2010-08-15 00:50:08吳松青
      關(guān)鍵詞:詞作

      吳松青

      (廣西師范學(xué)院,廣西南寧000000)

      淡處見濃,閑處耐想
      ——明代才女葉小鸞詞管窺

      吳松青

      (廣西師范學(xué)院,廣西南寧000000)

      明代才女葉小鸞,其存世詞作雖不足百首,但卻能自出機杼,儼然一家,內(nèi)容主要分為下面六種:傷春悲秋、親情之戀、詠花惜花、弄才使情、閑散生活之詠、遁世之思。其詞尚情貴真、全無做作矯飾之氣,成為明詞中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

      小鸞;詞;賞讀

      在眾多明代詞人中,葉小鸞顯然難稱大家,但她以其女性獨特的筆觸,為明代文學(xué)特別是明代詩詞增添了最后一抹柔美的色彩。

      葉小鸞(1616-1632),字瓊章,一字瑤期。明末吳江(今江蘇吳江)人。父葉紹袁,天啟五年進(jìn)士,官工部主事;母沈宜修,字宛君。均工詩詞,偕隱汾湖。生有三女,長為紈紈,次為小紈,季為小鸞。蘭心蕙質(zhì),皆女秀也。宜修與三女題花賦草,中庭之詠不減謝家。紹袁合妻女所著詩詞曰《午夢堂全集》行于世。小鸞者,容貌秀美,工于詩律。其字精美秀逸、其畫別具風(fēng)神、其詩精采高淡、其詞警策沉著。自幼由其舅撫養(yǎng),十歲時因其舅母張倩倩抱愁多病,歸家回到父母身邊。歸家后第二年,昆山縉紳張魯唯為其長子求姻,葉紹袁即將小鸞許之。崇禎五年壬申(1632),小鸞未嫁而卒,時年僅十七歲(虛歲)。七日入棺,舉體輕盈。家人咸以為仙去,有《返生香集》,詞有《疏香閣詞》。

      《江南通志》上記載:葉小鸞,字瓊章。四歲能誦楚詞,十歲與母宜修初寒夜坐,母云:桂寒清露濕。即應(yīng)云:楓冷亂紅凋。善琴,能撫山水,寫落花飛蝶皆有致。將婚而歿,年十七。

      《全明詞》收入葉小鸞詞九十二首,從數(shù)量上看固難稱大家,但卻自具特色。旖旎秀麗的吳中自然風(fēng)光,柔性和情的民風(fēng)世俗以及長期接受“緣情而綺靡”的文學(xué)傳統(tǒng)的沐浴,小鸞以其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細(xì)膩感知著周圍的事物。通過古松、漁船、瑤琴等意象及其組合,來寄托詞人瀟灑、聰慧、高逸的氣質(zhì),意境清幽。以思想內(nèi)容為據(jù),小鸞詞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傷春悲秋

      和大多數(shù)的女性詞人一樣,葉小鸞也對生意盎然的春天有著一種特殊的向往,對蕭瑟肅殺的秋天充滿著生命激情無法排解的悲哀,“春恨秋悲”多次成為其詞中的主題。《全明詞》中選其詞作共計九十二首,其中以“春”為題的就占去了二十五題二十九首,同時以“秋”為題的詞作也有二十一題二十三首之多。單從這幾個數(shù)字上就可以看出,能充分表達(dá)少女情懷“傷春悲秋”的詞作幾乎占了全部所選作品的三分之二,這絕非偶然。

      在小鸞的筆下,春天并沒有呈現(xiàn)出那種“陽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的熱烈景象,相反詞中意境貞靜幽深、清空秀逸,亦如其人。試以如下兩首詞淺析。

      《搗練子·暮春月夜》

      春寂寂,月溶溶,落盡紅香勝綠濃。明月清風(fēng)向翠幕,夜深人靜小窗空。

      在她的筆下,暮春時節(jié),花兒凋盡,翠葉濃密如幕,夜晚如斯寂靜,月色如斯優(yōu)美,清風(fēng)習(xí)習(xí),人面何在?空谷幽寂之感撲面而來。

      《浣溪沙·春夜》

      柳絮飛殘不見春,近來閑殺惜花心。無聊獨自步庭陰。紫燕未歸余畫棟,黃昏先到怯囊琴。燈花月影兩深深。

      同樣的暮春季節(jié),柳絮飛盡,在詞人的眼里,了無半點春天的氣象,相反卻倍感無聊,與囊琴相伴黃昏,無奈青春虛擲?!盁艋ㄔ掠皟缮钌睢币痪涓恰巴ㄆ恢蛔?,讀之無限愁生”,唯有燈花與月影相惜深深,尤得李白“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之妙趣,在讀者世界里鋪展開了一幅“淡妝濃墨總相宜”的水墨畫,貞靜幽閑之境依次紛呈,為此篇之詞眼。

      作為一介妙齡少女,葉小鸞也懷春,思春,有著普通年輕女性的生命激情,筆觸因此而變得凄艷唯美。

      《浪淘沙·春景》

      楊柳弄柔黃,縷縷纖長。海棠風(fēng)醉艷紅妝。折取一支歸繡戶,細(xì)玩春光。春日對春妝,鶯燕笙簧。橫塘三月水流香。貼水荷錢波動處,兩兩鴛鴦。

      好一幅活潑生動的春景圖:纖柳吐綠,海棠呈紅,春風(fēng)自醉,燕鶯貪歡,荷葉下水波輕綻,鴛鴦成雙,自由嬉戲。在這里,春景所折射出的是一個少女對美好愛情的渴望和向往,和對生命形式的頂禮膜拜。同時,明代婦女個體意識的覺醒使得年輕的小鸞開始注意到女性的生存狀態(tài),閨怨、美好愛情成了其創(chuàng)作的主題。

      《點絳唇·詠采蓮女》

      粉面新妝,澹紅衫子輕羅扇。昨宵鄰伴,來約蓮塘玩。棹泛扁舟,影共蓮花亂。深深見。綠楊風(fēng)晚,空載閑愁返。

      《浣溪沙·春暮》

      曲曲欄桿繞樹遮。半庭花影帶簾斜。又看暝色入窗紗。樓外遠(yuǎn)山橫寶髻,天邊明月伴菱花。空教芳草怨年華。

      《謁金門·秋雨》

      秋雨急,釀就曉寒相逼。竹籜凄迷芳徑窄。一庭閑翠積。雁字無人寄得。落葉紛紛如摘。懶捻金針推指澀,繡床邊夜?jié)瘛?/p>

      二、親情之戀

      葉小鸞自幼離家托養(yǎng),也正因此她對于親情有著獨到的體驗,這一點,在妗母墳前所作的詩作《己巳春哭沈六舅母墓所》中可以看出,其中“年年春草綠,腸斷一孤墳”一句更是宣泄出在悼念已逝妗母時那種難言的刻骨之痛,表現(xiàn)出她對這種親情深深的眷戀和守望。這種情況在她的詞作中也同樣有所體現(xiàn)。

      《踏莎行·憶沈六舅父》

      枝上香殘,樹頭花褪,紛紛共作春歸恨。十年客夢未曾醒,子規(guī)莫訴長離悶。回首天涯,愁腸縈寸。東風(fēng)空遞雙魚信。幾番歸約竟無憑,可憐只有情難盡。

      十歲回家之后,小鸞與家人關(guān)系十分融洽,情深意重,同父母姊妹一起談古論今,互相唱和,至今留下了許多文學(xué)佳話。這種骨肉親情加上亦師亦友的治學(xué)之情非凡俗之人所能體味,以至小鸞病卒之后,其大姐葉紈紈痛哭不止,悲傷過度,一慟而絕。理所當(dāng)然,這也常常成為了小鸞詩詞創(chuàng)作的重要內(nèi)容。隨著兩個姐姐的出嫁,這種濃濃的思念化作了無數(shù)纏綿的文字而感動千古。

      《謁金門·秋晚憶兩姊》

      情脈脈。簾卷西風(fēng)爭入。漫倚危樓窺遠(yuǎn)色。晚山留落日。芳草重重凝碧。影浸澄波欲濕。人向暮煙深處憶。繡裙愁獨立。芳草雨干,垂楊煙結(jié)。鵑聲又過清明節(jié)。空梁燕子不歸來,梨花零落如殘雪。春事闌珊,門愁重疊。篆煙一縷銷金鴨。憑欄寂寂對東風(fēng),十年離恨和天說。

      《踏莎行·過芳雪軒憶昭齊姊》

      其二:

      萱草緣階,桐花垂戶。陰陰綠映清涼宇。輕風(fēng)搖曳繡簾斜,畫屏難掩愁來路。世事浮云,人情飛絮。懨懨愁緒絲千縷。無聊常自鎖窗紗,嬌鶯百囀知何處。

      其三(又名秋景):

      憔悴零愁,清香入繡。小山叢桂涂黃就。畫樓日影上簾鉤,松風(fēng)一枕消清書。片雨涼生,小風(fēng)波皺。疏疏碎玉瑯桿逗。斷云飛盡碧天長,數(shù)枝煙柳斜陽瘦。

      三、弄才使情

      葉上鸞的一生都在閨中度過,由于其自幼習(xí)染騷怨傳統(tǒng),歷代文人的春恨秋悲培育了她敏感而又多愁的性格。所有這些都投射到了她的詞作里,不僅表現(xiàn)在她對復(fù)雜人世的深刻認(rèn)識與理解之上,而且她將還將這種理解化作飽含濃烈情感的藝術(shù)語言,盡情傾瀉在其詞作之中。“看盡他,鶯梭柳線,都織就,霧錦云縑?!薄疤澍f數(shù)點,斜陽一縷,掛殘疏柳。有恨林花、無情衰草,風(fēng)吹重又?!薄笆朗赂≡?,人情飛絮。懨懨愁緒絲千縷?!钡染渥涌此齐S手拈來,卻鬼斧神工,不著痕跡,曲盡天然之趣。王端淑《名媛詩緯初編詩馀集》選其《搗練子·春暮》一首,評曰:“詞家口頭語,正寫不出在筆尖頭,寫得出便輕松流麗,淡處見濃,閑處耐想,足以供人咀味,何必蘇、劉、秦、柳始稱上品?!?/p>

      這種風(fēng)格從下面這兩首詞作中亦可見一斑。

      《后庭花破子·夜思》

      朝來煙雨繁,金爐香縷翻。坐久還慵立,眠多愁夢煩。掩重門,落花流水,依稀隨斷魂。

      《蝶戀花·春愁》

      驀地東風(fēng)池上路。綠怨紅消,竟是誰分付。不斷行云迷楚樹。閉門寒食梨花雨。雨后斜陽芳草處。閑把情懷,付與東君主。便向西園飄柳絮。不能飄散愁千縷。

      《明詞史》云:葉小鸞奇慧而早夭,在明代女詞人中,歷來備受稱賞。小鸞之為人,貞靜閑雅,不事脂粉,似專以詩詞為生活。其詞中多奇句,尖新韶雅,似有意追步李清照。如《點絳唇·夏日雨景》:“雨絲幾陣,滿地桐花冷?!薄独颂陨场ご洪|》:“一縷茶煙和夢煮,卻又黃昏?!逼涿鉄捲~,皆見慧心巧思。

      沈宜修在《季女瓊章傳》說小鸞:“其愛清幽恬寂有過人者,又最不嘉拘檢,能飲酒,善言笑,瀟灑多致,高情曠達(dá),夷然不屑也?!?,此般正如葉小鸞本人在其作品《前調(diào)·蘭花》中所云:“自道全無脂粉氣。笑殺春風(fēng),紅勻桃李。幽谷芳菲誰得比。猗猗獨寄琴聲里?!?/p>

      《滿宮花·詠游春人》

      日融和,花媚嫵。粉蝶搖枝嬌舞。輕風(fēng)吹落小桃紅,燕子閑歸繡戶。草芊綿,人容與。共羨春光如許。紫騮金勒系垂楊,拾翠尋芳伴侶。

      四、詠花惜花

      女性向來有著以花自況的傳統(tǒng),這是什么原因呢?大家知道,女性和花之間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比方:美麗、聰慧、脆弱而不禁風(fēng)雨。在我國傳統(tǒng)社會里,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常常依附于男人給予而存在,以色媚人,以色事人,也因此地位極不穩(wěn)固。常因年老色衰而遭休棄之禍,故而在文學(xué)作品中有著諸多紅顏薄命之嘆,卻是通過詠花悲花表達(dá)和宣泄出來。這樣一來,女性和花之間似乎就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都t樓夢》中就有很多這樣的情況,如“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李清照詞《醉花陰》中“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而《聊齋志異》中就干脆以“花仙”、“狐妖”的形象作為人類對女性美的追求。無獨有偶,花的意象也多次在葉小鸞的作品中出現(xiàn),單《梅花》詩就一賦十首,其四中有句曰:“隔簾飄落知多少,樹下香魂應(yīng)自消?!保湓购渭??其恨何深?在她的詞作中,亦有六題八首詠花之作。

      《菩薩蠻》

      小窗前梅花一樹正開,為風(fēng)雨狼藉,作此志悼。嫩寒初放枝頭雪。倚窗深夜窺花月。曉起卷看。飄零滿畫欄。飛殘干點白。點破蒼苔碧。風(fēng)雨幾時休。巡檐索共愁。

      《洛陽春·詠柳》

      無數(shù)灞陵橋畔。離人淚染。一生空自管銷魂,只贏得,腰肢軟。陌上樓頭長見。翠絲分線。和煙幾度蕩斜暉,誤紫燕、歸來晚。

      《洛陽春·柳絮》

      點點離魂如雨,輕狂隨處。天涯不識書章堂。更陰斷,游人路。驀地送將春去。燕慵鶯憮。飄飄閃去還來,拾取渾問無語。

      《雨中花·梨花》

      淚雨瓊姿嬌半吐。又一夜,風(fēng)搖鬟霧。繡陌啼鶯,畫梁歸燕,莫便催春去。脈脈柔情慵未足,嘆寂寞、玉容難賦。今夜黃昏,明朝庭院,空鎖重門暮。

      《虞美人·看花》三首

      闌干曲護閑庭小。猶恐春寒悄。隔墻影送一枝紅。卻是杏花消瘦舊東風(fēng)。海棠睡去梨花褪。欲語渾難問。只知婀娜共爭妍。不道有人為伊惜流年。(其一)

      看花日有尋春早。撿點春光好。輕羅香潤步青春。可惜對花無酒坐花茵。昨宵細(xì)雨催春驟。枕上驚花瘦。東君為甚最無情。只見花開不久便飄零。(其二)

      一杯澹茗聊相賞。莫怪人惆悵。近來多病損紅妝。不耐蕭條清書臥琴床。侍兒漫把胭脂掃。委地還余俏。春風(fēng)著意半蹉跎。燕子不知花事已無多。(其三)

      《蝶戀花·蘭花》

      碧玉裁成瓊作蕊。馥郁清香,長向風(fēng)前倚。楚畹當(dāng)年思帝子。紫莖綠葉娟娟美。自道全無脂粉氣。笑殺春風(fēng),紅勻桃李。幽谷芳菲誰得比。猗猗獨寄琴聲里。

      《蝶戀花·海棠花》

      淺綠嫣紅開幾許。誰料西風(fēng),也解傾城蕪。酒暈盈盈嬌欲佇。檀心半吐輕含雨。剪向屏山深處貯。似笑如愁,旖旎憐還憮。低亸對人渾不語。斷腸應(yīng)恐人無緒。

      “一生空自管消魂,只贏得,腰肢軟?!薄ⅰ按猴L(fēng)著意半蹉跎。燕子不知花事已無多”此為惜花哉?亦惜己也!其父葉紹袁曾曰:“何嘗題畫?自寫真耳,一慟欲絕!”

      五、遁世之思

      小鸞之母沈宜修篤信佛教,這也給了小鸞的思想形成以深遠(yuǎn)的影響。其母沈宜修在《季女瓊章傳.》中說小鸞“性高曠,厭繁華,愛煙霞,通禪理,自恃穎姿,嘗言欲博盡今古。”禪宗中“菩提不樹,明鏡非臺”清凈無為,寬容堅忍的思想給人世間的悲劇人生找到了依托,也因此形成了小鸞遠(yuǎn)離人世、清麗脫俗的氣質(zhì)。她的遁世思想在其詞作中亦閃爍其中,隱約可見。

      《浣溪沙·送春近作》

      春色三分付水流。風(fēng)風(fēng)雨雨送花休。韶光原自不能留。夢里有山堪遁世,醒來無酒可澆愁。獨憐閑處最難求。

      《浣溪沙·書懷》

      幾欲呼天天更賖。自知山水此生遐。誰教生性是煙霞。屈指數(shù)來驚歲月,流光閑去厭繁華。何時驂鶴到仙家。

      《鷓鴣天·壬申春夜夢中作五首》其四

      雨后青山色更佳。飛流瀑布欲侵階。無邊藥草誰人識,有意山花待我開。閑登眺,莫安排。嘯吟歌詠自忘懷。飄飄仙欲乘風(fēng)去,去住瑤池白玉堂。

      也許是大姐葉紈紈的婚姻不幸使她對即將到來的婚姻產(chǎn)生莫名的愁緒,對自由愛情的向往和對封建禮教的束縛倍感惶恐的矛盾心情造成了小鸞對未來命運的不安,從而導(dǎo)致葉小鸞的詞中有著揮之不去的哀感。且小鸞于其中屢屢流露死志。

      “斷云飛盡碧天長,數(shù)枝煙柳斜陽瘦”

      “只知婀娜共爭妍。不道有人為伊惜流年?!?/p>

      “東君為甚最無情。只見花開不久便飄零”

      ……

      黃瑗介在《讀葉瓊章遺集》里云:字字?jǐn)⑵湔娉?,章章浣其天趣,成風(fēng)散雨,出口入心,雖唐宋名人亦當(dāng)避席,但訝彼正桃李之年,何為言俱逼霜露?惜花太甚,遂成刻露飄零?詠鵲未期,竟兆慘離情事。

      六、閑散生活之詠

      古代封建官僚階層亦有“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之說,此言雖有嫌于武斷而過其實者,但亦不無道理。小鸞之父葉紹袁曾為官數(shù)年,后雖憤而辭官,但其家境還是遠(yuǎn)非普通老百姓所能比之,故此,小鸞從小生活閑散,情調(diào)頗為小資。對生活的細(xì)膩感受傾注在她早期的詞作中。除前面已然敘及的《滿宮花·詠游春人》外,下面這首詞亦可見其一斑。

      《點絳唇·暮景》

      薄卷紅綃,斷霞西角斜陽遠(yuǎn)。書長無伴。閑去題花扇。獨倚欄干。看盡歸鴉遍。輕云亂。涼風(fēng)吹散。新月中天見。

      作為一個清純無忌的少女,小鸞亦自有其調(diào)皮喜鬧的一面。常嬉戲同伴,以求自娛。并也留下了此類詞作。欲比飛花態(tài)更輕。低徊紅頰背銀屏。半嬌斜倚又含情。嗔帶淡霞籠白雪,語偷新燕怯黃鶯。不勝力弱懶調(diào)箏。

      《浣溪沙·同兩姊戲贈母婢隨春》

      在其筆下,一個懷春少女形象極其張揚,近乎夸張而自得其反諷效果。其戲弄調(diào)笑意味燦然若揭,頗為傳神。同樣的情況也體現(xiàn)在下面這首詞作之中。

      《點絳唇·戲為一閨人代作春怨》

      新柳垂條,困人天氣簾慵卷。瘦寬金釧。珠淚流妝面。凝佇憑欄,忽睹雙飛燕。閑愁倦。黛眉淺淡。誰畫青山遠(yuǎn)。

      “春風(fēng)著意半蹉跎。燕子不知花事已無多”葉小鸞雖存世太短,去之匆匆,但她以其天賦異稟,詩詞創(chuàng)作取得了蔚為可觀的成就,為明詞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其無愧為明代最具才華,最具傳奇的詞壇才女。

      [1]林曉玲.論葉小鸞和她的詩歌創(chuàng)作[J].漳州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8,(1).

      [2]鄧紅梅.女性詞史[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

      [3]《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ISBN 7-980014-92-X/Z52),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11).

      [4]饒宗頤,張璋.全明詞[M].中華書局,2004.

      [5]葉天寥纂輯.午夢堂全集[M].貝葉山房,民國25年(1936).

      I207.23

      A

      1671-5993(2010)04-0034-04

      2010-07-09

      吳松青(1976-),男,湖南婁底人,廣西師范學(xué)院文學(xué)院2009屆古代文學(xué)元明清方向研究生。

      猜你喜歡
      詞作
      道教思想對張輯詞的影響
      淺論柳永詞作的“俗”
      淺議李清照詞風(fēng)格的變化與時代的關(guān)系
      以《全宋詞》為藍(lán)本看宋代歌妓詞人及其詞作
      從辛棄疾詞作看其愛國情懷背后的人生隱憂
      試論張伯端詞作的道禪合流傾向
      淺析李清照前期詞作的審美情趣
      更 正
      憑詞寄意 柔情似水——近代詞作名家韋瀚章
      論柳永詞的開拓意義
      曲靖市| 东城区| 博爱县| 兴义市| 临桂县| 贵州省| 宝坻区| 孙吴县| 察隅县| 新竹市| 鄂伦春自治旗| 宣武区| 清水县| 玛纳斯县| 镇安县| 天长市| 平果县| 五河县| 昔阳县| 辉县市| 保康县| 肇庆市| 抚顺县| 金堂县| 宁陵县| 福建省| 伊春市| 安康市| 汨罗市| 镇江市| 平山县| 米林县| 舒兰市| 日喀则市| 承德县| 荣成市| 太湖县| 罗江县| 东台市| 许昌县| 抚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