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臺州方言詞語溯源

      2010-08-15 00:44:25胡正武
      臺州學(xué)院學(xué)報 2010年5期
      關(guān)鍵詞:全傳雞子古代漢語

      胡正武

      (臺州學(xué)院 人文學(xué)院中文系,浙江 臨海 317000)

      臺州方言詞語溯源

      胡正武

      (臺州學(xué)院 人文學(xué)院中文系,浙江 臨海 317000)

      臺州方言保存了大量古代漢語要素,詞匯上保留古語的成份尤多。稅指租賃,無論出租還是承租;吃的對象可以是飯菜,也可以是酒茶,還可以是“煙”;藁是以稻草編成的置于席子下面的墊子;草表示雌性動物;端正表示事情預(yù)備停當(dāng);雞子指稱雞蛋保留古代漢語習(xí)慣用法;家生指家具工具器皿物件;掇指用雙手捧物,即“端”的音轉(zhuǎn);蹊蹺(蹺蹊)是奇怪、怪異之意;腌指食物變臭。

      臺州;方言;詞語;溯源

      臺州方言是吳方言中的一個小片,當(dāng)前方言學(xué)界稱之為吳方言臺州片。臺州方言當(dāng)中保留著大量的古代漢語遺跡,舉凡語音、詞匯、語法等均有與古代文獻(xiàn)語言相合者,普通話中許多消失了的古代漢語成份,迄今仍然活在臺州人的口頭上。此處僅以詞匯為主要對象,就古代文獻(xiàn)語言詞匯與臺州方言相合者標(biāo)而出之,略作粗淺的分析,或可為研究臺州方言以及臺州人民移民歷史文化之助云。

      一、稅:稅是名詞,如“農(nóng)業(yè)稅”“車船稅”“繳稅”。這是通用語中仍然存在的。又是動詞,租賃也,無論出租還是向人租賃都叫做“稅”,不區(qū)分出租方與租賃方。這是臺州方言中仍然在使用而通用語中已經(jīng)不用了的。如“稅屋”“稅車”“稅船”,均為日常口語詞語。其詞語來歷甚久,早就收錄于古代字典詞典和典籍之中,如西漢史游《急就篇》卷三:“種樹收斂賦稅租。”唐顏師古注:“種, 藝也。樹,植也。春夏種植,秋冬收斂,農(nóng)之常業(yè)也。斂財曰賦,斂谷曰稅,田稅曰租,皆所以供公家之用也。”[1]223-43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禾部稅:“租也。從禾兌聲?!弊猓骸疤镔x也。從禾且聲?!保?]146顏?zhàn)⒄f明“賦”“稅”“租”三者的差別:徵收錢財叫做賦,谷物叫做稅,田稅叫做租。后來詞義發(fā)展引申,就逐漸突破了原有的畛域。三國魏張揖《廣雅》:“賃、且、假、貸,僭也?!薄柏?、租、賦,稅也。”[3]可見租稅從古以來都是同義詞,即使《廣雅》時代,還可以看出租稅與“賃假貸”在詞義上的關(guān)聯(lián)性及其差異性,這就是租稅重在收受(反之則為交送物財物織物等實(shí)物的行為,是建立于古代賦稅制度的 “制度性”用詞,是義務(wù)性的;賃假貸諸詞則具有借貸之義(假即借義),后來此義逐步靠近租義,合成“租賃”復(fù)音詞,是不具義務(wù)性的。所以宋人《廣韻》也還解釋說:“稅,舒芮切,斂也。”很明顯突出其“收受租稅”的含義。中古時代文獻(xiàn)語言中此詞已經(jīng)常見,既有人物口語,也有非人物口語。如:

      1、《史記·殷本紀(jì)》:“(紂王)于是……厚賦稅以實(shí)鹿臺之錢,而盈巨橋之粟。”[4]105《史記·秦始皇本紀(jì)》:“今海內(nèi)賴陛下神靈一統(tǒng),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shù)也。”[4]239

      2、唐白行簡《李娃傳》:“生跪拜前致詞曰:‘聞茲地有隙院,愿稅以居,信乎?’姥曰:‘懼其淺陋湫隘,不足以辱長者所處,安敢言直耶?’”……生大駭,詰其鄰人。鄰人曰:‘李本稅此而居,約已周矣。第主自收。姥徙居,而且再宿矣?!ㄉ┰L其誰氏之第,曰:‘此崔尚書宅。昨者有一人稅此院,云遲中表之遠(yuǎn)至者。未暮去矣?!ㄍ蓿┙o姥之馀,有百金。北隅四五家稅一隙院?!保?]

      3、宋李衡《周易義海撮要》卷四:“損有孚者,取于民當(dāng)以誠信取之,有制‘什一而稅’是也?!保?]13-407

      其詞義在古代漢語中可謂淵源有自,在古代辭書的訓(xùn)釋中亦可窺見其詞義的引申發(fā)展脈絡(luò)。如宋人賈朝昌《群經(jīng)音辨》卷三:“稅,田租也。舒芮切?!保?]222-24宋人《大廣益會玉篇》卷十五:“稅,尸銳切,租稅也?!保?]南宋戴侗《六書故》:“稅,輸袂切,田賦也。引之則凡賦取者皆曰稅?!保?]

      二、吃:動詞,吃為漢語古今通用詞語,也是吳方言普通詞語,但吳方言中“吃”的用法與普通話有些差異。吳方言中“吃”的意義與用法保留古語的成份要大于普通話,詞義的概括性較強(qiáng),把普通話中“吃(飯)”“喝(酒)”“吸(煙)”都包括進(jìn)去了,如吳方言中可以說 “吃酒”“吃粥”“吃茶”“吃香煙”,但普通話中不能這么用。從古代文獻(xiàn)語言詞語來核實(shí),像吳方言這樣用法的“吃”也不是異端,而是漢語來源久遠(yuǎn)的傳統(tǒng)。如:

      1、唐杜甫《送李校書二十六韻》詩:“臨岐意頗切,對酒不能吃?!保?]

      2、唐寒山子詩:“低眼鄒公妻,邯鄲杜生母。二人同共老,一種好面首。昨日會客場,惡衣排在后。只為著破裙,吃他殘。”[9]

      3、《水滸全傳》第四回 《趙員外重修文殊院,魯智深大鬧五臺山》:

      智深走入店里來,靠窗坐下,便叫道:“主人家,過往僧人買碗酒吃?!鼻f家看了一看道:“和尚,你那里來?”智深道:“俺是行腳僧人,游方到此經(jīng)過,要買碗酒吃?!保?0]56

      很顯然,例一與例三都是今天通用語中不這么用的古漢語用法,臺州方言仍然如此用。吳方言中“吃”的對象包含范圍寬廣,是古代漢語原有的普通用法,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吃”的對象止限于“吃飯”“吃菜”之類,而不能與“茶”“水”“煙”之類“流體”甚至空氣相匹配,屬于古今詞義變化中范圍縮小這一類型。

      1、唐王梵志詩《草屋足風(fēng)塵》:草屋足風(fēng)塵,床無破氈臥??蛠砬覇救耄劁?zhàn)?。家里元無炭,柳麻且吹火。白酒瓦缽盛,鐺子兩腳破。

      2、《水滸傳》第二十八回 《武松威鎮(zhèn)安平寨,施恩義奪快活林》:

      眾囚徒道:“他到晚,把兩碗乾黃米飯,和些臭鲞魚來與你吃了。趁飽帶你去土牢里去,把索子捆翻,著一床乾把你卷了,塞住了你七竅,顛到豎在壁邊,不消半個更次,便結(jié)果了你性命。這個喚做盆吊。”[12]402

      四、草:表示動物性別之詞語,公為“雄”,母為“草”。如“草雞”“草鴨”“草豬”“草狗”等。這種說法也不是臺州方言獨(dú)特的東西,而是來歷甚遠(yuǎn)?!稜栄拧罚骸澳翟唬蛟弧?,晉郭璞注云:“江東呼馬曰,音舍,草馬?!保?3]牝就是雌性牲畜,牡指雄性牲畜。宋丁度等編《集韻》上聲三十五馬部 :“,牝馬。”[14]字或從牛,音舍。與草音相近。可見當(dāng)時中原語言稱雌性動物為“草”,屬于通用語,后來詞義變化了,僅保留于方言之中。如:

      3、宋文彥博《潞公文集》卷二十一《論監(jiān)牧事》:“如此則仰給度支者不多,所收馬課亦不少。大率草馬二萬,歲收六騍,為駒一萬二千。三歲之中,若失其半,猶得六千疋?!保?]1100-708

      4、明于謙《忠肅集》卷三《南征類》“兵部為邊情危急事兵科抄出”條:“又有洛東田心等村賊人約有一千余徒,搶去大曹驛放草馬二匹?!保?]1244-88-89

      五、端正:臺州方言稱將事情預(yù)先準(zhǔn)備停當(dāng)叫“端正”。如“你把飯菜燒端正”,“碗箸放端正”等等。古代文獻(xiàn)中此類用法亦有與臺州方言相合者。如:

      1、《水滸傳》第二十八回 《武松威鎮(zhèn)安平寨,施恩義奪快活林》:武松笑將起來,張青、孫二娘也笑,兩個公人正不知怎地。那兩個火家自去宰殺雞鵝,煮得熟了,整頓杯盤端正。張青教擺在后面葡萄架下,放了桌凳從頭,張青便邀武松并兩個公人到后園內(nèi)。[12]399

      2、《水滸全傳》第十九回《林沖水寨大并火,晁蓋梁山小奪泊》:

      晁蓋和眾頭領(lǐng)身邊各各帶了器械,暗藏在身上;結(jié)束得端正,卻來赴席。[10]224

      由預(yù)先準(zhǔn)備停當(dāng)引申為“事情做完了”“現(xiàn)成的”意思。這是臺州方言中“端正”的常用義。如“你人勿管什么事干(事情)都要裝端正咯好用”(你這個人不管什么事情都要準(zhǔn)備好才行)。

      3、明無名氏《平山冷燕》第六回《風(fēng)箏詠嘲殺老詩人,尋春句笑倒小才女》:原來款待是打點(diǎn)端正的,不一時,杯盤羅列,大家痛飲了一回。[17]

      4、清陳樹基編《西湖拾遺》卷十二《于忠肅萬古垂名》:“于公巡邊指授停妥,遂自回京。卻好也先要報大同之仇,率領(lǐng)勇悍,一齊殺來。郭登準(zhǔn)備端正,只要他來,號炮一聲……賊兵打死無數(shù)……”[18]180

      端正又可以組成疊詞 (重言)形式作端端正正,以強(qiáng)調(diào)其“端正”之狀態(tài)或者程度??谡Z與書面語都常用。如:

      5、《西湖拾遺》卷二十二《返魂兩度續(xù)香勾》:“(施十娘與劉小姐)兩個計較得端端正正,小姐又取出一雙穿得半新舊的繡鞋兒,遞與媽媽(指施十娘)道:‘以此為驗(yàn)?!┦镄淞死C鞋兒,并花汗巾,起身作別?!保?8]320

      6、《西湖拾遺》卷二十七《登金鰲神兵救駕》:“(吳堪)至晚間回家,見桌上飲食酒肴之類都安排得端端正正,熱氣騰騰,就象方才安排完的一般。吳堪見了驚異,猜道:‘莫非隔壁鄰母張三娘好心可憐……卻替我安排端正。’……晚間回家,飲食酒肴之類早安排端正。一連十馀日都是如此,吳堪心中甚是過意不去。[18]389

      六、雞子:雞蛋。臺州方言把禽類的卵都叫做“子”,如稱鴨蛋為“鴨子”,鳥蛋為“鳥子”;有些卵生的獸類的卵亦稱為 “某子”,“大蛇子”(蛇卵),“鱉子”,“烏龜子”。 魚和蝦蟹的卵亦叫 “魚子”“蝦子”“蟹子”。雞蛋黃就叫做“雞子黃”,雞蛋清就叫“雞子清”。煮熟的雞子叫“熟雞子”,腌制的雞子叫“腌雞子”;以此類推。它的基本意義是漢語“子”與“父母”相對的概念規(guī)定的,而此類稱呼與說法是符合漢語命名規(guī)律的,早就見諸古代文獻(xiàn)詞語中。如:

      1、漢孔鮒撰《孔叢子》卷上《居衛(wèi)第七》:“子思居衛(wèi),言茍變于衛(wèi)君曰:‘其材可將五百乘,君任軍旅,率得此人,則無敵于天下矣。’衛(wèi)君曰:‘吾知其材可將,然變也。嘗為吏,賦于民,而食人二雞子。以故弗用也?!保?]695-322

      2、南朝劉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忿狷》:“王藍(lán)田性急。嘗食雞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舉以擲地。雞子于地圓轉(zhuǎn)未止,仍下地以屐齒碾之,又不得,甚,復(fù)于地取內(nèi)口中,嚙破即吐之?!保?9]

      3、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卷二十三“問北辰是甚星”條:“天形如雞子,旋轉(zhuǎn)極如一物。”又曰:“淳曰:‘每常見山形如水漾沙之勢,想初間地未成質(zhì)之時,只是水;后來漸漸凝結(jié),勢自如此。凡物皆然。如雞子殼之類,自氣而水,水而質(zhì),尤分曉?!保?0]

      雞子是雞蛋以前的通稱,直到清人文字中都還如此。

      4、清毛奇齡 《秋雨初晴賦》:“隔江驚漁唱之來,枕畔有鵲聲之喜。于是霏霏龍燭,遠(yuǎn)與煙連;團(tuán)團(tuán)雞子,恍在霧間?!保?]1321-372

      毛奇齡用雞子來比喻太陽,便是古人用過的常套,如南北朝樂府《西烏夜飛》:“日從東方出,團(tuán)團(tuán)雞子黃。”這種名物稱謂即使晚明時期來華的洋人也不例外,可見雞子作為漢語通稱的身份,當(dāng)是毋庸置疑的。如:

      5、明萬歷年間西洋熊三拔撰 《泰西水法》卷三:“末涂以飾宮室之墻,欲令光潤者,以雞子清或桐油和之,如法擊摩之。”[1]731-953

      以雞子燒的食品亦以雞子冠名,如湯叫“雞子湯”,茶叫“雞子茶”。這些說法來歷尚矣。

      6、漢張機(jī)(張仲景名機(jī))撰,清朝徐彬注《金匱要略論注》卷三:“百合病吐之后者,百合雞子湯主之?!弊⒃唬骸巴聜?dú)舛幘簧戏?。故百合病在吐之者,須以雞子黃之養(yǎng)陰者同泉水以滋元陰,協(xié)百合以行肺氣,則氣血調(diào)而陰陽自平?!保?]734-30又同卷“百合雞子湯方”:“百合七枚,雞子黃一枚?!毙毂蜃ⅲ骸坝蚁纫运窗俸?,浸一宿,當(dāng)白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內(nèi)雞子黃攪勻,煎五分,溫服?!保?]734-30

      1、《水滸全傳》第二回 《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史家村》:

      史進(jìn)家自此無人管業(yè)。史進(jìn)又不肯務(wù)農(nóng),只要尋人使家生,較量槍棒。[10]22

      2、《水滸全傳》第四回 《趙員外重修文殊院,魯智深大鬧五臺山》:

      待詔(打鐵店里伙計)道:“師父,肥了不好看,又不中使。依著小人,好生打一條六十二斤的水磨禪杖與師父,使不動時,休怪小人。戒刀已說了,不用分付,小人自用十分好鐵打造在此。”智深道:“兩件家生,要幾兩銀子?”待詔道:“不討價,實(shí)要五兩銀子。”[10]55

      這個用例中說得分明,兩件家生就是魯智深向打鐵店訂的禪杖和戒刀。這兩件兵器就叫做家生,就如北方方言也叫做“家伙”一般。今臺州方言的意義、用法與《水滸傳》中的“家生”是一樣的,如家里的家具農(nóng)具都叫做家生,《水滸傳》中宋江吃酒時用的器皿叫做“家生”,在臺州方言中便是如此這般的用法。

      3、《水滸全傳》第三十八回《及時雨會神行太保,黑旋風(fēng)斗浪里白跳》:

      戴宗叫酒保來問道,卻才魚湯,家生甚是整齊,魚卻腌了,不中吃。別有甚好鮮魚時,另造些辣湯來,與我這位官人醒酒。[10]470

      4、《水滸傳》第二十九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武松醉打蔣門神》:

      轉(zhuǎn)過來看時,門前一帶綠油闌干,插著兩把銷金旗,每把上五個金字,寫道:“醉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币贿厧獍刚桀^,操刀的家生;一壁廂蒸作饅頭,燒柴的廚灶。[12]416

      “家生”在小說如《水滸傳》中用得很頻繁,在今天來看好像是個方言詞語,但在古代應(yīng)該是一個漢語通用詞語,不限于吳方言使用。

      八、掇:用雙手端東西。如“掇條凳來”,“掇盆水來”,“掇塊石頭來”,“這塊石頭忒重,掇勿動”。掇是入聲字,《廣韻》“丁括切”,入聲末部,端紐字。北方方言中表示這個意義的“端”應(yīng)當(dāng)就是古代漢語“掇”的音轉(zhuǎn),即從古代漢語的入聲韻轉(zhuǎn)變?yōu)殛柭曧崱?/p>

      1、《水滸全傳》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銷金帳,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太公道:“既然師父不忌葷酒,先叫莊客取酒肉來?!睕]多時,莊客掇張桌子,放下一盤牛肉,三四樣菜蔬,一雙箸,放在魯智深面前。[10]63

      又同回:智深道:“你們自去躲了?!碧c眾莊客自出外面安排筵席。智深把房中桌椅等物都掇過了;將戒刀放在床頭,禪杖把來倚在床邊,把銷金帳子下了,脫得赤條條地,跳上床去坐了。[10]65

      2、《水滸傳》第二十五回 《王婆計啜西門慶,淫婦藥鴆武大郎》:

      王婆道:“有甚么難處!我?guī)湍惚懔??!蹦瞧抛颖惆岩滦渚砥?,舀了一桶湯,把抹布撇在里面,掇上樓來。?2]365

      3、《水滸全傳》第九十回 《五臺山宋江參禪,雙林鎮(zhèn)燕青遇故》:

      多樣時,童子點(diǎn)上燈來,閉了窗格,掇張桌子,鋪下五六碟菜蔬,又搬出一盤雞,一盤魚,及家中藏下的兩樣山果,旋了一壺?zé)峋?。?0]1096

      九、蹊蹺(蹺蹊):這是一個雙聲連綿詞,臺州方言一般都說蹊蹺,是指奇怪、怪異之意。如“這事干真蹊蹺”、“這件事干做來介蹊蹺”、“這話講來介蹊蹺”。從詞的屬性來說,這是個聯(lián)綿詞,它的含義是兩個音節(jié)相連而表現(xiàn)的,不可分拆。從結(jié)構(gòu)上看,蹺蹊,蹊蹺只是詞序的互倒,意義相同?!端疂G傳》中出現(xiàn)的用例以“蹺蹊”較多,也有用“蹊蹺”的,含義并無兩樣。如:

      1、《水滸傳》第二十五回《王婆計啜西門慶,淫婦藥鴆武大郎》:

      何九叔心中疑忌,想道:“這人從來不曾和我吃酒,今日這杯酒,必有蹺蹊。”兩個吃了一個時辰,只見西門慶去袖子里摸出一錠十兩銀子,放在桌上,說道:“九叔休嫌輕微,明日別有酬謝?!薄尉攀逍闹幸杉桑抢飳に嫉溃骸斑@件事卻又作怪!我自去殮武大郎尸首,他卻怎地與我許多銀子?這件事必定有蹺蹊。”[12]366-367

      2、《水滸傳》第二十六回《鄆哥大鬧授官廳,武松斗殺西門慶》:

      (何九叔)老婆說道:“……如今這事有甚難處,只使火家自去殮了,就問他幾時出喪。若是停喪在家,待武松歸來出殯,這個便沒甚么皂絲麻線;若他便出去埋葬了,也不妨;若是他便要出去燒他時,必有蹺蹊?!保?2]371-372

      3、《水滸傳》第二十八回《武松威鎮(zhèn)安平寨,施恩義奪快活林》:

      武松道:“我待吃殺威棒時,敢是他說救了我是么?”那人道:“正是小管營對他父親說了,因此不打都頭?!蔽渌傻溃骸皡s又蹺蹊!我自清河縣人氏,他自是孟州人,自來素不相識,如何這般看覷我?必有個緣故?!保?2]405

      4、《水滸全傳》第二十回《梁山泊義士尊晁蓋,鄆城縣月夜走劉唐》:

      只見一個大漢,頭帶白范陽氈笠兒,身穿一領(lǐng)黑綠羅襖,下面腿護(hù)膝,八搭麻鞋,腰里跨著一口腰刀,背著一個大包,走得汗雨通流,氣急喘促,把臉別轉(zhuǎn)著看那縣里。宋江見了這個大漢走得蹺蹊,慌忙起身趕出茶房來,跟著那漢走。[10]239

      5、《水滸全傳》第四十六回《病關(guān)索大鬧翠屏山,拚命三火燒祝家店》:

      石秀道:“你卻怎地對哥哥倒說我來調(diào)戲你?”那婦人(楊雄之妻潘巧云)道:“前日他(指楊雄)醉了罵我,我見他罵得蹺蹊,我只猜是叔叔看見破綻,說與他。到五更里,又提起來問叔叔如何,我卻把這段話來支吾,實(shí)是叔叔并不曾恁地?!保?0]583

      6、《水滸全傳》第九十九回《花和尚解脫緣纏井,混江龍水灌太原城》:

      當(dāng)下二人縛了馬靈,三人腳踏實(shí)地,徑望汾陽府來。戴宗再問魯智深來歷,魯智深一頭走,一頭說道:“……灑家見他走的蹊蹺,被灑家一禪杖打翻,卻不知為何已到這里?!保?0]1177-1178

      十、腌:食物不新鮮或變質(zhì)有臭氣。臺州方言將這樣的情形叫做“腌”,如“腌冷粥”、“飯腌矣”、“菜腌矣”。主要是熱天時節(jié)飯菜容易變質(zhì),敗人胃口。與北方話的“餿”含義相同。食物腌了的氣味叫“腌氣”,“腌臭”?!半绯簟庇忠隇樾稳菰~,表示討人厭。這樣的說法源自古漢語,而且其說法流布范圍不僅吳語區(qū)。梁顧野王《玉篇》卷七:“腌,於瞻、於劫二切,漬肉。《蒼頡篇》云:‘酢淹肉也’。”[6]36又“,於炎切,又於紺切,也。”[6]135清吳江陳啟源《毛詩稽古編》卷三《谷風(fēng)》:“九英根大而味短,削凈為菹甚佳。今燕京入以瓶藏之,謂之閉甕菜。”[1]85-369又同卷《谷風(fēng)》:“宗懔《荊楚歲時記》云:藏荷以備冬儲。”[1]宋衛(wèi)《禮記集說》卷六十六“恒豆之菹,水草之和氣也。其醢,陸產(chǎn)之物也。加豆,陸產(chǎn)也。其醢水物也”條引嚴(yán)陵方氏曰:“菹,菜也?!保?]118-409-410由此可知,腌本指用醋(酢即古醋字)浸漬肉,或者用鹽腌制肉以防腐爛,而這種腌制起來的肉都會有一種不新鮮的、陳腐的“腌氣”,不僅“腌肉”有“腌氣”,而且“腌菜”也有“腌氣”,引申之凡是食品變質(zhì)(餿)有腌氣都叫做“腌”,這就是表示食品變質(zhì)有臭氣的“腌”的意義來源。“”與“腌”字本來含義就其差別來說,腌是腌肉是以醋腌菜,《說文》:“菹,酢菜也?!保?]24《釋名》:“菹,阻也。生釀之,遂使阻于寒溫之閑,不得爛也?!鼻瀹呫湓疲骸捌渥髦疇?,以醯與葷菜(葷菜指蒜蔥辛味之類)淹之,殺肉及腥氣也。是生釀之者也?!保?3]因兩者都是腌制食品,有相同的讀音,作為同義詞甚至于同源詞來看也是可以的。如:

      1、《水滸全傳》第三十八回《及時雨會神行太保,黑旋風(fēng)斗浪里白跳》:

      “戴宗叫酒保來問道:‘卻才魚湯,家生甚是整齊,魚卻腌了,不中吃。別有甚好鮮魚時,另造些辣湯來,與我這位官人醒酒。’”[12]470

      現(xiàn)代漢語是古代漢語的繼承與發(fā)展,現(xiàn)代方言也是古代漢語的繼承與延續(xù)。周志鋒云:“現(xiàn)代方言是古代漢語尤其是近代漢語的延續(xù)。從理論上講,絕大部分方言詞都可以找到自己的 ‘源頭’?!保?2]此文所釋十條詞語,便是以古代文獻(xiàn)語詞與現(xiàn)實(shí)方言詞語相印證的嘗試。

      [1]漢史游.急就篇[M]//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漢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63.

      [3]三國魏張揖.廣雅[M].清王念孫疏證.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59.

      [4]漢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2.

      [5]唐白行簡.李娃傳[M]//李時人.全唐五代小說.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8:624-627.

      [6]梁顧野王.玉篇[M].宋陳彭年等重修.北京:中華書局,1987:74.

      [7]宋戴侗.六書故[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xué)院出版社,2006:547.

      [8]清仇兆鰲.杜詩詳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88.

      [9]唐寒山子.寒山子詩集[M]//清彭定求等.全唐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976.

      [10]明施耐庵,羅貫中.水滸全傳[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11]唐王梵志.王梵志詩校輯[M].張錫厚校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98.

      [12]明施耐庵,羅貫中.容與堂本水滸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3]清郝懿行.爾雅義疏[M].北京:中國書店,1982:下七之六.

      [14]宋丁度.集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409.

      [15]晉陳壽.三國志[M].北京:中華書局,1959:496.

      [16]唐房玄齡等.晉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1986:1508.

      [17]佚名.平山冷燕[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3:67.

      [18]清陳樹基.西湖拾遺[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19]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M].余嘉錫箋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886.

      [20]宋黎靖德.朱子語類[M].北京:中華書局,1986:535.

      [21]漢劉熙.釋名疏證補(bǔ)[M].清王先謙撰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208.

      [22]周志鋒.明清小說俗字俗語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6:189.

      On Origin of Words in Taizhou Dialect

      Hu Zhengwu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Taizhou University,Linhai,Zhejiang 317000)

      Taizhou dialect has been kept substancial language elements of old Chinese, specially on words.For example,tax in dialect means lease and rent;the verb used on wine and tea instead of drink;“ca o”means female;“ji zi”means egg;“jia sheng”means household utensils;“yan”means food goes to bad,etc.

      Taizhou,dialect;word;origin

      H173

      A

      1672-3708(2010)05-0009-05

      2010-05-18

      胡正武(1960- ),男,浙江臨海人,教授,從事漢語史研究。

      猜你喜歡
      全傳雞子古代漢語
      “信、達(dá)、雅”的藏譯實(shí)踐
      ——關(guān)于藏譯名著《水滸全傳》中的人物綽號翻譯
      西藏研究(2021年4期)2021-12-06 02:02:10
      如何學(xué)習(xí)掌握古代漢語詞義*——何九盈先生《古漢語詞義叢談》評介
      破譯童年成長的心靈密碼 讓燦爛的陽光溫暖童年的夢——《小香咕全傳》
      留學(xué)生古代漢語教學(xué)設(shè)計探索——以《遠(yuǎn)水不救近火》為例
      雞子不認(rèn)得鴨子
      《胡雪巖全傳》創(chuàng)作手法的啟迪
      雞子黃功效及臨床應(yīng)用探討*
      提升學(xué)生在古代漢語課堂中參與性的應(yīng)用對策
      急躁的人
      淺談雞子在《傷寒雜病論》中的應(yīng)用
      修文县| 醴陵市| 柳江县| 广丰县| 北川| 日喀则市| 吉安市| 济阳县| 滨海县| 辽源市| 徐汇区| 巴林右旗| 怀安县| 西宁市| 无为县| 南漳县| 贺州市| 甘洛县| 永春县| 清徐县| 双柏县| 永城市| 花垣县| 西乡县| 吉安县| 赫章县| 萍乡市| 高尔夫| 新竹县| 柳林县| 双城市| 南川市| 双辽市| 辛集市| 阜平县| 阜新市| 宁德市| 灵台县| 普兰店市| 连江县| 宁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