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鎮(zhèn)勝
(潮州廣播電視大學(xué),廣東 潮州 521011)
“酒”歷來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人騷客經(jīng)常吟詠的意象?!熬啤苯o文人提供了創(chuàng)作的源泉和靈感。他們往往借“酒”抒情言志。男性文人喜歡與“酒”為友,女性文人也不例外,李清照就是典型的例子。她跟男性一樣的愛酒、飲酒、吟酒,且一點不遜須眉。
在李清照現(xiàn)存的四十多首詞里,至少有20首詞是涉及“酒”的?!熬啤痹诶钋逭盏脑~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李詞中的一個重要意象。無論是歡快的少女時期,還是美滿的婚姻時光,或是無依無靠的寡居生活,“酒”都伴隨她一路走了過來,這其中有喜有樂,有悲有哀。酒與她的詩詞一樣,隨著她人生經(jīng)歷的跌宕起伏而變化,顯得多姿多彩。跟著酒,我們可以看到活生生的、熱愛生活的李清照,品讀到她那鮮明的、敢于向封建禮教挑戰(zhàn)的鏗鏘個性,并感受到她那細膩的、男性文人所不能比擬的情感世界。
少女時期的李清照生活在無憂無慮的幸福之中。她出生在一個經(jīng)濟富裕、文化環(huán)境優(yōu)越的家庭里。又因為父母思想開明,李清照比同齡人少了幾分封建禮教的束縛,多了一片難得的自由天空。少女時期的李清照并不知人間疾苦為何物,她的生活是無憂無慮、天真歡快的?!澳昴暄├铮2迕坊ㄗ怼笔窃~人早年生活的寫照。純真、歡樂、閑適是這一時期的基調(diào)。詞人對生活充滿了激情,這一時期的“酒”意象反映了她無憂無慮的生活,彰顯了她生命的活力。如: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
這首詞正是她少女時代幸福、歡快生活的一個縮影。夕陽西下、湖面蕩漾云彩的倒影、婷婷佇立的荷花,歸巢待宿的鷗鷺,這本是一幅恬靜的圖畫??蛇@幅恬靜的圖畫因酣醉的少女的誤闖而被打破。小船無方向地亂劃,驚慌的鷗鷺到處亂飛……這一切的亂卻在無意中給寂靜的畫面注入了生機,而人與池塘、飛鳥自然地融為一體,展現(xiàn)了一幅傍晚水鄉(xiāng)催舟圖。而這生機盎然的圖畫應(yīng)該歸功于酒。不是嗎?要不是因為詞人酒興大發(fā),以至“沉醉不知歸路”,就不會有“誤入藕花深處”的迷惘,也就不會有這一幅可賞之景了。
昨夜雨疏風(fēng)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如夢令》)
暮春早晨,詞人醒來,酒意未消,但她不是先顧及自己,而是關(guān)心經(jīng)過了一夜風(fēng)雨摧殘的海棠?!皯?yīng)是綠肥紅瘦”表達了詞人對于春天逝去的婉惜。詞人是一個感觸敏銳、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人,自然中的花草樹木的變化都會引起她的情感波瀾。還有“坐上客來,尊中酒滿,歌聲共,水流云斷”(《殢人嬌》),詞人邀友相聚、舉杯飛觴、縱歌抒懷、你唱我和,歌聲嘹亮悠揚,上遏白云、下斷流水。歡樂之情溢于言表,詞人的興致也達到了極點。這個時期的李清照是一位快樂活潑、天真爛漫的少女,是一位善于捕捉生活氣息,表達情感變化的少女。酒誘發(fā)了李清照的意趣,激發(fā)了她的創(chuàng)作靈感。酒成了她吐露心聲、抒發(fā)情感的工具。詞人的生活激情就在這花香酒意中得以完美地表現(xiàn)。
少女時期的李清照好酒,但她只是喜愛飲酒時的那份閑情逸致,那種雅興,也享受醉酒時給她帶來的不同于非醉狀態(tài)的創(chuàng)作靈感。而她結(jié)婚之后飲酒,則大多是思念在外的丈夫,描寫閨中寂寞的生活,抒發(fā)對遠游丈夫的思念。
李清照十八歲時嫁給了二十一歲的太學(xué)生趙明誠。趙明誠潛心于金石的考錄,夫婦志趣相投,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并常常吟唱詩詞。正因為他們夫妻間的愛情生活這么美滿、幸福,所以離別,即使是暫時的,也會給彼此帶來莫大的痛苦。他們都是性情中人,而李清照又是個情感細膩、豐富,感觸敏銳的女人,所以每次與丈夫離別,都讓她“惜別傷離方寸亂”。在與丈夫分別的日子里,李清照飽受了相思之苦,離別把她折磨得“人比黃花瘦”(《醉花陰》)。這時候,女詞人只有借酒寄托心中的相思之苦。
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鐘已應(yīng)晚來風(fēng)。瑞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時空對燭花紅。(《浣溪沙》)
詞人飽受離別相思之苦的折磨,只好借酒消愁,而杯深酒膩,飲酒未酣,人卻已醉,難以自持?!半U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念奴嬌》)。女詞人閑來無事,于是寫幾首險韻詩消磨時光??墒?,連險韻詩也寫好了,一看天色,卻還早。沒有辦法,只好再喝兩杯悶酒,讓頭腦暫時麻木。然而詩成酒醒之后,無端愁緒重又襲上心頭。作者借“酒”寫出了自己的孤獨寂寞,表達了與丈夫離別之后的思念和愁苦的感情。
在重陽節(jié),因思念遠游的丈夫,女詞人“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醉花陰》)。 其實,喝“酒”是“瘦”的原因,而“瘦”是喝“酒”的結(jié)果,但女詞人卻巧妙地將自己的消瘦與受風(fēng)霜摧殘的黃花作比較,將自己受離愁的煎熬細致入微地表達了出來。而這種人與黃花的獨特比較,如果不是感情細膩、豐富且自身有這種情感經(jīng)歷的女子,那可是難以做到的。清代周濟曾在《介存齋論詞雜著》中評價李清照的詞,說是“閨詞最優(yōu)”。在這些詞作里,我們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李清照,她一手握著酒壺,一手把著酒杯,自斟自飲,自吟自唱,盡情地釋放自己的情感,將心中的思念溶于酒中,與酒一起沉淀于作品中,留給了后世。
由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少女到心中有所牽掛、對愛情執(zhí)著追求而飽受相思之苦的少婦,李清照一直沒有改變飲酒這一愛好。同時,她也常常借酒抒懷。酒是伴隨著她一起長大的朋友,它理解李清照,尤其在國破家亡的困境中,酒更是成了李清照唯一可以傾訴衷情的知己。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滅了北宋,趙構(gòu)將都城南遷。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開始逃亡江南。靖康四年(公元1129年),趙明誠在赴湖州太守的路上染上了疾病,在建康病故。李清照忍受著喪夫之痛,帶著精心保存的金石書畫來回奔波在追隨趙構(gòu)的路上。而一路的顛簸卻讓他們夫婦精心收藏的金石書畫散失殆盡。亡國之恨,喪夫之痛,顛簸之苦,把李清照推進了悲劇的深淵。如:
風(fēng)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故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沉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菩薩蠻》)
在一個風(fēng)和日麗的初春早晨,女主人卻無心思欣賞美景,心中只有對故國鄉(xiāng)土的無限懷念的深情。想著歸鄉(xiāng)遙遙無期,女主人發(fā)出了“故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的呻吟。這時候的酒,可是一杯苦酒,但女主人還是頻飲至醉。無非就是想借它來麻痹自己那不堪承受的心。因為只有在醉了的時候,才能得到片刻的解脫,忘卻那亡國之痛。然而,在善感的女詞人心中,思切已深的故鄉(xiāng)是那么容易忘卻的嗎,她常常在夢中“認(rèn)取長安道”(《蝶戀花》)。
生活中的遭遇使李清照與“酒”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這時的酒已不是單純的消遣,也沒有飲酒賦詩的情調(diào),它是李清照心靈的哀歌,是李清照消愁的工具。
文人常?!敖杈葡睢?。曹孟德有“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短歌行》)的悲壯豪言。李太白在《將進酒》中也灑脫地說:“五花馬,千斤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钡钋逭展P下的“借酒消愁”卻有著不同于一般人的凄涼滋味。因為她懷著太重的思鄉(xiāng)念夫之痛: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添字采桑子》)
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共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孤雁兒》)
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蝶戀花》)
經(jīng)歷了種種磨難,李清照的情感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她筆下的愁絕不是一般的閑愁,而是真正的深哀巨痛,所以這杯酒喝起來是多么的苦,苦得難以下咽?!堵暵暵房梢哉f是李清照這一時期情感的最佳表露: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十四個疊音字營造了一個凄涼、蕭條、慘寂的環(huán)境氛圍,而在這樣“乍暖還寒的時候”,遭受一系列打擊的女主人更是愁緒滿懷,只好借助飲三兩杯淡淡的水酒來排遣這一直壓在心頭上的濃濃哀愁。但是,這酒也敵不過“晚來風(fēng)急”,實際上是“借酒消愁愁更愁”,酒有多醉實是愁有多深。女詞人借用“滿地黃花堆積”婉轉(zhuǎn)地折射出自己現(xiàn)在無人理會,到處漂泊的凄涼樣。守著窗兒,看著逐漸降臨的黑暗,細聽著梧桐細雨,可這些只能加深她心中的哀愁。“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是女詞人心中的強烈哀嘆。通過酒,我們感受到了女主人那無依無靠、飽受煎熬的痛苦的情感世界。
李清照是一個感情豐富細膩、敢愛敢恨的女子,是一個性格豁達開朗、敢說敢做、極富膽識的女子,她完全是女中豪杰。清代詞學(xué)家沈曾植在《茵閣鎖談》中曾這樣評價李清照:“易安倜儻,有丈夫氣,乃閨閣中之蘇、辛,非秦、柳也”,“閨房之秀,固文士之豪也”。所以,我們欣賞李清照敢于飲酒,其實是欣賞她那份難得的豪氣,欣賞她敢于沖破封建禮教的束縛,欣賞她敢于向 “女子無才便是德”、“文采非女子之事”的正統(tǒng)道德挑戰(zhàn)的勇氣。
酒,讓李清照釋放了作為女性的魅力;也正是酒,讓我們加深了對李清照的了解。現(xiàn)今文壇幾乎都承認(rèn)李清照是我國古代唯一能與男性文人分庭抗禮的女文人,這并沒有抬高李清照,單從她寫“酒”的詞篇中就可得到證明。
[1]徐北文.李清照全集評注.濟南出版社,1990.
[2]王仲厚.唐宋詞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4.
[3]王步高,劉材.李清照·辛棄疾全集.珠海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