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芳,龔 軼
(江西九江學院外國語學院,江西九江 332005)
會話含義與聽力教學*
李雪芳,龔 軼
(江西九江學院外國語學院,江西九江 332005)
聽力教學的重要地位日益顯著,而會話含義理論是語用學領(lǐng)域的一個重要理論,本文將通過具體事例來說明該理論對英語聽力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并對聽力教學提出幾點建議。
會話含義;聽力教學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交談的雙方出于一定的目的和原因往往不直接表達他們的真實想法,而是通過間接的方式,委婉、含蓄的表達其真實想法,這就導致了語言的字面意義和話語意義的不一致,這就是會話含義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會話含義理論是語用學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該理論是 Grice于 1967年在哈佛大學提出的,是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下分析語言,解釋話語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Grice認為,在所有的言語交際中,為了保證交談的順利進行,交談的雙方一般都應遵守的一定的原則,他把這種原則稱為合作原則 (cooperative principle),它由四條準則構(gòu)成:
(1)數(shù)量準則 (QuantityMaxi m):①使自己所說的話達到所要求的詳盡程度。②不能使自己所說的話比所要求的更詳盡。
(2)質(zhì)量準則 (QualityMaxim):①不要說自己認為不真實的話。②不要說自己認為缺乏足夠證據(jù)的話。
(3)關(guān)聯(lián)準則 (Relation Maxim):說話要貼切,與目標相關(guān)聯(lián)。
(4)方式準則 (MannerMaxim):①避免晦澀的詞語。②避免歧義。③說話要簡要,避免累贅。④說話要有條理。
但是 Grice注意到人們在實際會話中出于一定的目的,常常不遵守這些準則,有時故意違反某些準則,這就使得聽話者要通過說話者話語的字面意義推測出話語的隱含意義,即說話者的真正意義,也就是會話含義。會話含義有時是無意中產(chǎn)生的,然而更多的時候卻是出于禮貌或出于調(diào)侃或出于諷刺,有意而為之。所以日常交際中只理解話語的字面意義是不夠的,必須要理解說話人的真正含義,這就要求聽話人必須結(jié)合一定的語境及其他有關(guān)背景知識,推導出所說話語的隱含意義,聽力教學中尤為重要,因為在英語聽力教學中,很大一部分聽力測試題都不會使聽者能夠不假思索的直接從聽力材料中獲取答案,聽者必須結(jié)合當時的語境和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或者一定的常識和生活經(jīng)驗,再經(jīng)過一定的推導,從而得出說話人的真正意思,即該句子的會話含義,然后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這種情況在涉及到聽力中的 statements和 dialogue這兩類題目中尤為明顯。因為理解句子的會話含義是個復雜的認知過程,關(guān)系到是否真正理解講話人的話語意圖從而選出正確答案,所以在聽力教學中重視會話含義理論,幫助學生掌握該理論的應用,從而正確推斷話語的真正含義顯得非常重要。
下面將選取聽力材料具體的分析其會話含義的產(chǎn)生,并論述其推導過程,從而在聽力理解過程中做出正確的選擇。
(一)違反“質(zhì)量準則”產(chǎn)生會話含義
M:How is Peter’s education?
W:He is quite well read.He’s ever heard of Shakespeare.
Q:What does the woman imply?
A Peter’s education is very poor.
B Peter’s education is better than the average.
C Peter’s education is good.
D Peter’s education is excellent.
對話中女士沒有直接告訴男士 Peter的受教育程度,而是違反了“質(zhì)量準則”,說出“他聽說過莎士比亞”這句話。因為在當時的認知語境下,稍微有一點英國文學知識的人都會知道莎士比亞在西方是家喻戶曉的,女士這樣說實際上是在說反語:彼得的知識水平很差,這樣說比較客氣委婉而且具有諷刺效果。通常情況下,違反質(zhì)量準則常常會產(chǎn)生暗喻、反語、譏諷、夸張等修辭效果。學生如果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識,根據(jù)會話含義理論并結(jié)合具體語境就可做出正確選擇A。
(二)違反“數(shù)量準則”產(chǎn)生會話含義
W:John,what are you doing on your computer?Don’t you remember your promise?
M:This is not a game. It’s only a cross word puzzle that helps increase my vocabulary
Q: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olleagues. B Husband and wife.
C Employer and employee. D Mother and son
本題中女士使用了一個疑問句和反問句,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她說話的語氣比較嚴厲,完全是一副教訓人的口氣。而John則申辯說自己不是玩游戲而是在背中詞,這時,聽者就應該在大腦建立一種聯(lián)系:雙方是什么關(guān)系才會有以上的對話呢?可以把備選的四個答案進行對比,只有 D選項最符合兩者身份。這是發(fā)生在母子之間的對話,媽媽擔心兒子玩物喪志,提醒他不能沉迷電腦游戲,而兒子解釋自己只是在填字謎來增加詞匯量。
回答這類問題,關(guān)鍵是從信息差中尋找會話含義的關(guān)聯(lián)點,建立對話中信息間的聯(lián)系,然后結(jié)合生活常識進行對照、排除才能確定合理的答案。
M:Press t welve please,thank you.
W:You are welcome.That’swhere I’m going to.
Q:Where did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laundry. B In an elevator.
C In a library. D In a bakery.
這種情況在聽力對話中,表現(xiàn)為信息量不足,要求考生借助關(guān)鍵詞來判斷說話人的身份、職業(yè)、方位等。這則對話短短數(shù)語,乍一看不知所云,因為兩句禮貌用語不能為回答問題提供任何信息,另外兩句,女士說“請按 12”,男士說“我也去哪兒”,兩句話表面看起來也沒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但是聽完后,聽者在大腦里可建立一種關(guān)聯(lián),按一下就可以去的地方,在結(jié)合四個選項就可以得出答案為 B,對話發(fā)生在電梯里。
(三)違反“關(guān)聯(lián)準則”產(chǎn)生會話含義
根據(jù)關(guān)聯(lián)準則,說話人之間的談話應該是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一旦出現(xiàn)答非所問的情況。就表明說話人要傳遞言外之意,這個時候要特別引起注意。
M:Where’s the roast beef?
W:The dog looks happy.
Q:What does the woman i mply?
A She didn’t know B The dog had it
C The woman had it D The dog is happy
此處女士沒有直接回答男士的問題,而是說了一句看似毫無關(guān)系的話“狗看起來很高興”。這時聽者就要注意,該女士故意違反關(guān)聯(lián)準則說出了一句看似毫無相關(guān)的話肯定與上句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否則聽力題目測試者也不會出這道題目來進行測試。結(jié)合上下句,聽者就會得出該句的會話含義:就是烤牛肉被狗吃了,做出正確選擇 B。
M:Look!The view is fantastic,could you take a picture of me with the lake as a background?
W:I’m afraid I’ve run out of film
Q: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woman iswatching an exciting film with the man
B The woman cannot take a photo of the man
C The woman is running toward the man
D The woman is filming the lake.
在這個例子中,女士的回答很顯然違反了關(guān)聯(lián)準則。直接拒絕男士的要求會帶來難堪和尷尬,于是她選擇了用委婉的方式告知他膠卷用完了,也就意味著不能給他照相。故 B是正確答案。
(四)違反“方式準則”產(chǎn)生會話含義
M:Let’s get the kids something.
W:OK,but I vote I-C-E-C-R-E-A-M-S.
Q:Why did the woman say it thatway?
A She doesn’t want the children to know what she is talking about.
B The children ask too much for ice creams.
C She wants to show herwit in dealingwith children.
D She is just humorous.
男士說要給孩子們拿些吃的,女士建議冰激凌,根據(jù)方式準則說話要避免晦澀的詞語、要簡要,可是該女士卻明顯的違反了該準則,她是為了不引起孩子們的哄動,所以用了一個政治用語 vote,同時又采用不一般的方式來表達 ice creams這個詞語,這樣大人可以理解,而孩子們卻不知道所說的是什么吃的,所以選 A。
W:You didn’t seem terribly enthusiastic about the play.
W:You must kidding.If I had applauded any harder,I’d have broken my hand.
Q:What does the woman imply?
A she didn’t like it B She like it verymuch.
C She have broken her hand D The man like it
這個例子中,這位女士違反了方式準則,她的表達看起來羅嗦,信息多余與“表達要簡明扼要”相矛盾,但是實際上該女士用虛擬句式來描繪自己看劇時拼命鼓掌的情形,更生動的說明了她非常的喜歡那個劇。所以選擇 B。
1、教師可以把會話含義理論引入到聽力教學中,幫助學生應用這一理論來分析聽力材料中的信息,對聽力材料中的“言外之意”進行正確理解,增強學生的聽力技巧,并培養(yǎng)學生洞察非語言性暗示的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2、幫助學生擴大詞匯量,理解詞匯和句子所具有的文化意義和在不同語境下所含有的不同意義。
3、補充文化背景知識,掃除學生因風俗習慣差異引起的聽力理解障礙。因為,話語意義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對文化傳統(tǒng)和風俗習慣的理解。在聽力教學中,由于談話雙方在價值觀、世界觀、文化背景、社會習俗和行為方式等方面的差異,會話含義常常成為跨文化交際中的一個障礙,所以老師也應該注重文化知識的講授。
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是一個長期而又重要的過程,教師如果可以把會話含義理論引入到教學實踐中,并注重培養(yǎng)學生應用該理論來解決聽力中遇到問題的能力,那么經(jīng)過一定的訓練和積累,學生也會慢慢的學會用合作原則推斷話語的會話含義,在聽力過程中學生也會有意識地將零散的語言知識、背景知識、社會常識等信號關(guān)聯(lián)起來,獲得話語的真正意義,即話語的會話含義,選擇出正確答案,增強自身的聽力水平。因此,若語言教師和學生在聽力的教與學中能很好地利用會話含義理論,聽力理解的教與學必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 [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2]劉世娟,孫邊旗.英語聽力中的會話含意陰[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6,(6):135-137.
[3]王晉瑞.話語隱含理論及其在聽力理解中的應用 [J].上海電力學院學報,2004,(12):53-56.
[4]趙佳,王丹.會話含意理論對聽力理解的作用分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7,(2):146-148.
2010-09-11
李雪芳 (1982-),女,陜西西安人,碩士研究生,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