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 鶯
(欽州學院 中文與傳媒學院,廣西 欽州 535000)
自古以來就有女人為水而男人為泥的說法。池莉的小說《水與火的纏綿》,說的女人是水,男人是火嗎?還是水般的冷靜與火般的熱情或是情與欲的水深火熱?水火不相容,卻又何來纏綿?從題目就可見作者對于女性人生的思考,更是確切地反映了當代女性生活的困境——不相容卻又不得不糾纏在一起。在當今社會,女性仍受到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與扼制及家庭的羈絆,而偶爾的反叛卻也是扭曲的、放縱的,又帶有深深的自慚與悔恨。女性的生活困境,千年來只不過是形式的有所改善,在精神上受到奴役,從來沒有停止過。
傳統(tǒng)思想對女性的扼制,比我們想象中的要深得多。傳統(tǒng)的門戶觀念、操守觀及男權意識的壓制在女性生活中烙下深深的印痕。
《水與火的纏綿》的女主人公曾芒芒就有著很深的門當戶對的思想,她對于只有高中文化、父親是剃頭師傅、母親是不識字的菜農的鍋爐工鄺園有好感,可想到家庭出身就避而遠之。她對未來配偶和家庭的理想是:“曾芒芒的丈夫,無論是從事什么工作,一定是卓有成就的。他將是一個深負重望的人。他的同事中,有不少鶴發(fā)童顏的老人,他們是國家的棟梁,丈夫把她帶到單位去,謙恭而又驕傲地對這些老人介紹說:‘這是我的妻子?!麄兊募彝?,明亮而安靜,一塵不染,東西都擺放在應該擺放的地方。……這位丈夫是誰呢?……他不可能是鄺園?!保?](P28)曾芒芒喜歡自己的男朋友的家庭有名望,有大人物,有氣派,有胸懷,有良好的教養(yǎng),而高勇的家庭切合了這些條件,自然而然高勇就成為理所當然的男友最好人選了。
傳統(tǒng)的操守觀使男女雙方在真愛面前望而卻步。曾芒芒在遇到自己心儀的對象常聲遠時,由于對方有女朋友,又是男朋友的好朋友,盡管彼此心中有愛,可“他們都是品德高尚的人,至少他們都認為自己是品德高尚的人。至少他們都在努力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2](P162)于是他們抑制住了彼此的情感。當曾芒芒發(fā)現(xiàn)高勇的缺點決定離開他的時候,作為朋友的常聲遠此時充當了一個和事佬、傳聲筒,對朋友的愚忠讓他違背了自己的意愿,“該說的沒有說,不應該說的全說了”。[3](P163)他與芒芒吃了最痛苦的一頓飯,結果如愿,芒芒原諒了高勇,可也注定了這一婚姻的不幸。而流言蜚語也從另一方面成就了這一樁婚姻。盡管在與高勇的交往中芒芒發(fā)現(xiàn)了其不少的缺點,可由于年齡的緣故,由于曾談過5個男友就受到領導同事的非議,甚至于歸結為作風不正的教訓,讓芒芒一次次地忍受了。而一次性的沖動,讓他們不得不走上婚姻之路,這也是一條不平坦的路,遭受了雙方父母的強烈反對,兩個人的倔強的性格卻使他們仍固執(zhí)地堅決地要結婚,而且把它上升為是他們最起碼的人生權利去爭取??範幍倪^程中兩人又站在同一陣線上,從而暫時壓制了彼此的分歧,可當他們真正走進婚姻殿堂的時候,也是他們筋疲力盡的時候,而所有的不和諧也就接踵而來,矛盾逐漸激化。當然在其中也凸顯出男女雙方的貞節(jié)觀。芒芒因為已失身于高勇,那也就只能委身于他,結婚就變得理所當然了,而由于處女膜已破裂在婚檢時不得不求助于常聲遠的未婚妻林曉玲,這使芒芒在她面前怎么也抬不起頭來。高勇則在領取結婚證時因為工作人員的一句話:“你們不就辦個結婚證嗎?急什么?孩子要出來了?”而火冒三丈,飛起一腳把黑板踢翻了,理由是不能讓這些人侮辱芒芒,就連常聲遠的一句對鄧麗君《路邊的野花不要采》這首歌的玩笑話:“哪里是怨婦,假裝怨婦,人家兩口子在調情呢?!备哂乱惨浦?,他必須保持芒芒的純潔??梢娫谶@個男人意識中自己的女朋友的名節(jié)的重要性。他曾信誓旦旦地承諾芒芒將是他終身的伴侶和相敬如賓的妻子,在沒有正式領取結婚證書之前,他是絕對不會動她的。他的理想是美麗的:貞潔的處女新娘,美麗的洞房之夜,一切都是嶄新的??烧沁@個非常重視名節(jié)的人,卻做出讓芒芒無法保持名節(jié)的事,在生理本能與精神意識的較量上,往往生理本能占上風,可在日常行為意識中,這種傳統(tǒng)貞節(jié)觀的精神奴役又是如此堅如磐石,以致使人言行不一。
而傳統(tǒng)的男權意識、男權觀也深深地壓制禁錮著人的思想。高勇的思想、言行,無不顯露出深深的傳統(tǒng)男權意識,他是一個大男子主義者,對芒芒總是粗心大意,每次約會總是不能記住地點,每次兩人都各自在不同的地點等,一次次本來很浪漫的約會都最終以不歡而散收場。而在性生活上,更是男人霸權的一種絕對顯現(xiàn),高勇從來不顧及芒芒的感受,只是一味地索取,強悍而貪婪,在獲得歡快之后就是睡覺,而對于這些芒芒的領悟是:這種疼痛之于女人,那是命中注定的。因而她努力地去使自己夫唱婦隨地配合高勇。這種沒有快樂而言的性生活,芒芒卻認為是“惡有惡報,善有善報”,她認定自己一定是前生做了什么壞事,今生遭到了報應。生活在當今開放的社會的女性卻仍然保留著這么深的因果報應的思想,這可以說是當今許多女性精神世界的反映,也正是這點,使她們對于男性強加在身上的壓迫可以一味地忍受而無反抗,這也是女性在獲求精神解放中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在追求愛情的道路上處處顯現(xiàn)出家庭的羈絆。首先,是被革命異化了的父母對子女婚姻生活的干涉。從談戀愛開始,兩人的交往就充斥著雙方父母的身影,特別是兩個母親互相攻擊與刁難,為戀愛之曲譜上了不和諧之音。當然兩位母親也有一致的時候,那就是要求高勇和芒芒必須先立業(yè)后成家——高勇必須考研。由于突破了防線,高勇和芒芒不得不結婚,雙方父母是極力反對,這讓他們的結婚之路變得坎坷,可這個挫折卻讓他們暫時忘卻彼此的分歧與矛盾,最終走在一起。在父母的干涉下,他們的婚姻生活從開始就是那么不順利,雙方父母從最初的對他們的毫不理睬到討價還價,最后婚禮也按照父母的要求舉行了三次。在婚后,又為他們規(guī)劃了未來,那就是高勇繼續(xù)考研,當芒芒意外地有了孩子后,兩位母親又是堅決要求拿掉孩子……父母對婚姻生活的介入,是導致曾芒芒與高勇婚姻不諧調的一個重要原因。而當婚姻到不可調和,離婚提到日程上時,高勇的父親生病及至去世,又讓芒芒再次妥協(xié)……男人在此時變成了一個弱者,而女人就成了他們的必然的依靠,他們會變得讓人憐憫,而面對一個柔弱的男人,女人會更無力反抗,只有忠實地充當他們的庇護神。芒芒又一次放棄了自己,充當一個賢妻的角色。
其次是兒子的問題?!半x婚的事情是這樣的:裂縫和鴻溝都已經出現(xiàn)了,無法彌補了,遲早都會去辦這個手續(xù)。只是他們都變得成熟多了,不著急,為了兒子,大家把日常的生活秩序還是維持好,然后,等時機成熟了,就去辦吧。 時機也是孩子,也需要一個成熟的過程”。[4](P282)為了不傷害兒子,他們都沉默了,而且在兒子、父母面前裝扮得很恩愛的樣子,這讓人感到一種痛徹心肺的虛偽。犧牲最大的當然是芒芒,她始終堅守這座婚姻的圍城,而高勇從始至終,都沒有對愛情與婚姻忠誠過,女性的堅忍在這里體現(xiàn)無疑,可這是一種怎樣的犧牲,怎樣的精神與肉體的痛苦。雖然這里沒有了張愛玲筆下的女性人物都注定要被囚禁于宗法社會的“鐵閨閣”中的命運,可女性仍無法擺脫傳統(tǒng)思想上的精神的“鐵閨閣”,始終無法掙脫而苦苦糾纏——水與火的纏綿,是怎樣的無奈。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憂郁,也不要憤慨!不順心時暫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樂之日就會到來?!边@是小說中引用的普希金的詩。芒芒不太相信:它符合中國的國情嗎?芒芒就是一次次地克制自己,但她的快樂之日卻遲遲沒有到來。
克制并不就意味著沒有反抗。不知從何起,她已愛上常聲遠了,當她與高勇交往,當她發(fā)現(xiàn)高勇的缺點時,那時的她就有了精神的反叛,可這是一種無望的或者說無渴求的愛,一種折磨人的愛,兩人都自認為是高尚的人,從心照不宣到試探到芒芒對常的依賴與信賴,可他們之間是無可指責的,他們沒有任何行為舉止超越了這個社會約定俗成的友誼規(guī)范。他們用無可指責在抵擋,他們對外抵擋,也互相抵擋,用精神去抵擋和超越。[5](P357)
在行動上芒芒也不是一味地妥協(xié),也有反抗。結婚不久,當她發(fā)現(xiàn)她與高勇絕對不是同一類人,關鍵的時刻,他們總是無法對話,他們長期文不對題,他們是兩列對開的火車,面對的永遠是交錯的時候,她決定離婚,而且不打算留余地,她不想再裝賢惠了,不想努力學做好女人了,她要做她自己??捎拗业某B曔h的勸說,讓彼此陷入痛苦,也許是賭氣也許是報復,芒芒與高勇和好了,但裂痕一旦存在也就意味著永遠的難以彌合。
“常聲遠去了美國,她就沉默了。封存了一種風格。掩埋了一部分的個性。如果說人是多面的,那么某一個側面就算壞死了”。[6](P282)芒芒是成熟了,可這種成熟卻是以抑制情感為代價的。而當她最愛的爺爺,她的精神依靠離去后,幾近崩潰的她最終在電話里對常聲遠進行了呼喊:“我要你回來?!边@是女性意識的復蘇,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一個女人正當?shù)膼鄣暮魡荆藭r才是真正的她,沒有更多的偽裝,真實的她??僧敵B曔h回來后,一切都沒有改變,各人又回到自己的軌道生活。對于芒芒與他之間的感情,高勇知道,林曉玲更是明白。林曉玲莊嚴地守衛(wèi)著她的婚姻,對于甘為弱者的女人,對于無限寬容的女人,對于裝聾作啞的女人,常聲遠能夠怎么辦?你可以對自己不仁義,但無法對這種女人不仁義,曾芒芒了解他。高尚的感覺可以消解人生的痛苦。有一種人,對于高尚的需要超過其他一切,這就是常聲遠。他們就是這樣牽掛著,享受著彼此的一份理解,正如小說中所說:“生活其實是精神的,不是物質的。 ”[7](P325)
放縱,還是報復或者背叛?芒芒不是完人,對于鄺園,她的初戀,年輕的她是務實地撤退了,那時的她有種悵惋的疼,一種鈍鈍的落寞的疼。15年之后,一直默默看著她的鄺園再次靠近她,指出她選擇高勇時是虛榮心在作怪,這敲到了曾芒芒的痛處,鄺園的關心及對她的理解,讓她無法自持,她的身體背叛了她,多年未曾有的哀婉的充滿情欲的愛慕溶解了她。禁欲與放縱,挑釁與守衛(wèi),芒芒備受煎熬,結果是她倒下了。遭遇了一次從來沒有犯過的錯誤——她自己誘惑了自己。芒芒不僅僅是她的丈夫高勇認識的那個女人,她還是另外一個女人,芒芒現(xiàn)在開始認識到這一點了。她是水,也是火,她天生就是,只是從前她看不見自己。這一次是實際的背叛,她最終用自己的行為糾正了自己的錯誤,拒絕了鄺園的第二次要求。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偶爾的背叛都會招來自身的譴責與悔恨,而像高勇之類的男人對于背叛,則會敷衍而過,然后一次又一次地重復,沒有錯誤的意識,而且會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男人的生理規(guī)律就是水滿則溢。
在結婚十年之后,曾芒芒要突破圍城了。在婚姻的圍城內外,從幼稚到成熟,芒芒收獲了經驗與教訓,在生命的成長中走向成熟。十年的婚姻生活中,丈夫始終沒有給予她想要的理想生活,沒有呵護她,更沒有尊重過她,在忍受無愛婚姻的折磨與丈夫的背叛中,她逐漸自立而堅強,爺爺?shù)乃朗顾诖嗳踔邢蛐闹械膼廴顺B曔h發(fā)出了呼喚:“我要你回來。”而眼看丈夫的背叛,她是平淡地說了句:“如果你需要,我隨時都愿意辦理離婚手續(xù)?!贝藭r的她是如此的堅強與自信。她不再是當年那個因鄺園對高勇的挑釁而害怕得淚流滿面向常聲遠求助的女孩了,她也不再是任由擺布的妻子了。而鄺園的死讓她真切地感知了生命的無常。長江的洪水讓她又一次真正體會了生命的價值,她成了37萬防汛大軍中的一員,她想保衛(wèi)她的出生、成長、戀愛、錯誤,以及一切。人生不那么漫長,難道不會再有奇跡?她給常聲遠打了一個電話堅定地說出了:“帶我一起去?!彼褯Q定了,18年后芒芒清醒地、坦然地、堅決地作出了她的人生的第一個明確決定。這雖然遲了點,可畢竟她邁出了這一步,但結果如何,我們誰也無法預計。他們能走多遠,在這條道路上他們能放棄多少,又肯放棄多少,在這樣一個仍然深深烙著傳統(tǒng)道德倫理觀念的社會,她的圍城突破也許會成功,可她追求真愛的道路能走多遠,又有誰知道呢?
在當代,中國女性在愛情婚姻生活中所受的壓制比我們所想象的要強得多。“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就注定了要受制于父母,受制于單位,受制于處女膜,受制于戶口,受制于所有這些票證,否則,一個生命就無法成長”。這就是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現(xiàn)狀,而且這個“社會有一個很奇怪的游戲,盡管你潔身自好,并無索取,他們還是要給予你”。
《水與火的纏綿》揭示了當代女性生存的困境及抉擇的艱難,提出了一個女性如何走向獨立的問題,作為女人她是水也應該是火,水般的柔性又有火般的熱情與執(zhí)著,始終作為生活的強者有著獨立的人格與尊嚴。雖然小說的最后并沒有告訴我們一個結局,但女主人公最終起碼獲得了心靈的解放,首先從精神上掙脫了束縛,大膽地去愛,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更是女性向男權社會挑戰(zhàn)的宣言。
[1-7]池莉.水與火的纏綿.北京:華藝出版社,2002.5.
[8]趙志英.論池莉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女性意識.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3.6.
[9]王新菊.試析池莉小說中女性世界的重構.南通航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3.
[10]黃清玲.論池莉20世紀90年代小說的女性主義.零陵學院學報(教育科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