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立君 吉林省前郭縣中醫(yī)院(138000)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問題解析及心理疏導
董立君 吉林省前郭縣中醫(yī)院(138000)
目的 探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問題及其影響因素,并給予適當心理疏導以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方法 做好透析患者的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樹立與疾病作斗爭的信心;消除患者自我厭煩、自我否定的心理,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結果 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問題顯著高于一般人群,影響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相關因素包括:抑郁狀態(tài)、家庭等。結論 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質量較低,抑郁狀態(tài)等是影響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治療血液透析患者疾病的同時,還應積極地、有針對性地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心理疏導,以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血液透析;心理問題;心理疏導
血液透析療法主要用來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腎功能衰竭及某些藥物、毒物中毒。目前已成為一種安全可靠的腎功能替代療法,一般需要定期反復多次進行,慢性腎衰患者多需終生維持透析。因此他們在精神上將承受很大的壓力,會產生各種精神心理問題。
1.1 患者初次行透析治療,由于對血液透析知識缺乏了解,環(huán)境、人際關系的改變,心理承受能力較差,不能正確對待疾病和治療,表現為恐懼、焦躁、精神緊張。
1.2 維持性透析患者隨著透析時間的延長,尿毒癥患者基本明白了透析是起“人工腎”的作用,而不是根治疾病的手段,只能維持生命,加上透析期間的飲食控制,水分、鹽的限制攝入和醫(yī)療費用問題的困擾,他們的社會活動、工作和家庭關系可能發(fā)生變化,會感到絕望,對治療失去信心,覺得自己是家庭和社會的負擔,情緒低落,不愿講話,治療不配合。有的患者對預后的并發(fā)癥感到沮喪、憂郁、悲觀失望、前途渺茫,個別人會有過激行為如終止透析治療及輕生念頭。
1.3 有的患者由于透析室特殊的治療環(huán)境,在沒有陪護的情況下,感到孤獨壓抑,有問題不敢問,對任何事情都變得異常敏感,緊張、多疑。
1.4 有少數患者對治療方案和周圍人抱有懷疑態(tài)度,甚至有敵對情緒。
2.1 做好透析初期的心理疏導。對剛開始透析的患者,首先要告訴他們血透的過程、方法及作用,透析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適,同時給予適當的保證和安慰,使患者盡快從緊張、恐懼、焦躁中解脫出來。繼而要讓他們明白腎功能損害的不可逆性,使患者放棄幻想,不要去做有害無利的嘗試。接下來要告訴他們血液透析的原理及必要性,以及如何采取措施積極應對維持性血液透析將要面臨的各種問題,包括內瘺的保護、飲食的宜忌、體重的控制等,這樣患者對怎樣配合治療能做到心里有底,就能消除他們恐懼心理。隨著透析時間的延長,使他們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治療中。
2.2 樹立與疾病作斗爭的信心。隨著透析時間延長,患者會出現各種透析反應及并發(fā)癥,如有的劇烈肌肉痙攣,有的血管通路閉塞,需要再次手術等?;颊叨鄶党跗诩ぐl(fā)的生活熱情喪失,心灰意冷,加之缺乏醫(yī)學知識,有的患者對透析技術產生懷疑。因此,我們要結合實踐,給家屬及患者講醫(yī)學知識,避免患者動搖與疾病斗爭的信心。此外,腎移植的時機、利弊等內容也是患者很想了解的,特別是腎移植中需要考慮匹配的組織相容性系統(tǒng)[1],根據患者不同的情況,對身體狀況、家庭條件、經濟能力等各方面加以分析以提出正確適宜的方案供患者參考。我們要因勢利導,并結合好的病例進行耐心講解,講述他們與疾病抗爭的心理,激勵患者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
2.3 消除患者自我厭煩、自我否定心理?;颊咭蜷L期忍受著精神和肉體折磨,還日趨感到自己對家庭、對社會都是一種無用之人,感到沒有生存意義,出現情緒低落,心煩易怒,甚至輕生,不配合治療等狀況。 我們這時要積極加強與透析患者家屬的溝通,告之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同時醫(yī)生應在患者與家屬間起到橋梁作用,鼓勵患者回歸社會,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增加經濟收入,減輕家庭及社會的負擔,同時充實自己,體現自我價值,增加自信心,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
2.4 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大多不再工作,有些在生活上還需要家人幫助,而漫長的病程又造成他們敏感多疑的性格,總覺得別人會把他們當作廢人,會嫌棄討厭他們。因此醫(yī)護人員要理解尊重患者,與其建立平等信任的人際關系,工作中要注意言行的得體,把握好分寸感,既要多關心多體貼患者,又要維護患者的獨立人格,多給一些贊揚,不要責怪批評患者,即使患者有些方面做得不夠,比如未能很好控制體重等,也要用合理的解釋,善意的勸導,促使患者自覺領會其中的利害關系,主動改變不良習慣。2.5 心理治療。對于有嚴重心理障礙的患者,應鼓勵患者到心理門診進行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如疏導治療、認知治療、音樂治療、發(fā)泄療法等。
綜上所述,我們對血液透析患者要給予心理疏導,克服消極心情,正確認識疾病,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這對于患者建立最佳心理狀態(tài),減少并發(fā)癥,達到有效的治療能起到積極的作用。○Z
[1] 葉任高,李幼姬.臨床腎臟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8:750.
10.3969/j.issn.1672-2779.2010.24.169
1672-2779(2010)-24-0199-01
201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