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萍 吉林省長春市南關區(qū)衛(wèi)生局(130041)徐 丹 劉 臣 吉林大學第二醫(yī)院中醫(yī)科(130041)
龜芪湯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36例
孫立萍 吉林省長春市南關區(qū)衛(wèi)生局(130041)
徐 丹 劉 臣 吉林大學第二醫(yī)院中醫(yī)科(130041)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中醫(yī)藥療法;龜芪湯
由于工作、學習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亢)的發(fā)病率逐漸升高,有報道可達1%以上,西醫(yī)治療仍以抗甲狀腺藥物甲亢、放射性131I及手術治療為主,放射性131I及手術治療都有其嚴格的適應癥及術后并發(fā)癥,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療程長,常需1.5~2年或更長,而且皮疹、粒細胞缺乏癥、肝臟損傷等不良反應常有發(fā)生,另一方面還有較高的復發(fā)率,可達30%~50%。中醫(yī)中藥以其療效可靠,安全無明顯毒副反應,緩解癥狀快而日益受到患者的喜歡,為探索起效快,療程短并達到降低復發(fā)率的目的,我們組龜芪湯加減治療甲亢36例,并對其中臨床控制的患者進行了半年至7年的隨訪。
1.1 一般資料 36例均為門診患者。其中35例為女性,1例為男性;年齡最大者為57歲,最小者為16歲,平均33.4歲;病史最長5年,最短2周;用放射性131I治療后1例,用抗甲狀腺藥的9例。
1.2 甲亢病情輕、中、重統(tǒng)計 參照2002年5月出版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取T T3、F T3正常上限為標準,單算T T3或F T3超過的百分數(shù),二者均取其平均值,≥100%為重癥;50%~100%為中度;<50%為輕度。結(jié)果為重癥13例,中癥8例,輕癥15例。
1.3 治療方法 以滋陰益氣,疏肝化瘀散結(jié)為治法,用龜芪湯加減,基本方:龜甲20g,黃芪20g,青蒿20g,地骨皮20g,柴胡15g,香附20g,白芍20g,夏枯草20g,丹參20g,牡蠣30g,日1劑,水煎服。失眠多夢者,加百合、夜交藤、麥冬、雞血藤、龍骨、龍齒、蓮子心等,多汗心悸加浮小麥、五味子等;頸前腫大明顯者加浙貝母、鱉甲,多食易饑加蜜石膏、麥冬、生地黃等,手抖明顯加龍骨、牡蠣,目突重者加蜜蒙花、谷精草、蒺藜。以1個月為1個療程,入選病例,至少堅持服藥1個療程以上。來診前用抗甲狀腺藥物的,時間短者可直接停用,服用時間長者可逐漸減量以至停用。臨床主要觀察用藥前后的癥狀、體征及用藥前后甲狀腺功能的變化情況。
1.4 疾病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2002年5月出版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臨床控制:癥狀消失,體重恢復到發(fā)病前狀態(tài),脈率正常,心律整齊,甲狀腺震顫及血管雜音消失,甲狀腺腫減輕I度以上,相關的理化檢查恢復正常;顯效:主要癥狀消失,體重接近發(fā)病前狀態(tài),脈率正常,心律改善,甲狀腺區(qū)震顫及血管雜音消失,甲狀腺腫減輕I度,相關的理化理化檢查基本正常;有效:癥狀好轉(zhuǎn),體重增加,脈率減慢,甲狀腺區(qū)震顫及血管雜音消失,相關的理化檢查指標有所改善;無效:癥狀、體征、相關的理化檢查均無改善。
36例中臨床控制22例,顯效8例,有效3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1.67%。臨床控制的22例中,其中21例療程結(jié)束半年以上至7年經(jīng)回訪,有1例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合并甲亢患者癥狀及甲功檢查有輕度改變,其它病情均穩(wěn)定。無效3例中一例患病六年,常服抗甲狀腺藥物,病情反復加重多次,另有一例為放射性131I治療后。臨床觀察,患病之初即以中醫(yī)藥治療約2~3個療程,臨床癥狀及甲功檢查均較快好轉(zhuǎn),再鞏固治療1~2個療程,停藥后其復發(fā)率很低,且療程中極少有其它的不良反應,應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后及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治療效果較差。
甲亢病之初多為肝郁化火,漸則火熱傷及氣陰,挾有痰凝血瘀,故以龜甲滋陰潛陽,黃芪益氣固表為君,青蒿、地骨皮清虛熱,牡蠣平肝潛陽,軟堅散結(jié),佐柴胡、香附、白芍疏肝柔肝,夏枯草清肝火散結(jié),丹參祛瘀安神。龜甲能降低血清T3、T4含量,減慢心率,對陰虛證病人的免疫功能下降或免疫功能紊亂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黃芪能顯著的改善甲亢的臨床癥狀,同時也能降低血清T3、T4含量,改善機體的免疫功能。
10.3969/j.issn.1672-2779.2010.24.014
1672-2779(2010)-24-0021-01
2010-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