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被害方申訴案件息訴機制的探索與實踐

    2010-08-15 00:46:05閆曉東楊鵬飛
    中國檢察官 2010年16期
    關鍵詞:申訴人承辦人辦案

    文◎閆曉東 楊鵬飛

    被害方申訴案件息訴機制的探索與實踐

    文◎閆曉東*楊鵬飛**

    一句話導讀

    當前存在著一系列制約檢察機關辦理被害方申訴案件,取得息訴效果的因素,針對此,本文探討推進被害方申訴案件息訴工作機制,對于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jù)我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本文對“被害方”作較為廣義的理解,即此處的被害方包括作為刑事案件當事人中被害人和已經(jīng)做出不立案決定案件中作為控告人的被害人,以及兩者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同時,將作為探討對象的“被害方申訴案件”的范圍限定為原案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的案件。

    一、制約被害方申訴案件息訴的關鍵性因素

    “檢察機關不能就案辦案,也不能僅僅滿足于在法律上對案件做出結論而不重視問題的真正解決。不僅堅持嚴格公正執(zhí)法,確保案件依法正確處理,而且要主動把執(zhí)法辦案工作向化解社會矛盾延伸,把執(zhí)法辦案的過程變成化解消極因素、促進社會和諧的過程,真正實現(xiàn)定分止爭、案結事了、息訴罷訪”。[1]然而,當前存在著一系列因素制約了檢察機關在辦理被害方申訴案件時息訴工作的效果。

    首先,申訴案件承辦人的息訴積極性不足。申訴案件的息訴需要承辦人與申訴人之間保持良好的互動性。交流的順暢以及信任關系的建立是息訴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然而這些工作需要承辦人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在當前申訴案件日益增多、辦案效率作為重要考核指標的工作整體情勢下,承辦人勢必不可能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案件息訴工作中。

    其次,申訴案件承辦人的息訴能力有待提高。息訴能力欠缺的具體表現(xiàn)有:忽視息訴工作的互動性,對申訴人缺乏必要的耐心、理解以及必要的引導;忽視釋法析理的方式和技巧,不會使用群眾的語言以群眾能接受的方式讓申訴人接受其說理;不會利用與申訴人相關的第三方的力量做好申訴人的息訴工作,等等。

    其三,檢察機關職能的有限性制約了案件息訴效果。檢察機關所具有的法律監(jiān)督權經(jīng)媒體放大,使得民眾將檢察機關視為 “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進而對檢察機關有了不理性的無限期待。然而,檢察機關的職能是有限的。這種有限性一方面來自于國家機構設置上的功能預設限制;另一方面來自于司法程序內(nèi)在的規(guī)律和特殊性以及權力本身運行的規(guī)則性和程序性要求。這種有限與無限、具體與抽象之間的矛盾,必然使得檢察機關的辦案效果不能使申訴人滿意,進而影響了案件的息訴工作效果。

    其四,刑事訴訟程序中某些制度設計未落實到實踐中,使得案件流向申訴階段難以息訴。根據(jù)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被害人在訴訟程序中所享有的知情權有:立案階段,告知案件已經(jīng)移送其他機關;告知不立案理由;偵查階段,告知用作證據(jù)的鑒定結論;審查起訴階段,告知委托代理人權利,告知不起訴決定;審判階段,告知開庭時間、地點,告知申請回避權,告知判決內(nèi)容。[2]然而,實踐中由于偵查程序的封閉性、審查起訴程序遠離被害人的運作方式以及法院量刑的獨斷性,都使得被害人被隔絕于訴訟程序。這種隔絕甚至可能使得被害人喪失其他訴訟權利。而待被害人在獲知法院判決后,往往會因為判決沒有包含自己的訴求而提起申訴,并對提起公訴的檢察機關的公正性提出質(zhì)疑。

    最后,當前刑事訴訟程序中某些制度設計缺失,增大了被害方申訴案件的息訴難度。制度缺失在“被害人無法獲得有效賠償”這一問題上有著突出的表現(xiàn)。盡管我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了被告人的民事賠償責任,然而實踐中存在著大量刑事案件被害人因被告人沒有賠償能力或賠償能力不足,或案件發(fā)生后較長時間內(nèi)難以查獲犯罪嫌疑人或因證據(jù)原因無法認定責任者,而難以獲得有效的賠償,生活、醫(yī)療陷入困境的情形。這類被害人為獲得經(jīng)濟賠償,往往易于轉(zhuǎn)化為纏訪纏訴人員。

    二、被害方申訴案件的息訴機制探索與實踐

    (一)強化案件息訴意識,提高化解矛盾能力

    第一,通過制定更加科學的辦案考核體系,比如適當加大案件息訴工作的考核權重,調(diào)和案件息訴工作量大與辦案效率之間的矛盾,解除承辦人深入開展申訴工作的后顧之憂;樹立和宣傳一批案件息訴能手,將他們的息訴經(jīng)驗和技巧予以交流和分享,同時輔以必要的褒獎制度,以此促進和激勵承辦人積極開展案件息訴工作。

    第二,對現(xiàn)有辦案程序和辦案方式進行反思,探索和總結出更符合訴訟原理的案件分流機制,從而以多樣化的辦案方式和有效的息訴方式調(diào)和案件息訴工作量大與高結案率之間的矛盾。譬如,加大審查結案辦案方式的應用,對那些無立案復查必要或尚未達到立案所需形式要件的案件,要在立案環(huán)節(jié)予以分流;針對那些原裁判正確、而申訴人因存在錯誤認識而積極申訴的案件,要在案件辦理過程中通過風險預警、充分釋法說理等方式,積極引導當事人撤回申訴。

    第三,注重提高承辦人化解矛盾的能力。承辦人釋法說理能力是息訴的基礎性條件,通過充分地釋法析理,甄別申訴人真實的申訴目的,之后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息訴工作。在提高自己釋法析理能力的同時,承辦人應注重對刑事申訴息訴技巧的學習。如通過對申訴人的申訴心理、人物性格以及申訴動機、目的等因素的分析,針對不同類型的被害人分別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開展案件息訴工作。如我院運用“直接切入主題、明確給予答復”的方法成功息訴的彭某申訴案。彭某的母親與醉酒駕車的孫某發(fā)生交通事故,后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彭某認為孫某存在“無證駕駛、醉酒駕駛、事后逃逸”等情節(jié),應當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原判決適用法律不當、量刑畸輕為由向我院提出申訴。承辦人在了解原案事實及申訴人的申訴指向后,約請彭某一見面。通過與其交談,承辦人發(fā)現(xiàn)了本案息訴的關鍵性因素:申訴人彭某屬于比較理智的申訴人,且對刑事申訴程序有著合理預期和清醒而又冷靜的認知;彭某原本沒有申訴的想法,只是在被告人沒有積極進行民事賠償后,決定通過申訴給被告人施加壓力。對于彭某的這種申訴目的,承辦人直截了當?shù)叵蚱涓嬷?,如果要求得到民事賠償可以到法院申請執(zhí)行,而通過刑事申訴并不是實現(xiàn)此項目的理性選擇,只會增加雙方的訟累、激化雙方的矛盾以及消耗不必要的司法成本。在得到承辦人的明確答復并經(jīng)過承辦人的積極引導,申訴人向本院撤回了申訴申請。

    第四,檢察機關應通過增強自身與其他機關之間的聯(lián)動性以及對社會力量的整合能力,促進被害方申訴案件的息訴。當前,繼“司法調(diào)解、行政調(diào)解、人民調(diào)解”大調(diào)解理念提出之后,實踐中出現(xiàn)了包括“司法調(diào)解、行政調(diào)解、人民調(diào)解、群眾團體調(diào)解、行業(yè)協(xié)會調(diào)解、中介組織調(diào)解”的“六調(diào)聯(lián)動制度”,向?qū)z察機關解釋持懷疑態(tài)度的被害方申訴人,推薦中立第三方力量作為解紛主體,從而達到疏導解決涉檢矛盾糾紛的目的。尤其對那些因鄰里糾紛、家庭糾紛等導致的刑事案件中,要積極引導被告人和被害人進行和解。

    如我院成功息訴的張某申訴案。張某系原詐騙案的被害人,而涉嫌實施詐騙的犯罪嫌疑人竟是張某的表弟。承辦人在細致分析案情、當面聽取張某訴求并及時訊問被告人后得知,張某表弟所實施的詐騙行為是長期的家庭內(nèi)部矛盾激化的結果,而家庭內(nèi)部長期的緊張關系則是由一處拆遷房所引起的。圍繞這起案件的關鍵性事實,兄弟兩人各執(zhí)一詞,但又都沒證據(jù)證明自己的主張。

    經(jīng)與原案件承辦人多次溝通后,承辦人發(fā)現(xiàn)原不起訴處理決定并沒有任何不當,此案息訴的關鍵在于徹底化解兄弟間的怨氣、妥善打開申訴人心結。于是,承辦人多次約談雙方當事人,從案件證據(jù)到事實,從法律到情理,條分縷析、耐心疏導,孜孜不倦地進行著解釋工作。幾次三番,作為長者的哥哥思想似乎有些動搖。一句“要不是當初他那么混把老人給打了,我也不會告他了?!弊尦修k人感覺到了他思想上的變化。于是承辦人抓住時機,約請了家庭中有威信的長者以及兄弟倆所在單位和社區(qū)具有豐富群眾工作經(jīng)驗的工作者,一起做兩兄弟的思想工作,引導他們要盡棄前嫌,應該以更為豁達的心態(tài)來看待這起糾紛。最終,兄弟倆握手言和,一樁因家庭矛盾引發(fā)的申訴案件就此有了圓滿的結局。

    (二)多方聯(lián)動預警、充分保障權利——探索控申工作提前介入訴訟環(huán)節(jié)的工作機制

    實踐中,由于被害人被隔離于訴訟程序,而出現(xiàn)大量被害人纏訴的問題。同時,隨著涉眾型經(jīng)濟犯罪案件不斷增多,大批被害人往往在案件處于偵查或?qū)彶槠鹪V階段即到檢察機關反映情況、表達訴求,欲通過給檢察機關施加壓力而更快地獲得經(jīng)濟賠償;或者由于被告人財產(chǎn)有限難以彌補被害人經(jīng)濟損失,致使大量被害人長期到相關辦案機關鬧訪纏訪。這些情勢都對刑事申訴檢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通過建立各個部門之間的聯(lián)動機制、涉檢信訪風險評估制度、備案制度等,使得存在信訪風險的案件信息在各個部門之間實現(xiàn)共享。

    其次,針對被害人訴訟權利無法保障的情況,通過部門間的協(xié)調(diào)、共同研討、聯(lián)席會議、發(fā)出檢察建議等方式督促各辦案機關及部門在辦理存在涉檢信訪風險案件時,更加嚴格地按照程序辦案、充分保障被害人知情權和程序參與權。

    最后,完善被害人起訴告知制度,充分保障被害人訴訟權利。對于敏感案件、社會影響較大的案件以及當事人反映強烈的案件,要充分保障被害方的知情權。同時,與被害人接觸時應注意溝通的方式及交流的內(nèi)容。既不能違反辦案的保密要求,又要對于案件中易于引發(fā)矛盾的事項謹慎告知,以免被害人在案件處理完畢后以辦案機關存在辦案程序瑕疵為名,四處上訪、鬧訪,以求改變原裁判。

    如我院近期成功息訴的錢某申訴案。錢某的丈夫陳某與被不起訴人馬某發(fā)生爭執(zhí)后,趁馬某不備用鐵鎖砸壞其汽車擋風玻璃。之后,陳某欲駕駛機動三輪車逃跑。馬某為阻止陳某逃跑,便用手摽住三輪車一側。三輪車行駛數(shù)百米后發(fā)生側翻,陳某當場死亡。申訴人錢某堅持認為,是被不起訴人馬某推翻了丈夫所駕駛的三輪車,要求追究馬某過失致人死亡的刑事責任。

    針對申訴人錢某所提出的質(zhì)疑,承辦人將錢某及其親屬 (承辦人事先叮囑錢某找一位有駕駛經(jīng)驗的親屬陪同)約請到一起,將原案偵查卷宗中的現(xiàn)場勘查筆錄、被不起訴人傷情鑒定、被害人死亡鑒定等文書及相關證人證言,向他們一一作了展示和詳盡說明。此外,承辦人還向陪同而來有駕車經(jīng)驗的錢某親屬,詳細分析了當時情況下馬某不可能對三輪車施加外力的原因。經(jīng)過承辦人的細致分析,申訴人錢某徹底消除了心中的疑慮,并表示如果審查起訴階段的承辦人向我們說明這些情況,我們也不會走到申訴程序。根據(jù)錢某提供的情況,承辦人向原辦案單位了解了情況,發(fā)現(xiàn)在審查起訴階段被害人家屬的知情權和程序參與權確實未得到充分地保障。針對此種情況,承辦人針對原辦案單位的審查起訴工作提出了相關改進建議。

    (三)積極貫徹落實、勇于探索實踐——探索被害人救助工作機制

    被害人救助主要適用于那些因犯罪造成了嚴重傷殘,無法通過訴訟及時獲得賠償,生活困難的被害人,或者因遭受嚴重暴力犯罪侵害已經(jīng)死亡,與其共同生活或者依靠其收入作為重要生活來源的近親屬,以及被告人及其他賠償義務人無力賠償,或者案件發(fā)生后難以查獲犯罪嫌疑人或者證據(jù)不足無法認定責任者,致使無法獲得賠償?shù)男淌卤缓θ嘶蚱浣H屬。被害人救助工作在幫助被害人克服生活困難、恢復正常生活,化解社會矛盾、強化案件息訴效果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積極作用。

    如我院成功息訴的徐某申訴案。徐某系原放火案的被害人。由于原案被告人沒有賠償能力,徐某被燒毀的房屋至今沒有重建。鑒于申訴人過著流離失所、十分窘迫的生活,承辦人積極為其聯(lián)系當?shù)匦旁L部門,并由信訪部門商請當?shù)卣ㄎ?、法院等部門給予徐某一些司法救助。通過有效溝通與協(xié)調(diào),最終促使相關部門向申訴人徐某發(fā)放了一筆司法救助款。徐某在領取司法救助款后,表示不再申訴上訪。

    2007年1月,最高人民檢察院申訴檢察廳向全國檢察機關發(fā)出通知,要求全國檢察機關在條件允許情況下積極開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試點工作;2009年2月4日,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將建立健全刑事被害人國家救助制度作為2009年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六大工作要點的一個重要方面;2009年3月,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八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開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的若干意見》,對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據(jù)。[3]檢察機關應通過加強與政府其他部門的經(jīng)常性聯(lián)系制度,建立了刑事被害人社會救濟網(wǎng)絡,對刑事被害人進行社會化扶持和救濟,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共同幫助這一特殊弱勢群體的良性救助機制。

    注釋:

    [1]曹建明:《忠實履行職責 完善工作機制 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載《檢察日報》2009年9月11日。

    [2]參見吳瑞群:《保障被害人權益的重要手段——完善審查起訴階段的告知機制》,載《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5年第5期。

    [3]參見徐日丹:《中央綜治委確定今年六大工作要點》,載《檢察日報》2009年2月5日;劉金林:《救助刑事被害人:一枝一葉總關情》,載《檢察日報》2010年3月5日。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控告申訴處處長[100078]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100078]

    猜你喜歡
    申訴人承辦人辦案
    茶文化的“辦案經(jīng)”
    女法官“馬虎”辦案,怎么辦?
    畢節(jié)七星關:強化法律文書公開
    方圓(2018年4期)2018-03-09 19:30:47
    企業(yè)內(nèi)部工作督辦自動化業(yè)務的設計與實現(xiàn)
    當前承辦人向檢委會匯報案件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法制博覽(2016年32期)2016-02-01 04:14:49
    搶錢的破綻
    高陵縣檢察院促進業(yè)務應用系統(tǒng)規(guī)范運行
    新西部(2014年7期)2015-01-12 02:16:42
    被誣陷的偷瓜賊
    執(zhí)行新民訴法做好民事檢察申訴接待工作
    執(zhí)行新民訴法做好民事檢察申訴接待工作
    玛曲县| 麻江县| 大同县| 肃南| 曲周县| 汝阳县| 黑水县| 永昌县| 三明市| 郯城县| 临漳县| 嘉禾县| 鹿邑县| 宜章县| 资兴市| 泸西县| 红河县| 苍梧县| 淮滨县| 磴口县| 甘德县| 南京市| 凭祥市| 静安区| 巴中市| 平原县| 杭州市| 浙江省| 扶绥县| 宁明县| 长治县| 赫章县| 扶风县| 云浮市| 凤翔县| 梓潼县| 公主岭市| 南涧| 建始县| 阿克| 尚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