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頂雙
(吉林省白城醫(yī)學高等??茖W校 吉林白城 137000)
高血壓(Primary hypertension)是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綜合征,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險因素,影響重要臟器例如心、腦、腎的結構與功能,最終導致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1]。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人群老年高血壓患病率呈持續(xù)增長趨勢。老年高血壓是指60歲以上人群中,收縮壓>21.3Kpa(160mmHg)和或舒張壓>12.7Kpa(95mmHg)的高血壓患者[2]?,F筆者結合臨床實踐,總結出老年高血壓的臨床特點和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老年人由于內分泌、血壓調節(jié)系統的調節(jié)能力衰退,收縮壓、舒張壓、脈壓差隨時都可發(fā)生明顯波動,但半數以上以收縮壓升高為主,對心臟危害性大,易發(fā)生心力衰竭,同時也更易發(fā)生腦卒中,以單純舒張壓增高的高血容量型高血壓在老年人中較少見。(2)老年人高血壓易受體位變動的影響,體位性低血壓的發(fā)生率較高,特別是在抗高血壓藥物治療中更易發(fā)生。有的病人易出現飯后低血壓,病人出現眩暈和顫抖不穩(wěn)感,有資料表明餐后血壓下降可能是老年人跌倒甚至昏厥的因素,應引起注意。(3)老年高血壓病人晝夜血壓具有波動性,特別是收縮期高血壓病人波動幅度更大,可出現夜間血壓顯著下降,高峰時間多在早上6時到晚上10時,低峰時間多在晚上10時到次日6時。這主要是因為老年患者血管壓力感受器敏感性減退所造成的。(4)老年人神經系統功能較低,更易發(fā)生藥物治療時的抑郁癥,因此應避免選用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的抗高血壓藥物如可樂定、甲基多巴等。(5)老年人高血壓的抗高血壓藥物治療初始劑量、增加劑量比年輕高血壓患者小,間隔時間也應比年輕高血壓患者長。
指導患者調節(jié)飲食,合理的飲食結構有助于保持血壓平穩(wěn),既要營養(yǎng)豐富,又不過食油膩,宜以易消化的食物為主,要讓患者明白飲食對治療高血壓的重要性。避免飽餐刺激性食物,指導病人戒煙、戒酒,避免濃茶、咖啡及其它刺激性食物,多食富含高纖維素的蔬菜、水果和谷物,食用植物油等。
由于老年人多有心、腦、腎等器官動脈硬化性病變,加之循環(huán)調節(jié)反射減弱,體液量減少,降壓治療時極易出現過度降壓的副作用。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一般首選飲食療法、運動療法等非藥物療法,若效果欠佳,則多施以長期的藥物療法。在采用藥物療法降壓時,盡量采用口服降壓藥物,小劑量、分次服用。隨著年齡的增長,治療對象降壓的目標值也需相應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目標值為收縮壓>21.3~22.7Kpa,舒張壓>12.0~12.7Kpa[3]。
多數老年人心理較脆弱、情緒易波動,做好心理護理十分重要。護士應了解并掌握老年病人的心理生理狀態(tài)情況,如病人的心理、病因、病情、治療用藥的效果及不良反應、家庭經濟條件等。對容易激動的病人,指導其保持平靜的心境,避免情緒激動及過度緊張、焦慮。遇事要沉著冷靜,從而維持穩(wěn)定的血壓[4]。給病人反復詳細講解高血壓病的預防保健等知識。開展護理醫(yī)學新模式-整體護理,醫(yī)生、護士、家人及社會均來關心患者,使其體會到人世間的溫暖,幫助病人糾正異常心理狀態(tài),減輕心理壓力,保持良好心態(tài),接受治療護理。
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醫(yī)院為滿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賦予護士的重要職能[5]。目的是通過健康教育讓病人了解高血壓的病因、發(fā)病機制和治療新進展,解除病人的思想顧慮,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糾正病人不良的生活方式,指導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要規(guī)律,養(yǎng)成定時排便習慣,勿用力排便。鼓勵患者適當鍛煉,注意勞逸結合、動靜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限制食鹽攝入,控制體重,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攝入。
老年高血壓病的治療是長期的,許多病人在住院期間能較好的配合治療和護理,而出院后往往忽略[6]。因此必須向患者交代:(1)高血壓病的治療和護理常識,高血壓病是終身疾病,必須終身服藥控制。(2)提高自身的社會適應能力,維持心理平衡,避免各種不良刺激。注意飲食控制與調節(jié),減少鈉鹽、動物脂肪的攝入,忌煙、酒。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服用緩瀉劑。(3)嚴格執(zhí)行醫(yī)囑,不得隨意減量。(4)做好自我監(jiān)護定期隨訪,高血壓持續(xù)升高或出現頭暈、頭痛、惡心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yī),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1]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247.
[2]張學琦.臨床數據詞典[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4:471.
[3]胡淑芳,彭丹梅,付志道.老年高血壓的臨床護理[J].河北醫(yī)學,2003,9(6):560.
[4]楊明治.老年人高血壓的心理護理[J].福建醫(yī)學雜志,1997,19(1):91.
[5]程曉君.老年高血壓患者的中西醫(yī)護理[J].中國中醫(yī)急癥,2008,17(4):566.
[6]馮雅男.健康教育對高血壓病人預后影響的研究[J].護理研究雜志,2003,17(5):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