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東
(金中天集團建設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00)
建筑業(yè)作為國家重要產業(yè)之一,地位日趨重要,其工程質量不僅關系到項目投資能否成功,更為重要的是,建成后的項目直接參與到人們的日常生產和生活中去,還關系到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如商場、體育館、劇院、學校等以及各類商品住宅工程,所有這些都是人們日常的工作、學習以及娛樂和生活的重要場所。因此,在工程管理的眾多方面中,質量管理是關鍵和核心。
(1)管理工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yè)的經營效益、企業(yè)信譽乃至企業(yè)存亡的問題。建筑工程施工必須具備一定的技術條件和技術裝備,而這些技術條件和技術裝備需要企業(yè)的技術力量和技術工作組織管理水平來支撐和實施。
(2)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建筑的類型、樣式繁多,規(guī)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業(yè)受天氣影響較大,而復雜的多工種交叉施工、多項技術綜合應用、工序搭接較多,在這些生產過程中都需要加強管理,進而保證施工正常有序地進行,以便達到預期的質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標。
(3)隨著建筑業(yè)的發(fā)展,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不斷出現,同時承擔的新工程可能結構更復雜、功能更特殊、裝修更新穎,從而促使生產技術水平再提高,技術裝備越先進,技術管理要求越高,這也使得施工管理更顯重要。
施工是形成建筑實體的過程,也是決定最終產品質最的關鍵階段。要提高房屋建筑工程項目的質量,就必須狠抓施工階段的質量管理。工程項目施工涉及面廣,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影響質量的因素很多,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對工程質量的管理就顯得極其重要。
施工項目的質量比一般工業(yè)產品的質量管理難度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影響質量的因素多。如設計、材料、機械、地形、地貌、操作方法、技術措施、管理制度、投資成本等,均直接影響施工項目的質量。
(2)容易產生質量變異。在施工中要嚴防出現系統(tǒng)性因素的質量變異,要把質量變異管理在偶然性因素范圍內。偶然性因素的質量變異,如材料性能微小的差異、操作微小的變化等。系統(tǒng)性因素的質量變異,如機械故障,儀表失靈,檢測設備精度失控等。
(3)容易產生第一、第二判斷錯誤。項目施工由于工序交接多、中間環(huán)節(jié)多、隱蔽工程多,若不及時檢查實質,事后再看表面,就容易產生第二判斷錯誤,因此在進行質量檢查驗收時,應特別注意。
(4)質量檢查不能解體、拆卸。工程項目建成后,不可能像某些工業(yè)產品那樣,再拆卸或解體檢查內在的質量,或重新更換零件;即使發(fā)現質量有問題,也不可能像工業(yè)產品那樣實行“包換”或“退款”。
(5)質量要受投資、進度的制約。項目的施工質量受投資、進度的制約較大,項目在施工中,應正確處理質量、投資、進度三者之間的關系,使其達到對立的統(tǒng)一。
對項目施工而言,質量管理就是為了確保合同、規(guī)范所規(guī)定的質量標準,所采取的一系列檢測、監(jiān)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在進行項目施工質量管理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1)堅持“質量第一,用戶至上”。市場經濟經營的原則是“質量第一,用戶至上”。房屋建筑產品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使用年限較長,是“百年大計”,直接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所以,工程項目在施工中應自始至終地把“質量第一,用戶至上”作為質量管理的基本原則。
(2)以項目團隊成員為管理核心。建筑企業(yè)應注重對員工的管理,包括績效管理、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培訓和提高等等,這是保證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的基本要求。人是質量的創(chuàng)造者,質量管理必須“以人為核心”,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增強人的責任感,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通過提高人的素質來避免人的失誤,以人的工作質量保證各工序的質量進而確保工程質量。
(3)以預防、預控為主。以預防為主就是要從對質量的事后檢查把關轉向對質量的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從對產品質量的檢查,轉向對工作質量的檢查、對工序質量的檢查、對中間產品的質量檢查。這是確保施工項目質量的有效措施。
(4)堅持質量標準、嚴格檢查。質量標準是評價產品質量的尺度,數據是質量管理的基礎和依據。產品質量是否符合質量標準,必須通過嚴格檢查,用數據說話。
(5)用科學、公正、守法的職業(yè)道德來規(guī)范建筑企業(yè)的項目經理。在處理質量問題過程中,應尊重客觀事實,尊重科學,不持偏見;遵紀守法,杜絕不正之風;既要堅持原則、嚴格要求、秉公辦事,又要謙虛謹慎、實事求是、以理服人、熱情幫助。
任何房建工程項目都是由分項工程、分部工程和單位工程所組成,而工程實物的實現,則是通過一道道工序來完成。所以,施工項目的質量管理既是一個從工序質量到分項工程質量、分部工程質量、單位工程質量的系統(tǒng)管理過程,也是一個從對投入原材料的質量管理開始,直到完成工程質量檢驗為止的系統(tǒng)的全過程。
影響施工項目質量的因素主要有五大方面,即:人、材料、機械、方法和環(huán)境。事前對這五方面的因素嚴加管理,是保證施工項目質量的關鍵。
(1)人的管理作為管理的動力,要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發(fā)揮人的主導作用。在使用人的問題上,應從政治素質、思想素質、業(yè)務素質和身體素質等方面綜合考慮,全面管理。
(2)材料的管理包括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構配件等的管理,要嚴格檢查驗收,正確合理地使用,建立管理臺賬,進行收、發(fā)、儲、運等各環(huán)節(jié)的技術管理,避免混料和將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上。對庫存要求較高的材料,本著現進現出的原則,最好是提高工地臨時倉儲的防水、防潮效果。
(3)機械管理包括對施工機械設備、工具等的管理,要根據不同工藝特點和技術要求,選用合適的機械設備,正確使用、管理和保養(yǎng)好機械設備。為此要健全人機固定制度、設備運轉記錄制度、上崗證制度、崗位責任制度、技術保養(yǎng)制度、安全使用制度、機械設備檢查制度等,確保機械設備處于最佳使用狀態(tài)。
(4)方法管理包含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技術措施、施工方案、施工工藝等的管理。主要應結合工程實際解決施工難題,且技術可行、經濟合理,有利于保證質量、加快進度、降低成本。
(5)環(huán)境管理。影響工程質量的環(huán)境因素較多,有工程技術環(huán)境、工程管理環(huán)境和勞動環(huán)境等,并且環(huán)境因素對工程質量的影響具有復雜而多變的特點。根據工程特點和具體條件,應對影響質量的環(huán)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嚴加管理。
為了加強對施工項目的質量管理,明確各施工階段質量管理的重點,可把施工項目質量分為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三個階段。
(1)事前質量管理指在正式施工前進行的質量管理,其管理重點是做好施工準備工作,且施工準備工作要貫穿于施工全過程中。
施工準備的范圍:全場施工準備;單位工程施工準備;分項、分部工程施工準備;項目開工前的施工準備;項目開工后的施工準備。
施工準備的內容可分為:技術準備;物資準備;組織準備;施工現場準備。
(2)事中質量管理指在施工過程中進行的質量管理。事中質量管理的策略是:全面管理施工過程,重點管理工序質量。其具體措施是:工序交接有檢查;質量預控有對策;施工項目有方案;技術措施有交底;圖紙會審有記錄;配制材料有試驗;隱蔽工程有驗收;計量器具校正有復核;設計變更有手續(xù);鋼筋代換有制度;質量處理有復查;成品保護有措施;行使質控有否決;質量文件有檔案。
(3)事后質量管理指在完成施工過程形成產品的質量管理。其具體工作內容有:組織聯(lián)動試車,準備竣工驗收資料,組織自檢和初步驗收。按規(guī)定的質量評定標準和辦法,對完成的分項、分部工程,單位工程進行質量評定,組織竣工驗收。
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只有認真負責地做好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才能真正搞好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對于目前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必須從政府、企業(yè)等各個方面找出原因,認真分析,不斷改進和加以完善,不斷提高我國建筑工程質量的管理水平。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建筑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