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王尚文
唐宋體詩例話:郁達(dá)夫與錢鍾書
——“后唐宋體”詩話·之三
/[浙江]王尚文
詹亞園《郁達(dá)夫詩詞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本節(jié)所引郁詩均出自此書)引述了數(shù)位名家關(guān)于郁達(dá)夫詩詞創(chuàng)作成就的評價,一致認(rèn)為郁的散文、小說不及詩詞。劉海粟說郁“詩詞第一,散文第二,小說第三,評論文章第四”;孫百剛曾對郁說:“你將來可傳的,不是你全部的小說,而是你的詩?!惫粽f:“他的舊詩詞比他的小說更好。他的小說筆調(diào)是條暢通達(dá)的,而每每一瀉無余,他的舊體詩詞卻頗耐人尋味?!蔽膶W(xué)欣賞與評價,見仁見智,難以劃一,也不宜、不必劃一。我則以為,在五四以來的新文學(xué)的坐標(biāo)中,郁的成就與影響不可低估;在五四以來的舊體詩詞的坐標(biāo)里,郁也達(dá)到了很高的水平。但兩者相比,詩詞的成就與影響不及其小說、散文。
郁的散文,尤其是小說,是現(xiàn)代作家的作品,具有現(xiàn)代性,也有其個人的風(fēng)格與魅力。在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萬萬不可忽視郁的作品,不可低估他的地位;否則,就是一部殘缺的不完整的文學(xué)史。而在現(xiàn)代詩詞史上,缺了他,固然也是缺憾,但問題并不太大,他不過是諸多唐宋體作者中的一位?,F(xiàn)代文學(xué)史可以不提他的被譽為詩詞代表作的《亂離雜詩》《毀家詩紀(jì)》,卻不能不說他的《沉淪》《春風(fēng)沉醉的晚上》《薄奠》《遲桂花》等。我們今天之所以重視他的詩詞,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他新文學(xué)史上的大名;否則,他的舊體詩詞大概未必會引起如此這般的關(guān)注。樂齊主編的《郁達(dá)夫小說全集》尊郁為“現(xiàn)代小說一代宗師”,似乎大家也都通得過;至于詩詞,若尊之為“宗師”,那就難說了,有不同看法的人肯定不少。他的詩詞始終沒能走出唐宋體的藩籬,其中部分作品若抹去他的名字,混入前人的集子,足可亂真;但他的小說散文卻絕無此虞。
作為小說散文作家,郁無疑是一個現(xiàn)代作家;但作為詩詞作者,卻不是,起碼不完全是。其《題寫真答荃君三首》之三:“儒生無分上凌煙,出水清姿頗自憐。他日倘求遺逸像,江南莫忘李龜年?!本兔鞔_自認(rèn)是個“儒生”;《丙辰元日感賦》也說:“百年原是客,半世悔為儒?!庇袝r自說是“士”,如“士生季世實可憐”,“貧士生涯總可憐”。無論是作為“儒生” 還是“士”,他的精神世界和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就會有重合的部分,他的詩詞就會自然而然融入唐宋體。最能表現(xiàn)這一點的,莫過于作者于1919年從日本回國參加外交官與文官考試前后的詩作,參考前的期許、被斥后的落寞與激憤幾與封建科舉時代的舉子毫無二致?!额}春江第一樓壁》:“匆匆臨別更登樓,打疊行裝打疊愁。江上青峰江下水,不應(yīng)齊向夜郎流?!庇缅X起“江上數(shù)峰青”句,又反用李白流放夜郎事,以表志在必得的心情。被斥后作《己未秋,應(yīng)外交官試被斥,倉猝東行,返國不知當(dāng)在何日》:“江上芙蓉慘遭霜,有人蘭佩祝東皇。獄中鈍劍光千丈,垓下雄歌泣數(shù)行。燕雀豈知鴻鵠志,鳳凰終惜羽毛傷。明朝掛席扶桑去,回首中原事渺茫?!庇帧鹅o思身世,懊惱有加,成詩一首,以別養(yǎng)吾》:“匆匆半月春明住,心事蒼茫不可云。父老今應(yīng)羞項羽,諸生誰肯薦劉蕡?秋風(fēng)江上芙蓉落,舊壘巢邊燕子分。失意到頭還自悔,逢人怕問北山云?!焙头饨婆e時代的落第書生有何兩樣?
被譽為代表作之一的《毀家詩紀(jì)》,其中以“紫云”、“紅兒”、“樊素”等指稱王映霞,與第八首中稱王為“下堂妾”一樣,確有“泄憤”之嫌,只覺別扭。郁、王畢竟曾是正經(jīng)的正式夫妻,貶之為歌伎、侍妾,其實同時也是一種自貶。如果勉強解釋為這些詞語意指夫妻之妻,那也典型地反映了用已死的文言表現(xiàn)活生生的現(xiàn)實的尷尬。我以為,不能不承認(rèn)郁的心靈深處確實還有不少舊文人意識以至封建意識。
有趣的是,小說《沉淪》主人公“我”,也寫過兩首七律:“峨眉月上柳梢初,又向天涯別故居。四壁旗亭爭賭酒,六街燈火遠(yuǎn)隨車。亂離少年無多淚,行李家貧只舊書。夜夜蘆根秋水長,憑君南浦覓雙魚。”“醉拍欄桿酒意寒,江湖牢落又冬殘。劇憐鸚鵡中州骨,未拜長沙太傅官。一飯千金圖報易,五噫幾輩出關(guān)難。茫茫煙水回頭望,也為神州淚暗彈。”其實這兩首詩本是郁的舊作,小說僅是借用而已。原詩標(biāo)題分別是:“八月初三夜發(fā)東京,車窗口占別張、楊二子”、“席間口占”(又作“冬殘一首題酒家壁”)。兩首詩正是夫子自道,與曹雪芹代香菱學(xué)詩、代寶玉作詩不同。小說不過是將前一首的面別口占,改為“用鉛筆寫了一首寄他東京的朋友”。兩詩與小說中“我”當(dāng)時的心情頗為合拍。不過,小說中“我”為現(xiàn)代青年,而郁所借用的詩卻可編入清甚至清以前詩人的集子而不顯突兀、另類,不會產(chǎn)生“不像”的感覺。我謂之有趣者在是。這也足證郁身上殘留了頗為濃厚的舊文人氣息。
郁自許甚高,《論詩絕句寄浪華·之四》(1916)云:“少年懷抱各清真,我愛妍華爾愛新。翻得當(dāng)時公案否?論詩海內(nèi)第三人?!彼行膶W(xué)李白,在《自述詩十八首》中說“儂詩粉本出青蓮”;又在《留別家兄養(yǎng)吾》中說“薄有狂才追杜牧”,但從總體看,他并未把詩當(dāng)做自己主要的文學(xué)追求,有意以詩鳴世,作個詩人。詩作大多率性而為,只是生活的副產(chǎn)品,后期更多的是應(yīng)酬之作。讀唐、學(xué)唐,唐宋體對他來說自是熟門熟路,游刃有余。
詩曰:
異國沉淪一少年,欲追小杜賦新篇。
魚游千里盤為沼,辜負(fù)長才可自憐?
錢鍾書是當(dāng)代唐宋體詩人中的翹楚之一,詩作的藝術(shù)水平達(dá)到很高的境界,尤其是典雅文言的運用,別開新面,幾已爐火純青。他以學(xué)問為詩而見性情,以性情為詩而見學(xué)問,渾然一體,殊屬不易。
讀他的詩集《槐聚詩存》(三聯(lián)書店,1995年版,本節(jié)所引錢詩均出于此書),我聯(lián)想起了李白《古風(fēng)》(其十九):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
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臺,高揖衛(wèi)叔卿。
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
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
此詩可分“西上”、“俯視”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前一個是超現(xiàn)實的游仙境界;后一個是詩人俯視所見的現(xiàn)實世界。錢鍾書的詩似也有兩個世界,一個是他精心營造的象牙塔——或可以他在《還鄉(xiāng)雜詩》中所說的“裝成七寶炫樓臺”為喻,“爭如歌嘯亂書中”(《答叔子》),“且容獨立世如遺”(《再示叔子》)可作注解 ;一個是他在象牙塔往外看到的世界。而且,寫塔中生活的居多,寫塔外現(xiàn)實的較少。當(dāng)然,無論塔里塔外,其詩都有它們各自的獨特價值;但不能不說,他并沒有在他的詩里充分地寫出作為一個具有歷史使命感與社會責(zé)任感的知識分子的大愛大悲。在現(xiàn)代唐宋體作者群中,這一點頗具典型性??蚂`《促膝閑話中書君》謂:“錢氏的兩大精神支柱是淵博與睿智,二者互相滲透,互為羽翼,渾然一體,如影隨形。他博覽群書,古今中外,文史哲無所不窺,無所不精。睿智使他進(jìn)得去,出得來,提得起,放得下,升堂入室,攬?zhí)煜轮淦嫒胛覒阎小!笔菫橹?,然以淵博與睿智為“精神支柱”,就詩人、詩歌而言,終有不足,不管于傳統(tǒng)的還是現(xiàn)代的詩道,都不能吻合無間??蚂`是從正面看,若從另一面看,說得苛刻一點,是有欠深刻與博大。他評自己的《中書君詩》為“才子詩,全憑才華為之”,可謂有自知之明者,光憑這一點,也就非常難得。
作于1938年的《哀望》就是李白“俯視”式的作品:
白骨堆山滿白城,敗亡鬼哭亦吞聲。
熟知重死勝輕死,縱卜他生惜此生。
身即化灰尚赍恨,天為積氣本無情。
艾芝玉石歸同盡,哀望江南賦不成。
首聯(lián)對句既承出句寫敗亡的慘狀,更寫出心靈的屈辱、無奈、無助,確是警句!頷聯(lián)出句之“重”、“輕”非動詞,系狀語,即重于泰山之重、輕于鴻毛之輕。兩句謂民族危亡之際,即使是死也應(yīng)為國而死;縱然相信有所謂“他生”,也會珍惜“此生”:曲盡當(dāng)時國人生死兩難之處境。此聯(lián)不同于一般號召慷慨赴死的口號,因敗亡之鬼固有抗敵而死者,也有敵人屠城而死者,后者甚至更多,更深一層寫出了當(dāng)時民族的災(zāi)難。頸聯(lián)一實一虛,渲染出了國人的悲憤、悲涼。又如《將歸》之一:
將歸遠(yuǎn)客已三年,難學(xué)王尼到處便。
染血真憂成赤縣,返魂空與闕黃泉。
蜉蝣身世桑田變,螻蟻朝廷槐國全。
聞道輿圖新?lián)Q稿,向人青只舊時天。
“螻蟻朝廷”有人說是指國民黨政府,當(dāng)然可通;但我卻覺得更可能是指汪精衛(wèi)漢奸政權(quán)。末句“向人青只舊時天”(“青”雙關(guān)青天之青與青眼之青),似非親歷者不能到,作者于想象中得之,不是“淵博與睿智”所能完全解釋的,實深于情也。
塔內(nèi)是精神貴族的生活,讀書、賞月、作詩、飲酒、訪友、清談……當(dāng)然還有愛情。試舉數(shù)例,以見一斑。如寫于1939年的《午睡》:
攤飯蕭然晝掩扉,任教庭院減芳菲。
一聲燕語人無語,萬點花飛夢逐飛。
春似醇醪酲不解,身如槁木朽還非。
何心量取愁深淺,栩栩蘧蘧已息機。
同年《寓夜》:
袷衣負(fù)手獨巡廊,待旦漫漫夜故長。
盛夢一城如斗大,掐天片月未庭方。
才慳胸竹難成節(jié),春好心花尚勒芳。
沉醉溫柔商略遍,黑甜可老是吾鄉(xiāng)。
同年《對月同絳》:
分輝殊喜得窗寬,徹骨凝魂未可干。
隘巷如妨天遠(yuǎn)大,繁燈不顧月高寒。
借誰亭館相攜賞,勝我舟車獨對看。
一嘆夜闌寧秉燭,免因圓缺惹愁歡。
塔內(nèi)真是別有洞天,安謐,寧靜,閑適,幾欲令人流連忘返。
但象牙塔畢竟在塵世之內(nèi),不是“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桃花源,由于不能不食人間煙火,當(dāng)然會有塔外現(xiàn)實世界的干擾,塔內(nèi)人也并非真能、真已忘情于世,自然也會有牢騷。有1938年《陳式圭郭晴湖徐燕謀熙載諸君招集有懷張挺生》可以為證:
蒼生化冢海揚塵,尚喜樽前聚故人。
暫借群居慰孤憤,猶依破國得全身。
解憂醇酒難為力,遭亂文章倘有神。
張儉望門憔悴甚,并無錐卓是真貧。
1939年的《苦雨》也說“石破端為天漏想,河傾彌切陸沉憂”;1940年的《夜坐》更說“便說酣眠容鼠嚙,獨醒自古最難任”。同年《筆硯》:“憂患遍均安得外,歡娛分減已為奢。”
值得注意的是,《槐聚詩存》所收之詩起于1934年,迄于1991年;1934年至1948年的十四年收詩約一百三十四題共約一百九十五首,1949年至1991年的四十二年收詩約三十八題共約七十八首。我們幾乎可以大膽斷定詩人實際所作數(shù)目必定大大超出詩集之所收。詩集序說到“自定詩集,俾免俗本傳訛”,在此過程中他在楊絳的幫助下“選定推敲”。由“選定推敲”四字可見一定有所刪汰,可能量還不少。前人編輯出版自己的詩集,一般都很慎重,有的還特地請師友代為刪定,因為常因敝帚自珍而難以割愛,下不了手??磥礤X鍾書也不例外。但1949年前后詩作數(shù)量實在不成比例,1949年后的太少了??赡艿脑蛞苍S有二:一是本來就寫得少;一是選擇較嚴(yán),刪汰甚多。不管出自哪一原因還是兩者兼而有之,這一現(xiàn)象本身值得我們深思和反省。
而且,1949年后的詩風(fēng)也有微妙的變化,塔外之詩難得一見;塔內(nèi)之詩也有衰疲之氣。1950年《答叔子》:“病馬漫勞追十駕,沉舟猶恐觸千帆?!薄白凶兩菡劵?,眾里呼名且應(yīng)牛。”1952年《劉大杰自滬寄詩問訊和韻》:“心事流螢光自照,才華殘蠟淚將干。”若非白紙黑字地擺在面前,我怎么也難以相信錢鍾書會寫出這樣的句子!同年《生日》:
身心著處且安便,局趣容窺井上天。
拂拭本來無一物,推擠不去亦三年。
昔人梵志在猶未,今是莊生疑豈然。
聊借令辰招近局,那知許事蛤蜊前。
“三年”,豈不正是從1949年算起?王梵志白首而歸,答鄰人“昔人尚存乎”之問,說“吾猶昔人,非昔人也”。我讀錢鍾書1949年后詩,也有昔人尚存乎之問;從詩看,確“非昔人”矣。看來,象牙塔已嚴(yán)重?fù)p毀,難以為繼。他曾經(jīng)“高歌青眼”,現(xiàn)在只能滿足于“隨分齏鹽”(1959年《龍榆生寄示端午漫成絕句即追和其去年秋夕見懷韻》)。1954年《大杰來京夜過有詩即餞其南還》:“欲話初心同負(fù)負(fù),已看新鬢各斑斑。”
1989年《閱世》:
閱世遷流兩鬢摧,塊然孤喟發(fā)群哀。
星星未息焚余火,寸寸難燃溺后灰。
對癥亦知須換藥,出新何術(shù)得陳推。
不圖剩長支離叟,留命桑田又一會。
“不圖”句原注曰:“放翁《雜詠》:‘幽幽剩長身?!对@》:‘人中剩長身?!L’同‘長物’之‘長,去聲。’”由于詩集最后是“代擬”之作,這首《閱世》可以看成是詩人的自我小結(jié),意味深長。我的感覺是,詩人已然完全走出象牙塔,站在一個全新的高度來看自己和自己所處的時代。此詩雖不免消沉,但他寫出了消沉,以“孤喟”唱出“群哀”,改變了他年輕時“氣猶埋劍出,身自善刀藏”(1943年《斯世》)的態(tài)度,有力地證明了他并沒有真正消沉,而是走到了一個新的起點!可惜的是此后的詩作在集中只留下了上面所提到的《代擬無題七首》。
錢鍾書曾自謂“或者病吾詩一‘緊’字,是亦知言”。如何理解這一“緊”字?還頗難說清?;蛑敢庀竺芗?,不夠疏朗;或竟是氣偏急促,不夠從容。孟子說“吾知言,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可見“言”與“氣”有關(guān)。什么關(guān)系?韓愈解釋道:“氣,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氣之與言猶是也,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睔舛虤馑タ赡苁恰熬o”的根源。詩人有時過于講究“字字有出處”而于氣則不免難以顧及,或許有之。如《此心》:
傷春傷別昔曾經(jīng),木石吳兒漸懺情。
七孔塞茅且渾沌,三星鉤月不分明。
聞吹夜笛魂猶警,看動風(fēng)幡意自平。
漫說此中難測地,好憑心畫驗心聲。
可以說確實做到了“字字有出處”,句句用典故,說的也都與心相關(guān),但其氣卻不太一貫,其意也不太分明,在集中算不得是上乘之作,庶幾可為“緊”之一例。
不過,我重點要說的是并無此病的佳作,茲以《淵雷書來告事解方治南華經(jīng)》為例:
塞雪邊塵積鬢斑,居然樂府唱刀環(huán)。
心游秋水無窮境,夢越春風(fēng)不度關(guān)。
引咎敢尤人下石,加恩何幸案移山。
五年逋欠江南睡,瓶缽行看得得還。
蘇淵雷被錯劃為右派后北貶哈爾濱,1962年摘帽放還,錢氏故有此作?!短K淵雷文集》詩詞卷亦收此詩,系于1962年,詩中所說“五年”,恰自1957算至1962年。據(jù)此可以斷定錢詩作于1962年,《槐聚詩存》系于1959年,恐誤。此詩也是字有出處,也用典故,但幾乎人人耳熟能詳。首聯(lián)對句“居然”,一指“事解”出乎意料,二寓喜出望外的驚異之情。頷聯(lián)出句既照應(yīng)詩題“方治南華經(jīng)”,更寫淵雷心胸開闊博大;對句承之,而又進(jìn)一步臆想淵雷對友人思念之深切。頸聯(lián)勸誡淵雷切勿記恨落井下石的小人,更要為“事解”而感到慶幸;“引咎”、“加恩”當(dāng)時在政治上正確得很,但極富弦外之音,讓人只有苦笑而已。尾聯(lián)紀(jì)實,但情趣盎然:五年來在塞雪邊塵中煎熬,回來該好好休整一下了;據(jù)知淵雷信佛,一瓶一缽得而還,喜悅瀟灑躍然紙上。此作誠摯得體,一氣呵成,收放自如,既是詩人集中的佳構(gòu),也是《蘇淵雷文集》詩詞卷所收友人同類作品中之佼佼者。
由這首詩,我聯(lián)想起有些唐宋體作者或多或少都有歌頌反右、歌頌大躍進(jìn)、歌頌“文化大革命”的作品,即使后來時過境遷,仍然保留在自己的詩集里,毫無反省之意,令人不解。錢鍾書沒有寫過這樣的作品,他守住了自己的底線。
和他的小說一樣,錢鍾書特別善于用喻。如《雜書其中一首》:“初涼似貴人,招請不肯致。及來不待招,又似故人至?!?《游雪竇山四》:“新月似小女,一彎向人低。” 《驟雨》:“大暑陵人酷吏尊。”《示燕謀》:“地似麻披攢石皺,路如香篆向天彎?!倍己軅魃瘢蛔x之下便讓人難忘。
《山齋涼夜》:“相看不厭無多月,且住為佳豈有鄉(xiāng)?!睂⑶叭藘蓚€對立的意象、兩層相反的意思組接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張力,別具風(fēng)味。但也不是沒有瑕疵。如《哀若渠二》“十九人最少”一句,造語勉強,難明所以。虧了有如下原注:“君贈余詩云:‘十九人中君最少,二三子外我誰親?!钡湃酥?,作者與若渠究竟誰最年少,尚是問題。
詩曰:
學(xué)富五車才八斗,論詩高妙亦吟詩。
不凍港中風(fēng)浪靜,難見怒濤如碧池。
作 者:王尚文,學(xué)者,浙江師范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教授。
編 輯:王朝軍 zhengshi5@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