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夢川
柳亞子是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他與毛澤東的詩詞唱和一度傳為佳話(包括毛澤東最有名的那首《沁園春·雪》,也是在1945年重慶談判期間,經(jīng)由柳亞子之手首次公布于眾);但是說到他和汪精衛(wèi)的詩交,可能一般人就不大清楚了。
說到柳亞子和汪精衛(wèi)的交往,就不得不說到南社和同盟會。同盟會盡人皆知不需贅言;南社(1909-1923)是中國近代以來最大的一個文學社團,是清末民初“革命文學”的重要陣地,在文壇上有著非常廣泛的影響;此外它以同盟會-國民黨為依托,在反清革命和反對袁世凱的斗爭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在當時的政壇上也留下了深深的足跡。柳亞子是同盟會和光復會的雙料會員,又以文學知名,1909年11月,他與陳去病、高旭等人發(fā)起成立南社。在成立大會上,柳亞子當選為書記員。1914年到1918年,柳亞子擔任南社主任之職,總理南社社務。
汪精衛(wèi)是同盟會的創(chuàng)建者之一,被推舉為同盟會第一任評議部部長,同時還曾擔任同盟會的機關報《民報》的主筆,在《民報》上發(fā)表過多篇宣揚革命的雄文,與梁啟超領導的《新民叢報》進行論戰(zhàn),贏得了很高的聲譽。1910年,汪精衛(wèi)潛入北京圖謀刺殺宣統(tǒng)帝的父親攝政王載灃,事敗被捕。由于害怕引起革命黨人更激烈的行動,清政府就沒有判汪精衛(wèi)死刑,而是判為永遠監(jiān)禁,直到辛亥革命爆發(fā)之后汪精衛(wèi)才獲釋放。汪精衛(wèi)雅好詩詞,出獄后不久即加入南社,按南社的入社書記錄,具體時間是在1912年4月18日,介紹人是田桐、景耀月和陳家鼎,入社序號是260,算是比較早期的社員。
南社的主要活動是舉行雅集,另外還有不定期出版的社刊《南社》,發(fā)表社友的詩文詞曲等作品。汪精衛(wèi)參加南社活動并不積極,記錄顯示汪精衛(wèi)只在1922年參加過南社的一次臨時雅集,而這次雅集柳亞子沒有參加,所以二人并沒有在南社雅集上見面。汪精衛(wèi)發(fā)表在《南社》上的作品也很少,而且還可能不是汪精衛(wèi)自己投稿,而是編輯者自行搜集編入的——如《南社》第八集曾經(jīng)把別人的兩首詞誤算在汪精衛(wèi)名下,對此汪精衛(wèi)還專門予以澄清(參見曼昭《南社詩話》)。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柳亞子和汪精衛(wèi)沒有直接的交往,因為在兩人各自的詩詞集中,都可以找到交往的直接證據(jù)。
柳亞子集中有《連番一首,為汪精衛(wèi)刺載灃不中作》詩:“連番花事幾消磨,橫雨橫風喚奈何?!币赃B番風雨摧殘春花為喻,寄托了革命形勢處于低谷時的無可奈何的心情。末句為“筑聲哀怨送荊軻”,把汪精衛(wèi)刺殺攝政王與荊軻刺秦王作類比。這是柳亞子詩中第一次寫到汪精衛(wèi)。寫這首詩的時候二人還沒有相識,所以柳亞子在詩中用了很多典故來寫時事,表達的也是類似時事評論式的感慨,對汪精衛(wèi)本人并沒有直接的描述。
汪精衛(wèi)加入南社之后不久就偕妻子陳璧君去法國留學,所以此后幾年之間二人沒有直接交往的記錄。1923年10月初,柳亞子陪伴妻子到上海治病,詩集之中再次出現(xiàn)汪精衛(wèi)。這首《十二年十月,海上贈精衛(wèi)》云:
一擊亡胡帝,平生張子房。風姿猶婦女,家國有滄桑。
廿載盟心久,一宵握手償。元戎方旰食,何以拯黔蒼。
此詩首聯(lián)說的還是汪精衛(wèi)刺殺攝政王之事,不過這次是把他比作曾經(jīng)試圖在博浪沙伏擊秦始皇的張良,“一擊亡胡帝”是極言汪精衛(wèi)的功勞,認為清廷滅亡就是源于汪精衛(wèi)的那次暗殺行動。汪精衛(wèi)的行動的確在革命低潮時期起到了振奮人心的作用,所以這句詩雖然有些夸張,但還算貼切。汪精衛(wèi)是當時公認的美男子,而據(jù)《史記》記載,張良“狀貌如婦人好女”,所以頷聯(lián)繼而稱贊汪精衛(wèi)的容貌,可謂非常得體。頸聯(lián)說他對汪精衛(wèi)仰慕、神交已久(從這里可以看出這是他們第一次見面)。尾聯(lián)則寫到當時的時局,1923年10月,曹錕通過賄選成為總統(tǒng),引起朝野聲討;孫中山在準備國民黨改組和第一次國共合作,同時決定出師北伐。這首詩用典故稱譽汪精衛(wèi)是比較貼切,但畢竟是初次見面,給人感覺是非??蜌獾膱雒嬖?。而其中頷聯(lián)下句插入家國、末句寫時事也略嫌空洞,有些指向不明。
汪精衛(wèi)(1883-1944)名兆銘,字季新,號精衛(wèi)。
南社自1918年因社內(nèi)的唐宋詩之爭而引起分裂,到1923年已經(jīng)名存實亡。所以柳亞子等試圖成立新南社,10月14日,新南社正式成立。柳亞子曾說:“南社的成立,是以中國同盟會為依歸的;新南社的成立,則以行將改組的中國國民黨為依歸?!保ㄒ姟赌仙缂o略》)可見新南社的成立有明顯的政治背景,而當時作為國民黨左派領袖的汪精衛(wèi)也隨后加入,此后柳、汪二人的交往一度非常頻繁。同年10月18日,葉楚傖設宴招待朋友,汪精衛(wèi)、柳亞子、于右任、胡樸安父女等人與會(這些人均為南社及新南社社友),柳亞子賦詩紀其盛況,把在座諸位一一寫入,其中論及汪精衛(wèi)云:“座中人物誰最妍?汪倫一斗才翩翩。清談痛飲余事耳,江山萬里君仔肩?!币驗槎送眨室酝魝惐葦M汪精衛(wèi),寫其才情;“仔肩”是擔負、承擔之意,汪精衛(wèi)當時已經(jīng)是國民黨左派領袖,這兩句可謂極盡推崇之意。21日,胡樸安設宴回請諸位,汪精衛(wèi)、柳亞子亦與會,柳亞子也有詩紀之,“椎秦不信人如玉”句即寫汪精衛(wèi),仍然是以張良比擬之。28日,汪精衛(wèi)設宴回請,柳亞子有詩《十月二十八日,精衛(wèi)招飲,賦呈座客》,開篇即云“來叩山中宰相家,招邀俊侶不辭賒”,以“山中宰相”稱呼汪精衛(wèi)。11月4日,于右任在宋公園設宴回請。汪精衛(wèi)因為有事身在浙江而未能赴宴,柳亞子作詩《十一月四日,右任招飲宋園,精衛(wèi)有事于浙不克至……》還頗以為遺憾:“宋公園畔客皆至,黃石橋邊人未來。越絕霸圖勞使節(jié),吳趨文宴失奇才?!彼喂珗@也叫教仁公園,為紀念宋教仁而得名。宋教仁于1913年3月遇刺,遺體安葬于此,今為上海閘北公園?!包S石橋邊人未來”則仍然是以張良比汪精衛(wèi),因為史載張良曾在下邳橋上遇到黃石公;“越絕”指越地的邊境,浙江屬于古代越地,“霸圖”猶霸業(yè),王業(yè);“吳趨”即吳門,指吳地,上海屬于吳地。這兩句是說汪精衛(wèi)因為負有重大使命去了浙江,使得上海這班朋友的雅集缺少了一個奇才。這兩聯(lián)對仗都非常工穩(wěn)貼切,顯示出柳亞子深厚的文字功底。
1923年12月25日,柳亞子、陳去病等人在上海成立“歲寒社”并舉行第一集,參加者有汪精衛(wèi)、于右任、葉楚傖、呂志伊、張繼、胡樸安等,共計16人,均為南社/新南社社友。其后于30日舉行第二集、31日舉行第三集,柳、汪均與會。第三集是汪精衛(wèi)請客,地點在孫中山的別邸,參加者有陳去病、廖仲愷夫婦、柳亞子夫婦、葉楚傖夫婦、胡樸安等人(均為新南社社友)。這幾次聚會柳亞子都有詩,但是沒有特別提到汪精衛(wèi)。此后的第四至第七集,汪精衛(wèi)都有事沒有參加,他們之間的詩交也暫時告一段落。
之后二人再次相逢已經(jīng)是1934年初。1月22日,柳亞子夫婦赴上海參加長女柳無非的婚禮,1月24日,柳亞子夫婦又赴南京逗留游玩,26日晚汪精衛(wèi)設宴招待柳亞子。柳有《是夜季新招飲,即席賦謝……》一詩,其中有“珍重東山謝安石,風流宰相黑頭公”之句,上句以東晉的名士宰相謝安比擬汪精衛(wèi);“黑頭公”意思是頭發(fā)沒白就已經(jīng)做到“公”的高位,典出《晉書·王傳》:“弱冠與陳郡謝玄為桓溫掾,俱為溫所敬重。嘗謂之曰:‘謝掾年四十,必擁旄杖節(jié),王掾當作黑頭公,皆未易才也?!蓖艟l(wèi)當時年方半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長兼外交部長,也還沒有變節(jié),所以柳亞子的這些比擬雖然可謂極盡褒揚,但是也還算恰當。柳亞子游南京期間還曾作《秣陵雜贈三十首》組詩,其中有一首寫到汪精衛(wèi):“文采風流汪季新,深情厚貌自無倫。南陽倘比劉文叔,慚愧羊裘釣水濱?!痹娭泻髢删溆昧藙⑿愫蛧拦獾牡涔?,劉秀和嚴光年輕時是好朋友,后來劉秀成為光武帝,而嚴光則改名換姓做了隱士,垂釣于富春江畔。這兩句意思是:如果把汪精衛(wèi)比作劉秀的話,那把我比作嚴光我就很慚愧了。此時汪精衛(wèi)雖然已經(jīng)因為兼任外交部長、主持對日外交而倍受詬病,但是畢竟抗日戰(zhàn)爭還沒有正式爆發(fā),汪精衛(wèi)也沒有投敵,所以柳亞子對汪精衛(wèi)仍然倍加贊譽,同時也仍然很珍惜二人的交誼。但隨后由于汪精衛(wèi)的變節(jié),二人就再也沒有直接的贈答詩了。
柳亞子集中有很多寫汪精衛(wèi)的詩,相比之下汪精衛(wèi)《雙照樓詩詞稿》中卻只有一首明確寫到柳亞子,即《江樓秋思圖為柳亞子題》。按柳亞子的《江樓秋思圖》共有兩幅,第一幅是胡樸安的女兒胡韋平繪于1923年;1924年柳亞子曾請何香凝、吳夢芙(葉楚傖夫人)合繪《江樓秋思圖》,但未果;1929年9月,恰在何香凝赴法國的前一日,柳亞子又請其畫了一幅,稱為《江樓第二圖》,柳亞子都有詩紀其事。汪精衛(wèi)的這首詩編年在1923年,應該是為第一幅所題。此詩是一首五古,詩中緊扣畫題,寫的是“日暮倚江樓”的悲秋情懷,其中有句云:“君如王仲宣,瑰麗多文詞?!鐝埣菌棧粸楹镁赭?。”前一聯(lián)把柳亞子比作東漢末年的王粲,稱譽其文學才華;后一聯(lián)把他比作西晉因為思鄉(xiāng)而辭官不做的張翰,稱贊其高風亮節(jié)。末句則說:“不如酌美酒,與君盡一?!睔w結(jié)到二人的朋友之交。此詩頗能傳寫出畫意,從文學的角度也可稱得體。而柳亞子詩集中最后一次提到汪精衛(wèi)也與此圖有關:《江樓秋思圖舊卷,仲愷先烈暨夫己氏并有題句,展視愾然,為賦一絕》,此詩大約作于1939年7月,詩云:
欲追構檜真可詫,便學張劉豈有成。千載薰蕕今日判,忍從地下哭同盟。
詩題中的“夫己氏”猶言某人,典出《左傳·文公十四年》:“齊公子元不順懿公之為政也,終不曰公,曰夫己氏?!焙笕司鸵源朔Q呼那些讓人憎惡而不便或不欲直呼其名的人,這里正是指汪精衛(wèi)。因為此時汪精衛(wèi)已經(jīng)脫離重慶,正在積極與日本籌劃成立偽政權。所以柳亞子詩中第一句以宋高宗趙構和秦檜比之,說汪精衛(wèi)居然想追隨這兩個人,真是讓人意外;第二句中張指張邦昌、劉指劉豫,也是歷來輿論所指斥的賣國賊。這句是說汪精衛(wèi)想學他們那樣建立傀儡政權,恐怕也不會成功。第三句將汪精衛(wèi)與廖仲愷對比,說他們當年都是孫中山的得力助手,又曾經(jīng)都是國民黨左派領袖,但是現(xiàn)在二人終于分出了高下;末句則是說因為此圖而想到同盟會的諸位烈士,也因為同盟會、新南社中有汪精衛(wèi)這種人而覺得可悲。
《汪精衛(wèi)集》里還有一首《除夕邀南社諸子作歲寒小集,何香凝夫人繪歲寒圖,諸人皆有吟詠,余亦成一首》,未注何年所作。詩云:
冰雪滿天地,老梅能作花。孤松青不已,相為導春華。
落落心魂在,悠悠歲月賒。艱難謀一聚,何惜最流霞?
末句“最”字當為“醉”字之誤。查柳亞子《磨劍室詩詞集》有《十二月三十一日,歲寒社第三集,精衛(wèi)招飲中山先生別邸》以及《題歲寒圖》二詩,可與汪詩印證。柳詩均作于1923年,則汪詩應該也是作于此時。又查《雙照樓詩詞稿》有題為“除夕”的一首詩,編年為民國十四年(1925),詩云:
冰雪滿天地,老梅能作花。孤松青不已,相為導春華。
落落心如見,依依景未斜。及時惟努力,攬物莫長嗟。
對比二詩,前半首完全一樣,如果《雙照樓詩詞稿》編年沒有錯誤,那就很有可能是汪精衛(wèi)稍改舊作為新作??梢娡艟l(wèi)對這種文人雅集酬唱并不是很在意,故而改頭換面,又略去寫作的背景,僅題以“除夕”二字。
南社在民國初年聲勢非常之盛,其中有明顯的政治原因。因為當時同盟會-國民黨的很多要人,如黃興、宋教仁、汪精衛(wèi)、陳其美、于右任、張繼、居正等都是南社社友,這無疑大大提高了南社的知名度和地位。民國時期南社社友曾經(jīng)包攬了五院院長和中央黨部秘書的高位(汪精衛(wèi)、張繼、居正、戴季陶、邵元沖、葉楚傖)。柳亞子身為南社主任,對此也相當自負,為此他曾經(jīng)說過:“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南社之天下!”(見《南社紀略》)而在這些人當中,汪精衛(wèi)的文學才能是比較突出的。所以總的看來,柳亞子之推重汪精衛(wèi)有文學的原因也有政治的原因,一來如果不因人廢言,汪精衛(wèi)的詩的確很好,這在當時是普遍認同的。二來也不得不承認,汪精衛(wèi)的地位也是柳亞子極力吹捧他的原因之一,所以有時候推崇未免有些過分。
不但如此,柳亞子1936年在《給曹聚仁先生的公開信》中還說:“南社的代表人物可以說是汪精衛(wèi)先生,而新南社的代表人物,我們卻可以舉出廖仲愷先生來。汪先生是詩的,廖先生卻是散文的了?!倍芫廴收J為南社的代表人物應該是蘇曼殊。但是柳亞子后來(民國二十九年,1940)在回憶起此事時,則曰:“南社的代表人物,先生說是×××,而新南社的代表人物,則我們可以舉出廖仲愷先生來?!痢痢潦窃姷?,廖先生卻是散文的了?!保ㄒ陨暇姟赌仙缂o略》)這里的“×××”自然是指汪精衛(wèi)(此時汪精衛(wèi)已經(jīng)是千夫所指)??墒羌氉x之下,說汪精衛(wèi)是南社代表人物的卻突然變成了曹聚仁,這是柳亞子先生記不清楚還是別有用意?那就不好斷言了。不過汪精衛(wèi)雖然晚節(jié)不保,但在整個南社和新南社時期(1909-1924),汪精衛(wèi)作為同盟會元老和國民黨左派領袖,其表現(xiàn)還是可圈可點的,汪精衛(wèi)以其革命精神和海內(nèi)聲望,足以為南社生色,這應該是柳亞子以汪精衛(wèi)為南社代表人物的原因之一。
民國時期的政要很多都能詩,故而他們在政事之外,也參與文人雅集。但是這些文人雅集又不能簡單視之。很顯然,汪精衛(wèi)與柳亞子的詩交其實與南社關系不大,更多的恐怕還是有政治的原因(與其他文中提到的于右任等人的關系也是如此)。所以考察這些詩歌,除了能增加一些掌故之外,對于我們?nèi)嬲J識柳亞子、汪精衛(wèi)乃至當時的文壇、政壇也不無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