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益萍
關鍵詞:初中英語詞匯教學方法探討
筆者從事農(nóng)村初中英語教學十幾年,發(fā)現(xiàn)學生學不好英語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英語詞匯的匱乏,由于詞匯的匱乏以及單詞的缺失,使得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遇到很大的障礙:詞匯不懂,從而句子不理解,句子不理解就影響到短文的閱讀。從小到大,由淺入深,學生們把握不住英語的學習方向,進而喪失了學習英語的興趣。以至于在初中的入門階段就放棄了英語的學習,也導致其它科目學習興趣的縮水。導致詞匯匱乏有兩方面的原因。
1.教師的教法相對陳舊,效率低下。大多數(shù)教師在教課文生詞時只是先將文章后面的生詞領讀兩到三遍,而后再講解教材中出現(xiàn)的生詞詞義,甚至有些脫離了原文,直接根據(jù)課后的詞匯表挑選他們認為的重點生詞,講解詞義或用法。這種簡單的詞匯處理方法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造成了學生對生詞學習的厭倦情緒,即使在老師講解之后,學生依然對課文的生詞的詞義和用法模糊。以致于他們不能夠用這些新詞去表達個人的思想,交流自己的情感,這就是為什么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低下的原因之一。
2.學生詞匯學習的目標不明、方法不當、浪費了寶貴的學習資源?,F(xiàn)今,不少學生在學習詞匯過程中缺乏指導,只顧機械地死記硬背。雖然單詞的拼寫和意義都很清楚,但卻不知如何運用。還有許多學生平時不努力學習,在考試前集中突擊,兩三周時間強行背記整本書的詞匯,多則300個,少則200個,這樣背得快,忘得也快,達不到學好詞匯的目的。另外,在運用電子詞典方面,許多學生做得很不科學。他們一碰到生詞就求助于電子詞典,而這種詞典只對生詞的意義進行解釋,沒有針地單詞的不同的語義提供足夠的例句和上下文,學生只是機械地套用詞典的解釋來理解句子,結果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適當?shù)剡\用這些無可厚非,但是一有問題就查詞典,而不會根據(jù)上下文進行推測,判斷,影響了語言思維能力的提高。
如何有效地進行英語詞匯教學,將直接影響到學生能否真正理解和掌握英語,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新穎多變的單詞教學方法,使單詞教學變得形象生動,易理解和記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現(xiàn)將做法簡單總結如下:
1)實物法:實物是直觀的教具之一,它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而且一目了然,無費解之感。在初中英語教材中,實物類的單詞很多。像水果類的:pear, apple, orange, banana……;學習用品類的:ruler, eraser, pen, pencil……;球類的:basketball, football, volleyball等等,像這樣的單詞都可以利用日常實物進行直觀教學,并且學生身邊有的實物,老師不用準備,同時,有的實物學生能夠在課后準備的,提前要求他們準備。因為利用他們自己的實物更能和他們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也能激發(fā)和保持他們的興趣。通過這種方法都可以建立起單詞與實物的直接聯(lián)系,使教學真實形象,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在教學名詞性單詞時這種直觀教法效果極佳。
2)圖示法:本教法也屬直觀教法的范疇。有些單詞用簡筆畫或一張簡單的圖形、圖片,就能表明詞匯的意思,如:plane, bike, bus, train, horse, monkey, radio, cake等。筆者在教“The animals in the zoo”這一單元的時候,除了利用多媒體教學之外,還讓他們畫出自己最喜歡的動物,然后各自描述自己所畫的動物,這樣學生都很活躍,很多動物的英語單詞也就很輕松地記住了。從圖形到單詞,使學生一目了然,音、形、義同步進行,達到了易記、易學、不枯燥、輕輕松松學習新單詞的目的。
3)動作演示法:在教授如:eat, walk, jump, open, close, write, sit, stand, laugh 等行為動詞或很多形容詞(如: delicious, hard, hot等)的英語詞匯時,除了進行口頭解釋外,還可以輔以身體動作和面部表情。這不僅可使詞義更清楚,而且調(diào)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從而能更準確地掌握詞義,記憶也更加牢固。
4)對比教學法與合成詞匯教學法:利用反義詞對應詞或同義詞對比來教學新詞能使詞義明顯生動,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加深他們的印象,如take和bring, borrow和lend, happy和sad, under和on, man和woman, sister和brother, boy和girl, tall和short, good和bad等等。如學了play(玩)和ground(地面)后,可以推出playground(操場)的意義來,類似的合成詞還有很多,如afternoon, blackboard, classroom, newspaper, handbag等等,這樣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聯(lián)想教學法:聯(lián)想能促進人的思維、記憶和想象等心理活動,通過聯(lián)想使學生達到學習、復習、記憶詞匯的目的。如教授Which sport do you prefer, skating or skiing?句型時,可引導學生聯(lián)想,如bicycling、 swimming、 volleyball、 tennis、 mountain climbing等與體育有關的一系列單詞。
6)英語解釋法:由于英語單詞的意義與漢語解釋的對應關系是相對的,對于學生來說,詞義解釋的最佳方法是盡可能多地用英語來解釋英語。如:October: the tenth month of a year; feed: give food to somebody or an animal等。這種詞匯教學法,不僅能使學生準確理解該新詞的真正含義,而且能增加學生的語言信息量。必須注明的是使用英語解釋法,用來解釋新詞和詞語應當是學生已經(jīng)學過、并且是經(jīng)常使用的。
7)情景教學法:詞匯教學的原則是詞不離句,在用中學,在學中用。詞匯的學習要放到真實的情景或模擬情境中去,學了就會用,這比枯燥的講解舉例活潑得多。教師對詞義、詞的使用特點等講解后,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使他們在交際情境中運用新學詞匯,通過情景訓練,掌握語境中詞匯的意思,鞏固新學詞匯。
比如筆者在教七年級上冊P23的3a時,就讓學生拍下自己房間的照片,向同學們作一個“report”,這樣又對hat, watch, notebook, keys, quilt, ID card等單詞加深了了印象。
8)循環(huán)記憶法:“任何先進的單詞記憶法,都必須進行反復記憶。學了總會遺忘,為了防止遺忘,一定要不斷地進行階段復習。復習是任何學習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實踐表明,復習的頻率不夠是造成詞匯難題的重要原因之一。艾濱浩斯的遺忘曲線告訴我們,在接觸新信息的最初一段時間里,遺忘的速度最快,比例最大,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速度減緩,比例減小。
針對這一點,我的方法是:
(1)每一單元新課一結束就印發(fā)詞匯復習表,以周為單位復習,以考綱詞匯表中的重點詞匯為主,表上注明本周應復習的內(nèi)容,教師經(jīng)常進行聽寫抽查,為了幫助學生和遺忘作斗爭,安排多次循環(huán)復習。
(2)利用早讀時間要求學生在課文中找出所復習的詞,并熟練掌握包含這些詞的句子,有些重要的詞語或句型還要要求學生造句,做到舉一反三,熟練運用。
(3)每周要求學生用本周學習的詞寫一篇短文,或由老師選出一些詞要求學生在寫短文時用上這些詞。
(4)適當增加閱讀量,閱讀可以提高單詞的復現(xiàn)率,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求學生一天讀一兩遍,教師用提供練習的方法來督促檢查。
(5)明確重點詞匯,精心設計詞匯練習題,在學習期間,老師就把全部考綱詞匯進行編排整理,列出重點單詞的注音,詞性,漢語意思,短語詞組,重點句型,固定搭配等。
9)游戲活動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游戲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提高了詞匯的學習效率。安排學生大量的活動,鼓勵學生通過游戲活動學會運用詞匯。最常見的方法有單詞接龍、單詞故事、詞匯旅行、單詞沖刺等。單詞接龍是適合于小組的學習方式。首先安排學生成圓圈型坐下,接著老師開始說一個單詞,并請他身邊一側(cè)的學生開始接下去,前一個單詞的結尾字母就是后一單詞的開頭,這樣一個一個接下去直到其中一個犯錯誤停下來為止。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詞匯教學,注意詞匯教學的趣味性和多樣化,要讓學生善于思考,教師首先要勤于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更新教學觀念,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chuàng)造能力,總之,學記詞匯方法眾多,只要善于總結積累,摸索出適合自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