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松林
陳達的女兒小倩上小學五年級。這天,小倩遇到了一道難解的“奧數(shù)”題。題目是這樣的:一只熊不小心掉進一個大坑里,墜落的加速度是10m/s2,這只熊是什么顏色的?
小倩想了半天也沒想出熊的顏色與下墜的速度有什么關(guān)系。于是,她老老實實地在答案欄里寫了“不知道”。
陳達檢查女兒作業(yè)的時候,看到這道題,也愣住了。
雖然他大學畢業(yè),但就是看不出熊身上的顏色與題目中的數(shù)字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女兒就這樣填寫答案,肯定不行,他必須把這道題的正確答案找出來。要知道,上一次他幫女兒檢查“奧數(shù)”題時錯了一道,女兒就被同學狠狠地嘲笑了一番:“虧你爸爸還是中學老師呢?!睘榱诉@事,女兒小倩回來哭了很久。
今天,陳達不想讓同樣的事情再次發(fā)生。他在中學教語文,同事中就有數(shù)學教師,于是,他給同事——高二年級的數(shù)學教師老李發(fā)了個信息,把這道題原原本本地發(fā)給了老李,讓老李幫忙解答。
老李的短信很快就來了,答案竟然和小倩的差不多,只是多了幾個字:題目中所給的信息,與題目要求無關(guān)。因此,此題無解。
陳達把老李的短信看了又看,還是不放心。小倩說:“爸爸,對面的劉伯伯是個博士呢,你讓他給看看?!?/p>
陳達一拍大腿,是啊,自家對門的老劉在省光電研究所上班,又是數(shù)學專業(yè)的博士,他可能有辦法。陳達不顧時鐘已指向了晚上十點,硬是敲開了老劉家的門。
老劉看了陳達手中的題目,想了許久,又上網(wǎng)查了查資料,才小心翼翼地說道:“這道題有解。網(wǎng)上的資料顯示,熊在地球的南北極時,下墜的速度和地球上的其他地方不相同。在其他地方,熊這樣的物體的下降速度是每秒9.8米。而在南北極時,速度要快一些。南極沒有熊,只有北極才有,因此,這道題的答案應(yīng)該是白色——北極熊身體的顏色是白色。”
聽到這里,陳達猛地一拍大腿,是啊,“奧數(shù)”題怎么會無解呢,博士就是博士,看問題就是不一樣。陳達謝過老劉,回到家里,讓小倩把正確答案寫到了題目下面:白色。
第二天,陳達下班回家后,看到小倩坐在家里修改作業(yè),還撅著小嘴。一問,原來昨晚老劉提供的答案是錯的,正確答案應(yīng)該是灰色。
什么?陳達腦子里“嗡”的一聲,他連忙問女兒為什么會是這個答案。
女兒不滿地看了看他,說道:“我們老師說了,熊的確是在極地,不過,北極熊的下降加速度還達不到10m/s2。只有距離極地最近的西伯利亞小熊,毛發(fā)稀疏,來到極地后,下墜的加速度才有可能是10m/s2,西伯利亞小熊一般都是灰色的。所以,這道題的正確答案是灰色?!?/p>
陳達傻了眼,許久才尷尬地問道:“那你們班有答對的嗎?”這樣的怪題,連博士都答錯了,應(yīng)該沒有小學生能答對吧。
可是小倩卻點了點頭:“王群答對了。”
陳達對女兒班里的學生成績還是很了解的,當他聽到王群答對了,嘴巴張了半天都沒合攏。據(jù)他所知,王群曾經(jīng)得過一場病,半個學期都沒上學,各科成績一團糟。他怎么會做對呢?
“不會吧?”陳達將信將疑地問道。
“我們都覺得不可能,下課的時候問了王群?!毙≠徽f。
“那他究竟是怎么做出來的?”陳達眼睛瞪得大大的。
“王群說,他原來準備寫黑色,可是黑這個字他一下忘了怎么寫,于是,他就挑了一個會寫的字——灰。他說,反正灰色和黑色也差不多?!?/p>
陳達怔住了。這,這叫什么事呀……
(余娟摘自《山海經(jīng)·故事傳奇》2009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