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心
春天與夏季是北歐最美、最珍貴的時光。只要見到自然開始綻放生動色彩,便知道漫長黑暗的寒冬已經(jīng)過去:鮮艷的花朵與翠綠的樹苗從冰雪中竄出。人們的生命力,也悄然蘇醒。這就是芬蘭的國民品牌Marimekko,所要告訴我們的故事。
Nokia(諾基亞)和Marimekko(瑪麗麥高)無疑是芬蘭兩大品牌。若說前者代表寒帶民族冷靜精密的思緒,后者便訴說著他們內在生機,是一種面對艱難環(huán)境仍得活下去、并不斷創(chuàng)造可能性的積極態(tài)度。
1960年約翰·肯尼迪競選總統(tǒng)時,他迷人的妻子杰奎琳穿上Marimekko印花洋裝,當時的美國又紛亂又美好,那件洋裝即說明了一切;而在這個壞事連連的時代(尤其冰島火山再度把北歐搞得灰頭土臉),讓我們不禁又想起,這個帶來樂觀氣氛的品牌。
突破低落
Marimekko崛起過程,最能說明自己的品牌精神。身為二戰(zhàn)的戰(zhàn)敗國加上天然資源貧瘠,20世紀40年代末期的芬蘭,無論在自信心或經(jīng)濟狀況上都處于低迷景況;而一對夫妻在1949年做出的微小改變,終于大大影響了國家的命運。
丈夫Viljo Ratia買下一間織布印染廠,太太Armi Ratia則廣邀年輕藝術家?guī)兔υO計圖案,大膽、活潑的風格成功突破陰郁環(huán)境,攫取了民眾目光。Manmekko時裝系列2年后走上伸展臺,他們以飽和繽紛的顏色勾勒出大自然中的形體與色彩,光影變換、植物如何盛開、昆蟲般的線條……如煦煦微風吹進了時尚界;芬蘭人創(chuàng)造出他們眼里的世界,終于,也改變了世界對他們的觀感。
尤其設計師Maija lsola在20世紀60年代設計的罌粟花Unikko,更成為Marimekko象征,之后與其他品牌如Manolo Blahnik、BE@RBRICK等的聯(lián)名款,都以此圖案為主;雖然經(jīng)歷了D&G在2008年擅自使用、甚至惡人先告狀地向歐盟要求Unikko所有權的風暴,還好結果是D&G必須支付Marimekko使用費,這鮮艷大氣的花朵,仍生氣勃勃地在芬蘭綻放著。
創(chuàng)意不絕
如今Manmekko的產(chǎn)品范圍已經(jīng)廣至居家用品,但織料仍是最重點。他們以粉狀加上液狀的染料加強飽和度、然后用高溫蒸法使其附著,最后再洗過確保使用期限;在芬蘭到Marimekko店里挑布、回家自己縫制抱枕套或窗簾等手工藝,已經(jīng)是一種共同的生活記憶。質量之外,Manmekko每年還舉辦“Design,meet theuser!”的全球征才活動,獲選者隨即得到產(chǎn)品發(fā)表機會,近年來我們也看到某些系列開始展現(xiàn)了利落清雅的城市風格。對于創(chuàng)意保持寬闊態(tài)度,富有變化、又帶感情地描繪我們所處環(huán)境,“越冷越開花”這個道理除了講梅花,原來Marimekko也非常適用!
(編輯王克峰)
海外星云 2010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