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靜楓 李 丹 史艷萍 西安市兒童醫(yī)院(西安 710002)
嬰幼兒哮喘是由一種由多種炎癥細胞、介質和細胞因子參與的慢性炎癥性氣道疾病,對嬰幼兒危害極大,近年來發(fā)病率有逐年增加趨勢[1]。通過應用我院自制中藥咳喘Ⅱ號治療嬰幼兒哮喘并同時配合開展健康教育及加強護理工作,收到較好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所有病例均為我院 2009年 6月至2009年 12月住院患兒,均符合嬰幼兒哮喘的診斷標準[2]。將 60例患兒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 30例。治療組中男 18例,女 12例;年齡 3~ 34月,平均年齡19.54± 4.31個月。對照組中男 16例,女 14例,年齡 4~ 36月,平均年齡 21.32±4.27個月。兩組患兒一般情況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無顯著性(P> 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 依據(jù)《諸福棠實用兒科學》關于嬰幼兒哮喘的診斷標準[2]。①年齡 <3歲,喘息日發(fā)作> 3次以上;②發(fā)作時雙肺聞及呼氣相哮鳴音,呼氣相延長;③具有特應性體質,如過敏性濕疹、過敏性鼻炎等;④父母有哮喘病或其它過敏史;⑤除外其他引起喘息的疾病。具備①、②、⑤條即可診斷。
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均予以霧化吸入普米克及喘樂寧,重癥患兒予以靜點地塞米松,按 0.5mg/kg? d,低氧血癥者予以吸氧,有感染者予以抗感染、抗病毒等治療,進食少,尿量少者予以補液治療。治療組加用兒童醫(yī)院自制的咳喘Ⅱ號糖漿口服液,組成如下:麻黃、苦杏仁、石膏、炙桑白皮、桔梗等,1歲以內 10mL/次,1歲以上 15mL/次,每日 3次,以 7 d為 1個療程。 1個療程后判定療效。
療效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 1994年發(fā)布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5]。臨床控制:哮喘平息,肺部哮鳴音消失;顯效:哮喘基本平息,肺部哮鳴音基本消失;好轉:哮鳴音減輕,肺部少許哮鳴;無效:哮喘癥狀、肺部哮鳴音無減輕或加重。
統(tǒng)計學方法 計數(shù)資料用 Ridit方法統(tǒng)計及χ2檢驗,計量資料用配對 u檢驗。
治療結果 兩組療效比較 見表 1。
表1 兩組患兒療效比較
兩組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見表 2。
表2 兩組患兒的癥狀改善時間比較(天,±s)
表2 兩組患兒的癥狀改善時間比較(天,±s)
注:△兩組臨床癥狀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組 別 n 熱退時間 喘鳴消失 咳嗽消失治療組 30 2.9± 1.5 3.9± 1.4 4.8± 1.7對照組 30 3.6±1.4△ 5.3± 0.9△ 6.9± 1.5△
不良反應 服藥期間有 4例出現(xiàn)輕度腹瀉,停藥后自行消失。
討 論 嬰幼兒哮喘除配合中西醫(yī)藥物治療外,做好哮喘患兒的健康教育及護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盡可能避免接觸過敏原。做好哮喘的監(jiān)測,我們通過記錄患兒日記記下患兒的癥狀及發(fā)作地點和當時正在做什么,可以幫助醫(yī)生準確制定和調整患兒的用藥計劃,定期進行肺功能檢查,堅持每天監(jiān)測峰流速值,持續(xù)的監(jiān)測很重要,可以幫助患兒維持哮喘控制,以找到最低治療劑量,使保證療效的同時,在費用最低化,安全性最大化。
中醫(yī)很早即對本病有了一定認識?!督饏T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有:“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干麻黃湯主之”之說。中醫(yī)認為本病發(fā)病內因當責之于伏痰,與素體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有關;外因責之于感受外邪,接觸異氣,嗜食酸甜辛辣之品,以及活動過度或情緒激動而誘發(fā),屬本虛標實之證。治療當以急性期治標為主。我院自制中藥咳喘Ⅱ號以麻黃宣肺平喘,苦杏仁、石膏宣肺清熱,炙桑白皮瀉肺平喘,桔梗宣肺化痰,共奏宣肺化痰平喘之效。
本研究表明,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我院院內制劑咳喘Ⅱ號,同時加強護理,配合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增加療效,改善臨床癥狀的作用。
[1] 許敏蘭,陶芳標.兒童哮喘的全球流行及影響因素[J].國外醫(yī)學婦幼保健分冊 ,2005,16(3):161-163.
[2] 胡亞美 ,江載芳.祝福棠實用兒科學 [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635.
[3] 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77.
[4]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Update:novel influenza A(H1N1)virus infection-Mexico,March-May,2009.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2009,58(21):585-589.
[5] Shinde V,Bridges CB,Uyeki TM,et al.Triple-Renssortant Swine Influenza A(Hl)in Humans in the United States,2005-2009.J Wildl Dis.2009,45(2):519-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