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莉蕊
【摘要】本文是作者在德國南部的斯圖加特州立藝術大學進行為期8個月的學習期間有關德國設計和德國設計教育特點的感想總結 。本文從德國設計的總體概況、斯圖加特州立藝術大學整合設計系、整合設計(Integral Design)理論、主導教授以及教學方法,都作了詳細的介紹和分析。
【關鍵詞】德國設計;德國設計教育;教學方法
一、德國設計
我在德國南部的斯圖加特州立藝術大學進行為期8個月的學習期間,感觸很深,下面是學習期間有關德國設計和德國設計教育特點的一些感想點滴,和大家來分享:
德國被譽為現(xiàn)代設計教育的發(fā)源地,而德國的設計教育和歐洲其他國家以及美國的設計教育有很大不同:
德國的設計教育有很多不同的方向,從傳統(tǒng)的造型設計到新的整合設計或其他一些方向都有,但總的來說是偏理性的,這與歐洲另一設計大國意大利有明顯的區(qū)別。另外的一個較深的感覺是德國設計(或設計師)的社會責任感,設計是真正影響(改善)社會的事業(yè),工業(yè)設計也因此而被社會接受和尊重。德國是一個典型的工業(yè)國家,設計也理所當然的和先進的工業(yè)技術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
二、斯圖加特州立藝術大學整合設計系
1.學??偢?/p>
德國斯圖加特國立藝術大學可以算是傳統(tǒng)的德國設計學校,前身可追朔到1761年的藝術學校。
學院分純粹藝術(或叫自由藝術)和應用藝術(設計)部分,設計部包括產(chǎn)品造型設計(PRODUKTGESTALTUNG)、建筑設計、平面設計及整合設計(INTEGRAL DESIGN,即原來的PROFESSIONAL GOOD DESIGN)。
整合設計系原來是面對獲得過工科學士的畢業(yè)生或具有藝術設計類背景的學生而開設的,是國際碩士交流課程,教授的語言主要使用英語;目的是讓他們在設計和藝術方向繼續(xù)有所深造,工業(yè)設計相關的各種教育領域背景的人能夠在一起互相學習,以承擔起工業(yè)設計這樣跨學科和領域的責任。
在現(xiàn)任系主任TEODORESCU教授的建設中,逐漸形成了現(xiàn)今的風格和方向,即整合設計(INTEGRALDESIGN)設計理念,成為以解決社會生活中實際問題為目的,以科技、人文為設計空間來探討出全新的解決方案。
整合設計系學生來源:德國本土學生為主,很多來自中國大陸、韓國、日本,中國臺灣及美國,澳大利亞,印度等國家的學生。
2.George Teodorescu教授:
George Teodorescu畢業(yè)于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大學,建筑學,碩士。他是現(xiàn)任(2001-2003)國際工業(yè)設計協(xié)會執(zhí)行委員會成員。他創(chuàng)立了Integral Design理論,是美國杜邦公司、斯圖加特設計中心和南非設計獎的評委,是TESIGN設計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和董事長。TESIGN設計公司是位于德國科隆的一家工業(yè)設計和網(wǎng)頁設計公司。他也是Integral Design國際設計學院的創(chuàng)立人和常任董事,斯圖加特國立視覺藝術大學“整合設計”系主任。
3.“整合設計”(Integral Design)理論
George Teodorescu教授的理論很有新意,可以說是很宏大的構想。他強調(diào)了作為設計師在社會中起的領袖作用,但于現(xiàn)實社會的接受程度還需要有一段路要走。
德國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特點,這都是和學校的教授有密切的關系,可以說教授決定了一切。這個系的特點是:設計要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zhì),設計要不局限于傳統(tǒng),創(chuàng)新是設計的靈魂。Teodorescu教授基本上都是在圍繞這個中心來組織我們這個系的一切的。
4.系里開設的主要設計課程:
主要有傳統(tǒng)的設計科目(如色彩,人機,CAD,認知心理學,設計發(fā)展史,設計市場學,Interface Design,產(chǎn)品攝影,材料媒介),但主要是以做項目設計為主。每學期有固定的專業(yè)課程之外,還有大型項目1個,小型項目1-2個,一起并行。
5.設計教師隊伍
主要由Teodorescu教授來帶領每學期的Project,各專業(yè)的任課老師由他在學校和一些設計公司外聘。
三、德國設計教學思路:
1.教師如何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1)教師鼓勵學生走出去接觸并感受現(xiàn)實世界,提升對現(xiàn)實世界的理解力與觀察力,提高對事物的探究與改變的興趣。
比如,像材料媒介(materal medium)這種綜合實踐類課程,課程的主要內(nèi)容是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思想來感受,通過對現(xiàn)實世界的感悟來激活創(chuàng)造力和想像力,教師起到的是啟發(fā)式的激發(fā)學生靈感和創(chuàng)作力的引導作用,在課程開設的前兩個星期布置課前的材料應用調(diào)研作業(yè),沒有完成的同學不允許參加課程學習。
教師讓學生按設計重新形成整體概念,讓學生用手感觸木料、樹皮下的韌皮、玻璃、以及各種各樣的新型材料,去觀察體會他們的材料特性,去探索它們的可塑造性和應用,理論不直接由教師灌輸給學生,而是通過試驗、觀察、分析、討論總結出來。
授課方式主要是討論式,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自由發(fā)言,可以說很平等。老師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為課程提供一個平臺,引導整個課程的方向,并不明顯向?qū)W生傳授什么知識,而是協(xié)助學生解決設計中的問題。
(2)鼓勵學生自我個性的運用和發(fā)揮
最終的結課作業(yè),可以在展廳中,也可以走出教室,在學校的樓梯間、走廊中,甚至是電梯間,學生可以自由任意選擇一個適合表現(xiàn)自身作品主題的空間,運用各種手段營造一種場景氛圍,用以來烘托自己的作品,將作品在自己設計的環(huán)境場景中完美的展現(xiàn)出來。
(3) 對于設計早期的想法,讓學生使用相對簡單的草圖形式。
并不是只有華麗的外表和完美的表現(xiàn)技法才叫做設計,設計首要的是創(chuàng)意和表達。他們的草圖看上去似乎有些幼稚,并不強調(diào)結構的細節(jié), 但設計使用場合和要素說明都標得很仔細,而且是一種完整的表達。
1.重點在于:快、準、全
2.在短時間內(nèi)想到你所能夠想到的范圍。
3.是學生瞬間靈感的即時表達方式。
4.在中國學生都會在設計中經(jīng)歷這一過程,但在教學中常常被忽視或是沒有被強調(diào)。
(4) 采用互相啟發(fā)靈感的頭腦風暴方法。
1.五人一組。
2.每人在一張紙上畫出自己的一個想法,互相傳遞,每個人再以上面那個人的想法為基礎,畫出另一個想法,以此類推,最終每個組有五張紙,每張紙上有五個想法。
3.要求所有組的紙貼到白板上,每個學生講解自己的想法,教師對每個組的想法進行點評。
4.教師進行總結,分題,分組。
5.每組進行選題。
教師鼓勵學生進行自由大膽的想像,使用相互啟發(fā)式的頭腦風暴法來開拓思路,這是設計過程中最有意思的部分。在這一過程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想法,因為幾個想法有可能激發(fā)出上百個新的想法,有的很搞笑、怪誕、有的甚至很荒謬不能實現(xiàn),但是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和想法都是基于上述想法得來的。教師的作用是啟發(fā)學生思維,進行下一步的指導,把握他們的設計方向和從發(fā)散思維到收斂思維的過程,發(fā)散思維在設計中是非常重要的,而這也往往是中國設計教育中較為缺乏的。
(5)提供優(yōu)良的環(huán)境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教育經(jīng)常討論的問題是創(chuàng)造性無法教,然而教育可以提供優(yōu)良的環(huán)境條件鼓勵學生去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鼓勵學生形成自己的思想能力。在這里給學生提供了很多大型展廳:封閉無陽光展廳(可用燈光制造的光影來營造氛圍)與擁有通透玻璃的陽光展廳;各種豐富的展示道具和燈具等。
2.課程設置與作業(yè)布置是對學生綜合能力提高的過程。
材料媒介課是一個綜合的實踐類課程,它既是服裝課,又是材料課或包裝課又可以說是攝影課。學生可以采用各種各樣豐富的手段(攝影和各種道具手法)來表現(xiàn)自己的具有獨特個性的想法。
作業(yè):1 到一個你偏愛的地方,用不同材料的材質(zhì)來表現(xiàn)。
2.設計一個可以穿在身體上的造型(body sculpture), 借以表達你對某個建筑的感受,并展現(xiàn)你個人的性格,每個人需要穿上自己的作品上臺來講解。再自己選用城市中的某種環(huán)境作為背景,將環(huán)境中的作品拍攝下來,要求攝影作品準確的表達出你的想法和作品的特點。
結課作品展示和講解(final presentation)
結課作品展示和講解非常重要,教師也非常重視,這是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和觀摩作品,也是一個全面的學習總結和提高的過程,要求每個人制作幻燈片并在臺前進行講解。
3.教學模式
(1)均采用小班授課,每班最多不超過15人,以保證教學質(zhì)量,課前進行選課,未選上課的人一律不允許參加,但可以旁聽。
(2)網(wǎng)絡共享,將所有學生設計進程的作業(yè)和結課作品,掃描后存入網(wǎng)絡共享。
4、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
工業(yè)設計專業(yè)都有專門的模型制作車間,設備也都很不錯。只是設計學校計算機配備MAC的較多,而且因為時間的局限,因此學生自己一般都在家里用PC做設計,軟件用RHINO,ALIAS建模型,用3dmax渲染,平面的一般用PHOTOSHOP和FREEHAND及ILLUSTRATOR。
大學低年級學生有有專門的手工模型制作課,非常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碩士課程沒有專門的模型課,模型的制做能力在每個project中提高(大學低年級學生有模型制作入門課),學生的動手能力是很重要的。
5.WORKSHOP
其實這是學習設計的一種很好的生動活潑的方式,WORKSHOP是比較輕松的方式,教授通過這種方式來傳播他的設計思想。最大的WORKSHOP是每年7月份在德國南部的Burg Wildenstein城堡舉行的INTERNATIONAL WORKSHOP,在為期10天的時間里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界的教師,學生和設計師將圍繞一個題目進行討論,還會做一個有趣的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