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琴,姜潤林
(江蘇省姜堰市中醫(yī)院,江蘇姜堰 225500)
輪狀病毒腸炎好發(fā)于 6個月 ~2歲嬰幼兒,臨床表現(xiàn)為發(fā)熱、腹瀉水樣便、嘔吐。近兩年來,我們用葛根芩連湯治療輪狀病毒腸炎,療效顯著,總結如下。
共 170例,隨機分為兩組。大便鏡檢為水樣或有少許黏液,外周血象正常,大便檢測輪狀病毒均為陽性。中藥組 85例,男 49例、女 36例,平均年齡 1.5歲,病程最長 4天、最短 0.5天。西藥組 85例,男 44例、女 41例,平均年齡 1.7歲,病程最長 4.5天、最短 0.5天。均有腹瀉水樣便,每日 8~10余次。中藥組發(fā)熱 45例、嘔吐 32例,輕中度脫水 15例、重度脫水伴電解質(zhì)紊亂 4例。西藥組發(fā)熱 47例、嘔吐 31例,輕中度脫水 17例、重度脫水伴電解質(zhì)紊亂 5例。
中藥組用葛根芩連湯加減。藥用葛根 10~15g,黃芩炭 5~8g,黃連 3g,車前子 5g,茯苓 10g,麥冬 10g,蘆根 15g,荊芥炭 5~8g,焦三仙各 10g,焦白術 5g,枳殼 5g。嘔吐者加用生姜 3片。水濃縮成 100mL,分 3次口服,日 1劑。
西藥組用蒙脫石散每次 1/2包 ~1包,1日 3次;整腸生或媽咪愛口服。
兩組輕中度脫水者均給予 ORS口服補液,重度脫水伴電解質(zhì)紊亂者給予靜脈補液。體溫高于 39℃者均予布洛芬口服。5天為一療程,治療 1個療程后統(tǒng)計療效。
按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 1994年 6月 28日頒布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進行評定。治愈:體溫正常,大便次數(shù)減少,性狀正常,大便鏡檢無異常。好轉:體溫恢復正常,大便次數(shù)及水份減少,全身癥狀改善。未愈:癥狀無改善,或脫水加重。
中藥組治愈 57例,好轉 22例,無效 6例,總有效率92.9%。西藥組治愈 45例,好轉 25例,無效 15例,總有效率 82.3%。2組總有效率比較,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
本病屬中醫(yī)“泄瀉”范疇,多由濕熱蘊積腸道,腸道傳導功能失調(diào)所致。小兒形氣未充,臟腑嬌嫩,脾常不足,易于感受外邪,影響脾胃運化,致水液運化失常、升降失調(diào)、清濁不分而為泄瀉。治療當注重于清熱利濕兼養(yǎng)陰生津止瀉,久瀉不止脾虛者當健脾止瀉。中藥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且價廉,尤適宜于基層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