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紅 李敬華 盧振宇 劉超 王敬民 陳軍 王博
淄葫三號是以自交系BY1-3-6-12為母本,以QS1-3-12-8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西葫蘆一代雜種。母本是美國碧玉雜交種經多代自交純化選育而成的優(yōu)良自交系,父本是法國纖手一號雜交種經多代自交純化選育而成的優(yōu)良自交系。2009年參加山東省西葫蘆生產試驗,2010年3月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定名為淄葫三號。
短蔓矮生型,生長勢強,蔓綠色,蔓長40~50 cm,株幅50~60 cm,葉掌狀五裂,深綠色,葉面有稀疏白色斑點。第一雌花著生于5~6節(jié),雌花密,連續(xù)結瓜性強,可同時結瓜4~5個,定植后35天開始采收嫩瓜。瓜條順直,圓柱形,長23~25 cm,橫徑6~7 cm,單瓜質量500 g左右。嫩瓜皮色淡綠,光澤度好,瓜皮細膩,平滑無棱。高抗白粉病、較抗病毒病,霜霉病。春露地栽培每667 m2產量4 500~5 000 kg,適宜我國北方春露地及保護地栽培。
春季露地栽培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種,苗齡25~30天,4月中下旬定植。營養(yǎng)土為未種過瓜類作物的肥沃田園土6份和充分腐熟的農家肥4份混勻過篩,1 m3加入腐熟的大糞干或雞糞15~20 kg、過磷酸鈣2 kg、草木灰5~10 kg,同時加入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 g對床土進行殺菌,堆放7天后填入苗床或裝入育苗缽。
種子用50~55℃的溫水燙種并不斷攪拌,待水溫降至30℃時再浸泡5~6 h,為預防病毒病,再用10%磷酸三鈉浸種15 min,清水沖洗干凈后置于25~30℃條件下催芽,催芽期間每天用溫水淘洗1~2次,70%種子發(fā)芽時選晴暖天氣上午播種。
選擇肥沃疏松、排灌方便、肥力中上的地塊。前茬盡量避開瓜類作物,定植前3~5天,結合整地每667 m2施入腐熟有機肥3 000 kg、磷酸二銨50 kg、硫酸鉀30 kg。深耕30 cm后,起壟或作畦。按60~65 cm的行距起壟,壟高20 cm,或作成130 cm寬的平畦。
定植前1天澆透苗床,起苗時盡量不傷根,以減少病害發(fā)生。露地栽培,行距60 cm,株距55 cm,每667 m2定植2 000株。拱棚保護地栽培每667 m2定植1 600株左右。為防止降低地溫,定植時穴澆緩苗水,然后覆蓋地膜。
①肥水管理 定植緩苗后澆1次催秧水,以促進緩苗后的生長。當根瓜長至10~12 cm,澆水后追肥,每667 m2施硫酸鉀復合肥30 kg或磷酸二銨10~15 kg。結果期7~10天澆水1次,15~20天追肥1次。追肥種類應根據植株長勢而定,植株長勢弱,可適當追施氮肥,反之,則應追施磷鉀肥,追肥結合澆水進行,每667 m2追尿素15~20 kg、硫酸鉀20~30 kg。
②人工輔助授粉 早春氣溫低,傳粉昆蟲少,西葫蘆無單性結實習性,常因授粉不良造成落花落果。因此要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提高坐果率。6:00~8:00摘當天開放的雄花,將花粉輕輕涂抹在雌花柱頭上。
③病蟲害防治 西葫蘆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白粉病、灰霉病。病毒病主要由蚜蟲傳播,苗期采用25%抗蚜威3 000倍液殺滅蚜蟲。發(fā)病初期噴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1 000倍液。白粉病發(fā)病初期,用60%防霉寶2號1 000倍液或25%丙環(huán)唑乳油5 000倍液噴霧防治?;颐共》乐我纾瑥幕ㄆ陂_始噴藥,用50%多霉靈1 000倍液或28%灰霉克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主要昆蟲有蚜蟲、菜青蟲等,可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或10%吡蟲啉1 000倍液噴霧防治。
根瓜坐住后7~10天可長到250 g,此時即可采摘上市。根瓜盡早采收,以免影響上部瓜條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