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禹 李文春 賽春梅 劉文亮
(1、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7級在職碩士研究生課程班,黑龍江 哈爾濱,150040 2、哈藥集團中藥有限公司研發(fā)中心,黑龍江 哈爾濱150078)
骨筋丸膠囊收載于《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十三冊[1],由血竭、三七、秦艽、白芍、馬錢子、乳香、沒藥、獨活、牛膝等十四味藥組成,具活血化瘀,舒筋通絡,祛風止痛的功效。其中血竭為進口藥,并且價格昂貴為保證藥品質量,避免廠商少投或不投血竭,筆者建立了血竭的含量測定指標,該方法操作簡單,靈敏,結果準確可靠。
儀器:Waters515-2487高效液相色譜儀;色譜工作站:N2000(浙江大學);TU-1901型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KQ500B型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波儀器有限公司);對照品:血竭素高氯酸鹽110811-200203(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骨筋丸膠囊(哈藥集團三精制藥諾捷有限責任公司);乙腈為色譜純,水為純化水;其他試劑為市售分析純。
2.1 色譜條件
色 譜 柱:Hypersil BDS 5μm.4.6mm×150mm;流動相:乙腈-0.05 moloL-1磷酸二氫鈉溶液(40:60),流速:1.0mL·min-1;檢測波長:440nm;柱溫:室溫;進樣量:10μL;理論板數(shù):按血竭素高氯酸鹽峰計算應不低于2000。
2.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血竭素高氯酸鹽對照品10.0 mg于100mL棕色量瓶中,加3%磷酸甲醇溶液使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4 mL至10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制成每1mL中含血竭素高氯酸鹽40.0μg,作為對照品溶液。
2.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2]
取內容物約1.5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3%磷酸甲醇溶液50ml,稱重,超聲處理30分鐘,放置至室溫,加3%磷酸甲醇溶液補至原重,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
2.4 最大吸收波長的確定
血竭素高氯酸鹽(3%磷酸甲醇溶液)的紫外掃描圖譜顯示,其最大吸收峰位于440.1nm處,因此將檢測波長定為440nm。見圖1
按處方比例,制成不含血竭的陰性樣品,同法制成陰性樣品的供試品溶液。
2.6 干擾試驗
取對照品、供試品及缺血竭的陰性對照樣品,各進樣10μL測定。結果血竭素峰與其它組分峰分離度良好,缺血竭的樣品對測定無干擾,見圖。
2.7 線性關系考察
精密量取血竭素高氯酸鹽對照品溶液(濃度:0.080mgomL-1),1、2、4、6、9mL于10mL量瓶中,加3%磷酸甲醇溶液至刻度,搖勻。進樣10?L測定,記錄峰面積。以對照品的進樣量為橫坐標,峰面積為縱坐標進行線性回歸,回歸方程為:Y=2172953.706X+38020.767 γ=0.999 9(n=5)。結果表明血竭素高氯酸鹽在0.08~072?g范圍內,進樣量與峰面積呈現(xiàn)良好的線性關系。
2.8 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濃度:40.0μg·mL-1)10μL,進樣測定峰面積,重復進樣5次,用峰面積計算均值與SD值,結果RSD=1.60%(n=5),說明精密度符合含量測定要求。
2.9 重復性試驗
取供試品6份(批號:071001),每份約1.5 g,精密稱定,照2.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液,進樣10?L測定含量,血竭素高氯酸鹽含量為0.768mgog-1,RSD為1.24%(n=6),說明精密度符合含量測定要求。
2.10 穩(wěn)定性試驗
取同一份供試品(批號:071001),分別于0、2、4、6、8、10 h進樣10?L測定峰面積,用峰面積計算均值與SD值,結果血竭素室溫條件下,棕色瓶中密閉保存10 h內穩(wěn)定,RSD=0.93%(n=6)。
2.11 加樣回收率試驗
精密稱取已知含量 (批號:071001,0.768mgog-1)的樣品0.75 g,分別精密加入血竭素高氯酸鹽0.5mg,按2.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進樣10μL測定,結果見表1
?
2.12 樣品的測定
取樣品照2.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液,進樣10μL測定,照外標法計算樣品中血竭素高氯酸鹽的含量,并按公式計算成血竭素的含量。血竭素重量=血竭素高氯酸鹽重量/1.377。結果見表2
?
3.1 骨筋丸膠囊臨床主要應用[3]風濕關節(jié)炎等的抗炎鎮(zhèn)痛及由各種原因引起的骨質增生、關節(jié)和神經(jīng)部位的疼痛。中醫(yī)學認為,與風寒濕邪、勞損、外傷有關,還與年老體衰、元氣不足密切相關,內外相合,致氣血痹阻,經(jīng)脈失養(yǎng),久病入絡而引發(fā)。骨筋丸膠囊由血竭、三七、乳香、沒藥、制馬錢、延胡索、秦艽、紅花、獨活、牛膝等組成,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絡、祛風止痛的作用。骨筋丸以三七為君藥,對改善機體內環(huán)境,促進椎間的穩(wěn)定性有重要作用;以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藥為臣佐藥;以牛膝引諸藥入絡為使藥。方中三七、延胡索、牛膝、血竭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huán)障礙,馬錢、獨活、桂枝、秦艽祛風濕,溫經(jīng),通絡止痛,消除神經(jīng)根水腫,從而解除神經(jīng)受壓刺激癥狀,達到臨床治愈或改善。該藥配伍恰當,使氣血旺行、脈絡通暢、行氣止痛,達到了標本同治,內外因兼顧。
3.2 血竭[4]為傳統(tǒng)中藥,味甘、咸;性溫、平;歸心、肝經(jīng);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收斂止血,生肌斂瘡、補血之功效,常用于內外諸科及婦科的各種血癥。如:跌打損傷、瘀血、出血、癰疽潰瘍、瘡面久不愈合、胃腸炎癥、肢體麻木、閉經(jīng)痛經(jīng)、血瘀、瘀阻等病癥。血竭歷來是許多中醫(yī)古方和經(jīng)驗方的重要組成藥材,被喻為“和血之圣藥”(《本草綱目》),近代主要為來自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產(chǎn)的蘇門達臘血竭。建立其貴細藥血竭的含量指標對保證臨床療效有重要意義。
3.3 在供試品制備過程中,作者通過熱回流提取與超聲波提取的對比,結果發(fā)現(xiàn)血竭素的熱穩(wěn)定性較差,回流提取的含量較超聲波提取含量少約30%,參照藥典血竭的含量測定供試品制備方法,采用3%磷酸甲醇提取,該供試品溶液在棕色玻璃容器中,室溫放置10小時穩(wěn)定性良好。
3.4 通過文獻報道,骨筋丸膠囊的含量研究報道較多,其中測芍藥苷、人參皂苷Rg1、龍膽苦苷、士的寧、馬錢子堿等,且各廠家執(zhí)行各自的注冊標準,執(zhí)行含量標準也各不相同,致使有的廠家不控制血竭投料,或僅按鑒別水平投料致使市售藥品質量偏差較大,不能保證臨床用藥的有效性與安全性,故建議各廠家統(tǒng)一質量標準。
[1]國家藥典委員會.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十三冊[S].1997:139
[2]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S].化學工業(yè)出版社,北京,2005:296
[3]賀芬,李艷春.骨筋丸片治療頸椎病療效觀察[J].美國中華臨床醫(yī)學雜志,2006,8(3):329-330.
[4]鄭慶安,陳江,張穎君等.著名民間藥物血竭的起源與傳播[J].云南植物研究,2003,增刊16:1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