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才
運動會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推動學校體育教學、群體訓練和競賽等工作的順利開展,以及鍛煉學生體質、培養(yǎng)學生心理品質和競爭意識,都起到積極的作用。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教育教學觀念的革新,現行的學校體育運動會運行機制的缺陷越來越明顯,有些問題還顯得越來越突出。這就需要認識并改造現行運動會的弊端,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讓每個學生都來享受運動會的陽光。
整個運動會的組織工作,從報名到編排,從場地安排到裁判工作,幾乎由教師包辦。學生被動參加,積極性不高,抑制了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利于學生組織能力的培養(yǎng)。
學校運動會設置的項目,大多采用的是千篇一律的常規(guī)項目,分為田徑和各種球類賽,也有些學校只開展田徑運動會,因而大多數的學校運動會已成為體育特長生的專利,賽場上的運動員總是那些老面孔,其他的學生只有參加拉拉隊或者游離于運動會之外。
現行的學校體育運動會基本上以“更高、更快、更強”為目標,重結果不重過程,重學生取得好成績,不重學生平時的鍛煉過程及在運動會中的參與過程,評價方式單一,只取幾個名次,獲獎項過少,當然光榮和榮譽也就只屬于極少數人,絕大多數的參與者與獎勵無緣。
比賽內容與平時教學內容脫節(jié),與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內涵相悖。項目設置對開展學校群體工作缺乏推動作用,運動會缺乏學校特色,比賽內容與體育的健身性要求相脫節(jié),學生對其中的項目平時不會主動參與。
學校運動會名稱可由原來的“田徑運動會”改為“體育節(jié)”,集娛樂性、趣味性、運動性于一體,打破原有的單一的一年中僅有2~3天的運動會組織形式,通過規(guī)范的制度、合理的程序進行管理和控制。學??衫皿w育節(jié)組織開展各種帶有廣泛參與性和娛樂性的競技體育活動。另外,各學??筛鶕竟?jié)氣候、場地器材等條件因素,開展各種單項體育運動競賽,提高體育運動的普及性和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在體育節(jié)各項活動中要加強體育文化的傳播,通過各種途徑宣傳我國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成就、體育鍛煉與健身的知識、優(yōu)秀運動隊的先進事跡、體育明星的成長道路,開展體育攝影、繪畫,播放體育錄像,演唱體育電影歌曲。此外,還可邀請高水平運動隊進行表演,使體育節(jié)搞得豐富多彩,吸引廣大學生。
運動會的某些比賽項目并不招學生喜歡,原因是他們沒有機會參加比賽,沒有感興趣的比賽內容,沒有體驗到比賽的成功感。因此,在設置體育節(jié)比賽項目時,根據學校實際,向全校師生和家長宣傳體育節(jié)設計思想,向他們征求意見,創(chuàng)造性地改造傳統競技項目,新增富有時代氣息的項目。去除難度過大的競技項目,改變形式、降低難度、簡化規(guī)則等,增加娛樂項目的比例,增加集體項目的設置,真正以新穎的形式、豐富的內容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讓他們從不同局面、不同角度親自體驗團隊精神為主的體育文化氛圍,從中領略到體育的凝聚力、競爭力和親和力,把運動會辦成集健身、競技、娛樂和生活于一體的教學實踐活動,為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競爭能力、社交能力以及適應社會各種變化能力奠定良好基礎。因此,體育節(jié)的設計,除現有的競技項目外,應加入休閑娛樂體育、校園吉尼斯以及其他體育活動,其中以集體項目為主,各項目充分體現團隊精神。
以往的田徑運動會,比賽的時間太過于集中,運動員在短時間內參與多個項目的比賽,勢必會造成運動性疲勞,甚至是運動損傷,會影響到運動會結束后的文化課學習以及課外鍛煉。所以改革后的運動會即體育節(jié)的時間設置主要是把比賽時間的跨度拉長,分散比賽的密集度,給相對枯燥的文化學習注入一些生機,緩解學習壓力,增加廣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時間,提高他們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
運動會的舉辦不僅僅是為了決出比賽的結果,更是為了運動會上的參與過程。因而運動會結束后的評價不能僅以運動成績的好差來論英雄,應對運動會過程中的各種積極現象進行全面評價,并多設一些獎項,盡量讓大多數參加者得到相應的或鼓勵性的評價。為了多元評價學生,在保留原有團體獎和單項獎之外,運動會還可以設立體育道德風尚獎、優(yōu)秀運動員獎、優(yōu)秀教練員獎、優(yōu)秀裁判員獎以及優(yōu)秀作家、畫家、通訊員獎等。評價主體多元化,改變了以往教師承擔全部工作的局面,將宣傳、編排、主持、裁判、器材借還、獎品發(fā)放等工作讓學生去做,同時吸納部分家長參與,教師負責咨詢,把握大局,當好參謀和訓練、裁判工作,讓全校學生都能融入運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