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100 北京軍區(qū)北戴河療養(yǎng)院 張媛媛 喬愛民 蔡亞萍 姚文秀
健康教育是一種“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模式。新的醫(yī)學觀點認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完整的健康觀念是指生理的健康、心理的健康以及社會適應的完整狀態(tài)。而患者在血液透析過程中的認知教育問題很重要,這就要求護士具有為患者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良好功能狀態(tài)的心理健康方式的能力。
血液透析目前仍為終末期腎病患者長期存活的治療手段之一。患者存活時間的長短,生活質量的高低,醫(yī)療費用的多少,與患者所具備的健康指標密切相關。因此,做好患者透析期間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作為從事護理工作的醫(yī)務人員,應該盡可能地引導血液透析患者參與自我護理,以使血液透析治療的目標從原來的延長生命向回歸社會并提高生活質量的方向轉化。
長期血液透析患者營養(yǎng)不良的發(fā)病率很高,而終末期腎病很多癥狀和體征與蛋白—熱量營養(yǎng)不良有關。因此對患者進行飲食健康教育的指導非常重要,讓病人了解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合理搭配飲食,大幅度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1 蛋白質與熱量 透析患者宜進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低磷食物。充分透析后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質攝入量為1.2~1.4 g/(kg·d),透析不充分時0.6 g/(kg·d),其中50%為優(yōu)質蛋白,可選用的食物有雞蛋、瘦肉、魚、牛奶等;另外50%以谷類、蔬菜、堅果為主。血液透析患者的能量消耗與正常人相似,大約需35 kcal/(kg·d),60 歲以上30 kcal/(kg·d),每天飲食中脂肪總量以50~60 g為宜,植物油為20~30 mL。
1.2 水和電解質 限制水入量:在兩次透析之間每日增加體重0.5 kg為宜。每日進水量等于前日尿量加500 mL。應特別提醒患者:在透析后的2 h內應嚴格限制進水量,以免引起急性腦水腫。限制鉀、鈉、磷、鈣的攝入量:血液透析病人鉀攝入量每日2~3 g為宜,減少食用含鉀高的食物如蘑菇、榨菜、香蕉、橘子等。鈉鹽應控制在每日5 g以下,無尿血壓高的患者應控制在每日1~2 g,忌食腌制品和快餐。磷的攝入量最好控制在600~1 200 mg,應避免食用含磷高的食物,如蛋黃、動物內臟、巧克力等。鈣的需要量1 000~2 000 mg/d,一般選用含鈣高的碳酸鈣,活性維生素D可促進鈣的吸收利用。
透析患者長期依靠機器生存,飲食受限,失去工作能力,給家庭造成負擔等,使其流露出沮喪、絕望情緒,影響飲食和睡眠,個別患者會終止透析,甚至自殺。因此,必須對患者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指導。
2.1 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舒適的環(huán)境使患者精神愉快,增加食欲,促進病體康復。應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溫濕度適宜、光線充足、清潔整齊,并告知環(huán)境對疾病的影響。在病情允許的前提下,鼓勵病人參與社會活動,使患者樹立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2.2 家庭和社會的支持 長期透析需要經濟支持,往往家境貧困的患者都會選擇放棄治療。因此,教育患者家屬珍惜患者的生命,在生活上給予關心和鼓勵,使患者感受到溫暖,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鼓勵病人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可以使病人放松,改變其悲觀、焦慮、無所作為的思想情緒,主動配合治療。
耐心指導病人注意個人衛(wèi)生,保持置管處及敷料清潔干燥,洗臉及洗澡時不能沾水,防止穿刺口感染。嚴防用手抓撓置管處,從而避免導管污染,造成全身感染。如病人感覺穿刺部位痛、癢或敷料有污染、脫落,應及時處理。囑病人睡眠時取平臥或健側臥位,防止導管受壓而閉塞。劇烈咳嗽、惡心、嘔吐致靜脈壓力增大,使血液反流至導管,增加凝血機會。避免牽拉,防止導管肝素帽脫落。囑病人脫衣服時要特別注意,以免把導管拉出。
對每個造瘺術后的患者及家屬,都要講解保護內瘺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項,在內瘺成熟前指導其做好手部捏球鍛煉、內瘺側及手臂運動,不要戴手套、手表,穿袖口寬松內衣,以促進內瘺成熟,使血流量變大。禁止用內瘺側的靜脈采血、測血壓、給藥或補充液體。指導患者避免高脂食物,多食多聚不飽和脂肪酸(如魚油)和單不飽和脂肪酸食物(如菜籽油),多食胡蘿卜素,禁酒,戒煙,并教會患者判斷內瘺是否通暢的方法。
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患者對血液透析的認識、了解,達到自我照顧與護理,保障透析的正常進行,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生活質量。有很多患者及其家屬對血液透析的相關知識了解甚少,因此健康教育已成為血液透析治療的一項重要措施。因此我們必須更加深入地研究健康教育的內容、方法、形式及結果等,才能真正達到維護健康的目的。
[1]王秋海,魏群.參與型護理在血液透析中的應用[J].實用護理雜志,2001,17(7):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