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季度鉬市場述評
今年1季度,國內外鉬市場迎來了2010年鉬市場的開門紅,同時也迎來了2009年下半年以來的又一輪上漲小高潮。與2009年一季度不同的是,2009年在迎來一波上漲小高潮后市場即再次走入低谷,后期市場又沉寂了一段時間才緩慢回升,而今年1季度的鉬市場除了兩次小幅下跌外,迎來了兩波上漲小高潮。而且直到1季度末,整個鉬市場仍是趨穩(wěn)并期待再次反彈的,因此這也給后期市場的走勢帶來了無限思考。
注釋:今年1季度國內鉬市場的行情整體來說是穩(wěn)中有升的,市場只出現了兩次小幅下跌調整,這兩次下降調整一次是1月下旬,最低調整至2 100元/噸度,另一次是3月中旬,最低調整至2 250元/噸度。
說到1季度的兩波上漲行情:第1波上漲小高潮出現在1月中旬,市場由2009年12月下旬即重拾升勢,到2010年1月中旬最高走到了2 250元/噸度高點,與2009年下半年(2010年10月末~11月初最低至1 870元/噸度)低點相比上漲率幾乎達到了20.3%。而元旦之后由1 980元/噸度起算,1月份這波上漲行情國內鉬價最高上漲率也接近13.6%了。之后市場開始進入沖高后的弱勢盤整。第2波上漲小高潮出現在3月中旬,這波上漲小高潮最高至2 400元/噸度,2009年下半年以來的上漲率達到了28.3%,而1季度之內的最高上漲率則達到了21.2%。
本站點評:2010年1季度這兩波市場上漲的動力還是非常強勁的,與2009年同期相比處于相對高位,當時國內鉬精礦最高只恢復到了1 900元/噸度左右,今年最高到2 400元/噸度,比當時高26.3%。但是2009年1季度出現的上漲行情是鉬市場經歷了經濟危機暴跌后的恢復上漲行情,從11月中期就開始調整反彈,上漲率從1 450元/噸度起算到1 900元/噸度達到了31%,而2010年這波上漲行情由2009年下半年最低點起算是28.3%,而且上漲的動力及原因都不盡相同。
一是終端消費需求的強勁帶動。2010年來自國內外鋼廠的強勁的招標需求有力的帶動了市場。2010年元旦前后,國內鋼廠的鉬鐵招標采購需求就表現得非常旺盛,每周1 000 t左右的招標足以使市場活躍起來,隨著后期鉬市場行情的不斷高漲,鋼廠招標需求的不斷跟進,國內鉬市場很快被推升到了1月中旬即第1波上漲小高潮,主產區(qū)含稅鉬精礦40%品位以上的價格是2 250元/噸度,51%品位以上的氧化鉬最高價格是2 400元/噸度,60%鉬鐵價格最高是15.3萬元/t。而之后的下降調整則是對前期市場上漲速度過快、幅度過高的合理調整。市場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調整自然地進入了第2波高位,這波市場強勁的動力再次源于國內外鋼廠強勁的招標需求,加上其他有力因素刺激,從而出現了第2波上漲小高潮鉬精礦價格是2 400元/噸度,氧化鉬價格是2550元/噸度,而鉬鐵價格是16.3萬元/t。之后繼續(xù)是沖高回落后的合理調整。
二是今年國外鉬供應分外緊張及國內鉬供應的彈性伸縮影響。2010年1季度的國際鉬市場的鉬原料供應情況不同于2009年,鉬價不僅沒有出現鉬供應過剩的問題干擾,反而受到了鉬供應緊張的刺激。國際鉬市在需求明顯好轉的前提下,鉬供應頻頻告急的情況使得國際鉬價很快躥升,尤其是國外鉬價出現了2008年鉬市場暴降之后的新高,這對整個鉬市場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而就國內鉬市場而言,雖然市場一直存在高庫存的問題,但是廠商受原料成本及操作利潤的影響,市場調整到一定低位后即開始惜售,而遇到市場強力上漲時期,生產商的惜售心態(tài)更重,因此廠商銷售鉬產品的價格標準也一直居高不下。從而在促進市場保持穩(wěn)定的同時也為后期的上漲奠定了基礎。
三是外在因素的刺激。一件是2月22日LME鉬期貨的推出,現貨鉬市場的廠商操作心態(tài)在其正式推出之前受到了很大影響,包括在LME注冊品牌的桶裝氧化鉬的價格提高,廠商的惜售等情況,對市場的穩(wěn)定上行起到了支持作用,雖然鉬期貨真正推出后對現貨市場的影響一直不大甚至愈來愈淡漠,但是卻成了參與者時刻關注的一個要點。另一個是2月27日作為鉬的重要產區(qū)的智利發(fā)生了特大地震災害,事后雖然證明一些大型鉬企的生產及銷售并未受到什么影響,但是受消息面的支撐,還是支持了事故發(fā)生后的一周內國際鉬價的走高,進而也刺激了國內鉬市場的價格持穩(wěn)運行。
注釋:國際鉬市場方面,以歐洲市場57%氧化鉬走勢為例。這波上漲行情的始末與國內大體一致,也出現了兩波大的上漲行情和兩次小幅調整,但是上漲幅度及勢頭上,國際鉬市場都超越了國內。
從2009年11月20日的10.6美元/磅鉬到1月15日的15~16.25美元/磅鉬,高低幅最大上漲率達到了53.3%。而單是1季度的1月份的這波上漲行情按照1月初的最低13美元/磅起算,第1波上漲小高潮的上漲率也達到了25%了。之后市場開始沖高后的小幅回落,最低下降到了14.5美元/磅鉬。
而2010年1季度的第2波上漲小高潮出現在3月5日,氧化鉬價格最高達到18.5美元/磅鉬,也即在1季度實現了42.3%的上漲率,這一價格已經非常接近2009年8月12、14日的最高值18.7美元/磅鉬。但是同期(2010年3月5日)歐洲65%鉬鐵的價格卻達到了45.5美元/千克鉬,超過了2009年8月14日的歐洲鉬鐵在44.1美元/千克的水平,該價格是2008年4季度鉬市暴降之后的新高,而這一水平在2010年1季度得以刷新,整個國際鉬市場也大受鼓舞。之后繼續(xù)是沖高后的回落調整,此次調整最低到3月12日附近的16.5美元/磅鉬,之后又逐步出現反彈,到月末已經調整到了17.5美元/磅鉬附近,對后市上漲的呼聲還是很高。
本站點評:國際鉬市場的此番上漲行情與終端消費需求的強勁恢復以及鉬原料供應的現供應告急的情況密切相關。兩波上漲行情都來源于國際鉬市場需求的強勁恢復,而兩波下降行情都緣于市場沖高后的回落調整。
而國際鉬市場的第2次的沖高回落之后,市場還是很快穩(wěn)定了下來并繼續(xù)取得了小幅反彈,走勢與原因與國內大體相同,這里不再多說。同時,這也給接下來的市場走勢帶來了懸念,那么今年4月份乃至2季度的市場又會是什么樣的行走軌跡呢?
無論是從經濟預測還是從行業(yè)運行角度來講,2010年的鉬市場的總體走勢都被抬高了一個新的層面上來。就即將到來的4月份的行情,目前來看普遍的觀點都認為市場問題不大,也就是小幅的波動。主要觀點如下:
(1)到3月末,國內大型鋼廠的鉬鐵招標都進行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可能都是一些小型鋼廠的數量較小的招標,在市場上升持續(xù)乏力的情況下,對市場的支撐力度可能也會相對較弱,但是預計到下個月中旬部分的大型鋼廠還會有招標,加上其他因素支撐,預計不會造成市場出現太大的波動。
(2)國際鉬市場的影響力增強。3月后期以來國外鉬市場需求再度活躍了一些,有業(yè)內人士分析,二季度的需求還會好一些。金融危機之中,新興市場表現搶眼。印度、越南、中東等國家和地區(qū)在政府大力加強基礎設施等經濟刺激政策的拉動下,鋼材需求自今年年初開始好轉。與此同時,海外鋼廠在經歷了2009年4季度和2010年1季度的困難期后,企業(yè)經營逐步恢復,近期不少海外鋼廠紛紛宣布將重啟擴大產能計劃,新興市場成為其不約而同的選擇。雖然鐵礦石的談判是全球性的,鋼鐵成本的提高會令鋼鐵的價格也隨之提高,但是這只會導致其尋求下游買單,而鋼鐵的產品結構不會有調整,因此鉬的需求也不會受到沖擊。對于3月后期國內外鉬市場表現出的企穩(wěn)乃至小幅反彈行情,業(yè)內人士普遍感覺走勢還不是十分明朗,現在大家還在觀望,認為到4月中旬就會清晰了。
(3)此外,還有業(yè)內人士分析,2010年和2009年2季度可能會差不多,而且相比風險性更小。因為現在的成本比去年高很多,而現在的價位又沒有太大的下降空間,漲的高度也會突破前期高點,這也是前一段時間市場在即便漲不上去的情況下也沒出現大幅下滑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國內鉬市場而言,2010年1季度國內鉬市場來自庫存、資金以及國外進口料的沖擊等不利因素的影響都得到了緩解。2010年以來,隨著鉬價的高啟,國內大小鉬礦山的庫存壓力減輕了許多,而且沒有了資金周轉不靈的問題的干擾,再有就是隨著國外鉬需求的好轉及供應緊張的矛盾照比去年突出,2010年以來國內鉬市場來自國外的低價進口料的沖擊也越來越小,這對于今后國內鉬市場的運行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支撐。
(信息來源:鉬網201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