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仁
俗話說:“狗眼看人低”,其實冤枉了許多無辜的狗。
大凡狗輩,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看人低的狗。這類狗聰明乖巧,善于察言觀色,揣摩主人心思。凡是主人不便言明的話語或不便做的事情,它就代勞。如有人上門討債,無需主人吩咐,一番虎嘯龍吟,先令討債人失了意志,哪還敢討什么欠款,留得性命已殊為不易了,遂聞聲而逃。此類狗實為狗上狗也。也就是不能說話,不能直立行走,不然,若從文,足以御用;若搞經(jīng)濟,必亞當(dāng)·斯密之。因之,備受主人寵愛,每每委以重任。另一類狗正好與其相反。這類狗一視同仁,見誰都親。樂與人同樂,行與人同步,睡與人同臥,吃的也是家常便飯。這類狗比較好養(yǎng)活,所以老百姓稱之為笨狗。
自幼就喜歡狗,巔峰時期,兼容并蓄地豢養(yǎng)了七條。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條狗,是一對英國留學(xué)生夫妻從海外抱回來的。按現(xiàn)在的時髦說法,這條狗該算海歸了。后來這對夫妻雙雙被打成右派,人尚茍且,狗亦偷生。見我愛狗如富人愛美人,遂轉(zhuǎn)送于我。
我觀夫其狗,宛若清揚,文質(zhì)彬彬有學(xué)者風(fēng)采,大氣磅礴似儒商姿態(tài)。其行,矯健生姿,八面威風(fēng),虎虎有生氣;其睡,姿態(tài)萬千,富貴典雅,宛若游龍,如謙謙君子;其食,溫文爾雅,儀態(tài)萬方,有白領(lǐng)之倜儻,無小資之矯情;其吠,瘦馬經(jīng)其一吼而嗚呼哀哉,孺婦聞之色變??芍^狗中呂布,一表狗才,不愧是海歸中的精品。遂寵之、聽之、信之、由之。凡有狗界項目,必讓其做狗術(shù)帶頭狗。該狗不辱使命,或汪汪其叫,或大展身手,中學(xué)為體、西學(xué)為用。不數(shù)次,眾狗皆服,以精英論之。好不風(fēng)光,我也賺足了面子。
然,惟有一點讓我大傷腦筋。此狗專愛吃獨食。凡有利益,必?fù)?jù)為己有,既啃骨頭又喝湯。余狗若與之爭鋒,非死即傷。不數(shù)日,余狗饑寒交迫,顛沛流離。尤其是它那霸道的狗風(fēng),更讓我生氣。此狗長于西洋,思維深受西洋狗的影響。蔑視家法,虛無狗意,又頗善搖唇鼓舌,制造賣點,愚弄狗輩,誘導(dǎo)眾生。
再則,該狗不僅對其他狗態(tài)度惡劣,對人也時有不端。其對窮人之麻木恍如資本家之對于工人。尤其是每每遇見討飯的乞丐,張牙舞爪,必欲除之而后快。
那些年,天災(zāi)人禍連綿不絕,每日有川陜魯豫鄂等饑民乞討上門。家中雖然艱辛,但父親樂善好施,總要救濟些許,雖不能管其一生,也能飽得一時。偏此狗可惡,口出狂言,怒目相向,若不是鎖得緊,已然血濺階前。想來,此狗是主張禁乞的。
我不忍責(zé)備,遂好言撫慰:天下窮人不易,上有富人盤剝,下有家小催糧,倘若不能討得殘羹剩米回家,就有人命之憂。況且,爾等狗輩,豈知乞丐將來就不能成大事哉。朱元璋年輕時就當(dāng)過乞丐,今后斷不可狗眼看人低。
然其本性難移,屢教屢犯。終至惹父大怒,疾言厲色:此豪門看家犬輩,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斷不可久留,速速亂棍打出。
但我終不忍棍棒相加。餓其數(shù)日,銷聲匿跡爾。
又隔數(shù)日,見其立于一豪門側(cè),諂上欺下,一如從前。見我來,竟漠然視之。我大怒,狠投之石:狗不教,性乃遷。心下以為,此一石,或能讓它幡然悔悟,重新做狗。然未及料想,該狗竟冒出一句人話:“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我大驚,狗也乎,人也乎,不人不狗乎?
光陰似箭,轉(zhuǎn)眼竟是三十年矣。然狗能講人話,竟未再聞。
昨夜忽聞狗吠,猶然如見此狗。感慨良多。
或受狗熏陶至深的原委,不太會說人話了,就發(fā)一點狗論吧。權(quán)當(dāng)一樂。
【選自《博客中國》】
題圖 / 導(dǎo)盲犬 /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