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 譚玉玲
(蘭州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50)
紅芪(Radix Hedysari)也稱為“獨根”,是多序巖黃芪(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的干燥根。紅芪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尿消腫之功效,生用可治自汗、盜汗、浮腫等。炙用可以補中益氣,治內(nèi)傷、勞倦、脾虛泄瀉肚、氣虛及一切氣虛血衰之癥。
紅芪與黃芪同科異屬,在我國西北地區(qū)多以紅芪代用黃芪。梁·陶弘景在論述黃芪時提到:“又有赤色者,可作膏貼,俗方多用,道家不須[1]。”可知紅芪的應用已有很長的歷史。紅芪由于產(chǎn)地不同,分為四種,除多序巖黃芪外,還有北部產(chǎn)西康巖黃芪(H. limprichtii Hlbr.);太白巖黃芪(H.vicioider Turcz.Var. taipeicum Hand.-Mazz.);山西巖黃芪(H.smithianum Hand.-Mazz.)[2]。自1985年自版《中國藥典》開始,將紅芪單列為一種中藥。以甘肅產(chǎn)的多序巖黃芪為紅芪的主流品種,質(zhì)量最佳,應用也最久。
紅芪多糖組成復雜,不同的分離純化方法得到的多糖提取物組成不同。這些多糖均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半乳糖五種單糖組成。
有研究證明[3~6],可以分別從紅花巖黃芪和多序巖黃芪中分離得到芒柄花素、金雀花異黃素、芒柄花苷、毛蕊異黃酮等化合物,并且可以用1H-NMR、13C-NMR、1H-1H COSY等現(xiàn)代波譜分析技術(shù)進行鑒定。
紅芪含有21種微量元素,1/3具有明顯生理活性,其中Ca,Mg,Fe,Zn等13種元素均為生命活動所必需,Ca和Mg含量甚為豐富[7]。此外,紅芪中還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
賈志強[8]用乙醇回流提取紅芪根、莖、葉中的總皂苷,結(jié)果表明紅芪葉中總皂苷含量高于根。因此,紅芪地上部分的開發(fā)可以擴大藥用植物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
文獻常見到的紅芪多糖提取方法有水提醇沉法,索氏提取法等。最新研究采用微波-超聲波提取紅芪多糖,測得多糖含量比常規(guī)法高出兩倍多[9],與常規(guī)法相比具有時間短,操作方便等優(yōu)勢。常用的測定方法是苯酚硫酸法、硫酸蒽酮法等。此外最新研究[10]用 HPLC、ELSD檢測器測定了紅芪藥材中紅芪多糖含量,結(jié)果重現(xiàn)性好、分析速度快,此法為紅芪多糖的進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礎。
紅芪黃酮類提取方法報道較少,一般采用乙醇滲漉法提取,經(jīng)SephadexLH-20柱色譜,制備薄層得到化合物晶體。采用HPLC法測定中藥紅芪中異黃酮類成分[11],該方法簡便、可靠、準確,具有一定的實用性。
有研究表明[12]紅芪多糖(HPS)可明顯地消除自由基和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對大鼠力竭運動后恢復期氧自由基(LPO)和抗氧化酶(SOD、GSH—Px)3種指標值均明顯增加。黃酮類化合物可有效地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質(zhì)過氧化。
胰島素抵抗(IR)是指胰島素分泌量在正常水平時,刺激靶細胞攝取和利用葡萄糖的生理效應顯著減弱,是2型糖尿病發(fā)病的重要病理機制,也是近年來研究的熱點之一。金智生等[13]的研究表明HPS可以減輕IR,增強胰島素的敏感性,和西藥二甲雙胍在改善胰島素抵抗方面有相似的療效。
研究發(fā)現(xiàn)HPS能增強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并能完全糾正強的松龍(PDS)的抑制作用,促進體內(nèi)淋巴細胞轉(zhuǎn)化,對環(huán)磷酞胺(CY)或PDS所致的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有顯著的糾正作用。
HPS對體外培養(yǎng)的腫瘤細胞具有一定程度的選擇性殺傷作用,可使癌細胞發(fā)生皺縮、變形,關于其對腫瘤細胞是否具有誘導其凋亡的作用,還需要進一步通過實驗驗證[15]。姚寶泰等[16]研究表明中劑量的HPS對荷瘤小鼠S180抑瘤作用最強,這是由于表達在免疫細胞表面的此類受體是有限的。
內(nèi)皮細胞損傷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始動環(huán)節(jié),而高血糖是造成內(nèi)皮細胞功能紊亂的基本原因。陳徹等[17]采用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體外培養(yǎng),證明紅芪總黃酮對高糖致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損傷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HPS在治療血管生成障礙性疾病方面具有確切療效。劉凱等[18]研究發(fā)現(xiàn)5萬分子量以下HPS具有較好的促進雞胚CAM血管生成作用。同時,紅芪醇提物可明顯降低正常大鼠的全血比粘度,紅芪水提物可明顯減輕正常大鼠體外血栓的濕重,對血栓長度及血沉等指標有一定抑制趨勢[19]。
我國學者對紅芪的研究始于60年代,近年來在研究紅芪對疾病影響機理的同時,也對紅芪為主的復方進行研究。目前市場上的紅芪產(chǎn)品都為復方制劑,如復方紅芪顆粒劑、紅芪口服液等。已有動物實驗證明,復方紅芪提取液(處方組成有紅芪、赤芍、當歸等)具有促進外周神經(jīng)損傷后的修復的作用[20]。
目前已經(jīng)對紅芪的藥效和藥理學方面做了較多的研究,但很多藥理作用的分子生物學機制還清楚,以后應該著重對這些方面的研究,為新劑型的開發(fā)提供依據(jù)。
[1]李時珍.本草綱目(校點本第二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79∶696.
[2]中國醫(yī)學科學院中藥所.中藥志[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2∶187.
[3]王偉,陳偉,陳虎彪,等.紅花巖黃芪化學成分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1,33(3):205~205.
[4]王偉,陳虎彪,王文明,等.紅花巖黃芪黃酮類成分研究[J].藥學報,2002,37(3):196~198.
[5]海力茜,張慶英,梁鴻,等.多序巖黃芪化學成分研究[J].藥學學報,2003,38(8):592~595.
[6]徐建軍,海力茜.新疆紅芪化學成分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2005.
[7]段志興,孫麗君,鄭海金.紅芪根中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J]. 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0,26(2):9~82.
[8]賈志強,董其祥,周小英.紅芪根、莖、葉中總皂苷含量比較[J].西北藥學雜志,2001,16(4):157.
[9]劉寶劍,郭彥生,刁鵬飛.微波-超聲波提取與常規(guī)法提取紅芪多糖的比較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7,35(30):9703~9722.
[10]李冰,封士蘭,劉小花,等.HPLC測定紅芪藥材中紅芪多糖的含量[J].中成藥,2008,30(5):716~718.
[11]Yi Liu,Hu Biao Chen,Yu Ying Zhao.Quantification and Stability Studies on the Flavonoids of Radix hedysari[J].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06,54(18):6634~6639.
[12]賴紅梅.紅芪多糖、力竭運動對大鼠自由基代謝的影響[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1998,15(1):87~91.
[13]金智生,李娟娥,張東鵬.紅芪多糖對實驗性T2DM大鼠胰島素抵抗和C肽分泌作用的研究[J].甘肅中醫(yī)學院學報,2007,24(1):14.
[14]毛小娟,王軍志.紅芪多糖和黃芪多糖的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J].中國藥理學通報,1989,5(6):367~372.
[15]李世剛,張永琦,趙健雄.紅芪多糖體外抗腫瘤活性及構(gòu)效關系研究[J].中藥藥理與臨床,2007,23(6):35~37.
[16]姚寶泰,趙健雄,王學習.紅芪總多糖體內(nèi)抗腫瘤的實驗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8,23(7):627~629.
[17]陳徹,楊雅麗,楚惠媛.紅芪總黃酮對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致內(nèi)皮細胞損傷的保護作用[J].中醫(yī)藥學報,2008,36(1):19~21.
[18]劉凱,鐘栩,李應東.紅芪多糖促進雞胚絨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實驗研究[J].中醫(yī)研究,2008,21(12):14~16
[19]寇俊萍,朱海容,唐新娟,等.紅芪對血液流變性的影響[J].中藥藥理與臨床,2003,19(4):22~24.
[20]張殿英,姜保國,徐海林,等.復方紅芪提取液對坐骨神經(jīng)損傷大鼠脊髓神經(jīng)元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雜志, 2001,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