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玲
(四川省阿壩州壤塘縣人民醫(yī)院 四川 阿壩州 624300)
皮膚炭疽病人的外科處理與護理
王 玲
(四川省阿壩州壤塘縣人民醫(yī)院 四川 阿壩州 624300)
目的 探討皮膚炭疽病人的外科治療與護理。方法 本文對24例皮膚炭疽病人的治療與護理進行總結分析。結果 全部治愈,無一例死亡。結論 明確診斷,大劑量抗生素的運用,加強外科換藥,外用碘伏涂擦,脫水劑的運用,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加強皮膚護理,以利于疾病的轉歸。
皮膚 炭疽 護理
我縣地處高原地帶,農(nóng)牧民知識缺乏,疾病防范意識極差,藏民經(jīng)常食用死了的牛,用裸手剝死去牛的皮,由此而感染炭疽桿菌,它進入人體后,均潛伏3~7d而發(fā)病,患者的癥狀依感染路徑而不同,在皮膚上出現(xiàn)如蚊子叮咬般的小丘診,無痛,幾天后形成開放性傷口,其周圍腫脹明顯,多見于眼瞼、頸部、大腿等組織疏松處,患處腫脹,透明、柔軟、迅速大塊壞死,全身毒血癥明顯,并伴有高熱、頭痛、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惡性水腫型表現(xiàn)來院。現(xiàn)將我院2005年7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24例皮膚炭疽病人的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24例患者中,全是藏族,純農(nóng)牧民,并有一定的地域性,以我縣的尕多鄉(xiāng)發(fā)病率為最高,其中有20例是尕多鄉(xiāng)的農(nóng)牧民,年齡在23~58歲之間,其中男性18例,女性6例,發(fā)病前均有明顯病畜接觸史,以手部及前臂部皮膚炭疽入院占70%,以面部、頸部皮膚炭疽入院占30%,大多數(shù)為惡性水腫型,僅有兩例為炭疽癰型。炭疽桿菌廣為分布在自然界,尤其是牧場,但極少感染,一旦感染,若不實時接受治療,死亡率是很高的。
24例患者均以身體暴露部分出現(xiàn)斑丘疹后潰爛并伴周圍組織廣泛的非凹陷性水腫入院,全部患者入院均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熱,有的呈高熱狀態(tài),體溫波動在38.2~39.5℃之間,并伴有頭痛,惡心、嘔吐及全身不適,局部淋巴結腫大,有輕壓痛等全身中毒癥狀。
創(chuàng)口切忌摸弄、擠壓或手術,以防感染擴散而引起敗血癥??捎玫夥?%雙氧水消毒,并用1:2000的高錳酸鉀濕敷,創(chuàng)口在四肢可用碘伏紗布覆蓋,并用消毒紗布包扎,局部有水皰時,可用無菌空針在基底部抽出皰液,局部有壞死組織及焦痂不宜剪除,以防感染擴散,待創(chuàng)面愈合后,可自行脫落。
青霉素G為首選,我院用較大劑量的抗生素,因我縣農(nóng)牧民醫(yī)療知識缺乏,一般都病情較重了才來院治療。一般每日總量為320萬~960萬,根據(jù)病情肌注或靜注,分23次給藥,療程7~14d,水腫嚴重者用脫水劑如20%甘露醇250mL快速30min內靜脈輸入,1d2次。
對于高熱者,給予退熱治療,水腫嚴重者給予脫水治療,毒血癥狀嚴重者在有效運用抗生素的前提下加強糖皮質激素的運用,并針對不同癥狀給予不同對癥治療。
3.1.1 控制傳染源 炭疽是法定的乙類傳染病,對此類病人不能任其自由活動,我們將他們安置于末端的隔離病房。
3.1.2 切斷傳播途徑 病房用20%的漂白粉澄清液拖擦,每日2次,對病人的用品和病人的衣物用0.5%過氧乙酸溶液消毒,特別是接觸損傷皮膚的敷料、棉簽和脫落壞死組織等進行焚燒。
3.1.3 保護易感人群 醫(yī)務人員換藥時應戴口罩及手套;血壓器、聽診器、壓脈帶及體溫計均應專人專用,用后用“84”消毒液浸泡消毒,避免院感。
皮膚炭疽病人因被隔離治療而產(chǎn)生緊張恐懼心理,我們多次與病人交談,鼓勵他們將出自己的感受,對漢語不懂的,我們給找翻譯,對提出的問題給予耐心解釋,講解疾病的發(fā)展過程及預后,使其消除恐懼感,鼓勵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療及護理。
對伴有嚴重毒血癥者,應每30分鐘監(jiān)測1次生命體征,密切觀察體溫的變化,體溫過高者,給予降溫處理。并預防繼發(fā)肺炭疽及腸炭疽。
指導病人勤沐浴,嚴格的消毒隔離,加強對損傷皮膚的護理,對病灶皮膚給予碘伏紗布覆蓋,并保護新生皮膚,避免抓傷。
指導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以增強機體抵抗力,加速傷口恢復,鼓勵多喝水,以利體內毒素排除
由于我縣農(nóng)牧民防病意識差,經(jīng)常食用死了的牛羊,同時他們對自身疾病認識不足,針對這一情況,我們運用炭疽的防治知識,通過書面和口頭講解,向病人和家屬進行衛(wèi)生宣教,講解炭疽病的危害性和傳播方式,督促剪指甲,禁止用手觸摸病變組織,避免蚊蟲叮咬,瘙癢時損傷正常皮膚而引發(fā)新的感染,如有皮膚損傷,立即涂抹2%~5%碘酒,還使他們熟知動物炭疽的診斷,尤其對于無先兆突然倒地死亡的動物,從口鼻或肛門流出血性液體,應特別警惕可能是炭疽,如果懷疑是炭疽,決不能食用更不能開膛剖腹,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疑似疫情,立即向當?shù)孬F醫(yī)站或防疫站報告,讓患者明確認識到,炭疽桿菌芽孢對外界抵抗力強,能較長時間存活,而形成疫源地,對于畜牧業(yè)可造成持續(xù)性破壞,甚至是永久性的,并且可宿主遷移而感染人,做到“三不,一堅持”,即對炭疽動物不宰殺、不剝食、不銷售,堅持炭疽動物尸體火化,是預防炭疽病的關鍵,經(jīng)過管理治療和衛(wèi)生宣教,這些病人不僅痊愈出院,還提高了他們對疾病的認識,使他們掌握了防病知識,成為了現(xiàn)身說教的炭疽病衛(wèi)生宣教員。
由于配合治療,采取積極有效的外科處理與護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4例皮膚炭疽患者全部治愈。
R473
A
1674-0742(2010)09(a)-0000-00
201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