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美華 林玉華
(山東省棲霞市人民醫(yī)院 山東 棲霞 265300)
96例重癥腦出血患者的康復護理體會
崔美華 林玉華
(山東省棲霞市人民醫(yī)院 山東 棲霞 265300)
通過對96例重癥腦出血患者的康復護理,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及出現(xiàn)的不同心理障礙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來探討急性腦出血的康復護理。
重癥腦出血 康復護理體會
急性腦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見的腦血管病,起病急劇,病情重,并發(fā)癥多,死亡率和致殘率都很高,給患者和家庭帶來了很大的痛苦,及時合理的治療和護理是搶救成功的關鍵,而病情穩(wěn)定后合理的康復護理則是減少腦出血后遺癥的主要措施。本文對我們神經內科從2006年5月至2008年6月所收治的96例重癥腦出血患者的康復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腦出血患者發(fā)病后易發(fā)生各種心理障礙,不利于疾病的康復,甚至造成病情加重或死亡,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是康復的前提。
病人的心理特點:(1)恐懼心理者:對突如其來的偏癱、失語、頭痛等以及對身上的輸液管、氧氣管、導尿管非??謶?害怕會很快死去。有些患者經數(shù)天治療后病情漸趨穩(wěn)定,但患者害怕自己殘廢給家庭帶來負擔,怕家人無力照顧自己,怕付不起醫(yī)藥費等等。(2)悲觀失望心理者:這些患者大多是中年人,有一定的事業(yè)基礎或正在事業(yè)興旺中,發(fā)病后使原計劃破滅,對前途悲觀失望,甚至失去生活信心,拒絕飲食和治療。(3)焦慮心理者:這些患者由于缺乏醫(yī)學常識,認為患了腦出血治療時間長,且不能使身體恢復到患病前的狀態(tài),或家庭經濟困難,子女不孝等因素,對此患者表面似乎很多平靜,實際上內心苦悶,顧慮重重,心神不安,生活懶散,食欲減退,夜不能寐等。(4)厭世心理者:患者發(fā)病后癱瘓在床,活動受限,甚至失語,自己愿望難以表達,生活難以自理,對恢復功能喪失信心,欲擺脫人生,表現(xiàn)為拒絕進食與治療,易產生過激行為或自殺行為。
腦出血病人急性期需絕對臥床加之癱瘓,運動、感覺障礙,生活不能自理,易出現(xiàn)多種并發(fā)癥,應積極預防,以減少或杜絕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保持癱瘓肢體功能位是保證肢體功能順利康復的前提。頭抬高15~30°,側臥時注意健側在下,以免損傷患病肢肩關節(jié),上臂前伸水平位置軟枕上,掌心向下;兩膝微屈其間置適度軟枕。平臥位時上肢維持外展外旋位,其前臂墊一薄的軟枕,使肘關節(jié)微曲,手腕略背伸,手掌內置一適中的彈力球,使手指處功能位;下肢外側墊放軟枕,膝下置軟枕使之微屈,足底置軟枕,維持足與小腿90°,腳尖向正上,足呈背屈位。目的防止足下垂,足內翻,足外翻,關節(jié)強直,韌帶攣縮等繼發(fā)障礙發(fā)生。
癱瘓肢體關節(jié)若持續(xù)4d不活動就可能發(fā)生攣縮,導致繼發(fā)功能障礙,因此在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即開始被動運動訓練,從床上到床邊到下床活動,循序漸進,以不疲勞為宜,時間由5~10min開始,漸至每次30~45min,如無不適應做2~3次/d。(1)被動運動的方法。肌力在0~2級者,給予被動運動的方法:按關節(jié)活動的方向和范圍做被動運動,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由大到小的順序進行。上肢活動肩→肘→腕→指關節(jié),使患肢行上、下、左、右、伸曲、旋轉運動;下肢活動髖→膝→踝→趾等關節(jié),使髖膝關節(jié)伸、屈、內外旋轉、內收外展、足背屈等,并配合肢體拮抗肌的按摩。在此強調:上肢著重伸肌,下肢著重屈肌的按摩。對病情穩(wěn)定者3周后,可加行坐位訓練,如無頭暈不適感,可每天逐步抬高坐位角度及延長坐位時間,如能達到保持良好的坐位能力,就可以慢慢進入下一步(床邊-下床)的康復訓練。(2)主動運動的方法。目前主動型治療性鍛煉發(fā)展成為偏癱治療的手段,對肌力達2級以上者,鼓勵患者主動運動,指導病人用意念對患肢發(fā)出沖動,使癱瘓肢體的肌肉收縮,指導病人用健肢體運動牽動患側運動。反復訓練,促進神經傳導功能恢復,達到上肢可舉起,下肢可站立和行走。為提高生活處理能力,可指導病人用健肢替代患肢的方法,如右側肢體癱瘓時,可練習用左手吃飯、寫字等;穿上衣時先穿患肢再穿健肢,脫衣時則相反。訓練病人用一只手穿脫衣褲,使用拐杖及習步車輔助行步等。
語言功能恢復緩慢在病情穩(wěn)定后要抓住一切機會與病人交談,根據失語的類型進行康復訓練,如命名性失語主要為遺忘,要反復講出有關事物的名稱,對有文化者可在其接觸的用物上貼上相應紙條,使病人初步學會后再強化記憶;運動性失語護士應著重講解口型,多做動作等,護士應耐心細致觀察病人的表情、手勢,盡可能準確判斷其心意,充分利用病人殘存的言語能力,逐步提高基語言表達能力,從單字、單詞發(fā)音,還應指導家屬積極配合
(1)腦出血可多次發(fā)作,應經常隨診,每天測血壓,定期做血糖、血脂、心電圖等檢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藥。如出現(xiàn)肢麻、肢癱、失語及突然頭痛、嘔吐、意識改變加重,必須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2)堅持清淡、低鹽、低脂、適量蛋白質、高維生素、高纖維素飲食物,避免辛辣食物,戒煙酒,保持大便通暢。
(3)體胖者適當減輕體重,忌食純糖。
(4)康復訓練過程艱苦而漫長,或終生伴隨,需要有信心、耐心、恒心,應在醫(yī)生指導下循序漸進。
(5)生活規(guī)律,早晨醒后不要急于起床下床活動,肢體功能鍛煉應在上午10點和下午5點以后為宜,注意勞逸結合,避免激烈的情緒波動。
R714.625
A
1674-0742(2010)08(c)-0153-01
201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