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交通大學,重慶 400074)
在石油、煤炭、天然氣等資源日漸枯竭、排放污染日益加劇的形勢下,尋求可持續(xù)清潔能源、充分利用太陽能成為必然趨勢。太陽能發(fā)電已在一些經濟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普及應用。據(jù)國際專業(yè)機構SHELL的預測,到2050年太陽能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約為13%~15%;歐盟能源的預測更為可觀,到2050年太陽能在能源結構中所占比重將達到28%,其中太陽能發(fā)電達25.5%,到本世紀末太陽能發(fā)電在能源結構中將達63%[1]。
太陽能已經開始在船舶(主要是旅游觀光船、游艇、短途渡船等小型船舶)上應用。一是作為主要動力能源之一,獨立或與其他能源一起推動船舶前進;二是作為輔助能源應用在船舶的照明系統(tǒng)、駕駛系統(tǒng)、空調系統(tǒng)、輔助機械等方面。例如:早在2000年澳大利亞就建造了利用太陽能、風能、燃料電池和燃油的混合能源雙體渡船; 2006年美國與澳大利亞合作設計了太陽能風翼大型三體游船(可搭載600名乘客)。2006年7月英國建造了完全由太陽能發(fā)電的觀光往返船在倫敦市海德公園正式載客運營;2007年5月瑞士的“太陽21號”雙體輕型帆船首次依靠太陽能完成橫穿大西洋抵達美國紐約(船長14 m, 船上惟一的能源是面積為60 m2的太陽能電池);2008年9月中國制造的商業(yè)用途太陽能游艇在珠海下線(船長約12 m,安裝太陽能帆板);2008年12月日本在一艘排水量6萬t級的滾裝貨輪上裝備328個太陽能電池板,能提供40 kW電量(約占船只總用電量0.2%)給機艙內的機器和發(fā)動機制動等;2009年4月全球最大二維、三維數(shù)字設計軟件公司歐特克公司宣布,將贊助德國Planet Solar公司建造世界最大的太陽能動力船(船長30 m,排水量85 t ),計劃于2010年實現(xiàn)環(huán)球航行;無錫為世博會精心打造“尚德國盛號”太陽能豪華游船(船總長31.5 m,可載186人,安裝可調控太陽能轉翼風帆,提供30%~100%的動力)。
然而,太陽能在以柴油機、燃氣輪機、蒸汽輪機為主機的大中型常規(guī)動力裝置船舶中應用卻很少。大中型船舶裝機容量和功率大,石化燃料消耗多,排放污染較嚴重,在2 000 t 以上的民用運輸船舶中,柴油機動力裝置就占總艘數(shù)的98%以上,裝船總功率達到90%以上[2];統(tǒng)計顯示,現(xiàn)今全世界大小船舶共有385 333艘,合計約24億t。面對如此規(guī)模的船舶能耗市場,太陽能應該占有一席之地。
1) 能量供應不足。目前占市場主流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理論光電效率值約29%,實驗室已達25%,商業(yè)化產品的光電效率在15%~18%,每平方米電池在光照量較好地區(qū)夏季晴天最大產電能1 kW左右,冬季和陰天產電能不到夏天的25%,再考慮雨天的電能儲備以及直流經過逆變器轉換成交流損失等因素,需要較大面積電池板陣列才能產生足夠的電能。而大中型船舶動力配備足,能源需求量大,由于船舶空間、甲板面積的有限性和船舶對穩(wěn)性、抗風浪等要求,太陽能電池板陣列面積、安裝高度等受限?,F(xiàn)有的市場太陽能產品,難以提供主機所需的大功率能量,特別是對航速要求高的船舶,因推動力與航速呈三次方關系,僅依靠太陽能難以保證。
2) 太陽能裝置價格。現(xiàn)階段市場太陽能電源裝置的總投資價格較高,約在5萬元/kW,電能的成本約5元/(kW·h)左右,與船舶柴油發(fā)電機組相比,投資價格差距較大,缺乏相應的市場競爭能力,是制約太陽能在大中型船舶動力裝置中應用的關鍵因素。若能研制出新型太陽能電源裝置,進一步提高光電轉換率,降低裝置總投資,使每度電能的價格基本接近燃油發(fā)電的成本,就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和競爭能力。
3) 電能貯存比較困難。目前與太陽能動力系統(tǒng)配套的貯能裝置大部分為普通鉛酸蓄電池,利用化學能和電能的可逆轉換實現(xiàn)充電和放電,價格較低,但貯能密度不高,容量不大,使用壽命較短,重量大,需要經常維護。已經應用的少維護、免維護鉛酸蓄電池性能有一定提高,但仍難滿足大容量、長時間貯存電能的要求,這是制約太陽能在船舶動力裝置中應用的重要因素。研發(fā)中的超導貯能技術,有望極大地提升和改變貯存能力。
4) 地理與光照條件影響。太陽能電源裝置以太陽光為初始能源,受光照量影響大,船舶航區(qū)的地理條件與太陽光照量直接決定裝置的光電轉換和發(fā)電量。比如:我國西部高原地區(qū)的光照量較東南部地區(qū)高出1倍左右,平原地區(qū)光照量又優(yōu)于丘陵山區(qū),而海上航行(非陰雨天)光照量普遍較為充足,內陸山川河流蜿蜒(特別是中上游航道)光照量相對較差,再加上季節(jié)性的陰雨氣象變化,無疑制約了太陽能在船舶動力裝置中的推廣應用。
5) 太陽能裝置可靠性。當今占市場主流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的使用壽命一般在20年以上,非晶薄膜電池壽命已達10年左右。對常規(guī)船舶動力裝置而言,晶體硅電池20年以上的使用壽命基本符合船舶正常使用期限(20~30年)[3],非晶薄膜電池10年左右使用壽命則相對較短,價格比晶體硅電池低很多。此外,太陽能裝置在使用中的故障修理,需要專門技術人員而非一般輪機人員能完成,也是制約太陽能在船舶動力裝置中應用的因素之一。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制造工藝的不斷改進、新材料的研發(fā)應用等,具有耗材少、成本低、重量輕、效率高、壽命長、弱光性和適應性強等特點的新型太陽能電池必將問世。2009年5月上海第三屆國際太陽能光伏大會亮相六大頂尖技術①在美國“應用”的雙結薄膜技術;②“新奧”的全球最大硅基薄膜太陽能電池;③中電電氣(南京)光伏公司的世界最高轉換效率光伏電池;④林洋新能源光伏研發(fā)中心的長壽命低衰減晶體硅太陽能電池;⑤“正泰”高效薄膜太陽能電池;⑥臺灣宇通“端對端微晶硅疊層”技術,標志著太陽能的開發(fā)應用充滿生機。
電動主機船舶所需的推動能量完全或部分由太陽能裝置提供。按常規(guī)船舶動力裝置的基本要求,主機動力應根據(jù)船舶目標任務配置,其大小主要取決于排水量、航速,且必須大于船舶航行阻力,并能完全滿足各種設計航速的需要。
2.1.1 小型電動主機船舶
主要是旅游觀光船、游艇、短途渡船等。這類船舶排水量小、航速要求不高,航程較短,動力配置不大,主機為直流電動機,完全可以將太陽能作為主機動力能源或主動力能源之一;但由于太陽能發(fā)電受光照變化影響大,對完全依靠太陽能提供電能的動力裝置,需配備足夠數(shù)量和容量的蓄電池(必要時輔以燃料電池),確保航行和續(xù)航力需要。其動力能源系統(tǒng)原理見圖1。
圖1 小型電動主機船舶動力能源系統(tǒng)原理圖
2.1.2 大中型電動主機船舶
大中型電動主機船舶排水量較大,航程較長,設有獨立電站,主機和輔助機械等多為交流電動機,動力配置較大,不可能以太陽能為主要動力能源,但可將太陽能裝置產生的電能(DC)通過逆變器轉變?yōu)榻涣?AC)后并入船舶電站,供主機或其他電器設備使用,以減少發(fā)電機組燃料消耗,降低排放污染,節(jié)約運輸成本。其動力能源系統(tǒng)原理見圖2。
圖2 大中型電動主機船舶動力能源系統(tǒng)原理圖
對以柴油機、燃氣輪機、蒸汽輪機為主機的大中型船舶,由于輔助機械較多,一般由船舶電站或獨立發(fā)電機組提供動力能源,易于控制。因此,可將太陽能裝置產生的電能并入船舶電站或作為單獨的動力能源,從而減輕電站的發(fā)電負荷,進而減少船舶電站設備配置數(shù)量(如發(fā)電機組)或單機功率,達到降低能耗、節(jié)約成本、減少排放目的。大中型船舶有相對較大的上層空間和甲板面積,船舶穩(wěn)性和抗風浪性較好,有條件裝備相當數(shù)量的太陽能電池板及其設備。雖然一次性投入高于柴油發(fā)電機組,但太陽能裝置使用壽命較長,節(jié)能環(huán)保,不消耗燃料,日積月累,效益十分可觀。日本6萬t級的滾裝貨輪利用太陽能裝置提供40 kW電量就是極好的范例。
大中型客貨(郵)船一般航程較長,載客量大,食物冷藏、客艙空調、全船照明等用電量大,生活熱水消耗多,航行中通常由船舶電站、燃油輔助鍋爐和廢氣鍋爐分別提供電能、熱能,故電站功率和鍋爐產熱量均較大,無疑需要消耗大量燃料,運營成本高??梢岳锰柲苎b置產生的電能并入船舶電站,供制冷、空調設備及生活照明系統(tǒng)等使用,降低電站能耗。同時,還可以在較為空曠的甲板或頂層設計安裝一定數(shù)量太陽能熱水器,向全船提供生活熱水,或以此作為燃油輔助鍋爐進水,減少鍋爐加熱時間和燃料消耗,降低運營成本,減少排放污染。
大型油船載運量大,航程漫長,防火要求高,艙面甲板開闊,船舶重心較低,所載油料卸貨間歇周期較長,冬季原油卸貨困難,這恰恰為油船應用太陽能裝置創(chuàng)造了條件??梢栽陂_闊的艙面甲板安裝較多的太陽能電池板陣列和一定數(shù)量的太陽能熱水器。漫長的航行途中既可以產生和儲存大量電能(需配備足夠數(shù)量和容量的蓄電池),又可以通過熱水器循環(huán)系統(tǒng)對油料(原油)加熱保溫。到達目的地后,立即釋放儲存的電能給駁運設備,迅速進行卸貨作業(yè),并利用熱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在主機廢氣鍋爐停運后繼續(xù)對卸貨期間油料(原油)保溫,從而減少能耗,縮短駁運作業(yè)和??看a頭時間,降低運營成本。
面對石化能源日趨枯竭、排放污染日益加劇的形勢,世界各國加強了環(huán)保措施,并配套政策促進太陽能新材料、新技術研發(fā)和應用??梢灶A見,太陽能在船舶動力裝置中的應用會越來越多,并朝著優(yōu)化船舶電站配置和分配用電,利用太陽能驅動主機、輔助機械及其他設備,將高效率、低電壓、大功率、直流無刷永磁電機與船槳最佳配合等方向發(fā)展。太陽能具有的能源儲備足、環(huán)境污染少、市場潛力大等優(yōu)勢,使其將成為現(xiàn)代船舶能源新的發(fā)展方向。
[1] 舒 暢.太陽能動力系統(tǒng)概述及其在國內外的應用[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chuàng)新,2008(10):113-114.
[2] 徐筱欣.船舶動力裝置[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
[3] 李報明.老舊運輸船舶管理規(guī)定[M].北京:中國交通出版社,2006.